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三) 物质结构与能量变化_第1页
2023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三) 物质结构与能量变化_第2页
2023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三) 物质结构与能量变化_第3页
2023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三) 物质结构与能量变化_第4页
2023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三) 物质结构与能量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三)物质结构与能量变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油是可再生能源 B.H2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量数为20 D.月壤中的3He与地球上的3H互为同位素2.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43、中子数为56的Tc原子:4399B.K+的结构示意图:C.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3.1875年科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镓”,它是门捷列夫预言的元素类铝。Ga(镓)和As(砷)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Ga的原子序数为31B.碱性:Al(OH)3<Ga(OH)3C.简单离子半径:r(Ga3+)>r(As3-)>r(P3-)D.GaAs可制作半导体材料,用于电子工业和通信领域4.如图是CH4与Cl2反应生成CH3Cl的部分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能量变化关系图(Ea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Cl2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ΔH的大小B.第一步反应的速率小于第二步反应C.总反应为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Ea1、Ea2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5.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反应的Δ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H2(g)(g)ΔH1(g)+2H2(g)(g)ΔH2(g)+3H2(g)(g)ΔH3(g)+H2(g)(g)ΔH4A.ΔH1>0,ΔH2>0 B.ΔH3=ΔH1+ΔH2 C.ΔH1>ΔH2,ΔH3>ΔH2 D.ΔH2=ΔH3+ΔH46.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核素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D为金属元素,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若往E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氢化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E>B>C>DC.C的氧化物比D的氧化物熔点高D.E的氧化物均可作为消毒剂,其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7.201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宣布第116号元素命名为Livermorium,元素符号为Lv,以纪念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对元素发现作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Lv的非金属性比S强②Lv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共有110个③Lv是过渡金属元素④Lv元素原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⑤Lv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vO3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 D.②⑤8.已知:295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C2H4(g)H2(g)O2(g)C(s)C2H6(g)相对能量/(kJ·mol-1)52000-84物质CO(g)CO2(g)H2O(g)H2O(l)相对能量/(kJ·mol-1)-110-393-242-286A.由表中数据得,H2的燃烧热为-286kJ·mol-1B.C2H6(g)+CO2(g)C2H4(g)+H2O(g)+CO(g)ΔH=177kJ·mol-1C.1molH2(g)和1molC2H4(g)的键能之和大于1molC2H6(g)的键能D.将碳先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与直接燃烧等量的碳,两个过程的热效应是一样的9.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①②③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10.科学家利用超薄多孔Pd纳米片作为阳极,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装置,可通过电氧化在常温常压下直接将氮气转化为硝酸根,为氮的固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K+从左到右通过交换膜B.若外电路有NA个电子通过,则右侧溶液减轻1.0gC.若电源采用铅蓄电池,则b极连接的是Pb极D.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2+6H2O-10e-2NO3-+12H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Z位于同一主族且W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Z的一半,X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Y和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Y)>r(Z)>r(W)>r(X)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C.由X和Z形成的化合物M溶于水可得澄清溶液D.图示分子中Y和Z原子的最外层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反应:①CH4(g)+2O2(g)CO2(g)+2H2O(l)ΔH1=-akJ·mol-1②CH4(g)+2O2(g)CO2(g)+2H2O(g)ΔH2=-bkJ·mol-1其他数据如下表:化学键COOOC—HO—H键能/(kJ·mol-1)798x4134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且甲烷的燃烧热为bkJ·mol-1 B.上表中x=1796C.H2O(g)H2O(l)ΔH=-(a-b)kJ·mol-1 D.当有4NA个C—H断裂时,该反应放出热量一定为bkJ13.金属插入CH4的C—H形成高氧化态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反应频繁出现在光分解作用、金属有机化学等领域,如图是CH4与Zr形成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整个反应快慢,由“CH2-Zr…H2→状态2”反应决定B.“Zr+CH4→”活化能为213.67kJ·mol-1C.在中间产物中,CH3—Zr…H状态最稳定D.1molCH2—Zr…H2完全转化成CH—Zr…H3需要吸收145.69kJ热量14.某种电化学脱硫方法的装置如图所示,不仅可以脱去烟气中的SO2,还可以制得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净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C.电极1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D.电极2的电极反应式为2SO42--4e-2SO3+O15.金属锂因密度小、比容量(负极单位质量给出的电子数)大,在电池中有广泛运用,常见的有锂电池(直接用锂作负极)和锂离子电池。现用钴酸锂电池(如图甲)作电源,电解法合成氨(如图乙)。钴酸锂电池放电原理为C6Li+2Li0.5CoO2C6+2LiCo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钴酸锂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Y是负极 B.金属锂的比容量是C6Li的11倍以上C.图乙中N极反应式:N2+6e-+6H+2NH3 D.M极产生氧气,N极还可能得到少量氢气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10分)A、B、C、D、E、F是六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第ⅠA族的非金属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简单气态氢化物可反应生成盐,C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D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和M层电子数之差等于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E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等于4,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A、B两元素可形成18电子的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为。(3)A和氧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其熔、沸点高于A和E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原因是。

(4)C、D、F可形成复杂化合物C[DF4],该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5)仅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或单质间的某些反应,可用以说明E和F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写出C、D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7.(10分)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SO2、NOx,为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一种处理方法为烟气经O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SO2、NOx的含量。O3氧化烟气中SO2、NO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NO(g)+O3(g)NO2(g)+O2(g)ΔH1②NO(g)+12O2(g)NO2(g)ΔH2③SO2(g)+O3(g)SO3(g)+O2(g)ΔH3(1)反应3NO(g)+O3(g)3NO2(g)的ΔH=(用ΔH1、ΔH2表示)。

(2)N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N2O2(g)NO2(g)ΔH=+34kJ·mol-1,该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源自化学反应中化学键变化时产生的能量变化。下表为一些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键能/(kJ·mol-1)化学键键能/(kJ·mol-1)N≡N942H—O460N—H391OO499H—H437①写出N2和H2反应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已知:1molH2O(g)转化为1molH2O(l)时放出44.0kJ的热量。计算1gH2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H2O(g)的稳定性(填“大于”或“小于”)H2O(l)。

(4)写出NH3(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N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18.(11分)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及金属的防护知识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Ⅰ.依据反应2Ag+(aq)+CuCu2+(aq)+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1所示,则Y是(填化学式),X极的电极反应式是。若将盐桥换成铜丝,则X电极名称是。

Ⅱ.用图2的装置进行实验。(1)若A为Zn,实验时开关K与a连接,则能模拟钢铁的一种电化学防护方法,名称为。

(2)若A为石墨,将开关K与b连接,则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溶液中Na+向A极移动②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L气体,则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⑤电子流动方向:电源负极→B→饱和食盐水→A→电源正极⑥若实验前滴入酚酞,B极区附近溶液变红Ⅲ.如图所示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腐蚀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试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起始时若甲、乙、丙三套装置的导管中液面高度相同,则过一段时间后导管中液面最高的是(填装置代号)。

(2)乙装置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9.(12分)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1)如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若将负极材料改为CH4,写出其负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2)以NH3代替氢气研发燃料电池是当前科研的一个热点。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2mol·L-1的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每转移6mol的电子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L。

(3)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因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被腐蚀的原理示意图。①腐蚀过程中,正极是(填“a”“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

③若理论上耗氧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下),则生成gCu2(OH)3Cl。

20.(12分)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KNO3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72-的废水,如图所示;电解过程中溶液发生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1)甲池工作时,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N2O5,可循环使用。则石墨Ⅱ是电池的极;石墨Ⅰ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工作时,甲池内的NO3-向(填“石墨Ⅰ”或“石墨Ⅱ”)极移动;在相同条件下,消耗的O2和NO2的体积比为(3)乙池中Fe(Ⅰ)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4)若溶液中减少了0.01molCr2O72mol电子。

阶段检测(三)物质结构与能量变化1.C煤油来源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氢气的燃烧过程放出热量,将化学能变为热能,故B错误;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为质量数,所以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量数为20,故C正确;同位素须为同种元素,3He和3H的质子数不同,不可能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2.D质子数为43、中子数为56的Tc原子,质量数=43+56=99,可表示为

4399Tc,故A正确;钾离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1个亚甲基和一个羟基,碳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O原子,乙醇的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聚丙烯的链节的主链只含有2个C原子,正确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3.CAl是13号元素,Ga位于Al下一周期同一主族,由于第四周期包括18种元素,则Ga的原子序数为13+18=31,A正确;Al、Ga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金属性:Al<G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所以碱性:Al(OH)3<Ga(OH)3,B正确;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不同的元素,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Ga3+、P3-核外有3个电子层,As3-核外有4个电子层,所以离子半径:r(As3-)>r(P3-)>r(Ga3+),C不正确;GaAs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制作半导体材料,因此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和通信领域,D正确。4.DCl2是该反应的反应物,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但不影响ΔH的大小,故A正确;第一步反应所需活化能Ea1大于第二步反应所需活化能Ea2,第一步反应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低于第二步反应,故第二步反应速率更大,故B正确;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Ea1、Ea2分别为第一步反应、第二步反应所需活化能,与反应历程有关,与反应温度无关,故D错误。5.C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因此,ΔH1<0,ΔH2<0,A不正确;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其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因此,其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不等于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的反应热之和,即ΔH3≠ΔH1+ΔH2,B不正确;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均为放热反应,ΔH1<0,ΔH2<0,由于1mol1,3环己二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消耗的氢气是等量环己烯的2倍,故其放出的热量更多,则ΔH1>ΔH2,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的反应为吸热反应(ΔH4>0),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苯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ΔH3=ΔH4+ΔH2,因此ΔH3>ΔH2,C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苯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ΔH3=ΔH4+ΔH2,因此ΔH2=ΔH3-ΔH4,D不正确。6.B根据A的一种核素的用途,确定A为C元素,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B为N元素,D是短周期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且原子序数大于7的只有Mg元素,即D为Mg元素,则C为Na元素,氯气的水溶液既显酸性又具有漂白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所以E为Cl元素。碳的氢化物即为烃类,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常温下的状态有气态、液态或固态,所以不一定是气态,A错误;E、B、C、D对应的简单离子分别为Cl-、N3-、Na+、Mg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Cl->N3->Na+>Mg2+,B正确;C、D的氧化物分别为氧化钠和氧化镁,氧化钠和氧化镁均为离子晶体,镁离子比钠离子半径小,因而氧化镁晶格能大,熔点高,C错误;氯的氧化物都具有氧化性,有的可作消毒剂,在氯的含氧酸中,HClO、HClO2为弱酸,D错误。7.A第七周期零族元素原子序数为118号,可知116号元素处于第七周期第ⅥA族。①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Lv<S,故错误;②内层电子总数=116-6=110,故正确;③Lv为主族金属元素,故错误;④Lv为主族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碱,故错误;⑤Lv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vO3,故正确。8.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l)ΔH=E[H2O(l)]-E[H2(g)]-12E[O2(g)]=(-286-0-0)kJ·mol-1=-286kJ·mol-1,所以H2的燃烧热为-286kJ·mol-1,A正确;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ΔH=E[C2H4(g)]+E[H2O(g)]+E[CO(g)]-E[C2H6(g)]-E[CO2(g)]=(52-242-110+84+393)kJ·mol-1=177kJ·mol-1,B正确;由题意可得热化学方程式H2(g)+C2H4(g)C2H6(g)ΔH=E[C2H6(g)]-E[H2(g)]-E[C2H4(g)]=(-84-0-52)kJ·mol-1=-136kJ·mol-1,反应放热,说明破坏反应物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低,即1molH2(g)和1molC2H4(g)的键能之和小于1molC2H6(g)的键能,C不正确;热效应与反应过程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D正确。9.D实验②中加入K3[Fe(CN)6]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没有Fe2+,实验③中加入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Fe2+,A正确;对比①②可知,①中K3[Fe(CN)6]可能将Fe氧化成Fe2+,Fe2+再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沉淀,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验证Zn保护Fe时,可以用②③做对比实验,不能用①的方法,C正确;K3[Fe(CN)6]可将单质铁氧化为Fe2+,Fe2+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沉淀,附着在Fe表面,无法判断铁比铜活泼,D不正确。10.B由题意可知Pd为阳极,根据电流方向可知,K+从左到右通过交换膜,故A正确;石墨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当外电路有NA个电子通过,则右侧逸出1gH2,但同时有1molK+(39g)通过交换膜过来,故右侧溶液增重38g,故B错误;石墨为阴极,故b为电源的负极,若电源采用铅蓄电池,则b极连接的是Pb极,故C正确;阳极发生氧化反应,N2失去电子得到NO3-,其反应方程式为N2+6H2O-10e-2NO3-+12H+,故11.D根据W与Z位于同主族且W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Z的一半,可知W为O,Z为S;由X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可知X为Al;根据Y和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分子结构,可知Y为P。原子半径:Al>P>S>O,A错误;非金属性:S>P,则酸性:H2SO4>H3PO4,B错误;Al2S3能与水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H2S气体,C错误;图示中S成2个键,P成3个键,即分子中S和P原子最外层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D正确。12.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水应为液态,故A错误;根据反应热键能计算,ΔH2=(413kJ·mol-1×4+2xkJ·mol-1)-(798kJ·mol-1×2+463kJ·mol-1×4)=-bkJ·mol-1,则有x=1796-b2,故B正确;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得H2O(g)H2O(l)ΔH=-12(a-b)kJ·mol-1,故C错误;当有4NA个C—H键断裂时,1molCH4反应,若生成H2O(l)放出akJ热量,若生成H2O(g)放出bkJ热量13.B由题图可知,整个反应中“CH2—Zr…H2→状态2”的活化能最高,则该步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小,决定整个反应的快慢,故A正确;由题图可知,Zr+CH4→活化能为99.20kJ·mol-1,故B错误;图中中间产物中CH3—Zr…H能量最低,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可知,在中间产物中CH3—Zr…H状态最稳定,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CH2—Zr…H2完全转化成CH—Zr…H3的焓变ΔH=39.54kJ·mol-1-(-106.15kJ·mol-1)=+145.69kJ·mol-1,即1molCH2—Zr…H2完全转化成CH—Zr…H3需要吸收145.69kJ热量,故D正确。14.C题给装置属于电解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净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SO2首先转化为SO3,O2与SO3反应被还原为SO42-,故B正确;电极1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SO32SO42-,介质为熔融盐,无水,故C错误;电极2的电极反应式为2SO4O2↑,故D正确。15.A根据锂离子移动方向可知,图甲中钴酸锂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Y是正极,故A错误;比容量是负极单位质量给出的电子数,金属锂的比容量是17,C6Li的比容量是112×6+7=179,17179>11,则金属锂的比容量是C6Li的11倍以上,故B正确;N极为阴极,N极反应式为N2+6e-+6H+2NH3,故C正确;M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H2O-4e-4H+,M极产生氧气,N极还可能发生2H++2e-H2↑得到少量氢气,故D正确。16.解析:A是第ⅠA族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是H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简单气态氢化物可反应生成盐,只有N元素符合要求,所以B是N元素;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Na元素,所以C是Na元素;B是N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5,而D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和M层电子数之差等于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所以D元素是Al元素;E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等于4,说明E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并且E的原子序数大于D,所以E是S元素;F的原子序数大于E,且F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F只能是Cl元素。(1)F是C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C是Na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H和N两元素可以形成18电子的分子,该分子为N2H4,其电子式为H··(3)A和氧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H2O,A和E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H2S,H2O分子能形成氢键,而H2S分子不能形成氢键,则H2O的熔、沸点高于H2S。(4)C、D、F形成的复杂化合物为Na[AlCl4],含有共价键、离子键。(5)氯气能把硫化氢或硫离子氧化为单质硫,方程式为H2S+Cl22H++2Cl-+S↓或S2-+Cl2S↓+2Cl-。(6)C、D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答案:(1)第三周期第ⅦA族(2)H·(3)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4)共价键、离子键(5)H2S+Cl22H++2Cl-+S↓(或S2-+Cl2S↓+2Cl-)(6)Al(OH)3+OH-AlO2-+2H217.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可得反应3NO(g)+O3(g)3NO2(g)的ΔH=ΔH1+2ΔH2。(2)ΔH<0为放热反应,ΔH>0为吸热反应;则反应12N2(g)+O2(g)NO2(g)ΔH=+34kJ·mol-1为吸热反应。(3)①N2和H2反应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42+3×437-2×3×391)kJ·mol-1=-93kJ·mol-1;②H2(g)+12O2(g)H2O(g)ΔH=(437+12×499-2×460)kJ·mol-1=-233.5kJ·mol-1;1molH2O(g)转化为1molH2O(l)时放出44.0kJ的热量;即H2O(g)H2O(l)ΔH=-44kJ·mol-1;所以H2(g)+12O2(g)H2O(l)ΔH=(-233.5-44)kJ·mol-1=-277.5kJ·mol-1;1gH2(物质的量为0.5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12×277.5kJ=138.75kJ;根据H2O(g)H2O(l)ΔH=-44kJ·mol-1可知,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放出热量,水蒸气的能量较高,所以H2O(g)的稳定性小于H2O(l)。(4)12N2(g)+O2(g)NO2(g)ΔH=12×942kJ·mol-1+499kJ·mol-1-E(NO2)=34kJ·mol-1,E(NO2)=936kJ·mol-1;NH3(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N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7O2(g)4NO2(g)+6H2O(g)ΔH=(4×391×3+7×499-4×936-6×2×460)kJ·mol-1=-1079kJ·mol-1。答案:(1)ΔH1+2ΔH2(2)吸热(3)①N2(g)+3H2(g)2NH3(g)ΔH=-93kJ·mol-1②138.75kJ小于(4)4NH3(g)+7O2(g)4NO2(g)+6H2O(g)ΔH=-1079kJ·mol-118.解析:Ⅰ.根据反应2Ag+(aq)+CuCu2+(aq)+2Ag分析,在反应中,Cu被氧化,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即X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则正极为活泼性比Cu弱的Ag,Ag+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为Ag++e-Ag,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若将盐桥换成铜丝,右边形成原电池,左边为电解池,银为正极,则X电极名称是阳极。Ⅱ.(1)若A为Zn,实验时开关K与a连接,为原电池,Zn为负极被腐蚀,Fe为正极被保护,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若A为石墨,将开关K与b连接,形成电解池,石墨为阳极,Fe为阴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①溶液中Na+向阴极移动,即向B极移动,故错误;②A极为阳极,则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正确;③电解过程中阴、阳两极逸出的气体为氢气和氯气,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氯化氢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故错误;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L气体,即生成0.1mol氢气,则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故正确;⑤电子不能通过溶液,故错误;⑥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