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北京初二(上)期末历史汇编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2024北京延庆初二上期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西方列强的支持 D.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2.(2024北京石景山初二上期末)以下是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人物的大事年表(部分),如果给这个历史人物冠以称呼,最恰当的是(
)1853年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894年恩科会试中高中状元1899年筹资创建的大生纱厂投入使用1905年创办南通博物苑A.中国实业家的楷模 B.民主革命的先行者C.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D.五四运动的先驱3.(2024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该人物是(
)时间1894年1895年1902年1905年事件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主张“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创办通州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创建南通博物苑,开启中国文博事业之先河A.蔡元培 B.张謇 C.詹天佑 D.荣氏兄弟4.(2024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近代中国废除了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追求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B.人们生产方式的逐渐改变C.交通运输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D.休闲娱乐方式的日益开放5.(2024北京平谷初二上期末)目睹了辛亥革命的瞿秋白曾用“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形容当时社会的变化,这反映出辛亥革命(
)①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③带来了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④是维新变法思想的一次实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某博物馆里的讲解员指着一张图片介绍说:“他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面对民族危机,他兴办实业,积极寻求救国的方案。”讲解员介绍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张骞7.(2024北京朝阳初二上期末)1921年2月《申报》刊登了出租汽车广告(见下图)和汽车修理广告。这反映出当时(
)A.外国人在上海等地创办了外文报刊 B.交通运输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C.我国内陆地区的社会生活变化缓慢 D.人们的风俗习惯开始发生深刻变化8.(2024北京朝阳初二上期末)以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轻、重工业比例示意图。由此可见(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B.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列强可以在所有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的重工业极为薄弱9.(2024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竹枝词是一种以吟咏社会风土人情为主的文学体裁。20世纪初电车刚进入北京时,有竹枝词写道:“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荣祸多。”后来,有人赞叹:“人坐(电)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这说明(
)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由排斥到认可B.沿海地区更易感受到社会生活变化C.居民对电车破坏自然环境强烈不满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10.(2024北京怀柔初二上期末)“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后人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其“兴国之梦”体现在(
)A.提出“实业救国”,创办民族工业 B.提出“民主共和”,领导辛亥革命C.提出“师夷长技”,掀起洋务运动 D.提出“救亡图存”,进行戊戌变法11.(2024北京大兴初二上期末《东方杂志》第8期转载的文章《论实业所以救亡》指出,“实业之兴衰,关乎国势之存亡”,应发展民族经济以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潮是(
)A.实业救国 B.变法强国 C.民主共和 D.师夷长技12.(2024北京怀柔初二上期末)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西餐、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时装、烫发比较流行。这些现象反映了(
)A.新式教育的出现 B.文学艺术的发展C.社会生活的变化 D.民族交往的加深13.(2024北京延庆初二上期末)下表是1932年社会局统计的北平市各类车辆数量(单位:辆)。这反映出近代交通工具(
)类别自行车人力车马车汽车摩托车骡马大车数量64100429003002200409400A.呈现出新旧并存的特征 B.受到新式教育发展的影响C.体现出自由平等的风尚 D.变化首先出现在沿海地区14.(2024北京延庆初二上期末)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这位“状元实业家”是A.张謇 B.邓世昌 C.荣宗敬 D.卢作孚15.(2024北京密云初二上期末)清末状元张謇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不做,在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此后还建立了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由此可见,张謇主张A.实业救国 B.废除科举 C.民主共和 D.思想启蒙二、综合题16.(2024北京密云初二上期末)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材料一
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办开平煤矿,为解决煤炭运输困难,唐廷枢提议修筑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得到李鸿章的大力支持,获得朝廷允准。1882年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促进了开平煤矿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洋煤的进口,同时也保证了北洋海军的燃煤供应。唐胥铁路通车——摘编自李占才《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胥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材料二
1895年甲午战败,给清政府以极大刺激。清政府决定“力行实政”,并将修筑铁路作为“实政”首策。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建京张铁路,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他是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留学期间勤奋学习,并以优异成绩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专修科毕业。他为了打破外国人的技术垄断,从勘探、设计到施工都亲自参与,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詹天佑像——摘编自龚云《铁路史话》(2)依据材料二谈谈詹天佑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材料三
1927—1945年中国铁路建设情况(部分)①1927—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制定铁路建设计划,后因资金缺乏和国共内战而未能实施。②1932—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铁道法》,制定“国防交通建设计划”,计划修筑8000余公里的铁路网,用于战时军队和军用物资的调运,加快军事运输体系建设,后因战争大多未能实施。③1937—1945年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铁路遭到日军大肆破坏,但西南、西北大后方相继修建了湘桂、黔桂、滇缅、川滇等若干条铁路。(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27—1945年中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7.(2024北京石景山初二上期末)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一次重要实践。材料一(1)有人认为武昌起义是革命形势比较成熟的结果。结合材料一进行说明。材料二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摘自《钦定宪法大纲》(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颁布)(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钦定宪法大纲》的进步性。结合所学,说出辛亥革命的意义。材料三
辛亥革命影响下的中国社会从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有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1912—1922年中国棉纱锭数量(枚)社会改良章程(1912年2月23日)五实行男女平等;……十六、废跪拜之礼,以鞠躬、拱手代之,以先生代之;十八、废缠足、穿耳、敷脂粉之习(如鸦片、吗啡及各种烟酒等)。——摘编自《宋教仁集》20世纪20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十四条(1912.1.19颁布)•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重兵式。——摘编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1907﹣1915年全国学生人数统计表时间全国学生人数190710135711912293338719154034893(3)依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18.(2024北京海淀初二上期末)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指出:“向来洋商不准于内地开机器厂,制造土货,设立行栈,此小民一线生机,历年总署及各省疆臣所力争勿予者。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霑。……(日人)今更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1895年,张謇开始筹备在通州(今南通)建立纱厂,在《厂约》中,他明确提出:“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摘编自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骞传稿》(1)阅读材料一,概括张骞创办大生纱厂的背景和目的。材料二
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住(部分)名称简介①大生纱厂张謇1895年开始筹集资金办厂,政府将从外国洋行购买的纺织机器作价入股,官商合办纱厂。1899年大生纱厂投入生产。产品畅销,获利丰厚②大有晋垦区格局1901年开始,张謇建立股份制公司,投资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道路交通等,引进美洲优良棉种,建设大生纱厂的原棉生产基地③南通博物苑1905年由张骞创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初建时,藏品分天产(即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用以辅助学校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④南通农科大学始建于1906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农业高等院校之一;设棉作、牧畜、农垦与农业经济四系;附设肥料、土壤两化验室、昆虫研究所等⑤女红传习所旧址1914年张謇创办,我国早期培养刺绣人才的学校。办学二十五年,为南通近代刺绣工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⑥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1914年就开始动工,可是由于资金不足、世界大战影响设备进口等原因,1921年才投入生产;由于已经错过最好的发展机遇,刚开工就不断亏损(2)在张謇等人的努力下,南通发展为一个近代城市。从以下主题2、3中任选一个,并从上表中选取两个文物保护单位,分别说明文物保护单位与主题的关系。(仿照示例完成)主题1:农业近代化;主题2:民族工业的兴衰;主题3:文化教育发展示例:主题文物保护单位关系说明农业近代化②改良棉花品种,采用近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④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培养农业技术人材材料三
中国第一家商业照相馆,由美国人乔治•韦斯特于1845年在香港开设。早期的照相馆广告,对广州、上海的照相馆来说,“西人传授”“香港新到”是顾客最看重的。而对于天津、北京的照相馆,“上海聘请”技师、“粤东聘请好手”则成为宣传语句。内地更多的中小城市,则把从天津、北京,甚至省城学习技艺或聘请技师作为自己的广告噱头。民国初年,《新编摄影术》序言中说:随着照相技术改进,“藉以营业者日众。今则荒村僻野,时有其人,能者不奇,见者不怪……”——摘编自仝冰雪《中国照相馆史》(3)阅读材料三,概括清末民初中国照相馆发展的特点。19.(2024北京怀柔初二上期末)北京城材料一
(明朝)宫禁居中,层层嵌套,鲜明地体现了帝国时代封闭、内敛、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专制集权特征。1913年,开辟了天安门前的东西大道,允许市民从神武门与景山之间的道路通行,从而打通了宫城南北的两条交通干线。1914年以前清社稷坛为园址,成立了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开园之日“五色旗交叉于门……男女游园者数以万计”,使中央公园成为市民休憩、游览、集会的一处重要场所。材料二
近代北京城市生活的休闲形式既有传统的戏剧、莲花落、京韵大鼓、弦子书、相声、评书等艺术形式,也有西式舞蹈、音乐、话剧、电影等,但是传统的也不固守传统、新潮的也不会纯粹的孤芳自赏,他们各自在追求着自身的转变。这就造成了新旧杂陈、相互斗争,但是也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摘编自杨贺《民国北京的城市休闲文化》材料三
北平和平解放五里桥谈判纪念碑简介:1949年天津解放后,北平完全处于解放军的严密包围中。傅作义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后签署协议,北平实现和平解放,使这座历史古城免遭战火,为新中国首都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基础。(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北京宫城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北京城市生活的特征。(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与该纪念碑相关的战役名称。说出北平和平解放的意义。20.(2024北京顺义初二上期末)近代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材料一
图1
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
图2
中国机制面粉业年产量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京汉、京张、津浦、京奉等铁路相继建成,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同时期,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摘编自杜希英《交通变革与天津城市近代化》等材料三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照片近代以来,人们吸收西式婚礼隆重、简便的仪式,创制了文明婚礼。在此基础上,民国政府又制定了新式婚礼礼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但相较于东南沿海城市,经济、交通相对落后的江淮地区婚礼中保留了纳彩、问名、拜祖先、拜神等旧俗。——摘编自孙晓莉《民国时期江淮地区婚礼习俗变迁的特点及成因》(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为图1、图2拟定一个主题。指出柱状图所示现象出现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近代天津兴起的主要因素。概括近代天津社会生活的变化。(3)运用材料三中的信息对“中国近代婚礼习俗具有新旧并呈的特征”这一观点进行说明。(4分,史论结合)21.(2024北京海淀初二上期末)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指出:“向来洋商不准于内地开机器厂,制造土货,设立行栈,此小民一线生机,历年总署及各省疆臣所力争勿予者。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露。……(日人)今更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1895年,张謇开始筹备在通州(今南通)建立纱厂,在《厂约》中,他明确提出:“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摘编自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材料二
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部分)名称简介①大生纱厂张謇1895年开始筹集资金办厂,政府将从外国洋行购买的纺织机器作价入股,官商合办纱厂。1899年大生纱厂投入生产。产品畅销,获利丰厚②大有晋垦区格局1901年开始,张謇建立股份制公司,投资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道路交通等,引进美洲优良棉种,建设大生纱厂的原棉生产基地③南通博物苑1905年由张謇创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初建时,藏品分天产(即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用以辅助学校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④南通农科大学始建于1906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农业高等院校之一;设棉作、牧畜、农垦与农业经济四系;附设肥料、土壤两化验室、昆虫研究所等⑤女红传习所旧址1914年张謇创办,我国早期培养刺绣人才的学校。办学二十五年,为南通近代刺绣工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⑥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1914年就开始动工,可是由于资金不足、世界大战影响设备进口等原因,1921年才投入生产;由于已经错过最好的发展机遇,刚开工就不断亏损材料三
中国第一家商业照相馆,由美国人乔治·韦斯特于1845年在香港开设。早期的照相馆广告,对广州、上海的照相馆来说,“西人传授”“香港新到”是顾客最看重的。而对于天津、北京的照相馆,“上海聘请”技师、“粤东聘请好手”则成为宣传语句。内地更多的中小城市,则把从天津、北京,甚至省城学习技艺或聘请技师作为自己的广告噱头。民国初年,《新编摄影术》序言中说:随着照相技术改进,“藉以营业者日众。今则荒村僻野,时有其人,能者不奇,见者不怪……”——摘编自仝冰雪《中国照相馆史》(1)阅读材料一,概括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背景和目的。(2)在张謇等人的努力下,南通发展为一个近代城市。从以下主题2、3中任选一个,并从上表中选取两个文物保护单位,分别说明文物保护单位与主题的关系。(仿照示例完成)主题1:农业近代化;主题2:民族工业的兴衰;主题3:文化教育发展示例:主题文物保护单位关系说明农业近代化②改良棉花品种,采用近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④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培养农业技术人材(3)阅读材料三,概括清末民初中国照相馆发展的特点。22.(2024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材料一
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办开平煤矿,为解决煤炭运输困难,唐廷枢提议修筑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得到李鸿章的大力支持,获得朝廷允准。1882年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促进了开平煤矿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洋煤的进口,同时也保证了北洋海军的燃煤供应。——摘编自李占才《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胥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说出唐胥铁路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材料二
1895年甲午战败,给清政府以极大刺激。清政府决定“力行实政”,并将修筑铁路作为“实政”首策。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建京张铁路,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他是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留学期间勤奋学习,并以优异成绩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专修科毕业。他为了打破外国人的技术垄断,从勘探、设计到施工都亲自参与,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摘编自龚云《铁路史话》詹天佑自主设计的“人”字形轨道上下车同行场景(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分析詹天佑主持建成京张铁路的原因。结合詹天佑的事迹谈谈他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材料三
1912年孙中山主张铺设铁路干线连接全国,通过铁路使各地人员、物资密切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消除各地区、民族间的隔阂与冲突,增强民族意识,促进国家统一。他还组建了铁路总公司,力图推进全国性铁路建设。1913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以二次革命为由,撤消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后来军阀混战,大量铁路遭到破坏,筑路款也被改做军费。——摘编自马陵合《从救国至治国:国家视野下的近代中国铁路功能演化》(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孙中山提出在全国建设铁路的目的。说出孙中山的铁路建设计划未能实现的原因。材料四
1927-1945年中国铁路建设情况(部分)①1927-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制定铁路建设计划,后因资金缺乏和国共内战而未能实施。②1932-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铁道法》,制定“国防交通建设计划”,计划修筑8000余公里的铁路网,用于战时军队和军用物资的调运,加快军事运输体系建设,后因战争大多未能实施。③1937-1945年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铁路遭到日军大肆破坏,但西南、西北大后方相继修建了湘桂、黔桂、滇缅、川滇等若干条铁路。——整理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1927-1945年中国铁路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谈谈你的认识。23.(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思想的力量。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沉溺于“天朝上国”幻象中的中国知识界,对外国历史、地理所知甚少。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于一向被视为“夷狄”的英国,引起国人强烈震撼,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解世界的重要性。林则徐派人译外文书报,主持译编《四洲志》。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撰成《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依据材料一,概括上述有识之士对世界各国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写出践行魏源思想的历史事件及一位代表人物。材料二
甲午战败,严复深受刺激,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四篇文章,以进化论和天赋人权说为武器,批判君主专制理论,抨击科举制度,主张“用西洋之术”以致富强。他翻译的《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生存竞争”的生物进化理论,出版后立刻风靡思想文化界。(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时代背景严复宣传批判君主专制“用西洋之术”“物竞天择”“生存竞争”资产阶级“救亡”探索①(历史事件):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等②(历史事件):推翻清朝统治,终结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推动思想解放材料三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针对党内一些人关于“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科学阐明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深刻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从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3)依据材料三,运用相关史实,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概述毛泽东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所做的贡献。(4)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结合所学,再举一位推动历史前进的中国近代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三、论述题24.(2024北京大兴初二上期末)历史课组织了“近代铁路”的主题学习。【步骤一】确定研究内容。研究内容1.京张铁路建成的困难。研究内容2.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步骤二】查阅相关资料。(1)围绕“近代铁路”的主题,从步骤一中任选一个研究内容。(2)围绕确定的研究内容,从资料包中至少选取三则可供研究的资料。(只写序号)如果再增加其他研究资料,写出获取资料的方式。(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选定的研究内容撰写研究成果小论文。(要求:史实正确,多角度表述,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1.B【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大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B项正确;1895年后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国的民族工业不可能获得西方列强的支持,排除C项;民族工业不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根据题干“高中状元”“大生纱厂”“南通博物苑”可知,创办大生纱厂的是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他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带动很多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A项正确;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陈独秀,排除C项;五四运动的先驱是李大钊,排除D项。故选A项。3.B【详解】依据题干“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可知,与张謇有关。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南通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最后被吞并,B项正确;蔡元培曾为北京大学校长,排除A项;詹天佑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排除C项;荣氏兄弟于20世纪初创立面粉厂,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前后,礼节由“跪拜”变为“鞠躬、握手”;称呼由“大人、老爷”变为“先生、君、同志”等,这一切说明原来传统的等级观念和社会旧习俗都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实现了人格平等,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新风尚,A项正确;近代生产方式的变化表现为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方式的变化,排除CD项。故选A项。5.B【详解】据材料“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①不符题意;材料“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②符合题意;据材料“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③带来了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③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不④是维新变法思想的一次实践,④不符题意。选择B项。排除A、C、D项。故选B项。6.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面对民族危机,寻求救国方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B项正确;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洋务运动时期兴办企业,排除A项;荣宗敬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排除C项;张骞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7.B【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出租汽车广告的出现说明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以及交通运输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B项正确;《申报》是中文报纸,且题干强调的是报纸上刊登出租汽车的广告,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内陆地区的社会生活变化情况,而是上海的人们出行方式变化,排除C项;题干仅仅强调的是上海出现的汽车出租的广告,无法说明人们的风俗习惯开始发生深刻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8.D【详解】根据示意图可知,从1869年到1919年,重工业比重仅占8%和13%,说明重工业发展落后,增长缓慢,重工业极为薄弱,D项正确;示意图是关于轻、重工业比例情况,体现不出我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情况和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排除AB项;题干强调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情况,与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A【详解】根据材料“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荣祸多。”表明人们反对新交通工具,根据材料“人坐(电)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可以看出人们开始接受,A项正确;北京市并不是沿海地区,排除B项;居民对电车破坏自然环境强烈不满与“人坐(电)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不符,排除C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A【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清末状元张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A项正确;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排除B项;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掀起洋务运动,排除C项;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提出“救亡图存”,排除D项。故选A项。11.A【详解】由材料“《论实业所以救亡》”“实业之兴衰,关乎国势之存亡”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潮是实业救国。甲午战争后,外国人在华设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很多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A项正确;变法强国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兴办实业,没有涉及民主共和,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实业救国没有涉及师夷长技,排除D项。故选A项。12.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之后社会陋习有所改变,生活方式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可见,这些变化属于是社会生活领域,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教育变化,排除A项;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民族交往的加深,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C项。13.A【详解】根据材料“1932年社会局统计的北平市各类车辆数量”结合所学可知这里有新式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也有人力车、马车和骡马大车等传统的交通工具,从而说明1932年的北京城的交通工具提出出新旧并存的特征,A项正确;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可以受到新式教育发展的影响,但是传统交通工具占比更大,B项说法不全面,排除;自由平等是对社会发展的评价,交通工具不能体现,排除C项;材料是北平交通工具数量,D项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故选A项。14.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选项A符合题意;邓世昌是在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中壮烈殉国,B排除;福新面粉公司成立于1912年12月19日,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立于上海,C排除;卢作孚被誉为“中国船王”,D排除。故选A。15.A【详解】根据题干“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此后还建立了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可知张謇主张实业救国,A符合题意;题干反映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与“废除科举”无关,B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无关,C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与“思想启蒙”无关,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16.(1)背景:洋务运动。作用:促进了开平煤矿的开发和洋务运动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保证了北洋海军的燃煤供应,促进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答出一点即可)。(2)精神:爱国精神、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精神等。(3)特点:由政府主持规划;服务于战争和军事需要;大多未能实施;铁路集中于西南、西北大后方。(答出一点即可)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并于1928年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国共十年内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通过大后方铁路建设支援前线。(答出一点即可。与特点相对应)【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办开平煤矿,为解决煤炭运输困难,唐廷枢提议修筑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得到李鸿章的大力支持,获得朝廷允准。”和所学知识可知,开平煤矿是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工业,说明唐胥铁路的修建与洋务运动有关。作用:根据材料一可知,“促进了开平煤矿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洋煤的进口,同时也保证了北洋海军的燃煤供应。”可知,唐胥铁路建成通车的作用是促进了开平煤矿的开发和洋务运动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保证了北洋海军的燃煤供应,促进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2)精神:根据材料二“从勘探、设计到施工都亲自参与,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得出,体现了詹天佑爱国精神、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精神等。(3)特点:根据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制定铁路建设计划,”“南京国民政府颁布《铁道法》,制定‘国防交通建设计划’,计划修筑8000余公里的铁路网,”得出由政府主持规划的特点;根据材料“用于战时军队和军用物资的调运,加快军事运输体系建设,”得出服务于战争和军事需要的特点;根据材料“后因资金缺乏和国共内战而未能实施”“后因战争大多未能实施”得出,大多未能实施的特点;根据材料“相继修建了湘桂、黔桂、滇缅、川滇等若干条铁路”得出,铁路集中于西南、西北大后方的特点。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927—1945年中国铁路建设由政府主持规划的原因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并于1928年名义上统一了全国;1927—1945年中国铁路建设服务于战争和军事需要的原因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27—1945年中国铁路建设大多未能实施的原因是资金缺乏、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爆发;1927—1945年中国铁路建设集中于西南、西北大后方的原因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通过大后方铁路建设支援前线。17.(1)说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组织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2)进步性:《钦定宪法大纲》维护封建皇帝的权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突出了主权在民。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大门。(3)变化: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习俗更趋文明开化;女子社会地位提高;教育观念和内容发生变化;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详解】(1)说明:根据材料一“《辛丑条约》签订场景”及所学知识,《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高涨;根据材料一“邹容、陈天华及其代表作”及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根据材料“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分布和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及所学知识,革命派创建了革命团体及政党;组织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积累了经验。所以说明如下《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组织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2)进步性:根据材料二“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得出,《钦定宪法大纲》维护封建皇帝的权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突出了主权在民。所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钦定宪法大纲》的进步性是《钦定宪法大纲》维护封建皇帝的权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突出了主权在民。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大门。(3)变化:根据材料三“从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有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可得出,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根据材料三“实行男女平等;十六、废跪拜之礼,以鞠躬、拱手代之;十七、废大人、老爷之称,以先生代之”可得出,社会习俗更趋文明开化;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可得出,女子社会地位提高;根据材料“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十四条”可得出,教育观念和内容发生变化;根据材料“1907-1915年全国学生人数统计表”可得出,学生人数大量增加等。所以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有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习俗更趋文明开化;女子社会地位提高;教育观念和内容发生变化;学生人数大量增加。18.(1)背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始工厂;外国人纷纷在华开设工厂、开采矿山,取得巨额利润;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目的:实业救国;抵制列强经济侵略,保护中国资源和利益;改善南通人民生活。(回答出三点即可)(2)答案示例1:主题文物保护单位关系说明民族工业的兴衰①张謇在政府支持下办厂,获利颇丰,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以大生纱厂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答案示例2:主题文物保护单位关系说明文化教育发展③开创中国人兴办公共博物馆的先例;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⑤有利于刺绣工艺的继承和发展(3)照相馆日益普及;照相馆由外国传入;从沿海地区发展到内陆地区;从大中城市发展到乡镇。(回答出两点即可)【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霑”“(日人)今更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可知,张骞创办大生纱厂的背景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始工厂;外国人纷纷在华开设工厂、开采矿山,取得巨额利润;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目的:根据材料“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可知实业救国;抵制列强经济侵略,保护中国资源和利益;改善南通人民生活。(2)说明:根据所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相关知识,选择主题2:民族工业的兴衰;选取①⑥;①与主题的关系是张謇在政府支持下办厂,获利颇丰,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⑥与主题的关系是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选择主题3:文化教育发展;选取③⑤,③与主题的关系是开创中国人兴办公共博物馆的先例;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⑤与主题的关系是女红传习所是我国早期培养刺绣人才的学校,有利于刺绣工艺的继承和发展。(3)特点:根据材料“广州、上海”“天津、北京”“内地更多的中小城市”可知,照相馆日益普及;根据材料“中国第一家商业照相馆,由美国人乔治•韦斯特于1845年在香港开设”可知照相馆由外国传入;根据材料“内地更多的中小城市,则把从天津、北京,甚至省城学习技艺或聘请技师作为自己的广告噱头”可知,照相馆日益普及从沿海地区发展到内陆地区;根据材料“藉以营业者日众。今则荒村僻野,时有其人,能者不奇,见者不怪……”可知从大中城市发展到乡镇。19.(1)变化:原有专制集权特征的布局被打破;皇家禁苑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原因:社会政局的更替(清朝灭亡、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的建立);外来文化的冲击等。(2)特征:休闲形式多样化,新旧杂陈、相互斗争、相互融合、共同发展。(3)名称:平津战役。意义:解放了华北地区;使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北半免于战火;为新中国首都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基础。【详解】(1)变化:根据“(明朝)宫禁居中,层层嵌套,鲜明地体现了帝国时代封闭、内敛、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专制集权特征。1913年,开辟了天安门前的东西大道,允许市民从神武门与景山之间的道路通行,从而打通了宫城南北的两条交通干线。”得出原有专制集权特征的布局被打破;根据“使中央公园成为市民休憩、游览、集会的一处重要场所。”得出皇家禁苑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原因:根据材料的时间,可得出与辛亥革命有关,即社会政局的更替;根据所学可得出还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2)特征:根据“近代北京城市生活的休闲形式既有传统的戏剧、莲花落、京韵大鼓、弦子书、相声、评书等艺术形式,也有西式舞蹈、音乐、话剧、电影等……”“这就造成了新旧杂陈、相互斗争,但是也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并结合所学,可从休闲形式多样化,新旧杂陈、相互斗争、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等角度概括。(3)名称:根据“1949年天津解放后,北平完全处于解放军的严密包围中。”可得出是平津战役;意义:根据“傅作义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后签署协议,北平实现和平解放,使这座历史古城免遭战火,为新中国首都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可从解放了华北地区;使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北半免于战火;为新中国首都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基础等角度概括。20.(1)主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主要因素: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变化: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3)说明:民国政府制定了新式婚礼礼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江淮地区婚礼中保留了纳彩、问名、拜祖先、拜神等旧俗,这说明“中国近代婚礼习俗具有新旧并呈的特征”。【详解】(1)主题: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可以为图1、图2拟定主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柱状图所示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因素:依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京汉、京张、津浦、京奉等铁路相继建成,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同时期,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天津兴起的主要因素有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变化:根据材料二可知,近代天津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3)说明:据材料三“民国政府又制定了新式婚礼礼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但相较于东南沿海城市,经济、交通相对落后的江淮地区婚礼中保留了纳彩、问名、拜祖先、拜神等旧俗”可知,民国政府制定了新式婚礼礼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江淮地区婚礼中保留了纳彩、问名、拜祖先、拜神等旧俗,这说明“中国近代婚礼习俗具有新旧并呈的特征”。21.(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加强对中国侵略。目的:实业救国。(2)说明:选择主题2:民族工业的兴衰;选取①⑥;①与主题的关系是创办大生纱厂,促进民族工业发展;⑥与主题的关系是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选择主题3:文化教育发展;选取④⑤,④与主题的关系是南通农科大学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农业高等院校之;⑤与主题的关系是女红传习所是我国早期培养刺绣人才的学校,为南通近代刺绣工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3)特点:遍布全国各地,不论城市还是乡村等。【详解】(1)背景: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张睿指出:向来洋商不准于内地开机器厂,制造土货,设立行栈,此小民一线生机,历年总署及各省疆臣所力争勿予者。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霜。……(日人)今更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1895年,张謇开始筹备在通州(今南通)建立纱厂,在《厂约》中,他明确提出:'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可知,张骞创办大生纱厂的背景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加强对中国侵略。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张骞创办大生纱厂的目的是实业救国。(2)说明: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主题2:民族工业的兴衰;选取①⑥;①与主题的关系是创办大生纱厂,促进民族工业发展;⑥与主题的关系是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选择主题3:文化教育发展;选取④⑤,④与主题的关系是南通农科大学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农业高等院校之;⑤与主题的关系是女红传习所是我国早期培养刺绣人才的学校,为南通近代刺绣工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3)特点: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三“中国第一家商业照相馆由美国人乔治·韦斯特于1845年在香港开设。早期的照相馆广告,对广州、上海的照相馆来说,'西人传授’'香港新到’是顾客最看重的。而对于天津、北京的照相馆,'上海聘请’技师、粤东聘请好手’则成为宣传语句。内地更多的中小城市,则把从天津、北京,甚至省城学习技艺或聘请技师作为自己的广告噱头。民国初年,《新编摄影术》序言中说:随着照相技术改进,藉以营业者日众。今则荒村僻野,时有其人,能者不奇,见者不怪……’”可知,清末民初中国照相馆发展的特点是遍布全国各地,不论城市还是乡村等。22.(1)背景: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煤炭运输困难。作用:促进了开平煤矿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洋煤的进口;保证了北洋海军的燃煤供应。(2)原因:个人角度:人才优势;亲力亲为,大胆创新,克服困难。社会角度:清政府十分重视京张铁路的修建。精神:脚踏实地、大胆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3)目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原因:袁世凯撤消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军阀混战导致大量铁路遭到破坏;筑路款被改做军费造成资金匮乏。(4)困难:资金缺乏和战争破坏。认识:认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更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为解决煤炭运输困难,唐廷枢提议修筑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得到李鸿章的大力支持,获得朝廷允准。”可知,说明唐胥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是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煤炭运输困难。作用:根据材料一“促进了开平煤矿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洋煤的进口,同时也保证了北洋海军的燃煤供应。”可知,唐胥铁路建成通车的作用是促进了开平煤矿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洋煤的进口,保证了北洋海军的燃煤供应。(2)原因:根据材料二“他是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留学期间勤奋学习,并以优异成绩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专修科毕业。”可知,从个人角度来说,詹天佑主持建成京张铁路的原因是詹天佑是铁路专修科毕业生,即人才优势。根据材料二“他为了打破外国人的技术垄断,从勘探、设计到施工都亲自参与,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可知,建成京张铁路的原因是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亲力亲为,他亲自参与,大胆创新,克服困难。根据材料二“1895年甲午战败,给清政府以极大刺激。清政府决定‘力行实政’,并将修筑铁路作为‘实政’首策。”可知,从社会角度来说,甲午战败,给清政府以极大刺激,清政府决定将修筑铁路作为“实政”首策,说明清政府十分重视京张铁路的修建。精神:根据材料二“从勘探、设计到施工都亲自参与,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体现了詹天佑脚踏实地、大胆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3)目的:根据材料三“通过铁路使各地人员、物资密切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消除各地区、民族间的隔阂与冲突,增强民族意识,促进国家统一。”可知,在全国建设铁路的目的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原因:根据材料二“1913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以二次革命为由,撤消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后来军阀混战,大量铁路遭到破坏,筑路款也被改做军费。”可知,铁路建设计划未能实现的原因包括袁世凯撤消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军阀混战导致大量铁路遭到破坏;筑路款被改做军费造成资金匮乏。(4)困难:根据材料四“后因资金缺乏和国共内战而未能实施”“后因战争大多未能实施”“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铁路遭到日军大肆破坏”可知,该表格体现了1927-1945年中国铁路建设遇到的困难是资金缺乏和战争破坏。认识:根据材料四信息,由于资金缺乏和战争破坏,中国铁路建设一度停滞,但面对内忧外患的环境,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在1937-1945年间,西南和西北大后方相继修建了若干条铁路,反映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我们应该更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23.(1)变化:从对世界各国所知甚少、抱有成见,变为主动了解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事件:洋务运动。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奕䜣等。(任意一位符合要求的人物即可)(2)时代背景: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先进的中国人谋求制度变革。①戊戌变法(百日维新);②辛亥革命。(3)标准: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进行概述,史实,史论。示例:实践上: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医师节精彩演讲稿(9篇)
- 中学生学习保证书
- 梦课件素材教学课件
- 弥勒金辰时代广场招商提案
- 影像科报告诊断质量评价标准
- 脑瘫案例课件教学课件
- 机车车辆空气调节系统 第3部分:能源效率 征求意见稿
- 护理课件讲解教学课件
- 2024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护理人员招聘(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余杭区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 学校食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 总监理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
- DLT1249-2013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技术导则
- 肛肠科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调理实践
- 马铃薯购销合同范本
- 莫言读书分享《檀香刑》
-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社会论课件
-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 中小学教师评课评价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