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5/1B/wKhkGWc0TOCAfRWvAAJEOcAAnl8761.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5/1B/wKhkGWc0TOCAfRWvAAJEOcAAnl87612.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5/1B/wKhkGWc0TOCAfRWvAAJEOcAAnl87613.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5/1B/wKhkGWc0TOCAfRWvAAJEOcAAnl87614.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5/1B/wKhkGWc0TOCAfRWvAAJEOcAAnl876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研究人员检测了我国13个品牌的香烟,得到了以下数据:每克香烟平均包含0.82微克碑、3.21微克镉、
2.65微克铅,这里的“碑、镉、铅”是指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答案】D
【详解】物质由元素组成,研究人员检测了我国13个品牌的香烟,得到了以下数据:每克香烟平均包含0.82
微克碑、3.21微克钢、2.65微克铅,这里的“碑、镉、铅"是指元素,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2.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A.水通电分解一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一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一一增大压强可使氧分子变小
D.通常情况下,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一一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C
【详解】A、水通电分解可证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重新组合,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分子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C、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是分子间隔变小,符合题意;
D、通常情况下,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是由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3.1909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a粒子轰击金箔后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
数a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a粒子偏转几乎达到180。。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核不带电
D.原子核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大
【答案】B
【详解】A、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则金原
子不是实心球体,故A错误;
B、通过上述实验,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a粒子偏转几乎达到180。,能说明原子核位于原子中
心,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B正确;
C、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a粒子偏转几乎达到180。,说明原子核的电性与电子相同,故C错误;
D、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因是a粒子在运动中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能说明原子内有体积
很小、质量很大的核,故D错误。
故选B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因为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整个原子带正电
C.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D.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答案】C
【详解】A、不是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H原子中没有中子,故A错误;
B、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且质子的正电荷总量和电子的负电荷总量相等,故整个
原子不带电,呈电中性,故B错误;
C、电子自身所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故C正确;
D、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大,如氢分子质量小于氢原子质量,故D错误;
故选C。
5.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答案】C
【详解】分析各个选项可知氯化钠的结构中含有两种微粒,且微粒间紧密排列,故其为阴阳离子构成。故
选择C项。
6.不同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原子含有不同的
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质子数D.中子数
【答案】C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
子数不同。故选C。
7.下列符号中,能同时表示一种物质、一个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A.2CB.NeC.ND.H2
【答案】B
【详解】A、2c只能表示2个碳原子,不符合题意;
B、Ne可以表示锐气、一个速原子、银元素,符合题意;
C、N可以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不符合题意;
D、也可以表示氢气、一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8.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答案】B
【详解】纯净物是指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所含微粒微粒种类物质种类纯净物或混合物
AO11纯净物
B七一833混合物
C•11纯净物
D811纯净物
点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根据微粒的种类可判断物质的种类。
9.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详解】A、质子数为8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质子数为18的原子,最外
层电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性质稳定,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
B、虽然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完全不同。质子数为2的为稀有气体元
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质子数为12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不同,故B错误;
C、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故C正确;
D、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3,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D错误。故选C。
【点睛】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
相似。
10.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相同B.质量几乎相等C.Mg2+比Mg稳定D.电子层数相同
【答案】D
【分析】
【详解】Mg、Mg2+两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量近似相同、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的特点;故判断不
正确的为D电子层数相同。
11.南海新成立的三沙市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下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
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B.钠、氯元素属于同一族
C.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D.钠原子、氯原子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答案】B
【详解】A、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该选项说法正确;
B、钠元素和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都处在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不处在同一族,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该选项说法正确;
D、钠原子、氯原子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12.阳离子R2+中含有18个电子,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一个R原子中所含中子数为
A.40B.22C.18D.20
【答案】D
【详解】根据阳离子R2+中含有18个电子,R原子中所含质子数为18+2=20,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相对
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一个R原子中所含中子数为40-20=20。
故选:D„
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利用如图图装置完成下列实验。
湿润的酚
献滤纸条
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
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献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
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酰滤纸条不会变红
【答案】D
【详解】A、实验二加热会导致试管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说
法正确;
B、实验二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所以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
速率加快,说法正确;
C、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所以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
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说法正确;
D、分子在不同温度下都在不停地运动,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献滤纸条也会变红,说法错误。
故选Do
14.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答案】B
【详解】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说法错
误;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④和⑤是同种元素B.①和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②和③都是阴离子D.②和④属于阳离子
【答案】B
【详解】A、④和⑤质子数不同,故不是同种元素,错误;
B、①和⑤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正确;
C、②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③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错误;
D、②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错误。
故选B。
16.X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0,它的阳离子X"+与Y元素的阴离子丫配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Y元素原子核
内质子数为
A.m+n+aB.m+n-aC.a-n-mD.a+m-n
【答案】c
【详解】设元素Y的核内质子数为6,由题意可知,因为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为X",所以它的
阳离子中带有个电子;而阴离子Y”与阳离子X"+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
b+m=a-n,即b=a-n-m,故选C。
17.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
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温度广c
,2h时间7s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③〉①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②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B
【详解】A、①是水蒸气状态,③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故错误;
B、状态①的温度较高,在状态①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②,故正确;
C、状态③的水分子仍在运动,故错误;
D、①玲②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o
【点睛】根据水分子在不同状态时的性质以及间隔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
快,间隔变大。
18.有一种碳原子,其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为m(kg).另一种原子质量为n(kg),其相对原子
质量是()
n12nm
A.B.C.—D.m+n
6mmn
【答案】B
【详解】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看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实际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即某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n(kg)_12n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ic百N店且1,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1m«故选B。
碳-12原子质里*一n(kg)x—
12v712
19.请用恰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⑴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⑵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NaCI中含有的阴离子;
⑷三个氮原子:O
【答案】⑴出0
(2)AI
⑶ci-
(4)3N
【详解】(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表示为:
H20;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则铝元素符号为:AI;
(3)NaCI中含有的阴离子是氯离子,离子符号为Ct;
(4)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3个氮原子的符号为3N。
2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碳14是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通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所产生。宇宙射线由宇宙天
体所发出的高能粒子组成,它们在撞击地球大气层时,跟空气中氮原子发生碰撞,氮原子就会‘捕捉"一个中
子,"释放"一个质子,变成了碳14原子。碳14具有放射性,经过约5730年,碳14会减少一半。再经过
5730年,又会减少一半,这个时间就是碳14的半衰期。
科学家利用碳14来测定古代遗存物的"年龄",大气中的碳14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先被植物吸收,后
被植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伴随新陈代谢,碳14就会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平衡,而当有机体死
亡后,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余放
射性碳14的含量,再结合半衰期,就可推断出年代。
⑴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画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原子与碳14原子相比,它们结构上的不同是―□
⑶碳14被植物吸收的途径是»
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碳14属于碳元素
B.碳14比普通碳原子质量大
C.只要测出碳14的半衰期就可推断古代遗存物的"年龄"
(2)中子数不同
⑶植物的光合作用
(4)AB
【详解】(1)
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5个电
(2)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碳14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碳12原子与碳14原子相
比,它们结构上的不同是中子数不同;
(3)大气中的碳14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二氧化碳先被植物吸收,因此碳14被植物吸收的途径是通
过植物的光合作用;
(4)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碳14是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属于碳元素,故A说法正确;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也就是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碳
14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因此碳14比普通碳原子质量大,故B说法正确;
C、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余放射性碳14的含量,再结合其半衰期,就可推断出年代,故C说法
错误;
故选ABo
21.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①应填,②应填,③应填,④为带正电荷的粒子,应填.
(2)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图2
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o
②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相同,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
们原子的—相同。
【答案】原子分子原子核质子8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详解】(1)①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2)①氯离子最外层应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x的值为8。
②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
数(核电荷数)不相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2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⑴从宏观知微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名称)。
⑵从微观知宏观。
图I图II
①微粒A、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
②C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
③由图I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o
④若图H表示的微粒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微粒符号是。
【答案】⑴氧分子
(2)CE=/319.0002'
【详解】(1)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2)①微粒A、B、C、D、E中,CE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②C所表示的元素的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③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由图I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
④若图n表示的微粒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微粒的质子数是8,该微粒是氧离子,符号是。2-。
23.图I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
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n。
图i(改进前)图n(改进后)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储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麟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II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
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I中和图E中仪器的名称分别为—、―;
(2)E试管盛有酚麟溶液的目的是—;
(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一;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0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任写一点)。
【答案】烧杯试管对比C中酚醐变红的快,B中酚酥变红的慢分子在不断的运
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有利于环境保护
【详解】(1)据图可以知道,图I中的仪器是烧杯,图E中的仪器是试管;
(2)E试管盛有酚醐溶液的目的是做对照试验;
(3)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H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
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故可以观察到C中变红的快,B中变红的慢;
(4)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
24.元素组成万物,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周岁的生日。
,一___、---、、、
/\/、'\㊉质子
旬66我99。中子
㊀电子
、、____/、....
(1)如图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你的观点及依据是O
⑵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
质提供了线索,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o
A.表中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F+
D.错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
②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小明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物质(用R表示)与铝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
③原子半径的大小与核电荷数有关,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除零族(最右纵行)元素外,核电
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铝和硅原子半径比较大的是0
【答案】(1)不属于同种元素,两种微粒核内质子数不同
⑵CE31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铝
【详解】(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这两种微粒核内质子数不同,所以不属于同种元素;
(2)A、表中元素不都是金属元素,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P+,该选项说法
正确,符合题意;
D、由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原子中质子数为32,相对原子质量为72.64,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所以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不符合题意;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E;
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31,因为和褚元素在同一周期,即有四个电子层,又因为和铝元素在同一
族,即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31;
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用R表示)与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最外层电子数
相等,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由题干可知,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因为铝原子核电荷数是13,硅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4,所以铝
和硅原子半径比较大的是铝。
25."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
关问题:
1H2He
第一
周期@>⑨
3Li4Be5B6C7N809F10Ne
第二0)@?)
周期
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
第三
周期[10282
还分J还》还分还出
(1)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选填"金属"或
"非金属")元素。
⑶由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____构成,由第12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由构成(选填
"分子"、"原子"或"离子")。
⑷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a.Be和Heb.B和Cc.C和Sid.F和N
⑸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答案]⑴14
(2)失金属
⑶离子原子
⑷C
(5)Ne
【详解】(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故14号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
(2)12号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失去电子,是金属元素镁。
(3)第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NaCI,其由Na+和C「构成。12号元素组成的物质是金属镁,
其由原子构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Be和He不是同一族(纵行)的元素,故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
b.B和C不是同一族(纵行)的元素,故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
c.C和Si是同一族(纵行)的元素,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对。
d.F和N不是同一族(纵行)的元素,故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
故选Co
(5)钠为11号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小于4,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与
10号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点睛】熟练掌握微粒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
2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3Li4Be5B6C7N809F10Ne
2锂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承包合同内脚手架
- 啤酒销售合同书
- 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指南
- 网站维护与SEO优化作业指导书
- 投资理财与风险防范作业指导书
- 2025年甘肃货运从业资格证题目答案
- 2025年三明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完整
- 2025年货车从业资格证答题软件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明月4走月亮作业设计北师大版
- 个人前台自我总结
- 学前比较教育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操作工考核评分表
- 俄罗斯水资源现状分析
-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 新概念第一册单词汇总带音标EXCEL版
-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 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
- 春节节后施工复工安全培训
- GB/T 3478.1-1995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模数基本齿廓公差
- GB/T 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 FZ/T 25001-2012工业用毛毡
- 中国工运史知识竞答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