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第六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4河北安平中学月考)东北地区一般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从1980年的1297.9万,锐减至2014年的473.9万。下图示意东北地区近25年一般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占全国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据此完成1~2题。1.东北地区人口诞生率陡降时期始于()A.20世纪70年头 B.20世纪80年头C.20世纪90年头 D.21世纪10年头2.1980—2014年东北地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削减的主要缘由是()A.老工业基地衰落 B.移民外迁C.医疗水平较低 D.人口政策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如下表所示。读表,完成3~5题。项目0~14岁比重15~64岁比重65岁以上比重全国-6.29%4.38%1.91%甲省-7.28%6.58%0.7%(注: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3.依据该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A.人口增长加快 B.诞生率低于死亡率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D.劳动力仍较足够4.甲省()A.人口进入零增长B.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有大量人口外出打工D.抚养比上升5.甲省最可能是()A.贵州 B.广东 C.甘肃 D.四川(2024湖南衡阳八中质检)常住人口的改变数据能肯定程度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图表示2024年部分地区常住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其中圆面积的大小表示常住人口较前一年的增长数量,若空心则表示人口削减。据此完成6~7题。6.由图可知,2024年()A.江苏的人口变动比浙江大B.陕西非农业人口比江苏多C.新疆常住人口的增长率大于河南D.辽宁的人口流失规模小于北京7.浙江近几年的常住人口规模逐年扩大,以下对人口增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量多来自自然增长B.新增劳动人口都从事其次产业C.赴浙江的旅游人数大幅增加D.常住人口增量减缓了老龄化进程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下图示意1985—2010年粤、豫、滇、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据此完成8~9题。8.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市依次是()A.粤、豫、滇、京 B.京、粤、豫、滇C.豫、京、滇、粤 D.滇、豫、粤、京9.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收入差异 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为我国省际流淌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我国省际流淌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人口线东南趋向均衡C.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D.人口线西北集聚程度提高11.最可能导致2024—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淌量下降的缘由是()A.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削减B.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D.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提高二、综合题(共46分)12.(28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人口的诞生性别比,通常以每诞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诞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国际上通常将人口诞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样。男女性别同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下图示意1980—2015年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改变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据图归纳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改变的特征。(4分)(2)分析20世纪80年头以来,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缘由。(10分)(3)说出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8分)(4)请结合实际状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6分)1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5年)》领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下表是广东省等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表。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省流出地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第5位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1)指出实施《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5年)》的影响。(4分)(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哪个省级行政区?(2分)(3)我国大规模跨省人口流淌的主要缘由是什么?(2分)(4)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市、区)人口流淌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10分)参考答案第六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1~2.1.B2.D第1题,图中小学生在校比例陡降时期始于1990年,小学生一般是6岁左右上小学,1990年入学的小学生约是1984年诞生的,因此诞生率陡降时期始于20世纪80年头,B项正确。第2题,1982年,安排生育被党的十二大确定为基本国策。安排生育政策降低了诞生率,1980—2014年东北地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削减的主要缘由是人口政策,D项正确。老工业基地衰落、移民外迁、医疗水平较低的影响不如安排生育政策影响大。3~5.3.D4.B5.B第3题,表中数据反映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诞生率下降(0~14岁比重下降)、15~64岁(主要劳动力)比重上升、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诞生率下降说明人口增长减慢,A项错误;没有死亡率数据,故不能反映诞生率低于死亡率,B项错误;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是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表中数据没有反映,C项错误;15~64岁(主要劳动力)比重上升,说明劳动力仍较足够,D项正确。第4题,读表可知,甲省第六次人口普查0~14岁比重下降幅度和15~64岁比重上升幅度都高于全国,65岁以上比重上升幅度低于全国水平,故选B项。第5题,读表可知,甲省15~64岁比重上升幅度高于全国,是人口迁入大省,说明该省经济较发达,比较四个选项广东最符合,故选B项。6~7.6.C7.D第6题,圆面积的大小表示常住人口较前一年的增长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的人口变动比浙江小,A项错误。陕西常住人口总数比江苏少,城市化率比江苏低,故非农业人口比江苏少,B项错误。新疆圆面积较河南大,且常住人口总数远少于河南,所以新疆的常住人口的增长率大于河南,C项正确。辽宁的人口流失规模大于北京,D项错误。第7题,浙江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机械增长率高,人口增量多来自机械增长,A项错误。外地迁入劳动人口相当一部分从事其次产业,并不是全部,B项错误。赴浙江旅游的人不属于常住人口,C项错误。机械增长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故常住人口增量减缓了老龄化进程,D项正确。8~9.8.B9.A第8题,甲、乙人口净迁移率较大,为净迁入地区,应当是京、粤,甲比乙更大,而且迁入人口起步较晚,所以说甲是京,乙是粤。丙、丁人口迁入率几乎都是负值,说明都是以人口迁出为主,应为豫、滇;豫迁出人口较多,应当是丙;滇迁出人口相对较少,应当是丁。第9题,改革开放以后,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成为人口主要迁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就业机会少,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地区。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差异,选择A项。10~11.10.C11.D第10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从图中可知,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直到2030年人口仍大量迁入,大量人口的迁入,会导致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据此选C项。第11题,我国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随着西部较落后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向外迁移人口数量削减,会导致我国省际人口流淌量下降。12.答案(1)自1980年以来,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1980—1998年人口诞生性别比增长较快;2000年人口诞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始终处于偏高状态;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人口诞生性别比起先逐年下降。(2)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男女不同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深化人心,导致重男轻女生育观的产生,从而加剧了人为干扰性别生育的欲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B超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为人为性别选择供应了可能;安排生育限制了生育的数量,催化了人口诞生性别比的失衡;一些极度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女婴瞒报漏报以及溺弃女婴的现象;等等。(3)可能导致婚姻挤压,就业挤压,犯罪现象增加,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加剧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引发各种社会问题。(4)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宣扬男女同等的思想,转变男孩偏好的生育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减缓民众“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缓解人口诞生性别比失衡。解析第(1)题,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改变的特征可从图中干脆读取,留意分时间段分析。第(2)题,人口诞生性别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科技发展水平、性别卑视、生育政策等均有关系。20世纪80年头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男女不同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重男轻女生育观、B超技术的普及、安排生育政策等催化了人口诞生性别比的失衡。第(3)题,结合社会常识,从婚姻、就业、社会和谐等方面阐述。第(4)题,缓解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可以从思想观念、法制、完善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落实解决。13.答案(1)促进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的合理流淌,有利于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和缩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加剧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惊慌等问题。(2)山东。(3)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4)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沟通;等等。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化与老年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小型单级真空发生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职业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级试车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fanuc机器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业务顾问考试试题及答案
- 儿科疾病防治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汽车租赁服务合同
- 临床影像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助学贷款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辽宁沈阳地铁三号线招安检员和安保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特斯拉汽车供应链管理》课件
- 内河船舶船员基本安全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无人机操控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 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 I 卷-数学试卷-全国
-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8400字(论文)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一
- (试卷)2024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
- 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及答案
-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146题带答案(可打印版)
- DB43T 2534-2022 电力气象服务技术规范
- 工程合伙人协议书范文模板下载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