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1页
气压带和风带(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2页
气压带和风带(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3页
气压带和风带(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4页
气压带和风带(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

第9练气压带和风带

(建议用时: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2022年2月,20多名荷兰中学生在加勒比海地区参加帆船训练。他们3月18日从圣卢西亚岛(14。:\)

出发,途中短暂经停亚速尔群岛,最终在4月26日回到荷兰。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3

小题。

1.加勒比海地区该季节适合进行帆船训练,主要影响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B.海域面积

C.东北信风D.洋流性质

2.航线选择途经亚速尔群岛的主要原因是()

①避开有人岛屿,防止人为干扰训练②地理位置适中,便于补给食水

③接近大圆劣弧,航程相对较短④避开飓风源区,保证航行安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沿图示航线,帆船到达亚速尔群岛的时间比计划提前,根本原因是()

A.帆船动力强劲B.航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C.全程顺风顺水D.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偏南

【答案】1.C2.C3.D

【解析】第1题,帆船是无动力的,所以帆船训练主要考虑的是风,加勒比海地区受东北信风影响,风力

风向常年稳定,适宜帆船训练;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风力较小;海域面积、洋流性质不是影响帆船训

练的主要因素。

第2题,帆船航行时间耗时较长,中间需要补给,②正确;最短航线为两地间大圆的劣弧段,亚速尔群岛

位于最短航线上,适合进行补给,③正确;亚速尔群岛为有人岛屿,①错误;飓风为偶发性天气系统,④

错误。故选C项。

第3题,帆船自身无动力,A项错误;航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会导致时间延后,B项错误;不是全程顺

风顺水,C项错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位置偏南,会导致帆船航行过程中经过无风带的时间短,经过

西风带的时间长,加快帆船的航行速度,缩短航行时间,D项正确。

下图为陆地(用n(TE代表)与海洋(用16(F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

空分布状况。其中,图一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二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4-6小题。

4.从多年平均状况看,40°N附近冬季风影响时间为

A.3个月B.6个月C.7个月D.8个月

5.从多年平均状况看,5(TN风力最小的时间是()

A.4月B.5月C.7月D.11月

6.图二年份,我国主要表现为()

A.冬季气温偏高B.夏季气温偏高

C.降水南涝北旱D.降水南旱北涝

【答案】4.C5.B6.C

【解析】第4题,明确图中数字为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如果为说明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陆地为

高压,盛行冬季风。结合图一可知,40°N气压为“十”共7个月,说明该地冬季风影响时间为7个月。

第5题,图一中,陆地与海洋气压差为0时,正好是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时期,此时风力最小。图示5(TN

附近每年5月、9月气压差为0。

第6题,图二与图一相比,冬季气压差增大,说明冬季风增强,气温偏低;夏季气压差减小,说明夏季风

减弱,则雨带位置偏南,会导致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呈现南涝北旱态势。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

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如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7-8

小题。

-2.0LJ-------------1-------------1-------------1-------------1

19601970198019902000年

7.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8.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夏季风逐年增强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答案】7.C8.D

【解析】第7题,由图可以看出,海陆热力差指数有正有负,不能说明陆温高或海温高;海陆热力差异有

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并不是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第8题,当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时,夏季风较强,反之较弱,海陆热力差指数时正时负,说明夏季风时强

时弱。1961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大且为正,说明夏季风强,影响北方时间长,即华北地区降水偏多;1980年

海陆热力差指数小且为负,说明夏季风弱,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甲)及附近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9-10小题。

9.控制甲岛屿的气压中心属于()

A.西伯利亚高压的延伸部分B.夏威夷高压的延伸部分

C.极地高压带的一部分D.副极地低压带的一部分

10.图示时期,甲岛屿降水较多,其降水类型主要为()

A.台风雨B.地形雨

C.对流雨D.锋面雨

【答案】9.D10.D

【解析】第9题,由经纬度、等压线和槽线等信息判断,甲岛正值阿留申低压控制,阿留申低压为副极地

低压带被陆地冷高压切断后保留在海洋上的低压中心。

第10题,甲岛屿被槽线贯穿,槽线附近易发育锋面系统,会给甲岛带来丰富降水,故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

雨。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

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

值曲线。据此完成11-13小题。

8

s6

s

4

o.2

oS.0

2

-S

-S4

-6

-8

O.,

8809019201940196019802000年份

11.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最明显的年份是()

A.1900年B.1930年

C.1960年D.1990年

12.1910〜1920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增多B.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低

C.南方地区保暖马甲畅销D.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早

13.与1960年相比,1980年黄河()

A.结冰期较长,凌汛灾害严重B.含沙量增大,三角洲增长快

C.径流量减小,下游断流加剧D.径流量增大,下游洪涝严重

【答案】11.C12.D13.C

【解析】第11题,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南旱北涝,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长,伏旱期明显。

读图可知,1960年夏季风指数距平值最大,说明夏季风最强。

第12题,距平值大于0,季风势力强,小于0,季风势力弱。读图可知,1910〜1920年,夏季风较强,冬

季风较弱,因此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我国北方降水增多,冬季较暖。我国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减少;西北

地区天山雪线应偏高;冬季风较弱,南方保暖马甲滞销;夏季风较强,春季气温回升时间早,导致华北地

区植物发芽较早。

第13题,与1960年相比,1980年夏季风弱,冬季风强,因此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少,径流量减小,下游断

流加剧;结冰期虽然长,但河流流量小,凌汛灾害不一定严重;河流径流量减小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减少,

三角洲增长慢。

下图为亚洲东部(115个以东)多年平均南、北风向在各纬度上的季节变化图,箭头长短代表风力大小。

据此完成14-15小题。

纬度/N

60°「+♦♦***/、+***♦

|||…,八\II41

50°-।।।।y।।।।।

|||Ii*♦':++++

40°­♦♦♦♦/

♦♦♦,—tiii

30°\♦

八、♦♦♦

20°-1

123456789101112月

14.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亚洲高压B.冰岛低压

C.阿留申低压D.副热带高压

15.关于亚洲东部冬、夏季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影响范围更广B.冬季风强盛时间更长

C.夏季风北进快于南退D.冬季风影响不到海南岛

【答案】14.D15.B

【解析】第14题,亚洲东部(115°E以东)为季风气候,夏季风为偏南风,读图可知,图中曲线为南风北界,

即夏季风的北界,夏季风北界的南北移动是由西太平洋高压(副热带高压带在太平洋西部的分支)势力强弱、

南北进退位置决定的,因此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副热带高压,与亚洲高压、

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关系不大。

第15题,与冬季风相比,亚洲东部夏季风影响范围仅限于离海洋较近的地区,影响范围较小;亚洲东部夏

季风大致4〜5月开始登陆,7〜8月到达最北位置,北进时间为3〜4个月,夏季风10月退出大陆,南退时

间约2个月;东亚季风的冬季风势力强劲,可以影响海南岛。

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为研究绿洲效应,选取图示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绿洲和沙漠间存在明显的

局地环流。据此完成16-19小题。

98.599

40.5

匚二I绿洲

匚二I沙漠

。观测点

720L

等高线/m

40

16.选择图示区域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该区域()

A.绿洲面积广阔B.山地沙漠环抱

C.地下水源充足D.远离人口密集区

17.受外界气流扰动较为明显的观测点是(

A.甲B.乙C.丙D.T

18.北京时间18时丁点的风向最可能是()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答案】16.B17.A18.D

【解析】第16题,山地沙漠环抱,地势较低,且受外界扰动小,绿洲效应显著,容易形成局地环流,B正

确;该区域绿洲面积较大,但这不是选择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A错误;地下水源充足,利于绿

洲的发展,但与研究内容关系不大,C错误;研究内容与人居环境无关,远离人口密集区不是重点考虑的因

素,D错误。故选B。

第17题,依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部非季风区,在西风带的控制范围内,观测点围绕

的绿洲所处的地形南北相对较高,东西向相对较低,甲地易受中纬西风影响,A正确;乙地位于绿洲北侧,

西部有绿洲阻挡,可减弱西部来风,B错误;丙、丁两点位于绿洲东部,受西部来风扰动更小,C、D错误。

故选A„

第18题,北京时间18时时,该绿洲的地方时大约是16时36分,光照较强,沙漠形成低压区,绿洲形成

高压区气流由绿洲向周边辐散,丁点位于绿洲南缘,应吹偏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非洲大陆自然带呈对称分布,但从局域视角发现非洲不同区域自然带的分布也具有特殊性。下图示意

非洲南部自然带分布。完成下面19-20小题。

织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9.该区域热带荒漠带南部展宽,主要原因是()

①盛行西风影响时间缩短②东南信风控制时间延长

③东部山地阻挡海洋水汽深入④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甲、乙、丙、丁四地,降水量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T

【答案】19.D20.D

【解析】第19题,热带荒漠带南部展宽的原因有东部山地阻挡海洋水汽深入,另外该自然带南部纬度较高,

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该气压带与东南信风相比,降水的可能性更小,使荒漠带由沿海向东部延伸拓

宽,③④正确;该地荒漠带纬度较低,不受盛行西风带影响,①错误;荒漠带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时间长,受东南信风控制时间短,②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20题,四地中,丁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中央高原以东,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降水

最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大规模气流在爬越高原和高山时常常在高山迎风侧受阻,造成空气质量辐合,形成高压脊;在高山背

风侧,则利于空气辐散,形成低压槽。西南低涡是云贵高原常出现的、生成于对流层中层和低层的气旋。

某次西南低涡生成于乌蒙山东侧,给当地天气带来较大影响。下图示意本次西南低涡形成时的环流形势。

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在西南低涡控制下,当地易出现()

A.持续晴天B.气温骤降

C.阴雨天气D.大风扬沙

22.西南低涡易在图示区域维持较长时间,主要取决于()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势格局

C.暖气团势力的强弱D.水汽输送形势

【答案】21.C22.B

【解析】第21题,西南低涡是云贵高原常出现的、生成于对流层中层和低层的气旋,盛行上升气流,容易

成云致雨,形成阴雨天气,C正确,A错误;西南低涡受西风影响,较为暖湿,B错误;当地山脉众多,植

被覆盖率较高,大风扬沙的概率低,D错误。故选C。

第22题,由图可知,该区域周边多山地,阻挡了天气系统的移动,停留时间较久,B正确;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暖气团势力的强弱、水汽输送形势会影响西南低涡存在的时间,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选B。

下图为某季节15km高度范围内平均纬向风速分布图,正负代表不同纬向风向。完成下面23-24小题。

近地面------t—纬向风速(m/s)

-10()10203()..............'''

23.只考虑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此时最可能为()

A.1月B.4月C.7月D.10月

24.最接近该经线2(TN不同高度风速、风向的是()

loimi

\5km

1球面

Q

①②③④风速10m/s

【答案】23.A24.A

【解析】第23题,图中30°N附近近地面与40。N以北地区平均纬向风速均为正值且风速不小,结合该

纬度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等基础知识可知,30°N附近近地面与40°N以北地区均吹西风,此时气压带风带

偏南,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1月最有可能,故选A。

第24题,选项中不同箭头代表不同高度的风向与风速。近地面20°N为东北信风,风向为东北风,风速较

上空小,②③错;5km高度和10km高度的高空,在高空的同一水平方向上,低纬度气压高,高纬度气压低,

纬向风向转变为西南风且随高度升高不断右偏和加速,①正确,④错。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

25.读全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中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某月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

【答案】25.(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

道低气压带南移)。

(2)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

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汇合。

(3)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图示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

赤道低气压带南移,据此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其季节移动规律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为西南

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交汇。

第(3)题,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

冬季则被高压控制,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上层(100百帕)存在的季节性庞大暖性高压系统称之为南亚高压(又称青

藏高压)。南亚高压生成于副热带,但与一般的副热带高压的动力性质和生成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南亚高压

西起非洲西海岸,东至西太平洋,约占所在纬度带1/2的面积(如图)。据研究,南亚高压的进退活动与我国

东部地区的旱涝关系十分密切。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我国东部上空存在一个异常反气旋,其中心自上

而下向南倾斜,在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辐散,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

(1)推测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的月份,并说明理由。

(2)比较南亚高压强度最大的月份时,3(TN〜4(TN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分析南亚高压的位置偏北时,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答案】26.(1)月份:7月份。理由:南亚高压是暖性高压,是低层气流辐合上升、高层空气堆积产生

辐散而形成的高压;夏季气温高,气流温度高,上升气流强,故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在7月。

(2)气候特征:西岸炎热干燥,东岸高温多雨。成因:3(FN〜4(TN亚欧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TN〜4(FN亚欧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7月份受从海洋

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影响。

(3)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对流层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辐散,近地面大气辐合,中心气流上升,造成华

北地区降水偏多;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中心气流下沉,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南亚高压位置偏

北,对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导致我国整个雨带位置偏北,易造成北涝南旱。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南亚高压是对流层上层(100百帕)存在的季节性庞大暖性高压系统,所

以南亚高压强盛时,对流层下层气温应较高,盛行上升气流,从而导致对流层上层空气密度增大,高层空

气堆积形成暖性高压,而南亚高压西起非洲西海岸,东至西太平洋,所在地区对流层下层陆地面积占据绝

对优势,北半球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上升气流强,所以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在7月(注:北

半球陆地7月温度最高)。

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在7月,3(TN〜4(TN亚欧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

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7月盛行东南风,东南风从海洋带来水汽,使得3(TN〜40咕亚欧大

陆东岸在该月高温多雨;30小〜4(TN亚欧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

带交替控制,7月3(FN〜4(TN亚欧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

第(3)题,根据材料“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我国东部上空存在一个异常反气旋,其中心自上而下向南

倾斜,在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辐散,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可知,在低层华北地区气流辐合上升,

使得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由此可知在低层长江流域盛行下沉气流,多晴

朗天气,降水偏少,所以长江流域降水减少;同时,南亚高压西起非洲西海岸,东至西太平洋,南亚高压

位置偏北,对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我国夏季风势力较强,雨带停留在我国北方地区,北方易形成

涝灾,而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较强,降水少,易形成旱灾,从而易造成北涝南旱。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大陆四面环海,年平均降雨量不足500毫米,空间分布极不均匀。7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

区受高压系统影响,降水偏少。图为澳大利亚大陆位置示意图。

(1)从大气运动的角度,解释7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的原因。

(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甲地降水集中分布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3)推测乙地的自然带类型,并说明理由。

【答案】27.(1)高压系统控制,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水平方向上,风从内陆吹向海洋,

水汽稀少,故降水偏少。

(2)南半球夏季,北半球的东北风南移越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