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达标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部分达标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部分达标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部分达标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部分达标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半期考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商朝早期的多处遗址中,均有雕成人头或兽面的玉器出土(如图1所示);而位于福建同一时期的遗址中,玉器出土较少,且多为玉玦(如图2所示)、玉璜等器物。这可用于说明我国南方早期玉文化呈现出A.宗教化倾向B.一体化趋势C.多元性色彩D.开放性特征2.表1所示为某学者在复原研究汉代丝绸之路甘肃段交通要道的基础上,对距离交通干道远近不同的村落遗址数量进行统计的结果。据此可推知,汉代河西走廊表1距离/千米数量/处占比<16947.45%1-2422-3363-4284-5115-109323.72%>1011328.83%A.人口较为密集B.得到较广泛的开发C.商旅往来频繁D.割据倾向最为强烈3.《史记》收录了汉初民间流传的刘邦“斩白蛇起义”(亦称“赤帝子斩白帝子”)的故事,南朝史学家为史记》作注时,对这里的“白蛇”解释称:“秦襄公自以居西我,主少吴之神,作西時,祠白帝…”南朝史学家的这则解释A.强化了秦汉兴替的神话色彩B.旨在宣扬西汉政权的合法性C.肯定了《史记》的大一统史观D.可印证社会主流思想的变迁4.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军事化现象非常普遍。地方政府对地方的治理完全进入了“先军政治”的怪圈,地方官员包括都督、刺史、太守等都可以统军带兵,地方的军政官兼职管理当地民政事务,军法施用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门阀势力的膨胀B.地方事务的增加C.地方官制的演变D.政治局势的动荡5.北宋时期,位于河南的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是全国性的学术中心和教育中心。南宋时期,开封、睢阳等城市虽是文化重镇,但以书法、绘画、诗词等成就为主,而福建、江西一带则成为学术研究的高地。这一转变A.由政治局势所决定B.迟滞于人口的南迁C.加速了理学的形成D.得益于江南的发展6.自元朝在西南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起,史籍记载的女性土司不下200人,彝族的奢香夫人、壮族的瓦氏夫人和土家族的秦良玉的事迹更是为世人称道。女性土司的涌现印证了土司制度下A.男女地位的平等B.因俗而治的特征C.社会分工的落后D.选官机制的灵活7.明初,国家尊老、敬老行为一般为“贫者给米肉、富者赐爵”,但仅限于“编民”。明英宗统治后期,“始令致仕官七十以上者,皆得给酒肉布帛,或进阶。其大臣八十、九十者,特赐存问”。这一转变意在A.倡导高薪养廉B.赈济弱势群体C.夯实统治基础D.昭示国家富强8.“穷汉市”是古代社会底层民众买卖旧货、旧衣等杂货的市集的俗称。元明清时期,北京城内存在多处穷汉市,其分布的重心逐渐向外城方向转移,其数量到清朝前中期已较元朝时大为减少。这一变化A.表明北京城市商业日益萎缩B.反映了北京城规模的扩大C.得益于清政府对流民的打压D.体现出社会经济得到发展8.广东禁烟运动期间,林则徐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指出:盖反复靡常者夷之情,而做弱畏强者夷之任,“外商上徽鸦片时态度恭顺,缴完后不久就思取巧蒙混,未儿又思挟制习难”,相关论述A.指出了西方列强贪婪的本性B.体现了士大夫固守天朝上国心态C.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封闭局面D.强调了禁烟活动损害英商利益10.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发文称:“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下列主张中,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A.君民共主B.废除科举C.奖励实业D.物竞天择11.一战期间,日商为挤垮中国的启新公司,拼命压低价格,不惜以亏损的代价对华倾销。对此,启新公司则通过生产设备的更新与改良,沉着应对。其生产的水泥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这可用于说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扫除了障碍C.民族企业家的自强精神和技术革新D.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激发实业救国思潮12.清末民初风行一时的“民族建国”口号,在20世纪20年代被“中华民族伟大解放万岁”等口号取代;民国初年的流行词“五族共和”,也自20世纪20年代中叶起,随着“中华民族”一词的广泛使用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主要得益于A.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B.工人阶级政党的成立C.外交斗争的纷纷失利D.少数民族地位的提升13.1925年9月,共产国际明确要求:“共产党不应要求必须由自己的党员担任国家和军队的领导职务。”1926年6月,共产国际在上海成立远东局,其职责之一就是负责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工作。共产国际的这些做法A.完善了共产党的组织架构B.助长了党内的机会主义倾向C.巩固了国民党的执政地位D.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14.1929年3月,国民党上海党部在孙中山逝世四周年之际,举行“总理纪念周”系列活动。表3所示为其中一个问卷调查活动的结果。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表2问题肯定答复持怀疑或观望态度持否定态度你信仰三民主义吗?75%25%0你觉得中国国民党好吗?60%30%10%你觉得国民政府好吗?50%35%15%A.国民政府保护言论自由权利B.孙中山的革命纲领科学完善C.国民政府未能满足国民期待D.国民党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15.1939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就当前局势分析道:国民党投降的可能已经成为最大的危险,而其反共活动则是准备投降的步骤。但他同时强调:只要蒋委员长领导抗战一天,我们还是拥护(他)的,不应对蒋有不尊重的表示。这些认识体现了毛泽东A.人民战争的路线B.和平统一的策略C.联蒋讨汪的态度D.坚决抗战的立场16.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同年7月,哈尔滨第一届临时参议会通过了《哈尔滨市人民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据统计,哈尔滨地方法院在1946-1948年审理贪污案件总计169件,其中1946年13件、1947年49件、1948年107件。这些举措A.破坏了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关系B.为共产党积累了管理城市经验C.基于东北全境解放的有利条件D.移植了陕甘宁边区的治理模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自明朝后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图3为某校围绕这一话题所开展的综合实践课的成果-以中国为中心的白银流通示意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示意图提出一条修改或补充的建议,并说明修改或补充的理由。(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二战结束后,第100部队的陆军兽医西村武志等人向驻日盟军司令部揭发第100部队长官进行人体活体实验(举报信如图4所示)。图4东北光复后,接受调查的长春市民王均(曾在第100部队中担任过车夫)说,当时(日军撤离前夕)他看到部队办公室门前有人用汽油烧毁数千张照片,烧了一夜还未烧完。1949年春,一些村民在第100部队旧址附近挖马骨做肥料的过程中挖出了人骨,并且越挖越多。村民们还发现了巨大的尸体掩埋场。1950年,苏联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发《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显示,日军曹长(上士)实验员三友一男供认,他在第100部队里参加了用活人做细菌感染或毒物药杀实验。一些人是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服下了掺在食物中的实验毒药,每个人都被要求多次食用这些有毒食物,以供实验员观察。三友一男证实,为了保密,用作实验的人在实验完成后都被采取注射有毒物质等方式杀害。-据刘硕、张博宇《苦难见证:揭秘侵华日军细菌战第100部队》等指出材料中的史料类型(两种以上,按史料形成早晚或呈现形式分类均可),并以此为例说明多种史料的搜集对历史研究的意义。(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唐朝时期的汴河(隋称通济渠,为人工开凿的河道),北起黄河,南至淮河,西通河洛,东达江海。汴州水运“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汴河水运的发达使沿岸传统城镇得到快速发展,如汴州,由隋朝时的一般郡县一跃成为唐朝的水陆交通枢纽,东都之门户、王室之屏障、漕运之冲要。时人对其称赞道:“此州(汴州)都会,水陆辐凑,实曰膏腴。”安史之乱期间,先后有河南、淮西、永平、宣武军节度使,驻扎于汴州。动乱平息后,唐朝中央政府在这里设立了河南节度使、汴州都防御使等职。公元781年,永平节度使对汴州城进行扩建,增建了方圆约四里的新衙署,又增筑周长约二十余里一百五十步的罗城。-摘编自井红波等《古代中国的运河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唐代汴河为中心》材料二清末民初,铁路在华北地区的通行,大大缩短了华北内陆到达沿海各通商口岸的时间。生活在华北内陆尤其是铁路沿线地区的不少农户,在经营自有土地的同时,还租佃大量土地并雇佣劳动力进行经营。农村的手工棉纺织业日渐兴盛。豫北沁阳一带原竹加工之后以成品销往外地,私营竹商将博爱县生产的大批竹器(竹帘、竹床、竹笼等)通过铁路运至天津、山东、河北等地的专门市场销售。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豫北孟县已有织布的铁机2300余张,武陟县建立了两处纺织工厂。豫北各县的养猪、养羊等家畜饲养业也获得很大发展。-摘编自马义平《近代铁路与华北内陆农村经济的分化与重组-以1906-1937年间豫北地区为中心的分析》(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时期汴州获得快速发展的表现和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运河建设与近代铁路建设的不同点,并说明这些建设对华北地区的共同影响。(10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交通建设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认识。(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五千多年历史,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不同社会形态,中间夹杂着数个朝代的兴替与多次文化大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等多个学术派别,在丰富的思想盛宴中,以“仁”与“礼”为内核的儒家思想满足了小农经济与封建制度的发展需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根据材料,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高三半期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C2.B3.A4.D5.D6.B7.C8.D9.A10.A11.C12.A13.B14.C15.D16.B17.示例修改:修改中日贸易的位置,将其纳入“太平洋贸易”的范围;或删除“印度洋贸易”“太平洋贸易”。(3分,言之有理即可)理由:中国和日本之间有着悠久的经济往来的历史;中日之间的海上商路自古以来就属于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葡萄牙主要通过中国澳门这一口岸将欧洲白银输往中国,澳门位于太平洋沿岸,不属于印度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并不是被西班牙一个国家所垄断的,其他国家也存在与中国、日本的跨太平洋贸易联系;日本并非中国在亚洲唯一的贸易对象,其他亚洲国家和中国之间也存在白银流通。(5分,答出一点给3分,两点给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18.史料类型:一手实物资料;二手口述史料;历史遗迹;二手档案资料。(4分,答出两点即可)意义:有利于还原历史细节;可以相互印证,证实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揭露被日本蓄意掩盖的罪行(填补核心史料被毁的缺憾);强化并补充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对苦难历程的集体记忆);推动近现代历史研究方法(媒介)的进步。(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9.(1)表现:漕运兴盛;南北船舶(商贾)来往频繁;军镇机构和官职设置的增多(军事地位提升);城市规模扩大。(6分,答出三点即可)原因:大运河的开通运行;东都建设的辐射带动(临近东都的优越位置);商品经济的发展;藩镇军阀和中央政府的重视。(4分,答出两点即可)(2)不同点:隋唐运河由大一统政府主导,近代铁路建设自发性强且深受外资影响;隋唐运河建设路网规划严谨,近代铁路建设缺乏统一的路网规划;隋朝大运河在十年内全线贯通,近代铁路兴建和通车时间跨度较大;隋唐运河建设加重民众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近代铁路建设中的国人自办路段,得到了商民的热烈支持。(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共同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了区域、城乡经济联系;带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加强了农村经济与海外贸易的联系;(4分,答出两点即可)加剧了军阀势力的相互争夺。(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3)认识:交通建设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大型交通工程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