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7课《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7课《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7课《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7课《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并蒂、花瑞、菡萏、敧斜、慈怜、荫蔽”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3.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描写荷叶护红莲来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自主研读和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2.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生动的描写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感恩母亲、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2.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荷叶在雨中保护红莲的情景描写,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2.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如何将对母亲的情感寄托在荷叶与红莲上。(二)教学难点1.领悟文中“心中的雨点”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母亲给予的精神支持。2.引导学生将对母爱的理解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表达对母亲的爱。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和情感基调。2.情境教学法:创设雨中荷叶护红莲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3.问题引导法: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探究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技巧。4.读写结合法: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仿写借物抒情的段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荷叶与红莲的精美图片,播放轻柔的雨声背景音乐,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在这样的情境下,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2.教师充满感情地说:“在雨中,荷叶为红莲撑起了一片晴空。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她总是默默地为我们遮风挡雨,她就是母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荷叶·母亲》,感受那如荷叶般伟大的母爱。”(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注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读音错误。2.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并蒂(bìngdì)、花瑞(huāruì)、菡萏(hàndàn)、敧斜(qīxié)、慈怜(cílián)、荫蔽(yīnbì)。教师正音并简单解释重点字词的含义。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文章围绕荷叶和红莲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先写自家院子里莲花盛开的景象,再写雨中红莲被荷叶保护的情景,最后由景及人,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4.全班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整体情感氛围。(三)研读课文,理解情感1.分析雨中荷叶护红莲的情景(第4-7自然段)(1)学生默读第4-7自然段,画出描写雨中荷叶和红莲的语句,思考:这些语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学生自主阅读、标注,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菡萏”到“开满”的变化,突出了红莲生长的迅速和生命力的旺盛,为下文红莲在雨中的遭遇埋下伏笔)“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敧斜”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红莲在雨中的无助,“我不敢”“无法可想”表现出“我”的担心和无奈,从侧面衬托出雨势之大,也为荷叶的出现做铺垫)“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倾侧”“覆盖”等动词生动地描绘了荷叶保护红莲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荷叶以人的情感和行为,仿佛荷叶是一位勇敢的母亲在守护自己的孩子,表现了荷叶的无私和伟大,也表达了“我”看到红莲有了保护后的欣慰之情)(3)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体会作者对红莲的怜惜和对荷叶的赞美之情。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全文)(1)教师提问:随着红莲在雨中的遭遇变化,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学生再次阅读全文,思考回答)(2)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作者一开始因红莲在雨中的美丽而心生欢喜;当红莲被雨点打得左右敧斜时,作者感到担心和无奈;看到荷叶覆盖红莲,红莲不摇动时,作者的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到欣慰;最后由荷叶护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心中充满了感动和对母亲的赞美。(3)教师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四)深入探究,领悟主旨1.理解“心中的雨点”的含义(第8-9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心中的雨点”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如生活中的挫折、困难、痛苦等。母亲就像荷叶一样,在我们遇到这些困境时,给予我们关爱、安慰和保护,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2.总结文章主旨(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总结文章主旨:本文通过描写雨中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借物抒情,以荷叶比喻母亲,以红莲比喻自己,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热爱。(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珍惜母爱,感恩母亲。(五)品味语言,学习写法1.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认为写得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进行品味赏析,思考:这些语句在词语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学生自主阅读、标注,然后小组内交流分享)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如:“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段环境描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白莲谢了”与“红莲盛开”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出红莲的生机勃勃,同时也为下文红莲在雨中的遭遇和荷叶的保护做了铺垫。“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白莲凋谢后的状态,富有画面感)“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将母亲比作荷叶,自己比作红莲,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和关爱。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强调了母亲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地位,深化了文章的主题)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明确借物抒情就是借助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感人。(六)拓展延伸1.比较阅读冰心的其他有关母爱的作品,如《繁星》《春水》中的相关篇章,体会冰心作品中母爱主题的多样性和表达手法的相似性。2.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细节,然后选择一个事物,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一段短文表达对母亲的爱,字数在150字左右。(七)布置作业1.背诵第4-6自然段。2.以“母爱”为主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可以借鉴课文的写作手法,题目自拟。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