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上海高考语文三年模拟真题(21-23年)知识点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共15小题)1.(2023•青浦区校级模拟)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东西与左右:赵孟頫为什么会犯方位错误彭锋①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是一幅以实景为题材的山水作品,这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上比较少见。对于那些以胸中丘壑为题材或者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画作,我们只能从审美上去评价优劣;对于这种以实景为题材的山水,我们还可以从认知上去判断对错。②《鹊华秋色图》中就有一处错误,而且最初是由乾隆皇帝发现的。③乾隆之所以能够发现这处错误,源于他的实地考察。一七四八年二月,乾隆驻跸济南,在城楼上偶然往东北方向看到两座山峦,经询问得知一座为华不注山(简称“华山”),一座为鹊山,于是想起藏在宫里的《鹊华秋色图》。为了印证画中景色,乾隆派人取来原作。真景与画境两相证合,乾隆却在赵孟頫的题记中发现了错误。赵孟頫在题记中写到“其东则鹊山也”,然而乾隆发现鹊山在华山之西,两座山的方向刚好记反了。对于这个错误,乾隆疑为“一时笔误”,但对于这个发现,乾隆颇为自得,自称“天假之缘,岂偶然哉”!④但是,赵孟頫真的画错了吗?根据乾隆的现场考察,赵孟頫并没有画错。在题记中,乾隆不仅写道实景与画境“风景无殊”,还特别指出“树姿石态皆相符”。由此可见,无论在大的气象和小的细节方面,乾隆都没有发现赵孟頫的画有什么错误。事实上,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实景与画境之间不仅在大小尺寸上不同,而且还有三维空间与二维平面之间的区别。同一个对象,在三维空间里与在二维平面上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同。在二维平面上的对象,通常不会随着观察者的视角变化而变化,但是三维空间中的对象就不同了,视角变化会带来非常不同的视觉经验。据说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每次画完风景之后,都会请人去他作画的现场看他画得像不像。他还主张绘画应该像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研究一样,要经得起检验。康斯太勃尔这种推崇科学精神且对景写生的画家,都不容易做到画面逼真,更不要说赵孟頫作画时人在湖州,完全凭借记忆居然能够做到“树姿石态皆相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赵孟頫凭借记忆画出的山水逼真程度有限,但是逼真程度不高与方位错误是两回事。如果出现了大的方位错误,乾隆应该很容易识别出来,不可能还说画境与实景“风景无殊”。从乾隆的题记中可以看到,他是由南朝北看见这两座山的。如果采取由南朝北的视角,看见的对象的方位应该是左西右东。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中,位于西边的鹊山在左,东边的华山在右,完全符合由南朝北看这两座山的视觉经验。尽管经历了四个半世纪之久,济南城位于鹊华二山之南这一点始终没变。赵孟頫关于鹊华二山的记忆,应该是他由南往北观看二山的视觉经验累积而成,这与乾隆实地观察时获得的视觉经验没有不同。⑤赵孟頫的错误不在他的画,而在他的题记。在画面中央,赵孟頫写下了他作这幅画的缘由,明确说到鹊山在东。现在的问题是,赵孟頫为什么会在题记中写错方位?对于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回答,就是乾隆所说的“一时笔误”。这个回答也许接近实情,但有些无趣。也有研究者以此为据,证明《鹊华秋色图》是伪作。尽管这种看法颇为有趣,但仍需审慎辨析。如果真的是有人作假,恐怕不会露出如此容易辨认的马脚来。如果按照乾隆的说法,这是赵孟頫的笔误,我们或许还可以追问:赵孟頫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笔误?⑥导致赵孟頫发生笔误的原因,可能与我们习惯用左右来分东西有关。赵孟頫记忆中的鹊华二山,是由南往北观看的视觉经验累积而成。这种保留在记忆中的视觉经验如同照片一样,不会随着主体所处方位的变化而变化。从南往北看,东边的华山在右,西边的鹊山在左。从北往南看,东边的华山在左,西边的鹊山在右。但是,保留在记忆中的视觉经验不会有这种方位变化,无论赵孟頫实际所处的方位如何,他记忆中的鹊华二山总是右华左鹊。设想赵孟頫在湖州作画时所处的方位是坐北朝南,而他记忆中的鹊华秋色是坐南朝北的视觉经验。坐北朝南时是左东右西,坐南朝北时是左西右东。诱导赵孟頫犯下“一时笔误”的诱因,可能是误将实际方位当作记忆中的景观的方位,由此原本居右在东的华山就变成了居右在西,居左在西的鹊山就变成了居左在东了。⑦根据左右来定东西的习惯可能比想象的还要顽固,面南背北、左东右西,这种方位概念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即使赵孟頫在湖州作画时所处的方位不是坐北朝南,他也可能根据习惯将左边视为东,将右边视为西。但是,比根据左右定东西的习惯更加顽固的,是我们的视觉经验。虽然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对看见的东西的意义解读不同,但是他们看见的东西本身没有什么两样,视觉经验是相同的。差别体现在理解上,而不是在感知上。总之,根据左右定东西的文化习惯,不能改变视觉经验中的方位。赵孟頫很难将他记忆中的鹊华二山的方位调换,很难将他看见的右东华左西鹊根据文化习惯调换成左东华右西鹊。文化习惯与生物法则在此相颉颃。赵孟頫在作画时依据的是视觉的生物法则,他在题画时依据的是方位的文化习惯。⑧依据左右定东西,不仅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习惯,而且蕴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文化寓意。南面为君、北面为臣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赵孟頫出身宋朝宗室,仕元后遭人诟病。他给好友周密画的这幅《鹊华秋色图》恰好是由南往北看的景色,这很有可能会落下北面称臣的口实。或许是为了避免遭人非议,或许是为了宣示南面为君的姿态,赵孟頫有意识标明居左的鹊山在东,居右的华山在西,让人确信他描绘的是南面的景观。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赵孟頫的这个错误就不是“一时笔误”,而是用心良苦。(选自《读书》,有删改)(1)第③段加点字“天假之缘”在文中具体是指:。(2)下列对第④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文章提到了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的绘画主张,是为了强调画作逼真很难实现。B.由于西方画家推崇科学精神,因此他们的画作比我国古人的画作逼真度要高。C.此段将推崇科学精神的英国画家与赵孟頫做比较,突出赵孟頫画作技艺高超。D.引出下文对题记出错的原因分析,由视觉经验认知转为文化习惯认知的判断。(3)下列关于“视觉经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般而言,在三维空间中,视觉经验会随着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B.乾隆实地观察两座山时获得的视觉经验,与赵孟頫当年的记忆一致。C.保留在记忆中的视觉经验是固定不变的,文化习惯也无法对其改变。D.生物法则与文化习惯相悖,是造成此画作与题记方位不一致的原因。(4)下列能依据文意做出正确推断的一项是A.画家若要做到实景与画境一致,不仅要注重大的气象,还要从小的细节着手。B.赵孟頫作画时人在湖州,完全凭借记忆来作画,是导致方位判断错误的原因。C.赵孟頫作画时以东西来定鹊华两山的位置,写题记时由左右来定两山的位置。D.乾隆认为赵孟頫“一时笔误”,是因为赵孟頫作画时坐北朝南,与记忆相反。(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2.(2023•宝山区校级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导读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江晓原①戴蒙德在本书开始设置了一个“亚力的问题”,亚力是太平洋上新几内亚岛当地的一位政治领袖,他的问题是:“为什么是白人制造出这么多货物(指现代工业制品),再运来这里?为什么我们黑人没搞出过什么名堂?”戴蒙德写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是试图回答亚力的问题。②亚力实际上是在问:为何现代化(工业化)出现在欧洲而没有出现在新几内亚?这个问题和中国学术界比较熟悉的“韦伯(M.Weber)之问”(为何中国印度这样的东方社会没能在政治经济科学乃至艺术领域走上独立于西方之外的理性化道路)和“孔飞力(P.Kuhn)之问”(为何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国家)实际上异曲同工。在这类问题中,韦伯或孔飞力的西方中心立场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我们不必过多纠结,反倒是亚力的问法,更不容易发生这方面的问题。③而将这类问题嘲笑为“就是问梨树上为何没结出苹果”,虽然从形式上有力消解了这类问题的理论价值,但确实不如尝试正面回答这些问题更有建设性。戴蒙德就是试图从正面来回答这些问题——认真解释梨树上为何结不出苹果。④要正面回答亚力的问题,前人已经尝试过几种路径。第一种是从人种上来论证,即亚力之问中提到的“白人”和“黑人”有何不同。但这个路径直接指向种族歧视,政治上严重不正确。第二种路径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这一路径堪称源远流长,也不存在政治不正确的问题,所以戴蒙德选择了这一路径。他说如果要他用一句话来交代《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的宗旨,那就是:“各族群的历史循着不同的轨迹开展,那是环境而非生物(按即人种)差异造成的。”⑤戴蒙德尝试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给出更为精细的论证,他设立了关于地理环境的四条标准:一、食物资源,包括可驯化的动物资源和可利用的植物资源。有了丰富的食物才能喂养更多的人口,才能有人力从事觅食之外的工作,从而形成文化积累。二、传播与迁徙的条件。有了传播与迁徙,文明才可能传播和交流。例如欧亚大陆显然有利于传播和迁徙,而新几内亚作为太平洋中的岛屿,传播和迁徙的条件非常不利。三、洲际传播的条件。欧亚大陆又独占优势,而美洲就比较差,澳洲就更差了(可以看成放大版的新几内亚)。四、面积和人口。必须有足够大的土地面积,和足够多的人口,文明才能高度发展。⑥按照这样四条标准操作下来,最有利于文明发生发展的地区,毫无疑问,必定在欧亚大陆的某处。事实上,戴蒙德在欧亚大陆找到了两处这样的地方。第一处是“中东肥沃新月地带”,大体上就是两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也就是古称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根据现今已发现的证据,该地区确实是人类文明发达的最早地区。第二处则是中国,在戴蒙德眼中,中国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区。但是,接着问题就来了:肥沃新月地带和中国,都没有出现欧美的“现代国家”,这怎么解释呢?⑦戴蒙德对肥沃新月地带命运的解释是“先驰得点,后继无力”:“欧亚大陆西部地区几乎每一项重要的创新——驯化动植物、文字、冶金、轮子、国家等等——都是在中东肥沃新月地带发明的。”而经过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征服之后,权力中心一再西移,新月地带最终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自身却从此衰落了。⑧如果我们同意戴蒙德对新月地带命运的解释可以及格,那么他接下来最大的难题就是解释中国的命运了。戴蒙德知道,在公元1450年之前“中国是世界的技术领袖”。但到这里,戴蒙德似乎感觉“地理环境决定论”已经无能为力了,他转而求之于政治制度。他认为欧洲的分裂要优于中国的大一统,他找到的证据是:欧洲有几百位王公,所以哥伦布可以在几次碰壁后最终找到赞助人,赞助他去“发现”美洲;而大一统的中国只要政府一声令下,郑和庞大的舰队就全面停摆。所以,大一统的中国最终落后了,分裂的欧洲最终胜出了。而且戴蒙德相信,只要中国继续保持大一统,“同样的灾祸将再次重演”。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枪炮、病菌与钢铁》出版于1997年,完成于1996年,那时中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工厂,否则亚力的问题就会换成“为什么是中国人制造出这么多货物再运来这里”了。在1996年,戴蒙德不可能想象到中国今天这种规模的崛起,这是我们考察戴蒙德的分析论证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历史局限。(有删改)(1)解释第③段“梨树上没结出苹果”的含义。(2)补写第②段“韦伯之问”与“孔飞力之问”的隐含前提。(3)根据本文以下哪一个选项的同学可能没有读懂戴蒙德A.小甲说:《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的宗旨遵循“地理环境决定论”。B.小乙说:戴蒙德认为地理环境为族群文化积累、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C.小丙说:戴蒙德认为新月地带权力中心的西移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D.小丁说:戴蒙德无法用“地理环境决定论”解释中国没有出现欧美“现代国家”的问题。(4)推测以下哪一段概述不来自《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A.在美洲大陆上大多数掌握文字的社会并非自己独立创造了文字,而是依靠“蓝图复制”、向邻近社会借用等方式获得,但是与文字中心的距离和地理阻碍又使得美洲社会拥有文字的难度增大。B.传染病的洗礼使欧洲人具备了对这些疾病较强的抵抗力,进入美洲后,他们携带的病菌在缺乏抗原的美洲原住民中肆虐,尤其是天花病毒,在西班牙人1520年入侵时杀死了阿兹特克近一半人口,并直接杀死了称帝没多久的蒙提祖马二世。C.欧亚大陆的环境提供了更多可供驯化的食草性哺乳动物,而这类动物既可以用于食物生产,又可以作为食物来源,更可以作为粮食的运输工具。一种动植物在某一地区接受驯化之后,就会迅速在气候和环境相似的地区传播开来,当地的居民则不必重新驯化类似的野生品种,从而能够更快地发展食物生产。D.复活节岛、皮特凯恩和汉德森岛、阿纳萨兹人、玛雅人、维京人,这些社会之所以会崩溃,主要原因就是环境恶化了——当地可利用的资源耗竭了。当时那些社会中没有今天的科学技术,也没有全球化,和今天的发达国家相比,维持其社会和生活方式的能力太弱,所以早早崩溃了。(5)评析本文论证思路。3.(2023•浦东新区三模)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评点者的角色格非①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批评文字镶嵌于原作的文本之中。对于阅读而言,它的强制性是一望而知的:读者不可能在阅读作者正文的过程中,对这部分增殖出来的文字完全无动于衷。一般而言,批评者的文字往往通过回目前的前批、题诗,回目后的总评,以及镶嵌于所谓正文中的眉批、旁批、夹批等首段编制进正式文本,从而与正文完全融为一体,无法分割。这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正文之外特殊的“附加信息”。②追溯这一形式的来源,学术界见仁见智,已经有了不少重要的研究。然而我觉得它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阐释学和注释学实践有着相当深的关联。比如说对《春秋》经的阐释而形成的三传,使得《左传》《谷梁》和《公羊》与经文一并传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并非仅仅是“经”的附庸,它在对“经”的质疑、补充或解释的过程之中,也使自己变成了完全自足的文本。甚至我们今天在阅读《春秋左氏传》的时候,出现了完全颠倒了的关系:即经文(原作)往往成了“传”的附庸或参照物。③中国古典小说评点从功能上看,评点者不仅像现代批评家那样对原作修辞、手法和结构作出某种评论性的意见,也会对作者隐含于文本中的许多奥秘和未发之覆加以揭示,从而对读者加以提醒和指导。甚至,他们会在批评的过程之中,直接发表自己的感慨与兴叹,对世道人心发表评论性意见。兴之所至,有的评点者竟自己会讲述一个与正文毫无关系的故事,从而使得读者不得不停止对原文本的阅读,而进入评点者的故事。所有这些内容,评点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强行将之编织进文本,与作者的原创意图本无牵扯。但这些评点文字在原作的第一文本之外形成了第二文本,或次生文本,它对于读者的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一方面,由于采取了交织镶嵌的方式,次生文本本身也构成了读者的阅读对象。另一方面,评点者的文字不断地指涉原著的修辞或寓意,不论这样一种指涉是否妥当,都会对读者的阅读产生重要影响。④甚至有一种批评者,他们与原作者是至亲好友,熟知创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那么,批评者的评点不仅对文本意义洞幽烛微,而且会关涉作者的写作意图。⑤此外,一般读者或文人,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会信手涂鸦,在书中的眉页之间留下自己的阅读痕迹。如果假设此人拥有的本子恰好是一个孤本或善本,那么这位无名读者随手写下的意见也会随着本子的传抄、影印与过录一并流传,永垂不朽。而且读者在传抄过程中,也有随手篡改文字的“恶习”,这就使得衍文和错讹不断,有时甚至难以通过考辨加以还原。⑥由于“评点”这样一个特殊的文本存在,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与西方叙事学意义上严格的作者——批评者——读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中国传统小说中的三者界限并不那么明确,同时它与现代版权法意义上的作者和读者概念也迥然不同。⑦由此看来,在中国古典小说自写作至被阅读的过程中,评点者既是读者,也是批评者,也兼有了作者的功能。而对于一般的读者而言,他所面对的文本因不是单纯的作者正文,既有评点者的次文本,也有许多无名作者在阅读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这就构成了一种全新的对话关系。读者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与不同时代的读者同时进行对话,这也使得阅读变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共时性”行为,而真正的作者意图则被浓缩成了一个典故——它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既不突出,也非不存在,它被作为文本意图的有机部分,通过多重解释放置于一系列复杂的对话中,经过读者的反复阐释得以显现。⑧对阅读的强调而形成的“读者理论”,在西方大致是20世纪以后才出现的新的命题,而在中国小说的阅读经验中,这种开放性的阅读从来都是一种习惯和常识。(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附加信息”在文中指。(2)哪项作为隐含的前提条件能支持第④段画线部分论证A.与原作者关系越近,掌握的创作细节就会越多。B.原作者的至亲好友,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学造诣。C.有一部分评点者,常会给原作者提供写作建议。D.了解原作者的创作细节,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3)依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春秋三传”为例,论证了经文反而成为“传”的附庸或参照物。B.评点者对读者加以提醒和指导,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C.对孤本或善本的评点,会随传抄、影印与过录一并流传,永垂不朽。D.读者的评点使阅读变成一种“共时性”行为,构成全新对话关系。(4)有人认为,第②段对于“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来源”的论述不够充分,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具体分析。(5)小浦在阅读《红楼梦》时,发现小说第八回“黛玉出场”有两个不同的版本,颇有疑惑。你认为哪个版本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谈你的看法。【版本一】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摇摇(评点:摆摆)地走了进来。【版本二】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摇摇摆摆地走了进来。4.(2023•静安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收入调节与收入差距的缩小厉以宁①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对收入及其分配状况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从积极作用来看,在市场机制之下,企业和生产者个人的积极性可以被调动起来,效率可以提高,从而对总产值的增长有利,总产值的增长则又导致可供分配的产品总量的增长。此外,在市场机制之下,企业将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动和消费者的意愿进行生产,资源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利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将改善可供分配的产品的供应状况。②在市场机制之下,个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一定不合理。比如,由于个人劳动努力程度不同和劳动熟练程度不同而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具有合理性;又比如,即使在合法经营前提下,经营者也会因承担风险程度的不同和经营能力的不同而在收入上有差距,这种收入差距也有合理的因素。但不能否认的是,个人收入差距的偏大如果来自机会的不均等,或者来自现行政策所允许的非劳动收入部分(包括雇工经营收入、股票升值收入、租金收入等),就不能被认为是合理差距。③共同富裕要求缩小人们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使收入差距不至于过大。对于个人收入差距的不合理部分,固然要设法予以缩小,即使是个人收入差距中的合理部分,也要避免其差距过大。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收入调节的目的正在于此。④市场在收入调节方面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市场本身缺乏一种可以缩小人们收入差距或避免人们收入差距过大的机制。市场在这方面至多只能发挥以下两种作用。第一,市场可以刺激收入较低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如接受业余教育以提高技术文化水平,如出色工作、改善经营、学习他人经验以增强获取收入的能力),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第二,市场竞争过程中将会出现一些偶然的机会,它们有可能使一些人迅速由富变穷,也可能使另一些人由穷变富,从而缩小人们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⑤在市场可能起到的这两种作用中,第一种作用的影响面是有限的,因为一些低收入者之所以难以较大幅度地增加收入,并非由于自己不努力或不愿学习技术、文化,而是由于每个人的起点不同、环境不同,机遇也不同,既然市场不可能向每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人提供同等的机会,那么市场也就不可能普遍地缩小人们收入之间的差距。至于上述市场的第二种作用,那么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定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纯粹依赖偶然的机会,那就不具有普遍性,更何况,在这些偶然机会之下,同样有可能使一些富者变得更富,使穷者变得更穷,那岂不是使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了?⑥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是必要的。政府进行这种收入调节的依据有二:第一,政府之所以应对个人非劳动收入中超过一定数额的部分征税,是因为这些非劳动收入归根结底由劳动者创造。第二,政府之所以应对个人劳动收入中超过一定数额的部分征税,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的劳动收入并非唯一取决于个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资源状况、生产条件、价格水平的不同也会使个人的劳动收入产生差距。⑦可见,无论是个人的非劳动收入还是个人的劳动收入,只要超出了一定的数额,政府就有理由征收个人所得税或收入调节税。由个人的非劳动收入或个人的劳动收入积累而成的财产,在继承或转移时,如果超出了一定的数额,政府也有理由征收继承税或财产转移税。⑧但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不能用平均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共同富裕,不能把共同富裕理解为把人们的收入拉平。如果那样做,不仅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原意,而且在客观效果上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也不利,因为这既会挫伤个人经营、储蓄、投资的积极性,也会挫伤个人劳动的积极性。这也意味着,征收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税,或征收继承税、财产转移税,都应有合理的起征点,有适当的税率,个人所得税率、收入调节税率以比例税率为宜,继承税率、财产转移税率以累进税率为宜。(选自《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5)(1)根据第①段,概述市场机制对收入及其分配状况的积极作用。(不得超过80字)(2)第②段说,市场机制造成收入差距扩大不可避免,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收入差距扩大是必然趋势,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差距会越来越大。B.劳动者技术的熟练情况与努力工作的程度差别越大,收入差距越大。C.老板比工人承担的风险大,工作能力强,收入远高于工人完全合理。D.炒股收益虽非劳动收入,但风险投资造成收入差距加大,也属合理。(3)第③段画线句的隐含前提是。(4)第④⑤⑥段的论证逐步深入,请对作者的思路加以概述。(5)第⑦⑧两段是如何进行辩证思考的,请分析。5.(2023•闵行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谁害怕人工智能?冯象①人工智能带来了一些非常严峻且不可避免的挑战。首要挑战就是导致隐私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消失。那么,我们是否有必要保护这种正在消失的权利?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说,我的客户很乐意把隐私交给我们,因为我们的服务能给他们带来不可抗拒的便利。这就是人工智能令人害怕之处,它过于便利,以致我们无法拒绝。②网络企业平台采用免费或廉价的付费模式,以换取便利和所谓的美好、理想化的社会环境。从本质上说,网络企业经营模式的基础是对价交易,法律语言表述为交易双方需要付出对价,形成契约。从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提交了个人信息,这是必须接受的硬规则,从而获得相应的服务。这些信息被企业获取,用于建立数据库,再转卖给第三方,或用于开发新产品等其他用途。③数据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令业界非常希望将其财产化。可是,若将数据财产化,那数据的原始主人是谁?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吗?难道数据不是我们的财产吗?若是这样思考,脸书就无法运营了,因为它需要与几亿人签订合同。因此,数据的财产化是个法律问题,目前无解。虽然不久的将来或会进行立法,但即使没有立法,数据事实上也已经是财产了,因为它是我们每天进行的无数次交易的标的物,只不过目前对数据的保护缺少明文规定而已。④当然,还有一位参与数据收集竞争的主导者,即政府。在拥有发达的互联网产业之后,任何国家的政府必然深度介入数据的抓取。虽然从传统的隐私角度来说,这或许令人不安,但从产业发展以及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却可以解决诸多问题。例如,许多传统上难办的案件到了数据时代非常容易。⑤同时,人工智能使我们忽视原本异常繁琐的程序、调查,不得不接受一些硬规则,这对于法制建设的影响非常巨大。关于硬规则的定义,可以用生活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来解释。中国的马路中间通常都设有一排铁栏,用于分隔两个车道,它强迫车辆必须在它自己的那条车道里行驶,不得越界。这也可以说明软规则的失效,即传统法律规定和政策的执行率较低。虽然政府可以选择其他整治交通的措施,但都不如硬规则方便、廉价。⑥商家的硬规则是通过智能终端添加到我们身上的,智能手机就是最佳的例子。手机硬规则通过用户点击“同意”按键进入系统,之后会显示一份字体较小、内容复杂的授权合同,几乎一面倒地将权力给予了运行商,虽然用户不同意,也可以点取消键。这就是一种单方面为用户制定规则、被迫接受的格式合同。这令人感到无比害怕和忧虑,因为规则的制定权落入企业手中,这将导致资本力量过于强大。⑦由于政府部门同样使用智能终端,所以商家制定的规则同样适用于政府部门。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为了避免商家成为其领导者,政府只能比过去更大幅度地介入商业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理论,理想的市场经济是政府只负责一部分的监管、注册和维稳等传统要求,但智能技术导致政府对商业活动的介入空前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市场经济不得不回归新的计划经济。⑧硬规则的制定权越来越多地归于商家,这是商家非常乐于见到的结果,因为这将增加利润收益。传统企业例如洛克菲勒家族的兴起,需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而以扎克伯格为代表的新一代富豪,在短短的几年中就走完过去需要一个世纪才能走完的积累路程,由此带来的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惊人的。⑨当今社会显然已离不开人工智能,可以预见未来更是如此,人类的一些爱好和习惯以及智力所能投放的领域将被取代。法律也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改变,一旦机器大规模介入立法,人类将无法理清规则,因为每部机器都会将规则无限复杂化,其复杂程度就像顶级围棋水平一样远超人类所能理解的范围,只有利用机器才能与之对抗。这是一个终极挑战,它不仅颠覆了生命的意义,也颠覆了日常生活,它提供的便利和规则正在温水煮青蛙式地将人类逼至无法反抗的境地。(选自《文汇讲堂》,有删改)(1)第②段中的“对价交易”在文中的意思是。(2)以下与“硬规则”无关的一项是A.客户把隐私交给脸书。B.智能手机的授权合同。C.马路中间安装铁栅栏。D.政府对商业活动介入。(3)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导致隐私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消失,故应反对人工智能。B.数据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需要通过立法来将其变为政府财产。C.商家单方面制定规则导致政府过多介入商业活动,引发市场变化。D.人工智能已经介入社会多个角落,可以预测其将会逼迫人类反抗。(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文的说理特点。(5)结合下面这首AI作的诗,说说你是否认同第⑨段作者提出的观点。早春梅花绽放雪未消,红梅妆点早春好。微风拂面含芳气,春意盎然知多少。6.(2022•金山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文艺批评缘何变成文艺表扬李舫①任何一个时期,文艺批评都须恪守客观公正的最高原则。作家张炜曾说:“我们对一部作品可以不谈,但不能把糟糕的作品说成好的作品,这是我们的基本底线。”然而今天,最高原则的退据失守一定令他失望,准确地说,文艺批评也许忘记用最后的沉默来表达拒绝的尊严。②当下的文艺界,这样的场景似乎并不陌生:一出剧作问世,一些观摩会、座谈会便接踵而至,“大师”“绝唱”“高山仰止”“辉煌史诗”的溢美之词扑面而来。对文艺家,这样的景象几乎见怪不怪:一部新作出炉,一批充满阿谀、奉承的评论文章便蜂拥而上,“力作”“经典”“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的重磅评语数不胜数。③创作与批评俨然成为孪生兄弟、双子星座。在新书的腰封上,我们看得到文艺批评的深度阐释;在新片的花絮里,我们听得到文艺批评的卖力唱和;在新剧的发布会中,我们看得到文艺批评的躲闪腾挪;在新戏的研讨会上,我们听得到文艺批评的巧舌如簧——在大大小小的文艺创作中,我们都不难发现文艺批评如影随形般地鼓噪喧嚣,从难点答疑到热点聚焦,从审美感悟到学科建设,文艺批评无所不能、无孔不入,“走穴”的文艺批评越来越多,“赶场”的文艺批评越来越滥,夸夸其谈、言之无物的溢美现象汹涌成灾。不知从何时开始,文艺批评演变为文艺表扬,文艺表扬退化为文艺吆喝,文艺吆喝沦落为文艺交易。④文艺批评缘何变成文艺表扬?答案也许并不复杂,人情的传统、权力的寻租、利益的绑架、原创的不足……这些造就了文化建设的好大喜功,也造就了文艺批评的虚假繁荣。文艺批评,不再是在相互辩诘中彼此促进,而是借助肉麻吹捧,自说自话;不再是在相互交锋中认识真理,而是捞取名声资本,哗众取宠;不再是在相互砥砺中辨别是非,而是变得顾影自怜,故步自封。文艺批评的时尚化、边缘化、口语化、低俗化,批评家对于重大文化现象的缺席、缺位、失语、乱语,使批评载体滑向媒体化、口号化、红包化、核心刊物化,这些是文艺批评丧失生命力、降低文化品位的重要原因。大大小小的文艺圈子不仅在分割领地,更在瓜分利益;愈来愈狭隘的文艺批评正在变成少数人的交易专利和交际工具。⑤文艺批评本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借助文艺学剖析文艺或借助文本探讨文艺的研究方法。“批评”包含着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批”与“评”。创作与批评,归根结底是一种架构于相互信任之上的价值判断,文艺家因为信任建立了与批评家的阐释关系,受众因为信任建立了与文艺家和批评家的鉴赏关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文艺批评已经丧失了这种基本的文化自觉和道德自律,从狭隘的个人需要和利益驱动出发,表现为一种热热闹闹的肤浅,创作、受众、批评之间由此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⑥历史上文化的昌盛也总是伴随着批评的活跃。批评的繁荣会将社会引向光明,批评的萧条则会让社会滑向黑暗。曾有学者反思,何以20世纪早期文艺界出现了大师辈出、群星璀璨的生动局面?应归功于当时尖锐的文艺批评、激烈的文艺争鸣。正是在这种批评和争鸣中,一个又一个新学说纷纷涌现,一个又一个文艺家亮丽登场。然而今天,我们的文艺批评,不再有循循善诱的耐心、拾遗补缺的宽厚,更不再有秉烛观幽的洞彻、怒剑出鞘的锋芒,文艺创作的勇气和风骨,正在文艺表扬的温柔乡里慢慢消融。⑦其实,文艺批评不仅是一种人文学科,更是一种人生哲学,是对于天地生死的追问和呈现,关乎命运,关乎心灵,关乎希望,更关乎民族和未来。2013年秋天,93岁的文学批评家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辞别尘世。他的离去让整个德国唏嘘不已,包括德国总统在内的数百名社会政要、文化名流自发为他送行。这位挂满勋章的批评家是德国文化的“孤本”,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面孔众所周知,一位小说家甚至用一句笛卡尔式的话来赞誉他的地位:“他评论我,所以我存在。”可以说,对于德国来说,赖希—拉尼茨基的存在,不仅是文学的一面旗帜,更是文化的一颗良心。⑧期待我们的文艺批评,葆有更多这样的旗帜和良心。(201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第③段中的“孪生兄弟、双子星座”是指。(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文艺批评的乱象与文艺批评者的不尽责是有关系的。B.“表扬”不属于文艺批评,因“表扬”会造成虚假繁荣。C.当前文艺批评沦为文艺赞美,其原因看似简单,实则复杂。D.文艺批评是借助文艺学剖析文艺或借助文本探讨文艺的研究方法。(3)能够根据本文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A.当下文艺批评界乱象丛生,只有表扬而没有批评。B.文艺批评只要不再是“肉麻吹捧”就会走向繁荣。C.创作者与批评者相互共生,没有批评就没有创作。D.尖锐的文学批评和争鸣是有利于文艺大师出现的。(4)第⑥⑦两段中的两个事例能否相互替换?请加以分析.(5)《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在探春的倡议下,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宝玉、李纨等七人成立了“海棠社”。他们各自起了雅号,然后黛玉、探春、宝钗、黛玉开始写诗,李纨对四人的诗作进行评价。从此,一群富有才气的红楼儿女写诗评诗、吟咏唱酬,成为红楼中的一抹亮色。书中写道——宝玉道:“稻香老农(李纨)虽不善做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众人都道:“自然。”依据全文信息,判断以上有关《红楼梦》“海棠社”的简介及“书中写道”的内容,是否属于“文艺批评”的范畴?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7.(2022•黄浦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中国民间谜语的源流特征与文化价值①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的一种,是用寓意、比喻、象形、谐音等手法,来影射和暗示事物本来面目的一种独特民间文学体裁。它是一种利用谜面的语言描绘引导猜谜者的联想,从而推测出所指之事、物或文字的语言游戏形式,是汉语语言智慧的结晶。谜语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具有口头表达和匿名流传的特征。②关于民间谜语的起源,学者们历来说法不一。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提及:“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谜语便已现雏形。当时的谜语多反映民众生产生活实践,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其谜底是做弹弓,暗指制作和使用弹弓的过程。到了唐代,猜谜之风盛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将谜语作为一种娱乐游戏。谜语的制作方法更趋精巧、体裁特征日渐稳定,谜语的发展正在酝酿一个新的高峰。两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开始兴盛,民众文化需求扩大。猜谜形式不仅包括专业艺人在专门场所里进行的民间猜谜表演,而且出现大量适应市井文人生活的灯谜,谜语走向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元明清时期,谜事活动渐成大观,在当时文学作品中可窥见一斑。如曹雪芹《红楼梦》中有谜语二十八则,与作品内容相勾连,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③如今,民间谜语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反映新时代特色、形式活泼、语言幽默的谜语大量涌现。各地还举办形式多样的元宵节灯谜活动、游园会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谜语活动中。谜语书籍出版的兴盛也促进了民间谜语的发展,使谜语这一民间文学形式得以传承并创新,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着它特殊的文化功用。④从民间谜语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直接又真实地反映了过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民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充满民间智慧与艺术的一种口承文学。民间谜语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不息并在当代社会焕发新活力,与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是密不可分的。⑤具体说来,民间谜语在艺术上的特色可概括为:谜面内容涉及广泛;形式多样,包括短语歌谣、诗词歌赋、实物动作等;修辞手法十分丰富,有比喻、夸张、比拟、排比、典故、反复等。谜面的设置通常暗含机关,极力掩盖谜底答案而又极力彰显谜底特征,让人们在猜谜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精妙趣味。比如同一个谜底可以用多个谜面进行描述,且看关于“灯笼”的几则谜语:“奇怪事情多,纸里包着火”“一个坛子两个口,里头坐着红小鬼”“一个坛子两个口,日里不走夜里走”,三则谜语分别从灯笼的构造、外形特征、用途三方面进行描述,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⑥谜语本身包含的各种知识是地域文化的承载、民众集体记忆的表达,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价值。谜语是一种民间语言艺术,是民众集体记忆的表达。透过谜语,人们可以了解到一方社会的民俗风情、历史地理以及民众的心理趋向、审美情趣等。谜语也是民间表现智慧、测验智慧并开启智慧的一种口头艺术的特殊形式。周作人对谜语在儿童智慧培养和认识自然方面的特有功能大加赞赏,认为“谜语体物入微,情思奇巧,幼儿知识初启,考索推寻,足以开发其心思。”民间谜语是民众自发产生和流传的智力测验题,在活跃民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开启了民众的心智。此外,谜语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字谜、灯谜、事谜、物谜、地名谜、动物谜、植物谜、历史典故谜、风俗民情谜等等,无所不涉。通过参与谜语活动,人们可以认识大千万物,了解各种知识。⑦民间谜语中包蕴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民间社会认知世界的百科全书,它涵盖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湖海、鸟兽虫鱼、农桑耕织、百工技艺、衣食住行等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同时它与民族心智与审美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库。民间谜语根植于人民生活之中,是民众审美情趣和智慧的表达,是中国口头与文字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谜语文化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文化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1)第②段加点词“酝酿一个新的高峰”在文中的意思。(2)根据文意,对“民间谜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谐音、比喻等手法推断出所指事物或文字的民间口语艺术。B.能直接又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和民众的生产生活状况。C.《红楼梦》涉及的诸多谜语体现出明清时期谜事活动已然盛行。D.举办游园会和出版谜语书籍促使民间谜语发展步入鼎盛阶段。(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民间谜语的兴盛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繁荣有关。B.民间谜语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就在于其自身所特有的艺术特色。C.猜谜的审美趣味主要在于同一谜底可以用多个谜面进行描述。D.传承和弘扬谜语文化是保护非遗、增进文化认同的核心途径。(4)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5)校园文化节即将到来,学生会正在策划校园猜谜活动。请结合本文,以“弘扬民间谜语文化”为主题,为该活动撰写一段校广播台宣传语,150字左右。8.(2022•浦东新区校级模拟)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学术书评的困境及超越陈静①一九三七年,沈从文以谜语的方式道出书评的两难困境:最不讨好又最容易发生私人思想;最宜公平,却又容许相当偏见存在;最需要避免却又似乎不能不受私人爱憎和人事拘牵;本身无永久价值,然而间接又最有影响;文学运动少不了它,同时又毫不需要它。学术书评是一种“学术小品文”,是指在阅读专业著作的过程中,将所思、所想、所评记录下来的一种文体。其对象是以在思想、学术、艺术、科技等领域进行严肃探索为目的的书籍;其内容是对所评书籍的一切探索和所取得成果做出反应与合理评价,并给以定位;作者群是相对而言的专家,对所评书籍涉及领域有一定的发言权。②学术书评是。既然是交流必然有来有往。如陈寅恪先生对待古人学说之态度:必与立说之人处于同一境界,表一种同情,方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以书为媒,跨越古今、中外、地域之界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对话,说明这是一场严肃的学术活动。③首先,如何选书是一门学问。论文集、拥有多个作者的著作、教材以及研究报告,不应是严肃的学术书评所考虑之列。如果不考虑经典著作,它针对的最好是两年内出版,代表作者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具有一定创见的专业学术著作。④其次,评什么比较关键。是把作者的观点照抄一遍,还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抑或对著作结构“指手画脚”,均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好的学术书评不可能见书不见人,见骨架不见思想,见作者不见评者或者只见评者不见作者。它最能体现评者与作者的个性和学术特色,让人读起来感觉既谦虚又不失尊严,既独立又能做到“了解之同情”,既有文采又不失学术性和思想性。如此看来,学术书评撰写之难,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不过,这一步恰恰又是通往学术征途的必由之路。因为严肃、认真、专业的学术书评,就像一把尺子,丈量出好的研究坏的研究、一般的研究的分水岭。如此这般,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便凸显出来。⑤学术书评怎么评?就这一问题的讨论常常陷入两难困境。皇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字的著作,用不到万言乃至三四千字精准表达其主旨,常常让人无从下手。虽然好的学术书评能掀起讨论的风波,但是既为“评”,便脱不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干系。什么样的话才算是公道话?自然离不开评者的学识修养。真正称得上批评家的应该是个不偏不倚、无意气的分析者。不偏不倚即公平,无意气即客观。学术书评最忌讳把话说满,什么“填补空白”“力作、典范之作”“新创见思考”等评价时常见诸报端。学术共同体不是“你好我好他也好”的“说大话共同体”“吹捧共同体”。⑥那么,对待学术书评究竟应持何种态度呢?肯定不是功利的态度,不是敷衍的态度,不是虚浮的态度。做学问就是做人,首先是恭敬的态度。受人之邀为“拙作”评点,本身就是一种信任和认可,有责任心的学人自当以恭敬的态度回报。还有一种求教的意识。每个人均有自己的认知局限,能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这就要看作者有无谦虚之心,评者能否独具慧眼。⑦其次是正直的态度。正直的治学态度衡量一位学者能否在“千夫诺诺”之时,做到“一士之谔谔”。它本是学者应具有的最基本的优良品质,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受到文化心理的制约,敢于诤言的人越来越少,更不用说去质疑名家。学术探索永无止境,任何研究领域都不存在绝对的权威。正确的治学态度,是敢于接受别人对自己观点的批评。否则,学问做得再深奥,也难逃自说自话的孤独境遇。而对于学术共同体来说,唯唯诺诺的心态亦无法助力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只有敢于接受他人质疑,才是一个自信且成熟的学者,这样的学术才是有尊严的学术。⑧再次是批判的态度。在对论着保有基本尊重的前提下,从知识脉络、思维方式、论证效力、价值取向或前提建构等角度出发,对它们进行有帮助于知识增量的严肃的评论或批判,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推进知识的增量和中国学术传统的建构,是学术书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不过,在现实中批评中肯的学术书评极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梁启超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先是彬彬有礼地“约法三章”,以一句“可惜仍不能尽脱却主观的臭味”作转折,急转直下的就是缺点罗列。学术场域的封闭性需要活跃的学术批评。只有破除门阀与偏见,鼓励学术争鸣、维护学术公平,才能涵养良好的学术风气,培养中国学术创新的宝贵土壤。⑨最后是享受的态度。爱书之人更乐意写书评,好的评者既享受阅读之乐趣,亦享受分享之畅快。他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具有蓬勃的生命状态,其笔下的文字也是生龙活虎、充满生机的。一如钱锺书笔下的《管锥编》,各种读书笔记仿佛“活物”,心蕴优雅、瞬绽光华,充分体现了汉语的流动性、生成性和思辨性。(选自2021年8月《读书》,有删节)(1)根据文章内容,将第②段横线补充完整。(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与学术书评的定义相违背?A.学术书评的对象是专业领域的著作,既包含经典著作也包含新出版的著作。B.学术书评的作者群大多是对所评书籍涉及领域有一定发言权的专家。C.学术书评的内容包含对原书的所思、所想、所评,能体现出所评书籍的学术水准。D.学术书评的特点是在总结所评书籍的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个人学术观点。(3)下列依据文意可以做出的一项推断是A.学术书评不可能完全脱离开主观判断,因而即使包含着一定的私人感情也不会影响书评的价值。B.当下的学术书评频繁出现书评作者并未阅读过所评书籍的情况。C.对所评书籍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是一篇好的学术书评必须要包含的内容。D.好的学术书评不只要体现学术的科学性、严谨性还须体现汉语的独特魅力。(4)第②、④段反复使用陈寅恪的话,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5)结合本文行文思路分析以第⑨段总结全文是否合适。9.(2022•奉贤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符号①人的精神,人的社会,整个人类世界,浸泡在一种很少有人感觉到其存在却没有一刻能摆脱的东西里,这种东西叫符号。很多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无法定义。但严肃的讨论毕竟要从一个定义出发,笔者愿意冒简单化的风险,给符号一个清晰的定义: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②那么,什么是“意义”?判明一个事物是有意义的,就是说它是引发解释的,可以解释的,解释就是意义的实现。一个意义包括发出(表达)与接收(解释)这两个基本环节,这两个环节都必须用符号才能完成。一切可以解释出意义的事物,都是符号。③符号的传统定义是“一物代一物”,这个定义简单清晰,问题又来了。大部分符号载体的确是“物质性”的,但可感知的不一定是物质。作为符号载体的感知,可以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缺失:空白、黑暗、寂静、无味、无表情、拒绝答复等等。缺失能被感知,而且经常携带着重要意义:绘画中的留空、音乐中的休止、飞机从雷达上消失、情书久等不来。④在人类社会中,每一种实用物,或有实用目的的行为,都有可能带上符号意义。符号根据其“物源”,可以有三种:第一种是自然事物(例如岩石、雷电),它们“落到”人的意识中,被意识符号化,才携带意义。雷电摩擦起火,是雷电本身物性的显现,或者人们使用这一物性,都不具有符号意义,但如果在人们看来雷击传达了天帝之怒,雷电就成为了符号。第二种是人工制造的器物(例如石斧、碗筷、食品),这些事物,当它们“被认为携带意义时”,都可能成为符号。第三种是人工制造的“纯符号”,完全为了表达意义而制造出来的事物,例如语言、艺术、表情、姿势、图案、烟火、货币、游戏、体育等等。⑤符号化的过程即赋予感知以意义的过程,经常称为“再现”。霍尔对“再现”的功用解释得非常简明清晰:“你把手中的杯子放下走到室外,你仍然能想着这只杯子,尽管它物理上不存在于那里。”这是脑中的再现:意义生产过程,就是用符号来表达一个不在场的对象与意义。再现的对立面是“呈现”,一个杯子可以呈现它自身,物自身的呈现不能代表任何其他东西,呈现无法产生意义。只有当呈现在一个人的解释中变成再现,才会引向意义。呈现是事物向意识展开的第一步,其感知尚没有变成符号而获得意义,再现则已经被意义解释符号化。例如一棵树(无论是树“自身”,还是树的画,树的雕像,或是树这个词),呈现不是意义,它们只能引向意义,只有被解释者解释出“植物”“自然”“生机”“童年”,或者其他任何意义,此时“树”的各种形式的呈现,才变成携带意义的再现,物象就变成了符号。因此,再现也可以被理解为携带意义的呈现。⑥作为符号载体之物被感知的不是物本身,而是物的某些品质。物不需要全面被感知才携带意义,让物的过多品质参与携带意义,反而成为表意的累赘。“被感知”并不能使符号回归物自身,恰恰相反,符号因为要携带意义,迫使接收者对物的感受“片面化”,成为意义的“简写式”。例如,看到一辆汽车驶过来,一个人会马上解释出“危险”意义,并且立即闪避。解释者此时不仅不需要对汽车有整体认知,甚至他不需要这方面的“前理解”——他不需要曾有被汽车压倒的经验,也不需要曾经观察过汽车撞伤人的记忆——他可以从各种非直接的途径获得解释能力,只需要意识到汽车的这种重量,这种速度,一旦被撞到,对他会有很大危险。此时汽车的其他品质,例如色彩、样式、品牌,只要与重量和速度无关,就应当被忽视,万一这些与意义解释无关的品质被感受到了,就是符号文本中的噪音。⑦反过来的变化,则是“去符号化”或称“物化”。符号化与去符号化,是可以上下滑动的标尺。《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在阵前威胁,要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锅里煮,刘邦坦然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是一场“去符号化”心理战:两个军阀比谁更流氓。刘邦拒绝对其意义做相应理解,坚持“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煮成的汤意义相同”,项羽就无计可施。⑧我们可以看到,符号化取决于人的解释,该解释行为不仅受制于社会文化,也受制于此时此刻他个人的主观意识,是个人意识与文化标准交互影响的结果。(《符号学:原理与推演》赵毅恒,有删改)(1)第⑥段加点词语“噪音”意思是指(2)根据文章内容,下面不属于“符号”的一项是A.佛徒者看见菩萨显灵而认为拜佛成功。B.数学计算中数字“零”的出现和运用。C.古时农民们用石磨来粉碎谷物、粮食。D.北京冬奥会上忽然火起来的“冰墩墩”。(3)下列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A.任何符号必然具有意义,不管人们去不去解释它。B.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因此感知即符号。C.“呈现”是“再现”的基础,有符号化的潜在可能。D.符号“片面化”是感知成为符号载体的必要保证。(4)请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刘邦的反击中隐含的推理过程。材料(一)“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听她哭道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材料(二)①作为符号载体之物被感知的不是物本身,而是物的某些品质。(本文第⑥段画线句)②符号化取决于人的解释,该解释行为不仅受制于社会文化,也受制于此时此刻他个人的主观意识。(本文第⑧段画线句)请你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黛玉的“葬花”行为。10.(2022•静安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人工智能和自然愚蠢①一个好消息是,至少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不用担心科幻小说里那种人工智能产生意识、奴役人类的噩梦。我们会越来越依赖算法为我们做决定,但算法并不太可能开始有意识地操纵人类。事实上,它们不会有任何意识。②科幻小说常把智能与意识混为一谈,并认为如果要有与人类相当甚至更高的智能,计算机就必须发展出意识。几乎所有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和小说,基本情节都围绕着计算机或机器人产生意识的那个神奇时刻。③但实际上,并没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会获得意识,因为智能和意识是天差地别的两种概念。智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则是能够感受痛苦、喜悦、爱和愤怒等事物的能力。我们之所以会两者不分,是因为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来说,智能与意识会携手同行。哺乳动物处理大多数问题时靠的是“感觉”,但计算机会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④提高智能的路其实有好几条,其中只有一条需要靠意识。就像飞机不用发展出羽毛,但飞行速度却比鸟更快,计算机也不用发展出哺乳动物所需要的感受,就能比哺乳动物更会解决问题。确实,人工智能必须准确分析人类的感受,才能好好替人类治病、找出人类的恐怖分子、为人类推荐另一半、在满是行人的街道上行车,但是这一切并不需要它自己有任何感觉。算法只需要学会辨别猿类在快乐、愤怒或恐惧下的生化模式,而不需要它自己感受到快乐、愤怒或恐惧。⑤当然,人工智能并不是绝对不可能发展出感受。我们目前对意识的了解还不足以完全下定论,大致而言,需要考虑三种可能:1.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与有机生化相关,因此只要是非有机体的系统,就不可能创造出意识。2.意识与有机生化无关,而与智能有关。这样一来,计算机就能够发展出意识,而且如果计算机要跨过某种智能门槛,就必须发展出意识。3.意识与有机生化或高智能并无重要关联。这样一来,计算机确实可能发展出意识,但并非绝对。计算机有可能具备极高的智能,但同时仍然完全不具有意识。⑥就目前人类具有的知识来看,这些可能都无法排除。然而,正因为我们对意识所知太少,短时间内似乎并不可能设计出有意识的计算机。因此,虽然人工智能具有巨大的力量,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人类的意识为准。⑦这里的危险在于,如果我们太注重发展人工智能而又太不注意发展人类的意识,那么计算机有了极先进的人工智能之后,可能只会增强人类的“自然愚蠢”。在未来几十年内,我们不太可能碰到机器人叛乱的问题,但机器人可能会比你的父母更知道怎样可以触动你的情绪,并且会运用这种神奇的能力来对你进行推销,让你想买某辆车、想把选票投给某个人,或是想接受某种意识形态。这些机器人能够找出我们最深层的恐惧、仇恨和渴望,再用它们来对付我们。⑧想避免这种结果,每投入一美元、一分钟来提升人工智能,就应该同样投入一美元、一分钟来提升人类意识。但很遗憾,目前对于人类意识的研究和开发并不多。我们对于人类能力的研发,主要都是为了满足目前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迫切需求,而不是为了让人类在很久之后仍然是一种保有意识的生物。上司希望我回复电子邮件越快越好,但他对于我品尝和欣赏食物的能力毫无兴趣。结果就是我连吃饭的时候都在收电子邮件,也就慢慢失去了重视自己感官感受的能力。⑨例如我们培育的奶牛,性情温顺,乳量惊人,但在其他方面远远不及其野生祖先,没那么灵活,没那么好奇,也没那么懂得变通。我们现在也正在培育一种驯化的人类,产生的数据量惊人,而且能够像海量数据处理装置中的高效芯片一样运转,然而这些“数据牛”绝对称不上是发挥了人类的最大潜能。事实上,因为我们还太不了解人类的心智,根本无从得知人类的最大潜能是什么模样。然而,我们几乎没有投入什么心力来探索人类的心智,只一心想着提升网络连接的速度及大数据算法的效率。如果再不注意,最后的局面就会是退化的人类滥用进化的计算机,伤害自己,也伤害世界。(节选自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1)第①段中的“操纵”是指。(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本文所说的“意识”“的一项是A.被机器人利用的恐惧和渴望。B.防范自媒体的信息暴力。C.机器人准确驾驶汽车在奔驰。D.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3)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A.注重培养人的情感态度是十分必要的。B.目前人的知识不能设计算法中的意识。C.人工智能可以辨别人类的意识和需求。D.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意识是科学的必然。(4)请分析第③段中,作者是如何来论证“智能”与“意识”的不同。(5)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11.(2021•松江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关增建①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历来波澜起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在西方,人们熟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心说旷日持久的争论,正是这场争论,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以及天文学领域哥白尼革命的发生,最终促成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殊不知,在东方的中国,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旷世之争,这就是中国天文学史上著名的。②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下面是《晋书•天文志》的有关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槃①,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沱四隤②,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日丽天③而平转,分冬夏之间日所行道为七衡六间。每衡周径里数,各依算术,用勾股重差④推晷影极游,以为远近之数,皆得于表股者也。”③盖天说突破了人们日常观测中形成的天是个半球的生活经验,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它对日月星辰运行的预测、对二十四节气的预报,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因此,它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尽管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④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有力挑战。天文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绝如缕。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⑤这场争论涉及与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方方面面。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撰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比如,他提出,按盖天说的说法,天至高,地至卑,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也是高高在上的,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由于太阳太高了,导致人产生了视觉错误的缘故。但是即使人眼会因观察对象的距离远而产生视觉错乱,水平面和光线的传播是客观的,它们是不会出错的,那么就在高山顶上取一个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这与盖天说的推论完全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这是扬雄从观测依据的角度对盖天说所作的批驳。整体来说,他从八个方面对盖天说所作批驳,有理有据,是盖天说无法辩解的。⑥但是浑天说也着自己的软肋。浑天说主张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这一主张成为盖天说批驳的重点,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旧说,天转从地下过。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不然也。”王充的责难是颇有说服力的,因为按当时的人的理解,太阳是依附在天球上的,天从水中出入,就意味着太阳这个大火球也要从水中出入,这是不可思议的。⑦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除了不以先验的哲学信念为依据判断是非之外,这场论争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完全符合学术发展规律。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到这场争论之中。这些,无疑都是这场论争中值得肯定的地方。⑧延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这场论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场争论的影响下,更多的人投入到了对宇宙结构问题的研究之中,提出了更多的宇宙结构学说。这场论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视实际校验的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多见。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场论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学术论争之一,将永载中华文明发展的史册。(有删改)【注】①槃同“盘”,木盘,古代盛水器皿。②隤,下降。③丽,依附。④重差:汉代测望太阳高、远的方法。(1)题目中的“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文中具体是指(2)根据第②段引言,以下选项中不符合“盖天说”主张的是A.天地都是圆拱形状,天地互相平行。B.天在上,地在下,天地距离是8万里。C.太阳和日月星辰是依附在地壳上运动。D.天地的距离是可以用数理推算出来的。(3)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A.“勾股定理”是在这场争论中为发展天文测算方法而确定的。B.这场论争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与学术问题的解决。C.文学、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到这场争论之中。D.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4)以第⑤段扬雄的相关批驳为例,分析这场论争是如何表现出“重视实际校验”这一特点的。(5)小明同学读完第⑥段中王充对浑天说的批驳,从图书馆借来《隋书•天文志》阅读,看到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家何承天对此的解释后产生了疑惑,何承天的辩解是否能修补浑天说理论上的漏洞?请对小明谈谈你的看法。“是故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于海。日为阳精,光曜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焦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不为减,浸不为益。”12.(2021•黄浦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小说中的细节哈金①“抚摸你的细节吧,那些神圣的细节。”这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给青年作家的忠告。纳博科夫是细节方面做得最精致的作家,这番话可谓是经验之谈。②好的细节反应小说家独特的眼力,也是作家才华的标志。有一些小说本身并没有多少思想,结构也不新颖,但其中的一些细节让人过目难忘。东北小说家萧红的作品就是这样,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也是这样的天才。③谈起细节,人们常常提起契诃夫的经典理论:如果小说中出现一支挂在墙上的猎枪,那么故事中的某处就应该有人取下这支枪,并使用它。契诃夫指的是戏剧性细节。经典小说中这类细节比比皆是。安娜•卡列尼娜与沃伦斯基第一回见面是在火车站,并遇到一个事故:一个男人被列车撞死了。这使安娜的身心遭到巨大撞击,而沃伦斯基出于同情和表现自己的慷慨,当场为死者的遗孀捐了200卢布。他俩的情事从此开始发展,最终由于绝望和疯狂,安娜卧轨自杀了。故事的结尾沃伦斯基乘火车去前线作战,也等于去自杀。这样,他们的爱情从火车开始到火车结束。火车这个细节贯穿了整个故事,这是经典的戏剧性细节。它每一次出现,都增添了新的意义。④不过,小说中还要有各种别的细节,其中许多并不重复出现,但对故事仍是重要的,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优秀的小说通常是鲜活的细节的积累:一个又一个的细节赋予故事特殊的生命力。描述人物的细节往往比戏剧性情节出现得更多,更频繁,更能显示作者独具的眼光。奈保尔在《大河湾》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萨林姆叙说自己怎样同朋友马赫士交谈)“从红铜他接着谈起别的金属,我俩瞎扯了一阵,说了些关于锌和铅的前景。然后他说:‘铀——你看它怎样?他们现在出什么价钱?’我说:‘我不觉得有人在出价卖铀。’他瞥了我一眼,满脸蔑视。‘不过肯定价钱挺高吧?这里有个家伙要卖掉一块。’‘铀是按块卖的吗?那东西什么样?’‘我也没见过。但那家伙要一百万美元卖一块。’我们就是那样。前几天还到处找食物,打开生锈的罐头,在地上挖个坑,支上炭火盆煮饭;而今天却谈起一百万美元的生意,好像我们一辈子都在做数百万美元的交易。”⑤这是一个典型的展示人物的细节,其中的可笑和幽默表现了身在非洲的印度移民们的窄小世界和狭隘视野。这个细节在小说中只出现一次,也不跟上下文有戏剧性的联系,但它对人物的刻画却非常生动,揭示了他们生活的质量,对于小说的精神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写小说时,特别是长篇小说,有许多细节并不助推故事,甚至也不揭示人物,但只要它们准确鲜活,就应该将它们融入,因为丰富的细节会给文字提供独特的质地,甚至让人耳目一新。还有许多细节是属于气氛性的,可以给小说增添生活底色。一般来说,只要细节能表现人物生活的品质就应该写进小说。⑥有一些小说中的细节不但促进剧情,而且也相互呼应,构成体系,这样也就具有了象征意义。这种安排需要作家有类似作曲家的意识,讲究小说中细节之间的回声和共鸣的效果。例如,远藤周作的《沉默》中上帝的静默不断在喜剧的高潮之处出现,仿佛要强调神多么对人类的苦难无动于衷;同时,又常有一只蝉在丝丝地鸣响。这个蝉声跟上帝的沉默相互呼应,愈能体现出沉默,创造出一种恒久单调的背景,使人物的生命和苦难更加微不足道。⑦还有一种很难把握的细节,可以称为风格细节。它们不与剧情、人物、主题有什么联系,主要表现叙述人或作家的风格。用得不当,这种细节往往会剑走偏锋,给人自我放纵的印象。纳博科夫常用这种细节,而且总是做得绝妙,令人惊叹。比如在《普宁》一书中,叙述人在讲普宁跟房东联系好租一间屋子,但笔锋一转就胡侃起来:“从技巧上说,叙述的艺术还不足以容纳各种各样的对话,还落在它们后面,还不能够再现这样的对话——在房子与房子之间,在两个窗户之间,窗下是一座古城中的蓝色的窄巷,城里水源匮乏,连驴子都打不起精神,但那里却有地毯出售,还有清真光塔,外国人和香瓜,以及晨光里的回声。”这完全是信马由缰,但它体现了独特的情致和恣肆的行文风格,也是超小说的一种形式。又如,普宁披上大衣去学院图书馆,原本是用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就可以描写的细节,却被纳氏这样来处理:“一想起普宁的俄国知识分子式穿大衣的方法,我心里就热乎乎的:他前倾的额头展现出理想的光秃,他硕大的、美妙的荷兰下巴将绿色横挂的围脖紧紧地压在前胸,同时宽阔的双肩熟练地一抖,他就两臂同时插进衣袖;再轻耸一下就穿上了大衣。”这种“夸张”的细节主要是为风格服务的,仿佛叙述人能口无遮拦,侃个没完,不管说什么都有趣新鲜。当然,这种风格也难免掺有个人的写照。⑧虽然小说家可以凭空打造细节,但还是要避免错误的细节,尤其是要避免不合时宜的细节。比如,内陆有一部古装戏中乡下的饭馆卖面条,但端上来的却是一碗碗弯弯曲曲的方便面。这让人哭笑不得,觉得编剧不尊重观众的智商。一部长篇中如果有一两个不恰当的细节,读者或许可以原谅,但如果超过五六个,故事就变得不可信了。(节选自2021.01.28《文学报•哈金谈写作(上)》,有删改)(1)第①段中的“抚摸”在文中的含义是。(2)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A.萧红的作品除了细节闪光外,其他乏善可陈,因而并非优秀的作家。B.只要小说细节能表现人物生活的品质,就是不错的作品,值得阅读。C.小说和作曲相通,如果作家懂点作曲知识,对细节处理也许会更好。D.对细节捕捉以及叙述风格,有时难免掺有叙述人和作家个人的写照。(3)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4)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引用纳博科夫的名言,既引出了文章的议论对象,又引发读者注意和思考。B.远藤周作的《沉默》中的蝉鸣既和上帝的沉默相呼应,也有对比之意,以声衬沉默。C.纳博科夫运用风格细节非常纯熟巧妙,在《普宁》一书中他剑走偏锋,显得很狂放。D.第⑧段举古装戏的例子来论证小说要避免错误的细节,还不够典型,影响了说服力。(5)概括文中作者所阐述的细节类型及作用。13.(2021•浦东新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说服”一词的拉丁词源原义是“敦促”和“甜”,也就是好言相劝,与希腊语“劝说”一词的“令人欢愉”和“甜”是相同的。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相互夸口说自己最强,于是他们进行一场比赛。风看到一个穿着外套的行人,就说,“谁能使这个人脱掉外套就算赢了”。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下来,搭在手臂上。②人们经常有一个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合同范例范例
- 共同占股合同范例
- ktv入股合同范例
- 2024年乡村振兴工程劳务合同
- 2024卫星发射服务提供商发射合同
- 课程设计物品库存管理
- 公共场所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 2024年会议策划管理合同
- 私人医生保姆招聘合同模板
- 建筑工程营销合同样本
- 储能消防简介演示
- 华润深圳万象食家项目招商手册
- 颅内压监护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课件
- 国家文化安全教育课件
- 提升员工参与度的方法与技巧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电脑故障检测报告
- 绿植花卉租摆及园林养护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会展概论-来逢波-习题答案
- 广东小学生诗词大赛备考试题库400题(三四年级适用)
- 排烟机房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