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检测-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A/00/wKhkGWc0BG-AKz5IAAIMZSzFP7I700.jpg)
![2023届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检测-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A/00/wKhkGWc0BG-AKz5IAAIMZSzFP7I7002.jpg)
![2023届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检测-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A/00/wKhkGWc0BG-AKz5IAAIMZSzFP7I7003.jpg)
![2023届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检测-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A/00/wKhkGWc0BG-AKz5IAAIMZSzFP7I7004.jpg)
![2023届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检测-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A/00/wKhkGWc0BG-AKz5IAAIMZSzFP7I70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如图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图,图中A极为正极B.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C.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D.光伏发电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2.2021年5月7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凯旋,完成南极科考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壳镶嵌一些铅块等可提高科考船的抗腐蚀能力B.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船体,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停靠期间可以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源负极与船体相连接D.科考船只能采用电化学保护法提高其抗腐蚀能力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B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b电极有铜析出CD粗铜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在铜牌表面电镀一层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通电后,Ag+向阳极移动B.银片与电源负极相连C.该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Ag++e-AgD.当电镀一段时间后,将电源反接,铜牌可恢复如初5.汽车尾气中的CO、NO可在Pt作催化剂下发生转化,已知反应机理如下Ⅰ~Ⅵ,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随温度变化如图。Ⅰ:NO+Pt(s)NO(*)[Pt(s)表示催化剂,NO(*)表示吸附态NO,下同]Ⅱ:CO+Pt(s)CO(*)Ⅲ:NO(*)N(*)+O(*)Ⅳ:CO(*)+O(*)CO2+2Pt(s)Ⅴ:N(*)+N(*)N2+2Pt(s)Ⅵ:NO(*)+N(*)N2O+2Pt(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0℃前,反应几乎没有发生,因为温度过低未达反应所需活化能B.330℃左右,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O+2NON2O+CO2C.反应Ⅳ:CO(*)和O(*)的碰撞仅部分有效D.低于360℃时,反应Ⅴ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Ⅵ的活化能6.M经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ΔH=+88.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的能量低,N相比M更稳定B.M生成N的过程中会形成过渡态,过渡态和N的能量差就是该反应的活化能C.碳碳单键的键能为akJ/mol,碳碳双键的键能为bkJ/mol,ΔH=(2b-4a)kJ/molD.M和N的燃烧热相同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2H2(g)+52O2(g)2CO2(g)+H2O(l)ΔH1=-1301.0kJ·mol-1②C(s)+O2(g)CO2(g)ΔH2=-393.5kJ·mol-1③H2(g)+12O2(g)H2O(l)ΔH3=-285.8kJ·mol-1则反应④2C(s)+H2(g)C2H2(g)的ΔH为()A.+228.2kJ·mol-1 B.-228.2kJ·mol-1C.+1301.0kJ·mol-1 D.+621.7kJ·mol-1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HI(g)12H2(g)+12I2(s)ΔH=-26.5kJ·mol-1B.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41.8kJ·mol-1C.已知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D.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ΔH=-57.4kJ·mol-19.2mol金属钠和1mol氯气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K(s)的(ΔH2′+ΔH3′)<Na的(ΔH2+ΔH3)B.ΔH4在数值上和Cl—Cl共价键的键能相等C.ΔH5<0,在相同条件下,2Br(g)的ΔH5′>ΔH5D.ΔH7<0,且该过程形成了分子间作用力10.某化学小组设计的“全氢电池”如图中甲池(其中a、b为多孔石墨电极),拟用该电池电解处理生活污水,达到絮凝净化的目的,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闭合K工作过程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池中a极反应为H2-2e-+2OH-2H2OB.乙池中Fe电极区附近pH增大C.一段时间后,乙池的两极间出现污染物颗粒沉降现象D.如果Al电极上附着较多白色物质,甲池中Na+经过交换膜速率定会加快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CH3)3C—Cl水解反应的进程与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3C—Cl水解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B.化学键发生异裂时,可以产生正、负离子C.H2O分子亲核进攻碳正离子时需要吸收能量D.在过渡态1、中间体、过渡态2中,过渡态1最稳定12.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所用液体密度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及浓度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Mg(液)层的质量减小 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Mg2++2e-Mg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发生还原反应 D.该电池充电时,Cl-向下层移动13.用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电解Na2SO4溶液制取NaOH溶液和硫酸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为H2SO4、N为NaOHB.膜a、膜b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C.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OCH3-12e-+3H2O2CO2↑+12H+D.反应的甲醚与生成气体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4.氯胺是由氯气遇到氨气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是常用的饮用水二级消毒剂,主要包括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NH2Cl、NHCl2和NCl3)。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表和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化学键N—HN—ClH—Cl键能/(kJ·mol-1)391.3x431.8A.表中的x=191.2B.反应过程中的ΔH2=+1405.6kJ·mol-1C.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过程中的ΔH值D.NH3(g)+2Cl2(g)NHCl2(g)+2HCl(g)ΔH=-22.6kJ·mol-115.次磷酸钴[Co(H2PO2)2]广泛应用于化学电镀,工业上利用电渗析法制取次磷酸钴的原理如图所示。已知:①该装置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金属钴和不锈钢;②Co(H2PO2)2溶液在强碱性条件下通过自身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镀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电极材料为金属钴B.膜Ⅰ、膜Ⅴ为阳离子交换膜,膜Ⅱ、膜Ⅳ为阴离子交换膜C.M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D.化学镀钴过程中反应可能为Co2++H2PO2-+3OH-Co+2H2O+HP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10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填字母,下同)。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2)该同学每次分别取50mL0.50mol·L-1NaOH溶液和30mL0.50mol·L-1硫酸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测得中和热ΔH=-53.5kJ·mol-1,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3)现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氢氧化钙稀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1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4)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原因是
。
17.(12分)(1)实验测得16g甲醇[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363.2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被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已知反应:N2(g)+3H2(g)2NH3(g)ΔH=akJ·mol-1。有关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H—HN—HN≡N键能/(kJ·mol-1)436391945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的数值:。
(3)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推算。已知:C(s,石墨)+O2(g)CO2(g)ΔH1=-393.5kJ·mol-1①2H2(g)+O2(g)2H2O(l)ΔH2=-571.6kJ·mol-1②2C2H2(g)+5O2(g)4CO2(g)+2H2O(l)ΔH3=-2599kJ·mol-1③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molC2H2(g)反应的反应热ΔH=。C2H2的燃烧热ΔH=kJ·mol-1,氢气的热值为kJ·g-1。
(4)473K,101kPa时,把1molH2和1molI2放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H2(g)+I2(g)2HI(g)ΔH=-14.9kJ·mol-1,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14.9kJ,其原因是
。
18.(12分)认真观察下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PbO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2)装置A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若装置E的目的是在Cu材料上镀银,则X为,极板N的材料为。
(4)当装置A中Cu电极质量改变6.4g时,装置D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L(标准状况下)。
(5)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①图中a极连接电源的极。
②b极电极反应式为。
19.(12分)为了探究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Ⅰ.用甲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材料不能代替左侧装置中Cu电极的是(填字母)。
A.石墨 B.镁 C.银 D.铂(2)实验过程中,SO42。
Ⅱ.该小组同学用乙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时发现,两极均有气体产生,且Y极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后观察到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知,高铁酸根离子(FeO4(3)电解过程中,X极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和
。
(5)已知K2FeO4和Zn可以构成碱性电池,其中K2FeO4在电池中作正极材料,电池总反应为2K2FeO4+3ZnFe2O3+ZnO+2K2ZnO2,则该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0.(14分)电化学原理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Ⅰ.制备氯气工业中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氯气,其原理如图所示。(1)此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填“化学能”或“电能”,下同)转化为。
(2)电极乙为(填“阴极”或“阳极”),A口生成的气体是。
(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b.可使碘化钾溶液变蓝c.转化为NaClO、ClO2等含氯化合物,可用于杀菌消毒Ⅱ.金属防护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电极对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将饱和食盐水与琼脂(凝固剂,不参与反应)的混合液置于两个培养皿中,向其中滴入少量酚酞溶液和K3Fe(CN)6溶液,混合均匀。分别将包裹锌片和铜片的铁钉放入两个培养皿中,观察现象如下。ⅰ.包裹锌片的铁钉ⅱ.包裹铜片的铁钉(5)被腐蚀的是包裹(填“锌片”或“铜片”)的铁钉。
(6)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ⅰ中现象产生的原因:
。
(7)结合以上实验,请对铁制零件的使用提出建议:。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A由题图中的电流方向可判断A极为负极,故A错误。2.CFe比铅活泼,构成原电池时,Fe作负极加快其腐蚀,故A错误;原电池中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船体被保护,故C正确;还可以采用在船体表面涂上保护层等方法,提高其抗腐蚀能力,故D错误。3.C根据给定装置可知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故A正确;根据装置可知b极为阴极,铜离子在该电极得到电子生成铜单质,故B正确;根据装置可知粗铜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阳极除铜失去电子外,还有比铜更活泼的金属也能失去电子,故C错误;根据题图可知,正极反应为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故D正确。4.C铜牌上镀银,银片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Ag+向阴极移动,阴极的电极反应为Ag++e-Ag,A、B错误,C正确;由于实验中镀层不可能非常均匀致密,所以将电源反接,阳极上Cu、Ag均会溶解,铜牌不可能恢复如初,D错误。5.D温度过低,能量达不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故A正确;由题图可知330℃左右时,主要生成物为N2O和CO2,发生的反应为CO+2NON2O+CO2,故B正确;由题图可知,反应物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最终不变,则该反应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即反应Ⅳ中CO(*)和O(*)的碰撞并不是都有效,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温度低于360℃时,生成N2O的选择性高,说明反应Ⅵ的化学反应速率大,该反应的活化能较小,则反应Ⅴ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Ⅵ的活化能,故D错误。6.CM转化成N是吸热反应,能量越低越稳定,M较稳定,A错误;过渡态和N的能量差是该逆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因为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断开2mol碳碳双键,吸收2bkJ的能量,然后生成4mol碳碳单键,放出4akJ的能量,故ΔH=(2b-4a)kJ/mol,C正确;M和N是两种物质,具有的能量不同,燃烧热不同,D错误。7.A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2+③-①即得到反应④,所以该反应的ΔH=-393.5kJ·mol-1×2+(-285.8kJ·mol-1)-(-1301.0kJ·mol-1)=+228.2kJ·mol-1。8.CA项中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HI不能全部分解,放出的热量小于26.5kJ,故A错误;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的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所以氢气的燃烧热ΔH不等于-241.8kJ·mol-1,故B错误;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值,相同物质的量的碳生成二氧化碳比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多,则ΔH1<ΔH2,故C正确;稀醋酸为弱酸,电离吸热,故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不是57.4kJ·mol-1,故D错误。9.D金属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则相同条件下,K(s)的(ΔH2′+ΔH3′)<Na的(ΔH2+ΔH3),故A正确;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等于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则ΔH4在数值上和Cl—Cl共价键的键能相等,故B正确;气态原子转化为气态离子放热,且Cl比Br活泼,Cl得到电子放出热量多,焓变为负,则ΔH5<0,在相同条件下,2Br(g)的ΔH5′>ΔH5,故C正确;氯化钠为离子晶体,同种物质的气态比固态能量高,则ΔH7<0,且该过程形成离子键,故D错误。10.D由装置图可知,a处消耗氢气,发生的反应为H2-2e-+2OH-2H2O,为负极,则b为正极,乙池Al为阳极,反应为Al-3e-Al3+,Fe为阴极,反应为2H2O+2e-H2↑+2OH-,产生氢氧化铝而达到絮凝净化的目的。由分析可知,A、B、C正确;如果Al电极上附着较多白色物质,则会阻碍Al失电子,则甲池中Na+经过交换膜速率会减慢,D错误。11.BC分析图示可知,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CH3)3C—Cl水解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故A错误;分析图示可知,化学键发生异裂时,可以产生正、负离子,之后重新结合产生新的物质,故B正确;分析图示可知,碳正离子与水分子结合产生过渡态2时能量增加,说明H2O分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碳正离子时需要吸收能量,故C正确;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其稳定性就越强,根据图示可知,在过渡态1、中间体、过渡态2中,中间体的能量最低,因此中间体最稳定,故D错误。12.C放电时,负极Mg失电子生成镁离子,则Mg(液)层的质量减小,故A正确;放电时,正极镁离子得电子生成Mg,反应式为Mg2++2e-Mg,故B正确;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为阳极,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C错误;该电池充电时,上层是阴极、下层是阳极,Cl-向阳极(下层)移动,故D正确。13.AC题图中左池为甲醚燃料电池,通甲醚一极为负极,通氧气一极为正极,对应右池(电解池)左边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此时中间室SO42-经过膜a进入阳极室,可得到H2SO4,故膜a为阴离子交换膜;右边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此时中间室Na+经过膜b进入阴极室,可得到NaOH,故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根据分析可知,A正确、B错误;由题图中质子交换膜知,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此时CH3OCH3反应生成CO2,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故1分子甲醚失去12个电子,负极反应式为CH3OCH3+3H2O-12e-2CO2↑+12H+,C正确;电解池阴极产生的气体Y为H2,生成1个H2得两个电子,1个CH3OCH3反应转移12个电子,根据串联电路转移电子处处相等规律,确定关系式为CH3OCH3~6H2,即反应的甲醚和生成的H2物质的量之比为1∶6,D错误。14.A图中反应方程式为NH3+Cl2NH2Cl+HCl,反应过程中断了一个N—H,一个Cl—Cl,成了一个N—Cl和一个H—Cl,设Cl—Cl键能为ykJ·mol-1,则ΔH=(391.3+y-x-431.8)kJ·mol-1=+11.3kJ·mol-1,根据NH3(g)+Cl2(g)N(g)+3H(g)+2Cl(g),可知ΔH1=3×391.3kJ·mol-1+ykJ·mol-1=+1416.9kJ·mol-1,联立可求x=191.2,故A正确;ΔH=ΔH1+ΔH2,代入ΔH和ΔH1的数值可知ΔH2=-1405.6kJ·mol-1,故B错误;催化剂能改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无法改变反应最终的反应热ΔH,故C错误;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可知Cl每取代一个H的反应热ΔH=+11.3kJ·mol-1,所以NH3(g)+2Cl2(g)NHCl2(g)+2HCl(g)ΔH=+22.6kJ·mol-1,故D错误。15.AD题给装置为电解池,以金属钴和次磷酸钠为原料,采用六室、五个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槽电解法制备次磷酸钴[Co(H2PO2)2]。由题图可知,a为电源的正极,M为阳极,阳极上Co失去电子生成Co2+,通过膜Ⅰ进入产品室,H2PO2-通过膜Ⅲ、膜Ⅱ进入产品室,阴极室NaOH溶液中H2O(或H+)得到电子生成H2,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或2H++2e-H2↑),强碱性条件下,Co(H2PO2)2溶液通过自身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和HPO32-。由分析可知,A正确,C错误;根据分析可知,Co2+通过膜Ⅰ进入产品室,H2PO2-通过膜Ⅲ、膜Ⅱ进入产品室,膜Ⅰ为阳离子交换膜,膜Ⅱ、膜Ⅲ为阴离子交换膜,根据分析,阴极上会产生氢氧根离子,Co(H2PO2)2溶液在强碱性条件下通过自身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膜Ⅴ要阻止氢氧根离子向阳极移动,膜Ⅳ允许Na+通过,膜Ⅳ、膜Ⅴ应为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Co(H2PO2)2溶液通过自身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镀钴,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生成物应为Co和HPO32-,Co(H2PO2)2溶液化学镀钴过程中反应可能为Co2++H2PO16.解析:(1)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地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2)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多,放出热量偏多,不符合题意,故b不可能。(3)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稀氨水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反应焓变是负值,所以ΔH1=ΔH2<ΔH3。(4)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答案:(1)C(2)b(3)ΔH1=ΔH2<ΔH3(4)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17.解析:(1)16g即0.5mol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363.25kJ热量,1mol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726.5kJ热量,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32O2(g)CO2(g)+2H2O(l)ΔH=-726.5kJ·mol-1。(2)N2(g)+3H2(g)2NH3(g)ΔH=945kJ·mol-1+436kJ·mol-1×3-391kJ·mol-1×6=-93kJ·mol-1=akJ·mol-1,因此a=-93。(3)2C(s,石墨)+H2(g)C2H2(g)的反应可以由①×2+②×12-③×12得到,所以反应焓变ΔH=2×(-393.5kJ·mol-1)+(-571.6kJ·mol-1)12-(-2599kJ·mol-1)×12=+226.7kJ·mol-1;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的热效应,由反应③可知C2HΔH=-1299.5kJ·mol-1;氢气的热值为571.64kJ·g-1=142.9kJ·(4)由于题给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1molH2和1molI2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14.9kJ。答案:(1)CH3OH(l)+32O2(g)CO2(g)+2H2O(l)ΔH=-726.5kJ·mol-1(2)-93(3)+226.7kJ·mol-1-1299.5142.9(4)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8.解析:(1)装置B和装置C形成原电池,铅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原电池放电时,正极上二氧化铅得电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铅,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O2+2e-+4H++SO42-PbSO4+2H(2)装置A为电解装置,铜为阳极,阴极生成氢气,电解方程式为Cu+2H+Cu2++H2↑。(3)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为镀层金属阳离子,若装置E的目的是在Cu材料上镀银,则X溶液为硝酸银溶液,N作阳极,应该是银。(4)当装置A中Cu电极质量改变6.4g时,n(Cu)=0.1mol,则转移0.2mol电子,装置D中n(NaCl)=0.1mol,阳极首先发生2Cl--2e-Cl2↑,其次发生4OH--4e-2H2O+O2↑,则阳极首先生成0.05molCl2,再生成0.025molO2,阴极只发生2H++2e-H2↑,生成0.1molH2,则总共生成0.1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NKI数据库培训课件
- 《设备规程保养》课件
- 《柱钢筋计算范例》课件
- 《财务报告编制方法》课件
- 《齿轮传动实验》课件
- 西尔斯当代大学物理双语课件
- 笔算乘法练习课课件
- 《LED显示屏介绍》课件2
- 大单元理念下的分数教学实践与思考
- 《纺织污染》课件
- 2025届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五 离子共存(含解析)
- 能源管理软件招标模板高效节能
- 2024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50题)
- 城乡环卫保洁投标方案
- 2024年中国智能电磁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广东清远人文介绍
- 《黄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技巧与案例分析 课件
- 合理使用手机 做自律好少年-合理使用手机主题班会(课件)
- 硬件测试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