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5:油脂的性质_第1页
高中化学选修5:油脂的性质_第2页
高中化学选修5:油脂的性质_第3页
高中化学选修5:油脂的性质_第4页
高中化学选修5:油脂的性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选修5:油脂的性质

一、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1.概念

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2.结构

(1)结构简式:

R—COOCH

I2

R-COOCH。

I

Rz—C00CH2

(2)官能团:酯基,有的在其煌基中可能含有碳碳不饱和

键。

3.分类

,山+八油:常温下呈液态(植物油)

按状态分,

脂肪:常温下呈固态(动物油)

油脂'

简单甘油酯:R、R‘、R〃相同

按高级脂肪酸的种类分」

混合甘油酯:R、R‘、R〃不同

4.常见高级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名称

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

结构简式C15H31COOHCl7H35co0HCl7H33co0HCl7H31co0H

酯和油脂的区别

(1)酯是由酸(有机竣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

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

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合甘油酯,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

熔点、沸点,而一般酯类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等。

相关链接

全面认识油脂的含义

(1)从日常生活中认识油脂

我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脂肪,还有花生

油、芝麻油、豆油等植物油,都是油酯。油酯主要存在于动

物的脂肪和某些植物的种子、果实中。

(2)从物质的状态上认识油脂

常温下,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

态,称为脂肪,脂肪和油统称为油脂。

(3)从物质类型上认识油脂

从化学成分上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所以

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

(4)从相对分子质量认识油脂

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比较大,有几百甚至上千,但油脂

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小。

(2)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熔沸点: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①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7H35co0cH2fH20H

C17H35COOCIH+C|HOH

Cl7H35COOCH2+3H2O—3c17HB5coOH+CH20H。

②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iH35axrH2CH2OH

7I△I

与)

Cl7HCCXl'IH+3NaOH—*3Ci7Hi-aX)Na+ICHOH

Q7H15axlCH2CH2()HO

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

来制取肥皂。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⑵油脂的氢化

油酸甘油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OCC17H33CH2—OOCC17H35

CH—OOCC17H33+3H2£CH—OOCC17H35

CH2—OOCC17H33CH2—OOCC17H35

这一过程又称为油脂的氢化,也可称为油脂的硬化。这样制

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

归纳总结

(1)油脂属于酯类,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作用下能发生水

解反应,其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比酸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

(2)由于某些油脂中含碳碳不饱和键,除可以催化加氢外,

还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加成反应或氧化反应。

相关链接

(1)脂肪、油、矿物油三者的比较

油脂

物质矿物油

脂肪油

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组成多种燃(石油及其分储产品)

含饱和煌基多含不饱和燃基多

固态或半固态液态液态

性质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有的油脂兼有烯

具有煌的性质,不能水解

烽的性质

加含酚酸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加含酚猷的NaOH溶液,加

鉴别

不再分层热,无变化

用途营养素可食用,化工原料如制肥皂、甘油燃料、化工原料

特别提醒

①植物油与裂化汽油均含碳碳双键,能使滨水和KMnO4酸

性溶液褪色。

②区别油脂(酯)与矿物油的一般方法是加含酚酥的NaOH溶

液,加热,红色变浅,最后不分层的为油脂(酯),否则为矿

物油(燃)。

⑵肥皂的制取:

①生产流程

+固体

高级脂

,—1+NaOH食盐

肪酸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