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1页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2页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3页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4页
植被与土壤(知识清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

第19讲植被与土壤

【必备知识】

一、植被

i.植物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植物对环境影响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______等环境条件

稳定的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______—结构;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具有适应

环境对植物影响

当地环境的特征

2.森林

类型分布区植被特征

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_____有藤本、附生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区和—____气候区

植物,常见茎花、板根

_________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常绿阔叶林

候区垂直结构___________

落叶阔叶林_______气候区和____—气候区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以______、______类植物为主,树叶缩小为针状,

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以抗寒抗旱

3.草原与荒漠

类型分布区植被特征

热带草原___________的南北两侧一季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温带草原温度大陆性(草原)气候区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_______

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区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耐旱

温带荒漠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形态与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命植物

二、土壤

1.野外土壤观察内容

(1)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有的土壤用颜色命名,如黑土、红壤等。

(2)土壤质地: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可分为砂土、和黏土。

(3)土壤的剖面构造:

自然土壤(自上而下)有机层一>_______层一>_____层—>淀积层一>母质层一>母岩层

耕作土壤(自上而下)耕作层T犁底层-自然土层

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因素作用

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______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为土壤提供_________,

生物

通过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表层富集

土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呈正相关;气

气候

候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影响和控制土壤的分布规律

地貌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通过影响____条件和成土母质的颗粒等,影响土壤的发育

时间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形成耕作土壤

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功能: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为植物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具有重要的、功能;

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

(2)土壤的养护:对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进行或改造;注重种养结合,休耕、种植绿肥、作

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关键能力】

一、环境与植被形态

影响因素植物形态指示作用

湿生植物叶子硕大柔嫩,根系退化,茎内有孔,如莲藕、芦苇水湿环境

水分

旱生植物叶子退化为刺,根系发达,叶面有蜡质,茎粗大,如仙人掌、骆驼刺等干旱环境

喜光植物对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树林上层的马尾松等光照充足

光照

喜阴植物对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阴暗处,如树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辞等光照不足

酸性土壤:具有喜酸性的特点,如铁芒箕、茶树、马尾松等酸性土壤

土壤

碱性土壤:具有耐碱性的特点,如碱蓬等碱性土壤

二、植物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植物

植一多层经济林

植物

赤道

分两极

山顶

影1水分:沿海返内陆

(森林一草原一荒漠)

植物依赖适应

环境生物循环,改造大气圈、水圈,促进

(形态)指示

改土壤形成

植物,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

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减弱

噪声、美化环境

三、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

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体,释放负离子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积累营养物质,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土壤剖面构造

类型剖面层特点

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森林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土壤淀积层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坚硬的岩石

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耕作

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土壤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五、土壤的形成过程

生物

1.成土过程:成土母质一加速风化一原始土壤。

合成里生丝

2.有机质积累过程:植物吸收养分一*有机质分解腐殖质一肥力。

分解释放分解释放

3.养分富集过程:矿物质"植物根系选择吸收一生物残体"土壤表层。

4.人类活动:

土壤一开垦、翻种、施肥、灌溉一土壤熟化。

・黑炉土——北方

耕作和培育一耕作土壤

.水稻土----南方

六、土壤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性质影响因素

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土壤含水量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

土壤透气性

②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大,土壤透气性差(水分充足易导致空气受到排挤,土壤温度下降,

透气性减弱,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肥力最终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

①“收”:外力搬运输入,自身有机质、矿物质产出(岩石风化、生物分解),人类活动补充(施

土壤肥力

肥)等;

②“支”:植物吸收,雨水淋溶、径流侵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

①母质:基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碱性,酸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酸性;

②气候:湿润地区往往与酸性土壤的分布一致;干旱和少雨地区,淋溶作用弱,往往是中性

土壤酸碱度

或碱性土壤的分布区;

③人类活动:增施生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酸雨导致土壤酸性增强等

七、草甸与草原的区别

内容原因

面积大小不同草甸面积较小,草原面积相对较大

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体;草甸以多年生、中生(介于旱生与湿生之间)草本植物为主

植物种类不同

体,多年生草本植物需要更好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干湿状况不同草甸生长环境较湿,草原生长环境相对较干

分异规律草原多呈地带性分布,草甸分布多是非地带性的

【拓展提高】

一、判读土壤剖面图的三个注意点

1.注意土壤的颜色

环境下形成.含怏、的气化,

«««

-

鼠气

.土*色土主要受成土母及■色的

«・

中的❷|-土加黑考土与土■有《1属会

化过«1■商君关

9H*一版情R下.*精展区立于腐

.•磨履的主饕标叁是醇*堪有

机质含量较低,・色发1ft

2.注意土壤的层次

一般情况下,土壤形成和发育的时间越长,水热资源越丰富,土壤越成熟,则土壤越厚,层次越多。尽管

人类对土壤的深耕会增加土壤厚度,但受人类影响后土壤的层次一般比较少。

3.注意植被类型

根据土壤表层生长的植被类型和根系的粗细、长短可以判定土壤的类型、形成环境和分布地区。热带雨林

环境形成砖红壤,温带草原植被环境形成黑钙土,水稻田环境形成水稻土等。

二、生物和环境演化题的常考方向及分析角度

卜:

【典例指引】

一、选择题

(2023・山东)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

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长季较长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D.物种多样性高

(2022・湖南)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

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

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3-5题。

离河岸群落属性影响因子

距离(m)群落结构群落盖度(%)海拔(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g/cn?)土壤电导率(ms/cm)

50乔一灌一草30.339165.731.410.36

200乔一灌一草34.009175.041.500.59

350乔一灌一草40.339144.421.500.37

500乔一灌一草46.6791418.511.412.56

650乔一灌一草74.3391319.271.370.40

800乔一灌一草68.6791315.231.381.02

950乔一草45.009127.781.400.50

1100乔一草40.339163.061.580.66

1250乔一草34.339152.321.621.98

3.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A.胡杨涵养水源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

C.地下水埋深浅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5.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壤有机质减少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

C.土壤含盐量增加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2022・山东)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

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6-7题。

7阔叶树种W灌木&溪流

甲乙丙丁

落叶松/柞树赤柳/红毛柳塔头蔗草落叶松/白桦

(560.0m)(533.8m)(530.6m)(545.6m)

区枯枝落叶层

E3腐殖质层

国淋溶层

日淀积层

0母岩层

6.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地形D.岩性

7.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

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

山地不同植被带0~10cm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完成8-10题。

a80

曦土层深度0~10<™

)

麻60

利40

建20

(-1rn

典荒

针落

型漠

草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