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D/30/wKhkGWc0Li-AB1UfAALSXo6uMhM277.jpg)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D/30/wKhkGWc0Li-AB1UfAALSXo6uMhM2772.jpg)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D/30/wKhkGWc0Li-AB1UfAALSXo6uMhM2773.jpg)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D/30/wKhkGWc0Li-AB1UfAALSXo6uMhM2774.jpg)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D/30/wKhkGWc0Li-AB1UfAALSXo6uMhM2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中素质测试题八年级语文(注:请在答题卷上答题)题号一二三四卷面分(5分)总分(一)(二)得分亲爱的同学们,本套试题中设有字体卷面分,希望你用规范的字体、整洁的卷面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zhōng____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____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同时,我们也要铭记那惨绝人huán____的南京大屠杀。(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锐不可当A.dāngB.dǎng(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由zhōngdān精竭虑惨绝人huán2.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2分)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粉墨登场踱到前台,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该说的,;该演的,。不知过了多久,满心疲惫回到后台,有知饥知渴的朋友在:,,,这比前台什么样的满堂彩都要受用!①淋漓尽致②五音不乱③字正腔圆④等一个时辰⑤接一声辛苦⑥递一杯温茶A.③①②⑤④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②①③⑥⑤④ D.②③①④⑥⑤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消息是一种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新闻体裁。其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其中背景必须独立成段。B.诺贝尔奖每年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C.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D.新闻花絮可以记录主体事件之外的一些有价值的或有趣的小新闻点。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美景共欣赏,“①,②”是王维笔下塞外大漠的壮丽之美;“③,④”是崔颢笔下黄鹤楼前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景;“⑤,⑥”是李白笔下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⑦,⑧”是陶弘景笔下夕阳快要落山的美景。5.回顾经典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1)【辨人物】请根据下面的描述,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人物。(2分)①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他先就读南开中学,后又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开明的教育,他在南开的三年成绩优异,虽然生活贫困,但能靠奖学金维持。②有一次我同他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途中,我突然奇怪地发现他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①②(2)【谈精神】请简述你对《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精神”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综合性学习。(6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信为本,诚信做人。汝兴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正在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资料收集】请你写出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各一个。(2分)①名言警句②成语(本报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9月6日上午10点,汝兴中学八年级召集各班学生代表于笃志楼前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出席此次活动的主要嘉宾有:八年级年级组长张南老师,副组长谭伟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张组长热情洋溢的讲话拉开了宣誓活动序幕,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勾画出最美的线条;随后,由年级学生会主席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现场气氛庄重严肃,充分体现了同学们践行诚信考试的决心;最后,各嘉宾、同学在横幅上签名并留影纪念。(通讯员:张卓袁云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使“诚信”更加深入人心,各班级举办“人无信不立”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珍存》,完成7--10小题。(共12分)珍存①你可能也有过与父母发生激烈冲突的经历吧,在你叛逆的少年时期?②1979年,我初中毕业,种种原因,我不想读高中了。那一年我十五岁,性格倔强,行为乖戾,让父母为我操了不少心。③9月,临近开学的日子。经过一个暑假的酝酿、回旋和摩擦,我和父亲之间终有一场不可开交的争吵。④父亲坚持让我继续读书,理由很简单:上了高中就有可能考上大学,而考上大学意味着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和安稳。⑤我内心深处强烈的叛逆感让我对父亲的话置若罔闻。⑥“你到底读不读书?”“父亲发出了怒吼。⑦“不!”我从牙齿缝里进出了一个字,掷地有声。⑧父亲额头的青筋暴突,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站在一旁的母亲想过来劝解,父亲喷火的眼神止住了她的脚步。⑨“走!你走!你不读书就离开这个家!永远不要回来!”父亲指着我的鼻尖!⑩父亲是知识分子,虽然处于极度的失控状态,但还是让自己的用词尽量儒雅。即使我还是显得怒不可遏,满脸涨红。我一把抓起床边的外衣,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屋子。在我的身后发出了巨大的声响,那声响足以把母亲的呼唤一下子割断。⑪我奔出家门,在茫茫的夜色中急速行走。⑫1979年,到了晚上八点钟的时候,几乎家家关灯,户户掩扉了。我在斑驳的街道徘徊了上很长时间,突然被猫头鹰的叫声惊醒。猫头鹰栖息在废弃公园的树枝上,两只眼睛发出幽幽的绿光。一瞬间,世界变得寂静无比,路灯摇曳,有些瘆人。⑬毕竟只是十五岁的孩子,一个人置身在空旷的残垣断壁之间,心里不觉有些惊恐,于是我又往家的方向跑。第一次离家出走在半个多小时之后就宣告失败了。坐在家门口黑暗处,我有些后悔,后悔那么冲动地跑出来,后悔在父亲面前那么“坚强不屈”。因为我相信,如果我不主动离开,父亲断然不会把我推出家门的!不会!我想回家,可是少年的自尊让我的脚步滞停在原地,我内心的矛盾可想而知。⑭回去?不回去!⑮回去?不回去!⑯我自己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⑰就在这时,家门“吱”的一声打开了,父亲和母亲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别关灯,儿子胆小,看见关灯就更不敢回来了。”一向细心的母亲对父亲说。⑱父亲点点头-黑暗里,我虽看不见父亲,但我知道,父亲一定是点头了。我听见他说:“门也不要锁,他跑得那么急,一定没有带钥匙。”⑲父亲的声音不大。但,我的心房早已注满了爱的潮水。⑳五年后,当我打点行囊要去南方读书的时候,一直微笑的父亲突然沉默了,他扶着我的肩膀对我说:“这回真的离开家了。”说完,他的头侧了过去。我看见了父亲眼角晶莹的泪水,也看见了那个夜晚扎在父母怀里放声痛哭的自己。五年的时间很短,但那绵绵不尽的真情,却很长很长。7.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坚强不屈”是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删除第⑭段、第⑮段中的一段,好不好?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⑳段“这回真的离开家了”一句的朗读重音,应放在哪个词语上?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4题。(共14分)窗花舞①【A】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是窗花。②我去赶年集,总是特意寻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红窗花,每一幅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摸过,充满智慧和爱意;剪刀裁出的线条简约而质朴,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③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筐箩,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头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说,剪刀有眼睛,心里有图谱。她戴着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轻盈地旋转、舞蹈。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牡丹花团硕大、富贵华美;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怀抱大鲤鱼的胖娃娃,肉嘟嘟的脸上带着笑;园圃中,菜花尖上有蝴蝶、蜻蜓生动地伫立……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她剪出肌腱有力的农夫扬鞭驱健牛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赶着满载的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涟漪;摇蒲扇的奶奶、纳鞋底的妇人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用故事串住一帮穿肚兜的娃娃……④日头升上来又落下去,窗棂纸暗下去又亮起来。那些盛开在笸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⑤除夕的日子要重新封窗。棂子窗的木头骨架早被烟火熏染得结实而黝黑,初秋封上去的窗纸已经泛黄。它们被风摩挲过,被寒雨拍打过,被麻雀的嘴啄过,被小孩子的手指尖捅破过,一个个生动的日子都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⑥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开些花儿才有生机。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是应该红红火火地开着花迎接它。于是,人们将红彤彤的窗花张贴在雪白的窗纸上。年轻人的新房窗上贴的是鸳鸯戏水、喜鹊登枝、麒麟送子,从晨曦微明到月笼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上都流淌着幸福。姑娘们的窗上贴着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百鸟朝凤,这是她们自己剪的,把自己的心气和期盼都张贴在窗上。住着学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无形的教科书,窗花有闻鸡起舞,有精忠报国。老人居住的窗上则贴着桃园结义、孟母三迁,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是一辈子的念想。⑦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B】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⑧每年春节前,我都抽空剪几幅自己的窗花。如今的窗已经是宽大明亮的玻璃窗,窗花也由方寸宽窄发展到锦绣花团。⑨我的窗花师父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每年在老城区的石桥边卖窗花。十几年前她全家从农村迁到城里,离了土地,就在家剪窗花分给亲戚朋友。后来不断有人联系购买,这乡村里的老手艺竟然被城市人接纳和喜欢,于是她把剪窗花做成了自己的事业。平日里订购大图的居多,比如给老人祝寿的“松鹤图”,挂新屋的“大吉图”(雄鸡)、“百财图”(白菜)等。过年的窗花大多小巧,但是她最愿意剪这一类,边剪边想着一幅幅“喜鹊登枝”“狮子把门”“生龙活虎”都会贴在什么样的窗上,祝福什么样的人家,心里就欢喜。⑩老人的窗花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女儿给设计的新颖花样。我买窗花都是买双份,一份贴在窗上,一份收藏。慢慢地,自己也学着剪。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从笨拙渐渐娴熟,线条由粗陋渐渐圆润,有一年,竟也剪出几幅颇为满意的白菜图,过年前分给亲友们张贴,皆大欢喜。⑪去年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张,有小嫚、扇女、翠花、鼓子等,人物栩栩如生,动作鲜活动感。把它们一一张贴到窗上,屋里登时热闹起来,就像在炕头上演了一场秧歌大戏。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起锣鼓唢呐的欢畅曲调。⑫不经意抬头往外看,见对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贴着这种窗花。小区喇叭里响着热闹的《春节序曲》,屋角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着。那一刻,我感觉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动,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风。团团祥和的喜气笼罩着家家的春节。1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有关“窗花”的许多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是如何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具体内容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怎样理解题目“窗花舞”的“舞”?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做批注是用简练的语言及时记录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提疑问等。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对【A】或【B】处的划线语句进行批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年俗是传承,在漫长的历史中孕育;年俗是文化,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愿景;年俗是乡情,因神州大地的广阔而多姿多彩;年俗是祝福,祝人人康健、家家祥和。除了贴窗花外,请再举一种你知道的年俗文化,并简要介绍其价值和意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问题。(共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临皋闲题》)(选自《东坡志林》)【注】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第: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③两税:夏秋两税。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②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③遂至承天寺__________④临皋亭下八十数步__________1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B.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C.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D.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谈谈你对《临皋闲题》中“闲者”一词的理解,并说说两文都表达的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20.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四、作文(48分)21.任选一题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嘱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很多影像也许已经泛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却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2)生命中总有一些时刻,宛如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给我们无尽的力量与勇气。这可能是初次独立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勇敢,可能是与亲人朋友共渡难关时的温暖与慰藉,抑或是独自静观日出时的宁静与淡然……这些时刻会塑造我们的性格,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和蜕变,也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请以“最_________的时刻”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若选题目(2),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然后作文。②选材要贴近生活,要说真话,抒真情。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中素质测试题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A(2)衷殚寰2.D(2分)3.A(2分)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每空一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5.(1)周恩来彭德怀(2分)(2)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写出两方面即可,3分)6.(1)示例:①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1分)②一诺千金/言而有信(1分)(2)汝兴中学八年级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2分)(3)示例一:播种诚信,收获品格;笃行诚信,增色人生!示例二:守信以立世,真诚以润身。(符合要求即可,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共12分)7.固执(犟、执拗等)(2分)8.示例一:不好。这两段形成反复,表现了“我”思想斗争时间之长、斗争之激烈(犹豫不决)。删除一段之后,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示例二:不好。自然段间的朗读停顿长于句子间的停顿,两个语段,表现了“我”思想斗争时间之长、斗争之激烈(犹豫不决)。删除一段之后,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3分)9.示例一:读朗读重音放在“真”上,表现父亲意识到“我”将要长时间离开家后的遗憾、不舍。示例二:朗读重音放在“这”上,表现父亲想到五年前的事情,对孩子瞬间长大,即将长时间离开家的感伤。(意思对即可,4分)10.示例:离家出走之夜,父母出门寻找“我”时的身影;离家出走之夜,父母出门寻找“我”时的言语;离家读书时,父亲眼角晶莹的泪水;离家读书时,父亲的言语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二)(共14分)11.①以“我”对窗花的喜爱与赞美为线索组织材料,将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②写奶奶剪窗花,年轻人、姑娘、学生、老人贴窗花,师父从农村到城市卖窗花,我也跟着学剪窗花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窗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也显示了窗花艺术的魅力。(4分)12.①“舞”字将静态的窗花动态化、赋予窗花以勃勃生机和活力;②“舞”字表现了剪窗花人动作的轻盈优美;③“舞”字融窗花上的人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一体、影显新时代生活的幸福美满。(答出两点即可,4分)13. 示例一:【A】处,运用设问和排比,引出“窗花”这一写作对象,描绘出窗花富有生机的美好画面,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示例二:【B】处,运用比喻,把“窗花”比作“诗歌”和“薪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花在人们心中的意义和价值。(意思对即可,3分)14.示例一:扫房子。扫尘除了扫屋外还要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等。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示例二:贴春联。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意思对即可,3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15.①游乐②在③于是,就④几,几个(2分)16.D(2分)17.①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1分)②听说范子丰新建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哪个更美?(1分)18.“闲者”在这里指有空闲时间且拥有自由心灵的人。(2分)两文都表现出作者虽遭贬谪,却颇有雅致,流露出豁达乐观的心境。(2分)19.C(2分)20.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言之有理即可,2分)四、作文(48分)21.参照2024年中招作文评分标准。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中素质测试题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A(2)衷殚寰2.D(2分)3.A(2分)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每空一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5.(1)周恩来彭德怀(2分)(2)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写出两方面即可,3分)6.(1)示例:①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1分)②一诺千金/言而有信(1分)(2)汝兴中学八年级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2分)(3)示例一:播种诚信,收获品格;笃行诚信,增色人生!示例二:守信以立世,真诚以润身。(符合要求即可,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影视制作项目合作合同2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天然蚕丝枕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医用四肢夹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钻机气控制系统》课件
- 1 有个新目标 【知识精研】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油吸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如何提高执行力》课件
- 骨髓象检查课件
- 《零售技巧与方法》课件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ch课件
- 学校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社区工作者培训课件 新浪版》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术研究趋势
- 人教版小学数学(2024)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综合素养测评 B卷(含答案)
- 2025江苏常州溧阳市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7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4年度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运动员代言与赞助权益2篇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新疫苗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届西藏林芝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中国剪纸介绍2
- 药企销售总经理竞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