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新高考专用)专题10 史前时代至中古时期: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多元世界的初现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新高考专用)专题10 史前时代至中古时期: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多元世界的初现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新高考专用)专题10 史前时代至中古时期: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多元世界的初现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新高考专用)专题10 史前时代至中古时期: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多元世界的初现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新高考专用)专题10 史前时代至中古时期: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多元世界的初现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史前时代至中古时期: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多元世界的初现目录考点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易错点1】地理环境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影响【易错点2】古代人类文明交流的途径考点二中古时期的世界【易错点1】欧洲中古时期是孕育重大进步的阶段【易错点2】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直接跳转到对应内容考点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01地理环境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影响01【破解】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当然,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并非决定性作用。古代文明古国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如古代黄河、尼罗河和印度河流域先后建立起地区性大国,巴尔干半岛则产生了众多城邦国家,这与各国或地区的地理和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古代黄河流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平原辽阔,这种环境有利于农业文明的发展,而封建小农经济是一种分散的自然经济,要想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就需要有一个中央集权的制度来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从而保证小农经济下社会生产力的正常发展,于是有利于中央集权统一大帝国的形成。古希腊城邦多为蕞尔之邦,小国寡民,独立发展。在这狭小的共同体内,城邦公民之间容易产生认同感与亲近感,再加上人口少易于表决,于是容易形成直接民主的政治模式。【深度剖析真题】1.(2023·河南开封·统考一模)“四大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反映了“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的地理位置,据图分析可知(

)A.文明的产生主要受其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B.人类文明的形成取决于区域内有无大河C.早期文明因缺乏交流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 D.四大古国都依据河水涨落规律发明太阳历【警示】地理环境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问诊】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世界)。依据地图可以看出,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基本处于平原地带,而且位置都在统一维度范围内,这说明地形、气候和水源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条件,A项正确;人类文明的形成取决于区域内有无大河,说法错误,排除B项;早期文明因缺乏交流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说法错误,排除C项;四大古国都依据河水涨落规律发明太阳历,依据地图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答案】A【叮嘱】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并非决定性作用。【走出误区专练】1.(2023下·重庆沙坪坝·高三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在古埃及近九百年的历史中,人们长期使用木质的耕犁和锄头,直到新王国时期,青铜农具才普及。比古埃及文明晚诞生一千多年的中国,却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于丰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像儿童离不开引绳一样。”材料旨在强调A.古埃及的农业不及中国 B.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C.农具改进推动经济发展 D.青铜农具代表文明水平2.(2023下·云南保山·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材料表明()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C.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3.(2023上·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尼罗河是一条狭长条带状的河道,其间没有破碎的地理单元,野心勃勃的地方统治者极力通过统一活动扩大自己的支撑区。尼罗河也使古埃及文化选择了带状延伸,形成由南向北的多元一体化模式。这可以用于说明,古代埃及(

)A.形成统一集权国家的因素 B.自然地理环境左右历史进程C.法老掌握重要权力的渊源 D.文化传承助推社会形态演进4.(2022下·云南保山·高三校考期中)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C.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5.(2023河南郑州高三期中)根据下图可知,早期欧亚非文明的形成(

)A.反映了世界文明的同步发展 B.促进了各区域经济发展C.体现了各文明体之间的交流 D.得益于适宜的地理环境02古代人类文明交流的途径02一般来说,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这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构建了不同文明的乐章。暴力冲突:战争与文明交流紧密相关,战争虽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常会在一次猛烈的战争之后导致文化的迅速传播与渗透。如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明与古代的东方文明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和平交往: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相互了解,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如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鉴真东渡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玄奘西行推动了唐朝与南亚的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来华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和平交往是古代中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我们应当尊重不同的文化,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深度剖析真题】1.(2023·山东省·高考真题)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警示】人类文明交往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问诊】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古代史(罗马)。据材料“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结合图示可知拱门形制在亚述、安息宫殿门和罗马凯旋门上都有应用,说明人类文明之间存在交流和融合,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融合,A项正确;仅从拱门形制的应用,无法断定区域文化的统一,排除B项;“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表述夸大,排除C项;仅从建筑的特色,并不能看出民族文化的内核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答案】A【叮嘱】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这两种基本形式展开。暴力冲突导致文化的迅速传播与渗透;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相互了解,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走出误区专练】1.(2024·全国·校联考一模)英国科学史家W·C·丹皮尔认为,早期希腊哲学家所搜集的事实大部分来自于外源,如天文学来自于巴比伦尼亚,医学和几何学来自于埃及,有可能一部分来自克里特岛。丹皮尔还认为,印度数字也许是先由希腊人发明,然后传到印度和阿拉伯的。这体现了(

)A.人类文明的兼收并蓄 B.文明源头在西亚和南亚C.希腊文明的独特优势 D.希腊人发明阿拉伯数字2.(2023·浙江金华·校联考一模)公元1世纪,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写道:“人们在那里所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赛里斯人,这一民族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这两道工序。由于在遥远的地区有人完成了如此复杂的劳动,罗马的贵妇人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这()A.表明了罗马生产工具的进步 B.揭示了汉代养蚕缫丝的实情C.体现了拜占庭工商业的发达 D.佐证了两大文明的交流往来3.(2023上·广东东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考古发掘证明,距今约5000年—3000年间,产于阿富汗的青金石(一种蓝宝石),经陆上和海上两条“青金石之路”,运至两河流域,并转运埃及,最后出现在古埃及图坦卡蒙面具、苏美尔人的神庙装饰及祭品等处。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古文明多元一体的趋向 B.百姓日常生活的改善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 D.地区性大帝国的扩展4.(2024·浙江·模拟预测)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地区。约公元前1880年,亚述商人在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建立了若干移居点,其中以“卡鲁姆”最为著名。在两河流域的阿卡德语中,较大的居民点被称为“卡鲁姆”(karum,“港口”),较小的居民点被称为“瓦巴尔图姆”(wabartum,“贸易站”)。这段史料可用于说明(

)A.波斯帝国与两河流域的商贸交往 B.古代西亚的跨区域经贸交流C.印欧人的迁徙对区域文明的影响 D.丝路贸易对人口迁徙的影响5.(2023·青海西宁·统考二模)美国学者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美索不达米亚母亲。”据此可知(

)A.西亚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 B.天才对文明传承具有深远影响C.美索不达米亚科学成果较辉煌 D.文明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发展考点二中古时期的世界01欧洲中古时期是孕育重大进步的阶段01【破解】5—15世纪被认为是欧洲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但这一时期也孕育着历史的进步。(1)政治上,中古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兴起,这推动了王权的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2)经济上,11世纪,西欧城市较为繁荣,商业发展较快,这最终催生了近代化的资本主义运营方式,如中古时期的银行已经基本具备现代银行的兑换、委托、转账、结算、贷款等职能。(3)文化上,12世纪开始,城市的兴起推动了世俗性大学的建立,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世俗文化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深度剖析真题】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

)A.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 B.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C.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 D.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警示】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问诊】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司法审判中由原来的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转变为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且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了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王权加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由主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教会,无法体现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D【叮嘱】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中世纪前期(5-10世纪)“黑暗时代”:(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分裂割据;教权高于王权;(2)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农奴制度;(3)基督教会垄断文化、禁欲主义、蒙昧主义;(4)阶级:封建主、自由民、农奴。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中世纪后期(11-15世纪)“孕育曙光”:(1)政治:王权逐渐强大,英法等国走向中央集权,城市自治,议会出现;(2)经济:工商业发展,城市兴起;(3)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文艺复兴推动人文主义思想复苏;(4)阶级:市民阶层壮大,城市中的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走出误区专练】1.(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15—16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类似的“狂欢节”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狂欢演出成为娱乐主流 B.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味C.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 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2.(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11~14世纪法兰西卡佩王朝时期的王室领地示意图。该图中领地变化体现出法兰西(

)A.民族国家形成 B.封建社会衰落C.诸侯势力扩大 D.王权不断加强3.(2022·山东·高考真题)如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A.推动城市崛起 B.加强国王权力 C.建立民族国家 D.发展庄园经济4.(2023·山东·统考模拟预测)路易七世(1137—1180年在位)先后颁发自治特许证达25个。他的儿子腓力二世(1180—1223年在位)先后对41个旧城和43个新城颁发特许证,追认它们的特权,准许它们成立自治的公社。国王此举意在(

)A.发展城市经济以扩大税源 B.赢得城市支持以加强王权C.与教皇争夺城市的控制权 D.打击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02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02【破解】(1)从存在的时间上看,中世纪欧洲庄园的起源要晚于中国,持续时间较中国短。(2)从大地产形成的途径上看,欧洲庄园土地是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农民的土地;而中古代的田庄土地则主要是靠兼并买卖而获得的。(3)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而中国古代的田庄主对其地产相对而言则具有完全的私有权。【深度剖析真题】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 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 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警示】把握欧洲中世纪庄园的特征。【问诊】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英国。根据“《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可得出原来自给自足的庄园,也开始依据市场的规律,寻求农产品价值利益的最大化,反映出此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农业,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C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13世纪,当时封建庄园并未崩溃,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寻求农产品的价格最大化,并不能表现真的能依此获利,所以不能得出获利丰厚,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圈地运动是英国15世纪至19世纪的土地变革运动,题干涉及时间是13世纪,与圈地运动的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答案】C【叮嘱】西欧庄园经济上: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统治管理,相对独立(拥有司法权、征税权、政治统治权),维持社会秩序。庄园性质: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自由农民: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少量的土地或没有土地,租佃领主土地耕种,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向领主缴纳租税。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没有土地,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向领主缴纳租税。【走出误区专练】1.(2023上·广东广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中世纪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履行着某些职责,例如维护与作理提坝、水利系统和树篱,防御火灾等:还需要成员提供劳役。例如以村民们轮流提供劳动的方式维护与整修道路,桥梁,据此可知,当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

)A.拥有一定的自治功能 B.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C.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D.对王权构成一定威胁2.(2024·广西南宁·南宁三中校考一模)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里的农奴要在管家的监视下劳动。自13、14世纪起,封建领主为追求更大利润将庄园的劳役地租折算成货币来征收,雇佣劳动逐渐取代劳役劳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采邑制度的瓦解 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3.(2024·湖南永州·统考一模)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但有些封建主仍保留部分好地自己经营。出租领主自营地(

)A.表明西欧开始出现了土地租佃关系 B.固化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自耕农阶层C.反映出领主对农民剥削方式的变化 D.导致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逐渐瓦解4.(2023·山东聊城·校考模拟预测)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这本质上反应了(

)A.农奴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B.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C.中古西欧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D.农奴不在依附于农奴主5.(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英国马歇尔伯爵的肯尼特庄园在1270—1271年出售产品的收入达到53英镑,占总收入的77%;1305—1306年出售产品的收入为81英镑,占总收入的84%。温彻斯特主教所属的32个庄园1208—1209年小麦平均出售量占生产总量的48.5%。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B.封建庄园制度强化C.价格革命影响扩大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6.(2023·山东泰安·统考模拟预测)有学者认为,西欧封建庄园中的农民虽然不知法律为何物,但“习惯法却如实记录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庄园领主可以易人,但习惯法不会因此而改变”,庄园法庭成为调节庄园内经济关系的重要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西欧封建庄园(

)A.领主与农民在契约地位上平等 B.内部等级秩序森严C.封建领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约束 D.内部治理的规范性

专题十史前时代至中古时期: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多元世界的初现目录考点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易错点1】地理环境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影响【易错点2】古代人类文明交流的途径考点二中古时期的世界【易错点1】欧洲中古时期是孕育重大进步的阶段【易错点2】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直接跳转到对应内容考点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01地理环境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影响01【破解】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当然,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并非决定性作用。古代文明古国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如古代黄河、尼罗河和印度河流域先后建立起地区性大国,巴尔干半岛则产生了众多城邦国家,这与各国或地区的地理和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古代黄河流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平原辽阔,这种环境有利于农业文明的发展,而封建小农经济是一种分散的自然经济,要想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就需要有一个中央集权的制度来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从而保证小农经济下社会生产力的正常发展,于是有利于中央集权统一大帝国的形成。古希腊城邦多为蕞尔之邦,小国寡民,独立发展。在这狭小的共同体内,城邦公民之间容易产生认同感与亲近感,再加上人口少易于表决,于是容易形成直接民主的政治模式。【深度剖析真题】1.(2023·河南开封·统考一模)“四大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反映了“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的地理位置,据图分析可知(

)A.文明的产生主要受其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B.人类文明的形成取决于区域内有无大河C.早期文明因缺乏交流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 D.四大古国都依据河水涨落规律发明太阳历【警示】地理环境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问诊】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世界)。依据地图可以看出,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基本处于平原地带,而且位置都在统一维度范围内,这说明地形、气候和水源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条件,A项正确;人类文明的形成取决于区域内有无大河,说法错误,排除B项;早期文明因缺乏交流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说法错误,排除C项;四大古国都依据河水涨落规律发明太阳历,依据地图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答案】A【叮嘱】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并非决定性作用。【走出误区专练】1.(2023下·重庆沙坪坝·高三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在古埃及近九百年的历史中,人们长期使用木质的耕犁和锄头,直到新王国时期,青铜农具才普及。比古埃及文明晚诞生一千多年的中国,却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于丰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像儿童离不开引绳一样。”材料旨在强调A.古埃及的农业不及中国 B.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C.农具改进推动经济发展 D.青铜农具代表文明水平【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比古埃及文明晚诞生一千多年的中国,却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于丰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像儿童离不开引绳一样。’”可知,马克思认为,古埃及青铜文明比古中国晚近千年,主要是因为古埃及过于丰饶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人们过多依赖自然,而没有解放生产力,B项正确;古埃及青铜文明晚于古中国一千多年,无法说明古埃及的农业不及中国,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古埃及与古中国文明的对比,没有提及农具改进推动经济发展信息,排除C项;青铜农具只是文明的一种形式,其无法代表文明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下·云南保山·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材料表明()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C.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答案】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由题干材料可知,埃及人根据定期泛滥的尼罗河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山多地少,农业欠发达而发展商贸和海外殖民,这些特点都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A项正确;古希腊海外殖民的原因在于地少人多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在于商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文明特点,不是文明的产生,排除C项;题干材料的确反映了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但没有表现出相互交融走向一体,排除D项。故选A项。3.(2023上·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尼罗河是一条狭长条带状的河道,其间没有破碎的地理单元,野心勃勃的地方统治者极力通过统一活动扩大自己的支撑区。尼罗河也使古埃及文化选择了带状延伸,形成由南向北的多元一体化模式。这可以用于说明,古代埃及(

)A.形成统一集权国家的因素 B.自然地理环境左右历史进程C.法老掌握重要权力的渊源 D.文化传承助推社会形态演进【答案】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关键信息“其间没有破碎的地理单元”“尼罗河也使古埃及文化选择了带状延伸,形成由南向北的多元一体化模式”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并没有大的地理屏障,这为建立统一的政体在地理环境上铺平道路,此外,狭小的生存空间,促使野心勃勃的地方统治者极力通过统一活动扩大自己的支撑区,导致统一集权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左右历史进程”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古代埃及法老掌握重要权力的渊源,排除C项;材料没有文化传承助推社会形态演进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4.(2022下·云南保山·高三校考期中)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C.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可知,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发展了农业,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在种植业欠发达的情况下,依赖商贸活动,进行海外殖民扩张等现象,说明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C项正确;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与“(古希腊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等不符,排除A项;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与“(古埃及人)发展了农业”“制定了太阳历”等不符,排除B项;世界文明的“一体”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河南郑州高三期中)根据下图可知,早期欧亚非文明的形成(

)A.反映了世界文明的同步发展 B.促进了各区域经济发展C.体现了各文明体之间的交流 D.得益于适宜的地理环境【答案】D【详解】分析图可知,由于地理条件、历史环境的不同,早期欧亚非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等地,形成了五大古代文明区域,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古代世界文明的分布,结合所学知识,世界各文明间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排除A项;图中仅反映了早期欧亚非五大文明所处区域及其地理环境,不能说明能否促进各区域经济发展这一结果,排除B项;早期欧亚非文明形成时期,各区域相对封闭,且图中也不能体现各文明体间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02古代人类文明交流的途径02一般来说,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这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构建了不同文明的乐章。暴力冲突:战争与文明交流紧密相关,战争虽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常会在一次猛烈的战争之后导致文化的迅速传播与渗透。如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明与古代的东方文明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和平交往: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相互了解,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如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鉴真东渡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玄奘西行推动了唐朝与南亚的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来华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和平交往是古代中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我们应当尊重不同的文化,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深度剖析真题】1.(2023·山东省·高考真题)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警示】人类文明交往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问诊】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古代史(罗马)。据材料“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结合图示可知拱门形制在亚述、安息宫殿门和罗马凯旋门上都有应用,说明人类文明之间存在交流和融合,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融合,A项正确;仅从拱门形制的应用,无法断定区域文化的统一,排除B项;“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表述夸大,排除C项;仅从建筑的特色,并不能看出民族文化的内核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答案】A【叮嘱】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这两种基本形式展开。暴力冲突导致文化的迅速传播与渗透;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相互了解,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走出误区专练】1.(2024·全国·校联考一模)英国科学史家W·C·丹皮尔认为,早期希腊哲学家所搜集的事实大部分来自于外源,如天文学来自于巴比伦尼亚,医学和几何学来自于埃及,有可能一部分来自克里特岛。丹皮尔还认为,印度数字也许是先由希腊人发明,然后传到印度和阿拉伯的。这体现了(

)A.人类文明的兼收并蓄 B.文明源头在西亚和南亚C.希腊文明的独特优势 D.希腊人发明阿拉伯数字【答案】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古印度、埃及、西亚)。据材料可知,丹皮尔认为早期希腊哲学家所搜集的事实大部分来自于外源,他甚至认为印度数字先由希腊人发明,然后传到印度和阿拉伯,这种观点折射出早期人类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吸收,A项正确;材料虽提及南亚和西亚,但不能据此推断人类文明源头在西亚和南亚,排除B项;材料没有突出希腊文明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只是丹皮尔的个人猜想,据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浙江金华·校联考一模)公元1世纪,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写道:“人们在那里所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赛里斯人,这一民族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这两道工序。由于在遥远的地区有人完成了如此复杂的劳动,罗马的贵妇人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这()A.表明了罗马生产工具的进步 B.揭示了汉代养蚕缫丝的实情C.体现了拜占庭工商业的发达 D.佐证了两大文明的交流往来【答案】D【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和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古罗马《自然史》记载的赛里斯人即中国人,森林里所产的羊毛和树叶上的白色线毛即养蚕缫丝,罗马的贵妇人、穿上透明的衣衫等反映出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社会的欢迎,这佐证了两大文明的交流往来,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罗马生产工具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中西两大文明的交流往来,并非是要揭示汉代养蚕缫丝的实情,排除B项;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还未分裂,材料不可能体现拜占庭工商业发展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3.(2023上·广东东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考古发掘证明,距今约5000年—3000年间,产于阿富汗的青金石(一种蓝宝石),经陆上和海上两条“青金石之路”,运至两河流域,并转运埃及,最后出现在古埃及图坦卡蒙面具、苏美尔人的神庙装饰及祭品等处。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古文明多元一体的趋向 B.百姓日常生活的改善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 D.地区性大帝国的扩展【答案】C【详解】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距今约5000-3000年间的亚非地区。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产自中亚的青金石在西亚和北非地区得以交换和使用,有利于各地区经济联系,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经济往来,而不涉及古代文明的多元一体趋向,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统治者对青金石的使用,而不是百姓日常生活,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古埃及和苏美人国家,而没有涉及某个帝国的扩展,排除D项。故选C项。4.(2024·浙江·模拟预测)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地区。约公元前1880年,亚述商人在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建立了若干移居点,其中以“卡鲁姆”最为著名。在两河流域的阿卡德语中,较大的居民点被称为“卡鲁姆”(karum,“港口”),较小的居民点被称为“瓦巴尔图姆”(wabartum,“贸易站”)。这段史料可用于说明(

)A.波斯帝国与两河流域的商贸交往 B.古代西亚的跨区域经贸交流C.印欧人的迁徙对区域文明的影响 D.丝路贸易对人口迁徙的影响【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文明时期(世界)。由“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地区……亚述商人在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建立了若干移居点”可知,两河流域的亚述商人到小亚细亚从事贸易活动,而且还建立了定居点,B项正确;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而且是在现在的伊朗高原,排除A项;这是商贸活动,而非印欧人的迁徙,排除C项;当时丝绸之路尚未开通,丝路贸易兴起于张骞通西域后,排除D项。故选B项。5.(2023·青海西宁·统考二模)美国学者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美索不达米亚母亲。”据此可知(

)A.西亚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 B.天才对文明传承具有深远影响C.美索不达米亚科学成果较辉煌 D.文明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答案】D【详解】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史(希腊)。据材料“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美索不达米亚母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科学是以美索不达米亚科学为基础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对古希腊文明影响较大,这说明文明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西亚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表述夸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文明传播,并不是突出天才的作用,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美索不达米亚科学成果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二中古时期的世界01欧洲中古时期是孕育重大进步的阶段01【破解】5—15世纪被认为是欧洲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但这一时期也孕育着历史的进步。(1)政治上,中古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兴起,这推动了王权的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2)经济上,11世纪,西欧城市较为繁荣,商业发展较快,这最终催生了近代化的资本主义运营方式,如中古时期的银行已经基本具备现代银行的兑换、委托、转账、结算、贷款等职能。(3)文化上,12世纪开始,城市的兴起推动了世俗性大学的建立,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世俗文化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深度剖析真题】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

)A.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 B.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C.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 D.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警示】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问诊】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司法审判中由原来的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转变为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且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了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王权加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由主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教会,无法体现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D【叮嘱】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中世纪前期(5-10世纪)“黑暗时代”:(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分裂割据;教权高于王权;(2)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农奴制度;(3)基督教会垄断文化、禁欲主义、蒙昧主义;(4)阶级:封建主、自由民、农奴。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中世纪后期(11-15世纪)“孕育曙光”:(1)政治:王权逐渐强大,英法等国走向中央集权,城市自治,议会出现;(2)经济:工商业发展,城市兴起;(3)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文艺复兴推动人文主义思想复苏;(4)阶级:市民阶层壮大,城市中的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走出误区专练】1.(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15—16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类似的“狂欢节”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狂欢演出成为娱乐主流 B.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味C.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 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答案】D【详解】题干“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体现人们参加宗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D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体现,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文化品味,排除B项;题干与宗教信仰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11~14世纪法兰西卡佩王朝时期的王室领地示意图。该图中领地变化体现出法兰西(

)A.民族国家形成 B.封建社会衰落C.诸侯势力扩大 D.王权不断加强【答案】D【详解】通过观察图例和整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14世纪,法兰西卡佩王朝的王室领地从巴黎周边发展到现在法国的大部分地区,扩大了数倍,反映出法兰西王权的不断加强,D项正确;仅有王室控制领地的增多,不能说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A项;封建社会衰落与国王直接控制的领地增多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并非诸侯势力的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3.(2022·山东·高考真题)如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A.推动城市崛起 B.加强国王权力 C.建立民族国家 D.发展庄园经济【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法王支持城市自治运动来打击封建诸侯、改组御前会议加强王权、借联姻来扩充领土,都是为了加强国王的权力,B项正确;法王的这些举措客观上推动了城市的崛起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但不是其目的,排除AC项;庄园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王权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山东·统考模拟预测)路易七世(1137—1180年在位)先后颁发自治特许证达25个。他的儿子腓力二世(1180—1223年在位)先后对41个旧城和43个新城颁发特许证,追认它们的特权,准许它们成立自治的公社。国王此举意在(

)A.发展城市经济以扩大税源 B.赢得城市支持以加强王权C.与教皇争夺城市的控制权 D.打击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37-1223年(法国)。中古时期欧洲国王,主要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个是地方割据势力,另一个是教皇。为强化王权,国王就需要取得城市的支持,故给予城市自治特许证以获取城市支持,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发展城市经济以扩大税源,排除A项;与教皇争夺城市的控制权是国王争取城市支持的一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说法不够全面,排除C项;打击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是国王争取城市支持的一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说法不够全面,排除D项。故选B项。02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02【破解】(1)从存在的时间上看,中世纪欧洲庄园的起源要晚于中国,持续时间较中国短。(2)从大地产形成的途径上看,欧洲庄园土地是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农民的土地;而中古代的田庄土地则主要是靠兼并买卖而获得的。(3)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而中国古代的田庄主对其地产相对而言则具有完全的私有权。【深度剖析真题】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 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 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警示】把握欧洲中世纪庄园的特征。【问诊】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英国。根据“《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可得出原来自给自足的庄园,也开始依据市场的规律,寻求农产品价值利益的最大化,反映出此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农业,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C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13世纪,当时封建庄园并未崩溃,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寻求农产品的价格最大化,并不能表现真的能依此获利,所以不能得出获利丰厚,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圈地运动是英国15世纪至19世纪的土地变革运动,题干涉及时间是13世纪,与圈地运动的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答案】C【叮嘱】西欧庄园经济上: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统治管理,相对独立(拥有司法权、征税权、政治统治权),维持社会秩序。庄园性质: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自由农民: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少量的土地或没有土地,租佃领主土地耕种,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向领主缴纳租税。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没有土地,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向领主缴纳租税。【走出误区专练】1.(2023上·广东广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中世纪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履行着某些职责,例如维护与作理提坝、水利系统和树篱,防御火灾等:还需要成员提供劳役。例如以村民们轮流提供劳动的方式维护与整修道路,桥梁,据此可知,当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

)A.拥有一定的自治功能 B.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C.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D.对王权构成一定威胁【答案】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的村庄共同体履行着某些职责,例如维护与修理堤坝,水利系统和树篱,防御火灾等,这些职责是村庄共同体自己履行的,不是由国家或者王权履行的,这说明当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拥有一定的自治功能,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村庄共同体的经济特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村庄共同体的生产方式,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王权,无法得知其对王权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2.(2024·广西南宁·南宁三中校考一模)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里的农奴要在管家的监视下劳动。自13、14世纪起,封建领主为追求更大利润将庄园的劳役地租折算成货币来征收,雇佣劳动逐渐取代劳役劳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采邑制度的瓦解 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答案】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