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宿迁市口腔医院韩秀玲您是这样做的吗?目的了解职业感染危险——高危险环节学会如何预防学会如何正确紧急处理:利器伤处理及报告HIV职业暴露处理流程配合医学随访
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01工作对象特殊02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03自我防护意识淡薄04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制度05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大约1.5亿都有慢性肝炎,最终肝衰竭或肝癌01丙肝9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感染率约为3%02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03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艾滋病的流行全球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累计达7000万例全球有5000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每天有15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每6秒有1人感染2003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6215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8742例,累计收到死亡报告2359例1985年6月发现首例AIDS病人新发病例已由云南、新疆向广西、广东、北京、上海转移每年以30%速度增长2010年超过千万我国艾滋病流行状况与特征发生在身边:2009年我省连云港、盐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丙肝感染爆发事件辽宁省丹东东港市丙肝感染事件:2012年10月22日至2013年1月28日该门诊部共收治120名静脉曲张患者,经检测,其中99名患者被确诊感染丙肝病毒。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血透患者感染丙肝事件:74名透析患者中,新增12名丙肝患者,抗体阳性22名。宿迁市三棵树大华村诊所患者感染丙肝事件:短时间内发生100多例丙肝医源性感染。丙肝流行感染事件冰山图85-90%HIV感染者未被诊断10-15%AIDS明确诊断不要认为只有在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个体才具有传染性。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去和健康人一样。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物理性因素:锐器伤(最常见)、辐射损伤
化学性因素:消毒剂心理社会性因素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人员: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1情景: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2途径: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粘膜3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4吸入具有感染性气溶胶5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6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直接途径: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1间接途径:污染的器械、飞溅出的血液、唾液、治疗产生的气雾2医务人员暴露在诊室空气菌落高峰期:气溶胶(高速涡轮手机和洁牙机)。3锐器伤4肌肉骨骼损伤5眼睛的损伤6噪音污染7充填用汞、常用药物、化学消毒剂8口腔科引起职业暴露的因素口腔科职业暴露伤方式被病人的牙齿刮伤或被口腔诊疗器械划伤、刺伤有伤口的部位接触到被污染的血液、体液在给感染着做手术时,被手术刀割伤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溅入医务人员眼睛里口腔治疗时支点不稳器械划伤处理医疗废物或回收清洗器械时划伤、刺伤。口腔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高危险因素生物因素:口腔感染有关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HIV、HBV、HCV等经血传播的病毒。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V人群感染率高达60%,而口腔疾病就诊患者中,HBV总阳性率为62.94%,大三阳检出率为3.82%;口腔器械和口腔印模也高频率受到HBV污染高速运转的牙科手机能使患者的血液、唾液四处飞溅并雾化,使医务人员不可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和唾液AB注射器针头、头皮针、缝合针、手术刀片、车针、机扩针、各种锉等有锐利边缘的器械刺伤或划伤A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B锐器伤:经血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类型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发生暴露后感染的几率:HBV6-30%,HCV3-10%,HIV0.2-0.5%血源性职业接触因素
锐器伤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探针、注射器、冲洗器针头缝合针、各类车针、01根管锉、机扩针,加压器手术刀片、手术剪刀02洁治器03口腔科导致锐器伤的器械种类徒手预弯注射针、冲洗器针头01锐利器械传递:四手操作时单手交换锐器02测量根管锉长度03车针杂乱堆放04徒手传递手术锐利器械05污染器械徒手分拣06用后的手机带车针摆放方向07用后注射针、冲洗器双手针头帽回套。08口腔科操作中导致锐器伤—高危操作部分医护人员防护意识不强:例如操作时不戴口罩、帽子,使用高速手机易产生喷溅时不戴防护面罩或眼罩。1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不戴手套2不能做到个体之间手卫生3由于职业过程中导致疾病的不少:现存的,潜在的4锐器伤后的评估,预防用药、随访不到位。5我们工作中存在着那些隐患?标准预防01行为改变02锐器盒03安全器具关键控制点正确的个人防护科学的隔离措施04如何预防《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1《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2《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4《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2008)5《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6《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7我国相关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第五条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21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66%,而锐器伤后报告者仅占7.67%,上报率低没有报告将导致职业暴露后不能获得有效的专业指导和相应的医学处理,对锐器伤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国内情况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01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02STEP4STEP3STEP2STEP1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CDC提出了“标准预防”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必考虑其诊断)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标准预防又称为双向预防,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01以预防疾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医务人员传至病人。02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性03概念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措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后,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破损的粘膜和皮肤前均应戴手套;接触同一患者,清洁、污染部位应更换手套、洗手或手消毒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隔离衣、防护服。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及时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在下一患者使用前清洁干净和消毒灭菌。进行各项操作应遵循操作规程污染物品及时处理,防止污染其他物品。锐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以防针刺伤标准预防的措施标准预防的措施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01禁止对使用后的针等锐器头复帽;02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03禁止将针等锐器徒手传递04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05有条件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06锐器伤、针刺伤的预防原则免疫预防乙肝疫苗接种对高度易感的科室如:感染科、外科系统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透室、急诊室、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医护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为避免此类事件职业损伤的发生,我们医护人员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免疫预防接种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报告处理程序职业暴露处理原则01及时处理原则及时报告原则保密原则知情同意原则02局部紧急处理报告与记录接触的评估接触后预防接触后随访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01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02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03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每位员工应掌握暴露局部的处理方法。局部处理后,如不了解进一步的处理方法,可立即致电医院感染管理科咨询。涉及HIV职业暴露(包括暴露源HIV-Ab阳性,或被暴露源状况不明的医疗利器刺伤,或暴露源状况暂时不明,但为有高危行为的特殊人群,出现可疑临床症状者),应电话咨询疾控中心(CDC)。暴露源全阴不需处理,可不报告。口头报告与咨询进一步处理01立即查看暴露源(病人)肝炎十项、HIV-Ab、梅毒抗体等项检测报告。了解其病史(包括特殊人群和危险行为等02报告护士长填写锐器伤登记表格(院内网—感控园地打印)填写完后科主任签字表格交至感染管理科(护士长)。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专家或领导步骤2报告与记录皮肤损伤粘膜暴露皮肤连续性破坏咬伤致血液暴露暴露类型HBsAg(+)HCV抗原(+)HIV抗体(+)暴露源情况HBV疫苗接种及反应尽快查HBsAb,抗HCV,抗HIV(在72小时内)暴露者的易感性步骤3接触的评估步骤4接触后预防HBV暴露后预防PEP01HCV暴露后的预防HCV暴露后目前无推荐的PEP方案,暴露者应进行适当的咨询,检测和随访0203HIV暴露后预防暴露后预防开始用药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要超过24-36小时超过1-2周仍应给药:给药持续时间为28天02开始给药时间及持续时间013月、6月后检测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中建七局秋季校园招聘正式启动“七”待有你共建未来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个人经营借款合同范本
- 动车轮椅租赁合同范本
- 产品代销售合同范本
- mcn商务推广合同范本
- 借款续约合同范本
- 传媒行业培训合同范本
- 武侯卫生间补漏施工方案
- 保利地产施工合同范本
- 专利免责合同范例
- 《骆驼祥子》通读指导手册
- 股东会会议系列文件(通知、议程、签到表、表决票、决议)
- 非法占用农田建房举报信范文
- 伐树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数据挖掘(第2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工程开工报告(5篇)
- 配电箱试验项目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温室大棚花卉苗圃采暖方案空气源热泵
- BEC商务英语高级考试历年真题
- 初二地理中考复习备考策略与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