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教师尊享「命题分析
课标要求命题方向考题取样核心素养
植被类型及【人地协调观】
2023山东,T1—2
1.通过野外观察特点根据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认识人
或运用土壤标植被与自然2022湖南,T11—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正
本,说明土壤的环境的关系13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特点【综合思维】
2.通过野外观察及对农业生2023山东,T19能够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认
或运用视频、图产的影响识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像,识别主要植关系;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
被,说明其与自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
2023新课标,
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环展和演化。
T9—11
3.运用图表并结境的整体性【区域认知】
2022全国甲,
合实例,分析自分析观察、概括植被的特征,辨识不同
T9—11
然环境的整体性土壤的空间分布,综合分析、概括
其形成因素及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是地理思维的核心内容之一,考查频率较高;发
命题分析预测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常有提及。这
部分内容是常考点
备考复习时可以选择不同情境、不同尺度的案例:一是宏观角度,即
四大圈层间的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生物循环、大气运动等过
备考策略程;二是中观角度,如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一植物的指示作用、
土壤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联系等;三是微观角度,如结合具体自然环境
(城市绿地、河流等)分析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知识导用教材读薄
考点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材帮读透教材融会贯通
嘶知识藤整菊合教材读厚
1.植被类型及特征
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景观特征
热带雨林终年口高温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
(季雨丽_;全年高温,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
林)雨季多雨候区等现象
主要分布在12]亚热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常绿阔叶夏季炎热多雨,
矍季风和季风性湿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
林冬季温和少雨
润气候区结构较简单
森常绿硬叶夏季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森林常绿,乔木多[3]革质
林林冬季温和多雨候区叶片,无毛、稍硬
夏季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
落叶阔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
冬季寒冷干燥;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
叶林_冬季落叶
全年温和多雨气候区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
亚寒带夏季短促温和,
和北美洲的亚寒带地叶子呈F4I针状
针叶林冬季漫长寒冷
区
全年高温,分干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草湿两季带的南北两侧
原夏季温暖,冬季主要分布在温带半湿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
温带草原
寒冷,气候干燥润、半干旱地区带草原低
全年「51高温少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
热带荒漠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
荒瓦气候区
灌木为主,具有耐旱的形态与
漠冬冷夏热,降水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
温带荒漠结构
稀少性气候区
2.植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植被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特征
(1)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
植被类型叶特征根特征指示环境原因
水生植被柔嫩硕大不发达水生环境水分充足
旱生植被细刺状发达干旱环境水分不足
(2)指示土壤性质:铁芒箕的分布反映⑹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的分布反映⑺碱性
土壤环境。
知识活用
情境1绞杀榕
绞杀榕生长在热量充足的地区,其种子以鸟类、风等为媒介,落到其他大树的树皮裂
缝或枝丫上,进而生根发芽。绞杀榕的部分根系扎入宿主树表皮吸取水分和营养,另一部
分
扎入土中夺取水分和营养,枝叶快速地向上生长,最终宿主树会死亡腐烂,绞杀榕成为独
立的植株。绞杀榕看似残忍,实际上它的存在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下图为绞
杀榕景观图。
(1)分析宿主树死亡的主要原因。
【提示】从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分析。
【参考答案】水分不足,阳光短缺,养分不足。
(2)说出绞杀榕所处森林的特点。
【提示】根据绞杀榕所属的植被类型分析。
【参考答案】地表生物量大,植物全年生长旺盛,垂直结构复杂。
情境2芙蓉花
芙蓉花(下图)又称木芙蓉,是成都市市花,在我国主要栽培于福建、广东、湖南、
四川等地区。芙蓉花叶片较大,每年夏秋季开花,秋冬季落叶,春季长出新叶。
(1)判断芙蓉花所属的植被类型。
【提示】根据芙蓉花的特征分析。
【参考答案】落叶阔叶林。
(2)推测芙蓉花适宜生存的气候特征。
【提示】根据芙蓉花的生长环境分析。
【参考答案】温暖湿润。
;研透高考明确方向
(
命题点1植被类型及特点
[2023山东地理卷]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
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
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B)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解题思路】结合材料可知,该亚寒带针叶林带位于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纬度高,
热量条件差,适合生存和发展的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因而成为“绿色荒漠”,
B正确。虽然其纬度高,太阳高度小,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弥补了植物生长过程中光照的
不足,所以光照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限制较小,A错误;亚寒带针叶林带位于亚寒带地
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气候较湿润,水分充足,C错误;当地气温低,微生物分
解作用缓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D错误。
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B)
A.生长季较长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D.物种多样性丰富
【解题思路】亚寒带针叶林生长地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较差,故其生长季较短,并
且该地区微生物活性弱,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有机质积累多,因此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
较高,A错误,B正确;土壤肥力高是碳储量高的结果,不是原因,C错误;亚寒带针叶
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被称为“绿色荒漠”,物种多样性并不丰富,D错误。
命题拓展
亚寒带针叶林几乎从亚欧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延伸到西海岸的主要原因是(B)
A.水分对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影响较大
B.高纬陆地广阔,热量条件适宜
C.亚欧大陆寒温带气候条件相同
D.森林层次结构复杂,适应性强
【解题思路】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地区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亚寒带针叶林地带降水虽然
少,但蒸发更弱,冬季积雪量大且有冻土现象,水分较充足,因而水分对亚寒带针叶林分
布影响较小,故A错误;亚欧大陆寒温带地区西部受暖流和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中东部
地区降水少,气候条件不同,故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地带纬度高,热量不足,森林层次
结构简单,故D错误;亚寒带针叶林地带对树木生长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热量条件,特别
是日均温连续5天210℃的天数,因而其分布沿纬线延伸,B正确。
命题点2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022湖南地理卷]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
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
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
关)。据此完成3—5题。
群落属性影响因子
离河
土壤电
岸距群落海拔土壤含土壤容重
群落结构导率
离(m)盖度(%)(m)水量(%)(g/cm3)
(mS/cm)
50乔一灌一草30.339165.731.410.36
200乔一灌一草34.009175.041.500.59
350乔一灌一草40.339144.421.500.37
500乔一灌一草46.6791418.511.412.56
650乔一灌一草74.3391319.271.370.40
800乔一灌一草68.6791315.231.381.02
950乔一草45.009127.781.400.50
1100乔一草40.339163.061.580.66
1250乔一草34.339152.321.621.98
3.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B)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思路】由材料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随着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
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海拔和土壤含盐量的变化趋势与群
落盖度相似性较低,B正确,A、C、D错误。
4.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A)
A.胡杨涵养水源
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
C.地下水埋深浅
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
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取地下水,而胡杨根系发达,可以将水分带到较浅的土壤中,为草本植
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A正确。
5.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B)
A.土壤有机质减少
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
C.土壤含盐量增加
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解题思路】乔木与灌木存在一定的水分竞争,随离河岸距离增加,水分减少,两者竞争
加剧,灌木水分竞争力稍弱,灌木消失,B正确。土壤有机质减少与土壤含盐量增加与灌
木消失关系不大,A、C错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较小,且灌木一般比草本水分竞争力
强,D错误。
命题拓展
(1)描述随着离河岸距离的增加,植物群落盖度的变化特征。
【参考答案】随着离河岸距离的增加,植物群落盖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距
河岸800米以外灌木群落盖度极低,甚至消失。
(2)判断该植被群落灌木植被主要的水分来源,并说明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来源:地下水。理由:随着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地下水位下降,乔木和灌木
之间对水分的竞争加剧,由于乔木竞争力较强,导致灌木群落盖度下降甚至消失。
考点2土壤的形成与养护
(--------------------------------;读透教材融会贯通-------------------------------------------
掰跚的教材读厚
1.土壤的形成过程
一
成原成耕
风化±微生物「始草本植皮熟耕作培育作
一
生
低等植宓土木本植由±
熟
母•±、土
土
肥
沃
壤
质壤、壤
土
壤
一
2.土壤主要的形成因素
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可以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
生物
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①海拔:山区的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而发生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
地貌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121垂直
分化。②坡度和坡向: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31明显
气候趁响碧石血化的强面速度及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蔗响土壤的分布规律
人类活动自然土壤经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形成耕作土壤
3.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的关系
坡度影响土壕(及成土母质)的厚度
水热条件影响风化壳的厚度
4.土壤的养护
(1)改良或改造土壤
亚马孙河流域: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
我国:用合理的方法改良盐碱土和酸性红壤。
(2)注重种养结合
常用方法: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幽阳随味■教材读活
情境1月壤
人们把月球的土壤称为月壤。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月球的“土特产”,在内蒙古自
治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推测月壤形成所受的作用。
【提示】从土壤形成过程和月球环境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风化作用,陨石撞击。
(2)推测月壤的性质。
【提示】结合月球环境分析。
【参考答案】干燥,不含有机质,和地球土壤差异大。
情境2红壤
2023年10月1日,我国某校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
察调研。同学们成功地制作了土壤剖面,并采集了剖面中不同土层的土样,回校后完成了
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
(1)返校实验后,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分析导致这一结
果的主要因素。
【提示】结合红壤分布区的地理特征分析。
【参考答案】气候。
(2)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均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红壤分布区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指出当地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
【提示】针对红壤的缺点分析。
【参考答案】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熟石灰,掺砂。
<--------------------------------;研透高考明确方向-------------------------------------------
命题点1土壤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3山东地理卷,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镒结核
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mm,降水集中于6—9月。目
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地瓜、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
图1示意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
土层土壤质地根系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
►表土层砂质壤土多0.60%8.89%
15
40,(方霜)砂质壤土少0.23%10.67%
淀积层壤质粘土极少0.35%31.69%
105
母质层一
itn
图1
(1)分析白浆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构型在不同季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雨季降水多,下层黏土不利于水分下渗,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过高;(3分)
旱季降水稀少,上部砂土透气性好,有利于土壤水蒸发,导致土壤含水量过低。(3分)
【解题思路】如下图:
(2)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
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丰产沟(图2)o说明丰产沟如何克服
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参考答案】丰产沟通过挖沟培垄,加高了垄的高度,改善了土壤的排水条件,夏季降水
多的时节土壤不会过湿,利于花生、地瓜等作物的生长;(5分)沟底变深,利于获得地
下水补给,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利于旱季越冬作物(如冬小麦)的生长。(5分)
【解题思路】结合上问分析可知,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夏季土壤水
分含量过高、冬季土壤含水量过低。读图可知,该农业生产措施就是挖沟培垄,因此可从
垄、沟角度分析说明丰产沟是如何克服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的。从垄的角度
看,当地降水集中于6—9月,丰产沟通过挖沟培垄,加高了垄的高度,改善了土壤的排水
条件,夏季降水多的时候土壤也不会过湿,利于花生、地瓜等作物的生长。从沟的角度
看,冬小麦生长期降水少,农作物面临缺水问题,沟底变深,利于获得地下水补给,提高
了土壤水分含量,利于旱季越冬作物(如冬小麦)的生长。
命题拓展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当地人民探索出了种稻、垄作大豆等改良白浆化棕壤的方法,效果显
著。说明当地“垄作大豆”如何实现土壤的改良。
【参考答案】起垄种植,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通气透水性,提高抗旱抗涝能力;种植大豆
增加土壤肥力。
考点3整体性
<--------------------------------:,读透教材融会贯通--------------------------------------------
知识整合
i.自然环境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自然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等)通过水循环、山生物循环和
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
相互⑵联系的整体,一旦一个要素发生变化,
其他要素乃至自然环境整体也会发生⑶变化。
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典例
气候一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⑷3^匚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
气候与地貌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地貌T横断山区山高容深,々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N一山看四季,
气候十里不同天”的情形
气候一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气候与水文
水文水文7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⑶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
气候一
赤道附近多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多针叶林,动物耐寒
气候与生物
生物仁物一
森林茂密的地方,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
气候
不候一
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气候与土壤
土壤土壤一
冻土加剧了气候的寒冷程度
气候
地貌一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的湖泊由冰川地貌
地貌与水文积水形成
水文水文一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⑹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堆
地貌积作用形成的
地貌一
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
生物
地貌与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岩石的⑺风化进程,改
生物生物一
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
地貌
的地表形态
水文一生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芦苇生长在湿润的环境
水文与物
生物生物一水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文
土壤一生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土壤与物
生物生物一
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
土壤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
T土壤肥力下降]―国
降水集中H多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
黄土土/植被部£境下修1-瓯
自然地理环境具质疏松,垂直+一
节理发育.易气候干旱~~b*:气、水一的演化过程,保证
有「81统一的演破侵独
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
化过程
起因一A4—一的协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影响
一
至
地壳球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
自然环境要素的中碳气
元素候
减少版⑼整体性规律,并
变化会“牵一发J一
以此指导人们的生
而动全身”I地质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产、生活实践
一
青东亚亚洲物种丰富、
南亚好客生产量高
一个区域的变化藏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
高
中亚
原"千
不可避免地会影西亚地上河类共同的家园一一地
隆早快
起
响到其他地区-他使其隔龙向海延伸球
晋藏高原降起产牛的影响
识活.副教材读活
情境1河狸坝
河狸主要分布在亚寒带森林的河流中,具有改造栖息环境的能力。河狸用树枝、泥巴
等材料筑坝蓄水,在水塘中部筑巢,达到储存食物和防御天敌的目的。下图示意某森林中
的河狸坝景观。
(1)分析河狸改造栖息环境对其栖息地附近环境的影响。
【提示】围绕其栖息地附近环境变化分析。
【参考答案】使该区域蓄水量增加,湿地面积扩大,相应的生物量也会增加,生物多样性
增加。
(2)分析森林中的河狸被大量捕杀,对河流可能产生的影响。
【提示】主要分析河狸坝消失的影响。
【参考答案】河狸被大量捕杀,河狸坝就会逐渐减少,其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功能会减弱甚
至消失,故河流径流量变化加大,可能导致旱涝加剧。
情境2“天使橡树”
美国密西西比河东部的“天使橡树”据说已经超过1500岁,有古铜色的枝干,形如
巨蟒,弯弯曲曲,卧地横生。“天使橡树”直径2.7米,能投下1600平方米的树荫,最长
的树枝达27米,枝干上附着有大量蕨类植物。下图为“天使橡树”景观图。
(1)判断“天使橡树”树枝卧地横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判断依据。
【提示】从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因素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光照。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的强弱
和时间、植物的受光面积等,“天使橡树”树枝卧地横生主要是为了增加受光面积,从而
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照。
(2)推测“天使橡树”枝干上蕨类植物养分的直接来源。
【提示】分析树干能提供的养分即可。
【参考答案】腐殖质。
<--------------------------------:,研透高考明确方向-------------------------------------------
命题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
[2023新课标卷]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
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
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
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1—3题。
1.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D)
A.基岩风化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D.风力搬运
【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
说明其并不是基岩风化产物,A错误;草毡层的厚度比较均匀,且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
化,而流水搬运多对地势相对较低的沟谷地区有影响,B错误;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粒度
均匀,并不是由冰川搬运而来的,C错误;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的矿物、化学
成分显著不同,且粒度较细,最有可能是风从其他地区搬运而来的,D正确。
2.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
【解题思路】植物死根分解速度快慢主要与土壤的温度、湿度、土壤透气性等因素有关。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数量少、种类少、活性较低,从而导致植物死根分
解缓慢,故选A。
3.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C)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题思路】草毡层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孔隙较小,厚度
较厚,可以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错误、②正确;草毡层可以阻滞部分地表径
流,增加下渗,从而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③正确、④错误。综上,C正确。
命题拓展
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C)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
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题思路】青藏高原气温低,草木生长缓慢,草毡层遭到破坏后会导致当地草地植被覆
盖率降低,初级生产力降低,①正确;草毡层遭到破坏,地表裸露,土层接收的太阳辐射
量增加,温度上升,冻土融化速率加快,②错误;随着冻土融化速率加快,高原冻土层中
被封存、冻结的温室气体会逸散进入大气,温室气体排放量会增加,③错误;草毡层遭到
破坏,地表缺乏植被保护,侵蚀作用强度增加,④正确。故选C。
(教师尊享•备考教案
m对比分析草甸与草原的区别
内容原因
面积大小不同草甸面积较小,草原面积相对较大
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体;草甸以多年生、中生(介于旱生与湿生之
植物种类不同
间)草本植物为主体,多年生草本植物需要更好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干湿状况不同草甸生长环境较湿,草原生长环境相对较干
分异规律草原多呈地带性分布,草甸分布多是非地带性的
方法技巧生物和环境演化题的常考方向及分析角度
设问举例:分析某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多样/鱼种类多样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气候(水热条件)
分析
_________地势起伏变化(气候的垂直差异了
分析角度
生物L1-------------------------
---------是否位于自然分区的交界处(自然环境多样)
和环
境演」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是否闭塞)
化题
-设问举例:分析某地某种生物数量较多(分布广泛)/适合某种生物生存的原因
生物生存条件
生存环境:气候、水源、生存空间、食物
的分析d
分析角度卜鬲
人类活动I
热点情境大时间尺度背景下的植被演化与环境的关系
情境导入+
美国阿拉斯加州位于白令海峡、北冰洋与阿拉斯加湾之间。10万年以来,受气候变化
和冰川进退等因素影响,阿拉斯加州植被景观处于动态变化中。现今,阿拉斯加州常见的
植被有云杉、灌木、苔原,它们对土壤水分和热量的需求依次降低。下图分别为阿拉斯加
州地形分布示意图和近10万年来阿拉斯加州气候和基带植被演化图。
探究设问(1)分析2万年以来,阿拉斯加州山麓植被演替的先后顺序。
(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测阿拉斯加州植被类型与分布的变化趋势。
【解题思路】(1)根据该地2万年以来的水热条件变化分析植被的演替。(2)全球气候
变暖,冰川融水增加,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水分和热量条件改善,据此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1)阿拉斯加州山麓植被演替的先后顺序为苔原、灌木、云杉。
(2)喜温湿的植被类型增加;植被群落结构更复杂;植被向高海拔地区迁移。
情境转化+
武夷山最高峰为黄岗山,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拥有许多第四纪冰川(冰川最盛时,中
国古气候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以上)的孑遗树种,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南方铁杉林群落,
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古生物的避难所。黄岗山的中山苔葬矮曲林,林木生长低矮,树干弯曲
多分枝,附生苔葬植物,为该山森林分布的上限。下图为黄岗山的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回
答1—3题。
1.图中甲自然带最可能是(B
A.落叶阔叶林B.针叶林
C.低山草甸D.灌木草丛
【解题思路】甲自然带的热量显然低于针阔混交林,高于中山矮曲林,故其自然带最可能
为针叶林,不会是落叶阔叶林,排除A,B正确。由材料可知,林线的上限位于中山矮曲
林顶部,甲自然带位于中山矮曲林以下,故不可能是草甸或灌木草丛,排除C、Do选B。
2.黄岗山中山矮曲林带的气候特征是(D)
A.暖湿多雾B.干冷多风
C.干冷多雾D.冷湿多风
【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黄岗山的矮曲林生长低矮,说明海拔高导致气温低,生长慢;
林中附生有苔葬植物,说明所在地空气湿度大;树干弯曲多分枝,说明所在地多大风。选
Do
3.第四纪冰川最盛时的铁杉林分布区,现在已演替为(A)
A.常绿阔叶林B.针阔混交林
C.针叶林D.中山矮曲林
【解题思路】由前面分析可知,甲为针叶林,即大规模铁杉林如今大致位于1300—1700
米处。第四纪冰川最盛时,中国古气候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C以上,按气温垂直递减率
0.6℃/100m计算,当时铁杉林分布高度与如今相比需要下移1600—1700米,即移到山麓
地带,由图可知此时山麓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选A。
;读图帮;掌握技巧快速读图
读图归纳判读土壤剖面图的三个注意点
读图方法?
1.注意土壤的颜色
红壤和破红壤主要在高温多雨
成物
组环境下形成,含铁、铝的僦化物
较多
气
质
、
土
土
候紫色土主要受成土母质颜色的
、
壤
影
成
壤
形影响
f的
理
中
的
响
颜
程
化
过黑土和黑钙土与土壤守机质含
色
间
和
时量高有关
素
因
等
一般情皮下,淋溶层区别于腐
殖质层的主要标志是淋溶层有
机质含量较低,颜色较浅
2.注意土壤的层次
一般情况下,土壤形成和发育的时间越长,水热资源越丰富,土壤越成熟,则土壤越
厚,层次越多。尽管人类对土壤的深耕会增加土壤厚度,但受人类影响后土壤的层次一
般比较少。
3.注意植被类型
根据土壤表层生长的植被类型和根系的粗细、长短可以判定土壤的类型、形成环境和分
布地区。热带雨林环境形成砖红壤,温带草原植被环境形成黑钙土,水稻田环境形成水
稻土等。
典例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气候下
(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示意图,图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下的土壤剖
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
0246810
E
。)
眼/
表
表
地回
*送
®
淋20
n筋/I
淀
积/
溶
淋r40
淀W
L-积60
田
淀-80
硼A
m
图
图2
(1)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生物
B.地形
C.降水
D.成土母质
(2)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A.甲与I
B.甲与II
C.乙与II
D.丙与I
读图指导
有
质主
森底
地表
机
要
以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性)
形
枯
人
土
叶
式
进
落
的
殖
壤
中
而
在
集
质7246810
因
腐
,
向
上
快
乂
壤
先
速
.卜
森林植被荒漠植被草原植被表
IIIIII,
缓
减
少
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肌肉拉伸与养生考核试卷
- 航空器飞行器结构优化与轻量化考核试卷
- 网络安全防护在智慧城市的智能环卫系统评估考核试卷
- 腈纶纤维制造基础与工艺考核试卷
- 液力传动装置设计与分析考核试卷
- 毛皮制品检测仪器选择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咸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中专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大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体育试题及答案
-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教师用书
- 新疆森林资源补充调查数据字典
- 学生档案补办申请表1
- 风机基础计算书
- 运动医学 教学大纲
- 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转换
- DB11T 2000-2022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工商管理专业调查汇总报告
- 承包商、供应商管理制度(大全五篇)
- EN779-2012一般通风过滤器——过滤性能测定(中文版)
- 缓蚀阻垢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