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化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扫盲教化:开展扫盲教化的背景、措施及成就2.义务教化:义务教化的地位、措施及成就3.高等教化(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参照苏联模式改造、调整高等教化(2)“教化大革命”与20世纪60年头初对高等教化的调整(3)“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等教化遭到严峻破坏(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至今,高等教化的复原及快速发展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5页一、扫盲教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措施(1)召开全国①工农教化会议(1)1982年颁布的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化设施,扫除③文盲”(2)开办补习学校(2)1993年,《中国教化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效扫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二、义务教化1.地位: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化、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养、培育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①战略决策。2.措施(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义务教化法》。(2)20世纪90年头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③“科教兴国”战略。(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化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④“希望工程”。3.成就:2001年1月1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化的战略目标。三、高等教化的发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革”前(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基本参照①苏联的高等教化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2)1958年,伴随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中国起先实施以教化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的②“教化大革命”。(3)从1961年起先,教化部对高等教化进行全面调整,至1963年基本结束,中国高等教化事业进入③稳定发展的轨道。2.“文革”期间高等教化遭到严峻破坏,高校停止招生;大批专家、教授遭到批斗;“四人帮”一伙鼓吹④“读书无用”,导致社会道德观念和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大幅滑坡。3.“文革”后(1)⑤1977年,复原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2)20世纪80年头以来,中国高等教化快速发展,高校的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淌站;改革高校招生和安排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少数民族高等教化、成人高等教化、民办高等教化都得到长足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培育了各类人才。eq\a\vs4\al(微小点拨)[概念辨析]扫盲教化主要是针对成年人开展的识字教化活动。[重点精讲]新中国的教化方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1)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冲突已经解决,人民内部冲突的处理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深度点拨]扫除文盲,是教化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迫切须要。[概念辨析]义务教化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开展的以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人口素养和培育合格公民为目的的教化手段。[重点精讲]“三个面对”是邓小平教化理论的精髓,指引着中国教化的改革和发展。在“三个面对”的理论指导下,素养教化的思想和体系孕育、形成、发展和完善,使我国的教化事业出现了更加健康旺盛、生气勃勃的新局面。“三个面对”是教化改革的旗帜和灵魂。[重点精讲]中国普及义务教化的重大意义是什么(1)对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培育高素养人才、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具有重大意义。(2)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3)能变更中国的命运。[概念阐释]什么是“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化为本,把科技和教化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加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养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旺盛强盛。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6页探究主题一新中国教化的曲折发展史料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约有人口5.5亿,那时的文盲率高达80%……1952年中国起先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58年2月,教化部、团中心、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和全国扫除文盲协会召开扫盲先进单位代表会。一个群众性的扫盲高潮很快形成……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与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探究点1依据史料一,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评述其作用。提示:特点:政府动员组织;群众参与广泛;与社会生产、社会改造相结合。作用:将文化学问普及与社会政治教化相结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学问水平和社会思想觉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树立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巩固了新生政权。史料二1946年中国高等教化工科学生人数仅占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人数第一位。1953年工科新生数占招生总数的42.86%。1955年全国高等学校设置专业249种,其中工科专业137种,占全部专业的55.2%。1953-1957年五年招新生56.18万人,毕业26.9万人,这充分体现了当时“教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首先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摘编自宋恩荣《当代中国教化史论》探究点2依据史料二,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化的基本状况,并分析“教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方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影响。提示:状况:教化发展速度快;专业设置重视工科;招生人数快速增长;注意教化服务于经济建设。影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培育了科技人才,有利于国民经济复原和“一五”安排的超额完成;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文化水平;促进了教化的现代化发展。史料三探究点3邓小平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三个面对”的,有何意义?提示: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绽开迫切须要大量人才。意义:为中国教化改革指明白方向,成为新时期教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史料四为庆祝全国科学会议的成功召开,1978年3月18日发行《全国科学大会》纪念邮票一套,共三枚:第一枚,科学的春天;其次枚,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第三枚,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探究点4依据史料三和所学学问,指出“科学的春天”到来的历史背景。提示:“文化大革命”结束,党在科学和教化战线上实行全面的拨乱反正,复原高考制度,提倡尊师重教;中国政府和广阔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变更中国的落后状况。一、教化的含义及中国的教化成就1.教化的含义:教化是在肯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2.教化成就:①开展扫盲教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亿多人,2000年新世纪之初,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②普及九年义务教化。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法》。20世纪90年头以来,进一步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要环节即普及九年义务教化,至20世纪末完成。③发展高等教化。20世纪80年头以来,中国高等教化快速发展。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少数民族教化长足发展,成人高校越来越大,民办高校异军突起;中外高校的沟通进一步增加。二、现代中国教化发展阅历教训、问题及对策1.阅历教训(1)切实落实教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坚持教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3)从基本国情动身。2.问题及对策(1)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养和培育大量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赢得国际竞争的挑战。(2)把基础教化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化持续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教化发展的扶持力度。1977年,在邓小平的干脆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最终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晰,酷爱社会主义,酷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笫一是本人表现好,其次是择优录用。”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A.重新树立起敬重学问、敬重人才的观念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打算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D.奠定了教化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说明的核心素养要求,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考点:新中国的教化。[得分思路]依据所学可知,复原高考是教化战线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针对当时否定学问、偏重政治出身的“左”倾错误,邓小平的指示淡化了政治上的要求,突出了“择优录用”,体现了对学问和人才的敬重,所以应选A。[答案]A探究主题二科技、经济与教化的关系史料一科研是靠教化输送人才的,肯定要把教化办好。——邓小平的《关于科学和教化工作的几点看法》史料二我知道科学、教化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化,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邓小平的《教化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探究点1据史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化、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提示:发展教化为科学探讨供应人才;科学和教化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史料三科技进步、经济旺盛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养,培育大批人才。我们必需把教化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上的报告探究点2依据史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提示:科技进步、经济旺盛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化,要优先发展教化。探究点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史料的相同观点。提示:把发展教化看成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探究点4从20世纪末以来,国家把基础教化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详细做法主要有哪些?提示:①加大对基础教化的投入。②激励社会办学。③推动农村义务教化,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化的发展。④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大力实施素养教化。⑤加快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高教化质量。1.义务教化的地位地位:义务教化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化、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养、培育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2.中国普及义务教化的重大意义是什么?(1)对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培育高素养人才、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具有重大意义。(2)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3)能变更中国的命运。3.国运兴衰,系于教化的缘由(1)教化是实现科学学问再生产和产生新科学技术的工具,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劳动者的素养,是离不开教化的。(2)21世纪是学问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也是一场教化的挑战,必需发展教化以适应学问经济的时代。(3)教化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依靠于经济发展这一物质基础,只有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实行正确的发展教化的战略,重视教化,教化才能得以发展。教化承载着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任,教化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化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须要而提出的是()A.“教化的目的,是培育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途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教化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化的中心方针”[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说明的核心素养要求,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考点:新中国的教化。[得分思路]A项体现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培育合格劳动者的须要,符合题意;B项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化思想,C项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教化思想,D项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教化思想,均不符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时代要求。[答案]A[随堂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88页题组1凸显立德树人的新中国扫盲和义务教化1.《夫妻识字歌》唱道:“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这段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我国扫盲和工农识字教化的材料所体现的教化方针属于()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毛泽东有关学问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C.邓小平关于教化要“三个面对”的指示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法》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化方针。扫盲和识字教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化任务,选择A项。答案:A2.到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高校、清华高校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很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须要 B.安排经济体制的须要C.文化教化改革的须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须要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阅历,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当进行“一五”安排和三大改造,培育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D项正确。答案:D题组2新中国高等教化的发展3.1998年对高校生的问卷调查,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①对教化战线拨乱反正,复原高考制度②确立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