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海陆的变迁考点基础练一、选择题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宋朝哲学家朱熹《朱子语类》中写到:“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是(
)A.地质灾害 B.火山喷发 C.海陆变迁 D.大陆漂移(2022·重庆沙坪坝·七年级期末)读六大板块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导致2022年3月16日日本东海岸发生6.0级地震的两大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3.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地形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2022·重庆梁平·七年级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根据大陆漂移说的内容,乙大洋的面积在不断(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5.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A.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日本冲绳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万顷煤田6.(2022·河南三门峡·七年级期末)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世界上的事物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如板块在运动,海陆在变迁。读局部板块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阿尔卑斯山脉 B.④为红海 C.⑥非洲板块 D.⑦为欧亚板块8.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山脉和②山脉分别位于两大板块上B.②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C.③海在不断地缩小,可推知,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可能消失D.④海在不断地扩张,可推知,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可能成为新的大洋解答题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澳大利亚大陆的名称。(2)图中A是________板块,F是________板块,A板块与F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山系。(3)B是________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由于位于________,地震很少。(4)C是________板块,D是________板块,两板块之间的________将可能成为新的大洋。(5)F板块与其周围的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________,E是________板块,该板块与C板块、D板块之间分布着世界上第二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提升综合练一、选择题(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读不同地质时期的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四幅图表示世界海陆分布变化的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2.下列事实,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B.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2022·山东·招远市教学研究室模拟预测)2019年1月至10月,全球共发生六级及以上地震98次,最大地震是2019年5月26日在秘鲁北部(5.85°S,75.18°W)发生的7.8级地震。左图为“2019年1月至10月全球六级以上地震活动分布图”,右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有同学读了“2019年1月到10月全球六级以上地震活动分布图”后,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集中分布在亚欧板块上 B.集中分布在北半球C.亚洲东部、南部,美洲西部次数较多 D.分布比较均匀4.关于秘鲁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高山地区,地壳活跃 B.位于沿海地区,地壳活跃C.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跃(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6.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①均不临印度洋②均为北半球的国家③均位于亚欧大陆上④均为海陆兼备的国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①绘制更精准的陆地地图②探索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④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2·全国·七年级)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了对珠峰相关数据测量。12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部根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任务中采集到的测绘数据,精准计算出珠峰的最新高度--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据图完成下面小题。8.珠穆朗玛峰岩体高度仍在逐年缓慢地抬升,其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微弱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微弱张裂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微弱张裂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微弱挤压9.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测量的意义在于(
)①有助于监测地震活动和减灾防灾②为冰川监测的研究提供证据③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相关数据④为大规模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二、解答题10.(2022·全国·七年级)某班学习“板块的运”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方法如下: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如图一),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如图二)。(1)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运动结果,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运动结果(挤压或张裂)。(2)当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①断裂陷落②地表隆起③形成高大山脉④形成新的海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读图三可知,全球各大板块中板块中,____板块几乎全是海洋。(4)我国主要位于____板块,用板块构造学解释喜马拉雅山的成因____;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知,红海的面积会越来越____。2.2海陆的变迁考点基础练一、选择题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宋朝哲学家朱熹《朱子语类》中写到:“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是(
)A.地质灾害 B.火山喷发 C.海陆变迁 D.大陆漂移【答案】C【解析】由题目可知,在高山发发现螺蚌壳化石,螺蚌原本生活在地势较低洼的水域,但经过地壳运动后,在山地发现了这样的生物化石,是发生了海陆变迁。没有体现地质灾害、火山喷发和大陆漂移,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2022·重庆沙坪坝·七年级期末)读六大板块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导致2022年3月16日日本东海岸发生6.0级地震的两大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3.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地形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答案】2.B
3.A【解析】2.读图可知,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此导致日本发生此次地震的两大板块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故排除ACD,选B。3.以上四座山脉中,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是喜马拉雅山脉,A正确;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形成,B错误;阿尔卑斯山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处,C错误;落基山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处,D错误。故选A。(2022·重庆梁平·七年级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根据大陆漂移说的内容,乙大洋的面积在不断(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5.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A.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日本冲绳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万顷煤田【答案】4.A
5.C【解析】4.由图可知,两大洲的轮廓十分吻合,两岸的生物相似甚至相同,说明两块大陆曾经是连为一体的,后来由于大陆漂移分开,而且两大陆之间的海洋乙即大西洋在不断扩大,因为大西洋处于板块的张裂处,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青藏高原很久以前是海洋,证明了海陆变迁,A不符合题意;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很早以前这里是陆地,也证明了海陆变迁,B不符合题意;日本冲绳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跟海陆变迁关系不大,是潮汐现象,C符合题意;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万顷煤田,说明南极洲以前在比较温暖的地方,后来漂移到现在的位置,证明了海陆的不断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2·河南三门峡·七年级期末)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答案】B【解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都是大洋,B正确,故选B。(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世界上的事物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如板块在运动,海陆在变迁。读局部板块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阿尔卑斯山脉 B.④为红海 C.⑥非洲板块 D.⑦为欧亚板块8.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山脉和②山脉分别位于两大板块上B.②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C.③海在不断地缩小,可推知,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可能消失D.④海在不断地扩张,可推知,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可能成为新的大洋【答案】7.D
8.A【解析】7.据图可知,图中①位于欧洲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A叙述正确;④为苏伊士运河南部的红海,B叙述正确;⑥为主要包括非洲的非洲板块,C叙述正确;⑦为主要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大洋洲的的印度洋板块,D叙述错误。故选D。8.图中①阿尔卑斯山脉和②喜马拉雅山脉都位于亚欧板块上,故A叙述错误;②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B叙述正确;③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在不断地缩小,该海域几千万年后可能消失,故C叙述正确;④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处,其面积扩大,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可能成为新的大洋,故D叙述正确。故选A。解答题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澳大利亚大陆的名称。(2)图中A是________板块,F是________板块,A板块与F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山系。(3)B是________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由于位于________,地震很少。(4)C是________板块,D是________板块,两板块之间的________将可能成为新的大洋。(5)F板块与其周围的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________,E是________板块,该板块与C板块、D板块之间分布着世界上第二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答案】(1)(2)
美洲
太平洋
科迪勒拉(3)
南极洲
南极
板块内部(4)
印度洋
非洲
红海(5)
环太平洋地带
亚欧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解析】(1)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交界处,如下图:(2)读图可知,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图中A是美洲板块,F是太平洋板块,两板块之间交界处分布着世界著名的科迪勒拉山系。(3)B是南极洲板块,该板块的陆地主要属于南极洲,该大陆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震很少。(4)C是印度洋板块,D是非洲板块。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推测,由于红海位于D非洲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这两个板块在不断做张裂运动,导致红海面积不断扩大,将可能成为新的大洋。(5)F太平洋板块与其周围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环绕着,这些板块不断的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E是亚欧板块,该板块与C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之间分布另外一个火山地震带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提升综合练一、选择题(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读不同地质时期的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四幅图表示世界海陆分布变化的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2.下列事实,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B.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答案】1.A
2.C【解析】1.读图解析,根据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故选A,BCD正确。2.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C正确;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都无法说明大陆漂移学说,AB错误;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海陆变迁,D错误。故选C。(2022·山东·招远市教学研究室模拟预测)2019年1月至10月,全球共发生六级及以上地震98次,最大地震是2019年5月26日在秘鲁北部(5.85°S,75.18°W)发生的7.8级地震。左图为“2019年1月至10月全球六级以上地震活动分布图”,右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有同学读了“2019年1月到10月全球六级以上地震活动分布图”后,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集中分布在亚欧板块上 B.集中分布在北半球C.亚洲东部、南部,美洲西部次数较多 D.分布比较均匀4.关于秘鲁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高山地区,地壳活跃 B.位于沿海地区,地壳活跃C.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跃【答案】3.C
4.D【解析】3.读图可知,2019年1月至10月,全球发生六级以上地震的地区多位于亚洲东部、南部,太平洋西岸,美洲大陆西岸、太平洋东岸。以上地区属于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消亡边界,南北半球都有分布,分布不均匀。ABD错误,故选C。4.读图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秘鲁地震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跃。故选D。(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6.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①均不临印度洋②均为北半球的国家③均位于亚欧大陆上④均为海陆兼备的国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①绘制更精准的陆地地图②探索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④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5.D
6.A
7.D【解析】5.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相互挤压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海沟,D正确,不临印度洋板块,不是张裂拉伸边界,ABC错误。故选D。6.由图可知,探索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都没有濒临印度洋,①正确;都是北半球国家,②正确;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上;英国和日本是岛国,其余三个国家是临海国排除③④,故选A。7.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海底,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绘制更清晰准确的海洋地图而不是陆地地图,排除①;探寻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②③④正确,故选D。(2022·全国·七年级)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了对珠峰相关数据测量。12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部根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任务中采集到的测绘数据,精准计算出珠峰的最新高度--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据图完成下面小题。8.珠穆朗玛峰岩体高度仍在逐年缓慢地抬升,其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微弱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微弱张裂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微弱张裂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微弱挤压9.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测量的意义在于(
)①有助于监测地震活动和减灾防灾②为冰川监测的研究提供证据③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相关数据④为大规模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8.D
9.D【解析】8.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使得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地面不断隆起,从而使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9.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测量有利于研究生长边界上的地震构造带,对今后的地震预报和减灾防灾具有重要意义,①正确;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测量有利于获得精确的封顶雪深、气象等数据,为冰川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628-202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与化学指示物测试设备
- 农村个人房屋售卖合同范本
- 买卖注册公司合同范本
- 出租钢琴合同范例
- 倒板合同范本
- 出口经营合同范本
- 个人租车协议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借用合同范本
- 制做安装合同范本
- 别墅门订购合同范本
- GB/T 7631.5-1989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5部分:M组(金属加工)
- GB/T 41326-2022六氟丁二烯
- GB/T 19470-2004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网
- GB/T 18913-2002船舶和航海技术航海气象图传真接收机
- 高中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六篇
- 烹饪专业英语课件
- 3d3s基本操作命令教程课件分析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晨读课件
-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讲义课件
- 河南大学版(2020)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法律方法阶梯实用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