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一、单项选择题1.(2024·河北唐山高二检测)微波炉加热时,电炉内的微波场以极高的频率变更电场的方向,使水分子快速摇摆而产生热效应。在高频变更方向的电场中水分子会快速摇摆的缘由是()A.水分子具有极性共价键B.水分子中有共用电子对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答案】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B.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C.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组成相同D.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性质相同【答案】D3.(2024·山东滨州高二检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除水外都是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它就是几元酸B.无机含氧酸分子中含有几个羟基,它就属于几元酸C.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酸性越强,氧化性也越强D.H3PO4和H2CO3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均为1,但它们的酸性不相近,H3PO4是中强酸而H2CO3是弱酸【答案】D4.下列关于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Ⅰ和Ⅱ的结构和性质完全不相同B.Ⅰ和Ⅱ呈镜面对称,具有不同的分子极性C.Ⅰ和Ⅱ都属于非极性分子D.Ⅰ和Ⅱ中化学键的种类与数目完全相同【答案】D【解析】手性异构体只是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不同,其化学键和分子极性都是相同的,丙氨酸为极性分子。5.(2024·河南周口高二质检)已知含氧酸可用通式XOm(OH)n来表示,如X是S,m=2,n=2,则这个式子表示H2SO4。一般而言,该式中m大的是强酸,m小的是弱酸。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HClO2 B.H2SeO3C.H3BO3 D.HMnO4【答案】D【解析】依据信息:A项中HClO2可写成ClO(OH),B项中H2SeO3可写成SeO(OH)2,C项中H3BO3写成B(OH)3,D项中HMnO4写成MnO3(OH),依据题意,m大的是强酸,m小的是弱酸,所以HMnO4是酸性最强的酸。6.(2024·江苏宿迁高二检测)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缘由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C.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答案】B【解析】依据“相像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CS2是非极性分子,SO2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于CS2常温下是液体,SO2和NH3常温下是气体,故C项错误;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除了由于NH3分子有极性外,还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D项错误。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肯定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之中,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肯定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中B.溴分子和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四氯化碳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所以溴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四氯化碳C.白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二硫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所以白磷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是极性分子【答案】C【解析】许多有机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但因为极性很弱,所以大部分难溶于水,而有机物之间的溶解度却很大,所以A项错误。溴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故B项错误。二氧化碳(O=C=O)是非极性分子,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8.(2024·湖北黄冈高二检测)下表所列是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的相关数据:元素ABCDE化合价-4-2-1-2-1电负性2.552.583.163.443.98(1)元素A是形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下列分子中含有sp和sp3杂化方式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B.CH4C.CH2=CHCH3 D.CH3CH2C≡CHE.CH3CH3(2)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存在的全部氢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相同条件下,AD2与BD2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D形成的氢化物沸点:__________更高,热稳定性________(填化学式)更强。【答案】(1)D(2)F—H…F、F—H…O、O—H…F、O—H…O(3)SO2CO2是非极性分子,SO2和H2O都是极性分子,依据“相像相溶”原理,SO2在H2O中的溶解度较大(4)H2OH2O【解析】(1)A是形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所以A是碳元素,碳原子实行sp和sp3杂化方式的分子空间构型分别为直线形、四面体形,故D项符合题意。(2)依据化合价可知B、D同主族,电负性D比B大,所以B是S,D是O;同理C是Cl,E是F。HF溶液中HF分子之间、H2O分子之间以及HF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均能形成氢键。(3)CO2是非极性分子,SO2是极性分子,H2O是极性分子,依据“相像相溶”原理,SO2较易溶于水。(4)因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H2O的沸点高于H2S;氧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H2O比H2S更稳定。9.(2024·陕西西安高二检测)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关,n越大,酸性越强。一般n=0为弱酸,n=1为中强酸,n=2为强酸,n=3为很强酸。依据试验事实可知硼酸(H3BO3)是弱酸,而亚磷酸(H3PO3)是中强酸。(1)这两种酸的结构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2)亚磷酸是________元酸,它和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次磷酸是一种一元酸,化学式为H3PO2,它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答案】(1)(2)二H3PO3+2NaOH=Na2HPO3+2H2O(3)【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硼酸(H3BO3)是弱酸,故H3BO3分子中无非羟基氧原子,即3个O均以羟基形式存在,其结构式为,而亚磷酸是中强酸,说明其分子中有两个羟基,则其结构式为。由结构式不难看出,亚磷酸分子中有两个羟基,为二元酸,而次磷酸是一种一元酸,化学式为H3PO2,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故它的结构式为。10.推断含氧酸(含有氧元素的酸)酸性强弱的一条阅历规律是:含氧酸分子的结构中含非羟基(羟基为-OH)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含氧酸次氯酸磷酸硫酸高氯酸HO—Cl非羟基氧原子数0xy3(1)依据以上信息可知,上表中x=____、y=____;(2)依据下列要求,请从不同的角度比较磷酸和硫酸:①相同分子数时,物质的质量:磷酸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硫酸。②溶液的质量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时溶液的pH:磷酸溶液________硫酸溶液。【答案】(1)12(2)①等于②大于【解析】(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磷酸中非羟基(羟基为—OH)的个数为1,硫酸中非羟基(羟基为-OH)的个数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工商学院《线性代数及概率统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医科大学《生物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中国古典舞Ⅳ》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医学院《工程识图与建筑构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天狮学院《手绘表现技法景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研究方法与文献检索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室内装修拆除施工合同
- 货物运输的安全合同
- 房地产转让合同协议
- 技术咨询服务合同书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测试题库和答案
- FZT 73012-2017 文胸行业标准
- 医疗耗材采购工作总结
- 薄膜制备技术CVD课件
- 廉洁教育班会.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汽车振动学: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分析与实现 课件 第2章 汽车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 2024版医疗器械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 12 清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第四讲:简单长管的水力计算
- T-HNMES 11-2023 盾构机选型设计生产协同制造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