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现在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第1课时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新版粤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现在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第1课时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新版粤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现在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第1课时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新版粤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现在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第1课时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新版粤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现在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第1课时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新版粤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9.2化学合成材料教材重点介绍了三种常见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用途。随后,教材介绍塑料运用的利弊。教材最终以等学问介绍的形式展示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告知学生今日的新材料层出不穷,正在变更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本节属于学问扩展和应用范畴,它贴近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体现出STS的教学理念;此外,本节的学习有利于培育学生应用学问的实力、试验探究实力和信息处理实力,树立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激发学习爱好。第1课时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相识常见的塑料,知道其成分和性能。(2)初步相识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组成及特点,了解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会简洁区分羊毛纤维、棉纤维和合成纤维。(4)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比较、视察、试验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主动沟通和探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辩证的相识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洁的问题。、【教学重点】塑料的成分、分类;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特点。【教学难点】试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电木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教学打算】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夹、火柴。学生打算:通过走访、调查或上网查阅各种材料的发展趋势和运用的利与弊。一、导入新课“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唐代诗人孟郊的闻名诗句,你知道当时的线和衣的成分吗?与现代的衣、线成分是否肯定相同?(答案: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不肯定相同,现代出现了很多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和腈纶等。)二、推动新课活动1:鉴别塑料的种类[引入]“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像征之一,它创建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类社会经验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板书]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1.塑料[演示]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讲解]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过渡]塑料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一种是依据塑料受热时的不同表现对其进行分类。下面我们就以试验为手段来探究不同种塑料在受热时的特点。[学生试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试验过程中的参加意识、现象视察、试验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表达沟通]组织学生沟通两种塑料受热时的特点。[归纳总结]按受热时的表现,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像1号塑料那样,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像2号塑料那样,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应用]依据刚才的试验和生活阅历,探讨下列问题:依据你到书店或超市买东西的生活阅历,谈谈用于包装的塑料袋是如何封口的?它们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它是热固性塑料,我们生活中的电木插座,裂开后能否热修补?熨斗的手柄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为什么?活动2:了解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板书]2.合成橡胶[幻灯片展示]人工割胶图[提问]树木最忌割皮,人们却经常在早晨割这种树的皮,它是什么树?[沟通]树皮是它的产胶组织,流出的汁就是自然橡胶。[探讨]拉扯橡皮筋,你发觉橡胶具有性。用砂纸打磨网球鞋底,你发觉橡胶具有性。燃烧车轮外胎碎片,你发觉。试验桌面上铺了一层橡胶,是因为。[幻灯片展示]汽车、飞机、轮船、垫圈、运输带等。[讲解]橡胶最初是从橡胶等植物中获得的。人们依据自然橡胶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用化学方法制得了合成橡胶。轮胎主要由自然橡胶制成,弹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胶制成,耐磨;飞机轮胎由顺丁橡胶制成,弹性好,耐磨;轮船利用了橡胶的防水功能;垫圈多由丁腈橡胶制成,耐油、酸碱;运输带由氯丁橡胶制成,耐油、耐高温、耐老化。活动3:鉴别面料的种类[板书]3.合成纤维[情景设置]大多同学都穿过羊毛衣服,当你从商场买来一件毛衣时,你如何鉴定该毛衣的面料是不是纯羊毛呢?[组织探讨]组织学生依据生活阅历绽开探讨,提出方案。[组织试验]组织学生利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棉和锦纶。[供应信息][组织沟通]组织学生沟通试验现象及鉴别结果。活动4:有关“白色污染”的调查和塑料的利与弊的探讨[引入]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醛塑料诞生了,20世纪30~40年头合成了很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快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觉,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这是什么缘由呢?[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板书]二.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由于塑料废弃物多呈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组织沟通]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找书籍等手段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课上进行沟通。[组织汇报]1.组织调查小组就“你所居住地段白色污染现状的调查”进行汇报。组织调查小组就“市民对白色污染的相识”这一调查进行汇报。[组织探讨]组织学生为减缓白色污染出谋献策。[学生看书回答]方法有:1.削减运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运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3.运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三、典例剖析例依据你的生活阅历和所学学问,对下列物质按要求进行分类(填写标号)。①电灯灯口②轮胎③尼龙绳④一次性注射器⑤电视机外壳⑥输送机皮带⑦医用手套⑧电木⑨雨衣⑩毛衣(1)属于纤维制品的是;(2)属于塑料制品的是;(3)属于橡胶制品的是。【解析】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答案】(1)③⑩(2)①④⑤⑧⑨(3)②⑥⑦课堂检测老师引导学生做《状元导练》P53“当堂训练”中的题目,并有针对性地讲解。课堂小结[提问]请同学们相互探讨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还有没有感到怀疑的学问,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小结]学完本课你应当知道:1.有机高分子材料(1)分类(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2.白色污染及环境爱护(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③假如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2)解决途径①削减运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运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③运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六、布置作业1.《状元导练》P54“课后作业”练习,并提示学生预习后续内容,试着做《状元导练》P55“课前预习”。2.课本P272习题第2、3题。9.2化学合成材料第1课时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1.自然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自然橡胶。2.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3.塑料的性质。二、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1.削减运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2.重复运用某些塑料制品;3.运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结合新课标,在教学中应留意以下问题:1.通过生活中物品的展示,将课堂延长至生活。本节中涉及的材料有很多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学中相应物品的展示,既能激起学生的爱好,又可使学生相识到化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被展示的物品既可以是老师自己搜集所得,也可以让学生自带,对于后一种做法,会使学生对被展示物及与其关联的学问产生更深刻的相识。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