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西专用)_第1页
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西专用)_第2页
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西专用)_第3页
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西专用)_第4页
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西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4-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说明:1.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85分钟。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3.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4章第2节(人教版2024)。4.难度系数:0.65。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学校一节课45;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答案】mincm【详解】[1]一节课的时间45min。[2]课桌的宽度约50cm,中学生的步幅与此差不多,在50cm左右。2.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景物在往后退,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当汽车行驶速度为360km/h时,该速度等于m/s。【答案】汽车或乘客100【详解】[1]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景物在往后退,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汽车,因为窗外的景物相对于汽车位置发生变化。[2]速度3.如图所示的“隔墙有耳”漫画,墙左边两人正在说话,说话声是由声带产生的。墙右边的人耳贴墙可以听到左边两人说话的内容,这里左边的人发出的声音能通过和墙壁传播到右边人耳中。【答案】振动空气【详解】[1]一切声音时有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墙左边两人正在说话,墙右边的人耳贴墙可以听到左边两人说话的内容,这里左边的人说话的声音能通过空气和墙壁传到右边人耳的。4.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弹奏三弦时,拨动不同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听众根据不同乐器的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答案】音调音色【详解】[1]弹奏三弦时,拨动不同的位置,弦的长度发生改变,弦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故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音色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5.考试时,监考老师常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这是在减弱噪声。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监考老师提醒考生交卷说明声音能传递。【答案】声源处信息【详解】[1]监考老师把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考试结束铃声响起,考试结束,考生交卷,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6.如图所示为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妇好鸮尊”,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件鸟形铜尊。古代劳动人民铸造青铜器时,将熔化后的高温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铜熔化成铜液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冷却成型的过程,铜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答案】吸热凝固【详解】[1][2]铜熔化成铜液需要吸热,冷却成型的过程中,铜液由液态变为固态,发生了凝固。7.如图所示,该装置是由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组成的,甲是干燥的,我们发现(选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若将它们放置通风口,则示数相差变(选填“大”或“小”)。【答案】乙大【详解】[1][2]乙温度计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因为湿棉纱布里的水会汽化,汽化吸热,故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在通风口处,乙温度计的汽化要快一些,示数相差变大。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月光下的地面上出现了李白的影子,这是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月亮(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答案】直线传播不是【详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就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因此月亮不是光源。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9.井底之蛙这一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下列光路图(图中的井中无水)能解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是()A.B.C. D.【答案】D【详解】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从青蛙的眼睛到井口的边缘画出两条光线即青蛙看到的范围,光从井外射向青蛙的眼睛。故选D。10.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A.1.5m/s B.1.25m/s C.1.2m/s D.1.3m/s【答案】C【详解】小明去上学时,前半程的时间为后半程时间为从家到学校总时间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a、b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南运动,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b车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a车和b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0~4s内,a车的平均速度是大于b车速度C.0~4s内,a、b两车行驶的路程不相等D.4~6s内,以b车为参照物,a车向南运动【答案】D【详解】A.2~4s内,由图甲可知,a车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可知,b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甲可知,0~4s内,a运动的路程s1=20m,时间t1=4s,则a车的平均速度为由图乙可知,b车速度为5m/s故B错误;C.由图甲可知,0~4s内,a车行驶的路程为20m,0~4s内,b车行驶的路程为a、b两车行驶的路程相等,故C错误;D.4~6s内,由图甲可知,a车运动的路程为s2=60m-20m=40m则4~6s内,a车的速度为由图乙可知,b车的速度为5m/s,以b车为参照物,a车向南运动,故D错误。故选C。1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靠近法线时,反射光也靠近法线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当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0°时,反射角也为10°D.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也增大5°【答案】A【详解】A.入射光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也减小,所以,反射光也靠近法线,故A正确;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B错误;C.当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0°时,入射角为90°-10°=80°反射角也为80°,故C错误;D.入射角增大5°时,则反射角也增大5°,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增大10°,故D错误。故选A。13.如图是课本中四个实验配置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①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②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C.图③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图④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固定于桌面的尺子,尺子发声的音调会发生变化【答案】ABC【详解】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是音叉振动将水花激起,利用了转换法,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敲击后的音叉振幅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将乒乓球弹开的越远,探究的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B正确;C.随着瓶内空气被不断抽出,听到的铃声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进一步推理可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正确;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固定于桌面的尺子,尺子的振幅发生变化,尺子发声的响度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ABC。1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甲、乙两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开始凝固,甲和乙在时刻同时凝固完成B.实验中选用的甲和乙物质是不同种物质C.在时刻甲和乙两种物质均为液态,在时刻甲和乙两种物质均为固液共存态D.当温度刚降低到时,甲已经完全凝固,而乙则刚开始凝固【答案】BD【详解】AC.由图可知,甲物质在t1时刻开始凝固,t3时刻凝固完成,t1-t3固液共存;乙物质t1时刻为固态,在t2时刻开始凝固,t4时刻凝固完成,t2-t4固液共存,故AC错误;B.由图可知甲乙两物质均为晶体,且凝固点不下相同,则为两种不同的物体,故B正确;D.由图可知,甲的凝固点为,乙的凝固点为,当温度刚降低到时,甲已经完全凝固,而乙则刚开始凝固,故D正确。故选BD。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15.如图是我国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用大炮瞄准飞行速度为450m/s的模型飞机,开炮后经2s看到模型飞机爆炸,再经6s听到爆炸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光的传播时间)求:(1)从开炮到模型飞机爆炸,模型飞机飞行的距离。(2)模型飞机爆炸时离炮口的距离。(3)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答案】(1)900m;(2)2040m;(3)1020m/s【详解】(1)已知模型飞机的速度v=450m/s,时间t=2s,则从开炮到模型飞机爆炸,模型飞机飞行的距离为(2)飞机爆炸时到炮口的距离(3)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16.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发现其将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山崖108m时第一次鸣笛,0.6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2s,司机第二次鸣笛。(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客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2)客车第二次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3)客车从第一次鸣笛到第二次鸣笛听到回声时所行驶的路程。【答案】(1)20m/s;(2)0.4s;(3)44m【详解】解:(1)设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山崖的距离为L,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整个过程如图所示因第一次鸣笛时客车到悬崖距离的2倍等于声音传播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所以,由可得解之得v=20m/s。(2)第二次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第二次鸣笛时客车到悬崖距离的2倍等于声音传播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由可得解之得t3=0.4s。(3)客车从第一次鸣笛到第二次鸣笛听到回声时的所经历时间为客车从第一次鸣笛到第二次鸣笛听到回声时所行驶的路程为答:(1)客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20m/s;(2)客车第二次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0.4s;(3)客车从第一次鸣笛到第二次鸣笛听到回声时所行驶的路程为44m。17.暑假,小明和妈妈计划去井冈山旅游,小明查询到南昌西站到井冈山站的C193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于是准备第二天从南昌西站出发,已知小明家距南昌西站17km,市内限速60km/h。(南昌西站到井冈山的铁路轨道长约为300km)南昌西吉安井冈山到站时刻______15︰4116︰47出站时刻13︰2715︰44一一(1)求这趟列车从南昌西站到井冈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若爸爸开车送她们,为在列车出站半小时前到达车站,她们最迟应几点出门?(3)爸爸驾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时5min,求这座大桥的长度;(4)若小明和妈妈乘坐的C193次列车全长760m,当以144km/h的速度通过某座长为5560m的桥时,求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为多少秒?【答案】(1)225km/h;(2)12:40;(3)4.5km;(4)120s。【详解】(1)这趟列车从南昌西站到井冈山的平均速度是(2)爸爸开车送她们,在列车出站半小时前到达车站,即需要在12:57分到达车站,由题可知熙熙家距南昌西站17km,市内限速60km/h,则他们从熙熙家到达南昌西站所需时间为所以他们最迟出门的时间t2=12:57-17min=12:40(3)这座大桥的长度(4)列车全部在桥上的路程为列车速度为144km/h=40m/s,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为答:(1)这趟列车从南昌西站到井冈山的平均速度是225km/h。(2)她们最迟应12:40出门。(3)这座大桥的长度4.5km。(4)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为120s。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8.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仪器吗?(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正确的视线方向是,橡皮的长度是cm;(2)用停表测量体育课上某同学800m的成绩,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mins;(3)图丙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A/B/C)会使结果偏大;图丁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答案】0.1B2.7546.5A-3【详解】(1)[1][2][3]如图甲所示,将1cm平均分成了10等分,故分度值为0.1cm;正确的视线方向是视线与刻度线垂直,故B符合题意;橡皮的长度是(2)[4][5]如图乙所示,分针指向了4min;由于没有过半,故秒针在第1圈,读30s以内,故此时的读数为6.5s,停表显示的时间是4min6.5s。(3)[6]温度计读数时,A俯视,会造成测量值偏大,B读数方法正确,C仰视,会造成测量值偏小。[7]图乙所示的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液柱在零刻度的下方,示数是-3℃。19.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测量温度凝固点/℃沸点/℃水银酒精(2)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3)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水沸腾前后的现象和水在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图乙是熊悦同学实验中不同时间观察到的水中气泡变化情况,表示水沸腾现象是(选填“(1)”或“(2)”)图;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是由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当水温升到时,熊悦组的同学开始每个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012345678910温度/℃88909294969899100100100100熊悦同学撤去酒精灯发现原来沸腾的水不再沸腾,马上他又将燃烧的酒精灯放回原处,发现水又重新沸腾,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选填“吸热”或“放热”);(5)如图丙,熊悦、何一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了a,b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不同;(6)撤去酒精灯后,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分析原因可能是。【答案】(1)水银;(2)自下而上;(3)(1);液化;(4)吸热;(5)质量;(6)石棉网有余温【详解】(1)[1]温度计里面的液体的沸点需要超过水的沸点才可以用来测将水加热至沸腾的实验,酒精的沸点没有超过水的沸点,而水银的沸点超过了水的沸点,故选水银温度计。(2)[2]实验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碰触容器底和壁,所以安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3]图乙是熊悦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图(1)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此时气泡上升变大。[4]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这是因为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烧杯上方遇冷液化形成“白气”。(4)[5]水温达到沸点,加热能沸腾,停止加热,不沸腾,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吸热。(5)[6]由图丙可知,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所以a和b的质量是不同的。(6)[7]撤去酒精灯,水没有停止沸腾,说明水还可以从外部吸收热量,所以原因可能是石棉网还有余温,可以继续给烧杯加热。20.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1)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附有量角器的半圆形白纸板竖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分别沿、、入射,在纸板上观察到的光路如图甲所示,说明反射角入射角。(2)图甲中,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入射,反射光沿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3)图乙中,要在右侧纸板上看到反射光,需将右侧纸板向折;(4)上题中利用带有量角器的半圆形白纸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5)图甲中将光源固定在铁架台上优点是;(6)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康康将纸板沿剪开,把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则在纸板的(选填“上”或“下”)半部分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答案】等于可逆前可以直接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光线稳定,方便记录下在【详解】(1)[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分别沿AO、BO、CO入射,在纸板上观察到的光路如图甲所示,由图中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入射,反射光沿OA射出,光线可以沿原光路返回,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3]图乙中,要在右侧纸板上看到反射光,需将右侧纸板向前折,此现象说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4]利用带有量角器的半圆形白纸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5)[5]图甲中将光源固定在铁架台上优点是光线稳定,方便记录。(6)[6][7]康康将纸板沿剪开,把上半部分向后折,则右侧纸板的上半部分与左侧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如图乙所示,则在纸板的下半部分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1.小聪爸新买了一部新能源汽车,小聪发现他爸还特意给车的引擎盖加装了一块隔音板,他很好奇物体隔音的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准备着手实验进行探究,以下是他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物体的隔音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①可能跟材料的种类有关;②可能跟材料的厚度有关。设计实验:Ⅰ。如果甲所示,小聪利用手机先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