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透镜及其应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1/0A/wKhkGWc1FOaAbo9iAAGeCLkTkoQ213.jpg)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透镜及其应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1/0A/wKhkGWc1FOaAbo9iAAGeCLkTkoQ2132.jpg)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透镜及其应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1/0A/wKhkGWc1FOaAbo9iAAGeCLkTkoQ2133.jpg)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透镜及其应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1/0A/wKhkGWc1FOaAbo9iAAGeCLkTkoQ2134.jpg)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透镜及其应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1/0A/wKhkGWc1FOaAbo9iAAGeCLkTkoQ21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新题速递之透镜及其应
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徐州三模)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
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
晰的像。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2.(2024•东港区校级一模)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
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2024•汉源县校级模拟)凸透镜的焦距为8cm,若把一点燃的蜡烛放置于镜前15cm的主光轴上,则在
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可以得到()
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
4.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正常的眼睛自我调节本领较强,可以使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的像都能成
在视网膜上。人眼的调节本领指的是调节()
A.物距B.像距
C.像距和物距D.晶状体的焦距
5.(2024春•秦都区期末)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透镜
C.
6.(2024•秦皇岛模拟)小明在水槽底部放上硬币,将塞紧塞子的空薄壁试管如图贴近水面。逐渐向下平
移,从正上方观察,发现当试管下部浸入水中后,硬币突然变小了,随着浸入体积增大,像逐渐变小,
但一直是正立的。于是,他得到了“凸透镜还能成正立、缩小像”的结论。以下操作方案能用来检验小
明观点的是()
A.将试管注满水塞紧后向下平移,观察槽中水底硬币的成像情况
B.将试管注满水塞紧后向下平移,观察空水槽底硬币的成像情况
C.将空试管塞紧后向下平移,观察置于空水槽底硬币的成像情况
D.将空试管塞紧后固定在水槽中部,加水并观察硬币的成像情况
7.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B.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C.矫正近视眼时,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D.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
8.(2024•海州区校级模拟)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图所示,小明手持自拍杆正在
进行自拍。下列关于“自拍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使成像更大
B.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使所成的像变为虚像
C.为了使身后的人能全部被摄入镜头,应将自拍杆拉长
D.利用自拍神器可以使成的像变成倒立放大的
9.(2024•江门三模)AI跳绳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跳绳训练辅助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对用户
的跳绳次数、速度、节奏、姿势等数据进行分析,某同学跳绳时手机记录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学生到摄像头的距离应在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学生通过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虚像
C.手机屏幕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当学生靠近摄像头时,摄像头所采集的像会变大
10.(2024•科尔沁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小军组的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情况,F、F'
为凸透镜一倍焦距的位置,A、B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处,便于观察的像的大小情况,烛焰的中心、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应该
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应该在同一高度上
B.图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该是倒立的、缩小的虚像
C.若把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到A与F之间,则光屏位置应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
变大
D.若把蜡烛移动F的位置上,则在光屏上不会呈现蜡烛的像
11.(2024•榆阳区校级二模)近几年来,无屏电视在家电市场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普通电视是利
用LED灯光射到液晶屏幕上成像,而无屏电视则是通过光源反射到幕布上成像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A.无屏电视的画面是光源
B.无屏电视变换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无屏电视的画面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无屏电视的画面位于主机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12.(2024•上海)光具座上有凸透镜、光屏及发光源各一个。当光屏和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此时在
光屏上成缩小的像。物理王把光屏沿着光具座移动5cm后,再次移动光源的位置使成清晰的像。对于
该像的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一定成放大的像B.可能成缩小的像
C.成像可能比原来小D.成像一定比原来小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24•德阳模拟)如图在飞行表演中,4架教练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留下一条长长的''尾
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教练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
冷(填物态变化名称)所形成的水雾。信息化时代,不少学生迷上手机,长时间盯着屏幕会
导致视力下降患上了近视眼,需要佩戴进行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4.(2024•印江县开学)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使用手机或看电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
下降,患上近视眼,应佩戴透镜做成的眼镜,人眼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15.(2024春•城固县期末)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林的爷爷患上远视眼,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选
填“薄”或“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如图所示,图(选填“甲”或“乙”)是远视眼的
光路示意图,远视眼应配戴(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甲乙
16.(2024•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相当于人眼有某种视力缺陷。现
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则图示的成像情况相当于
(近视/远视)眼看物体,要使图示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可以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
(凸透镜/凹透镜)。
17.(2024•广安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
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处得到的像是虚像。
cba
___i।।iii_____।_____
2FFF
18.(2023秋•水富市校级期末)随着科技的发展,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
摄像头,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如图所示,摄像头的镜片是一个(选填“凹”或“凸”)透镜。
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时,看近处的东西模糊,看不清楚,称之为老花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选
填“前”或“后”)方。
19.(2024•威海)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站”在水面上的水电(一种昆虫)纤细的腿使水面发生了形变,如
图甲所示;同时看到水底有带“光环”的暗影,如图乙所示。此时“形变的水”相当于(填
光学元件名称);当水晶游到水浅的地方,暗影面积会(选填“变小”“不变”“变大”)。
20.(2024•无锡模拟)小华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器材时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
透镜的.,上,图中在屏上成清晰实像的场景的实际应用是.(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
保持蜡烛和光屏在10cm处和55cm处不动,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移到
cm刻度处。
三.作图题(共3小题)
21.(2023秋•工业园区校级月考)根据要求。请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23.(2024•汉源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成60°角,入射到与主光轴成30°角
的镜面上,请完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4.(2024•九龙坡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为学校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iiii|ini|iiiijfi
x^locmlO
5060708090100
甲乙
①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②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选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③此时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调换位置,仍然可以看见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
象中,光路是的。
25.(2024•印江县开学)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高度为6cm的F形光源、光屏和光具座等
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的变化规律,通过测量像的高度反映像的大小。
物高6cm
实验次数123
物距/cm302015
像距/cm152030
像高/cm3612
(1)若要测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将光源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三次成倒立实像的相关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
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像变大;
(3)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6cm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惊,人眼应从
(选填“光源”或“光屏”)一侧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此时能否用(1)问中的测量工具直接测出观
察到的像高?(选填“能”或“不能”)。
(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45cm不变,仅移动凸透镜改变物距,则上表中第2次实验的成像情
况不能探究,理由是:。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新题速递之透镜及其应用(2024年9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徐州三模)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
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
晰的像。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考点】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
【答案】A
【分析】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
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
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
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解答】解: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
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延迟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
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
故选:Ao
【点评】此题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难易程度适中,是一道
好题。
2.(2024•东港区校级一模)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
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Hi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透镜及其应用.
【答案】C
【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
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
花镜。
(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解答】解: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时,所以f=8cm,
故A错误。
B、当u=12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
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C正确。
D、当u=2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
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3.(2024•汉源县校级模拟)凸透镜的焦距为8cm,若把一点燃的蜡烛放置于镜前15cm的主光轴上,则在
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可以得到()
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
【考点】由v,u,f判断成像的性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成像情况进行判断。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倒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把一点燃的蜡烛放置于镜前15cHi的主光轴上,物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
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故选:Ao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做出判断。
4.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正常的眼睛自我调节本领较强,可以使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的像都能成
在视网膜上。人眼的调节本领指的是调节()
A.物距B.像距
C.像距和物距D.晶状体的焦距
【考点】正常眼睛的调节-睫状体的作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根据眼睛的视物原理做出分析。
【解答】解: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即像距不变,由于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成像
的位置不同,为了使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就需要调节晶状体的厚薄,来改变晶状体的焦距。
故选:D。
【点评】本题围绕生活中的眼睛与眼镜,考查了对人眼的视物原理知识,但难度不大。
5.(2024春•秦都区期末)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考点】平行光聚焦法.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据此可以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凸
透镜的焦距:
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
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
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
【解答】解: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
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则由各选项图可知,AD的操作错误;而B图不方便测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C图中白纸与凸透镜平行,
便于测出焦距,故C最合理。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会聚太阳光法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注意:凸透镜要正对太阳光。
6.(2024•秦皇岛模拟)小明在水槽底部放上硬币,将塞紧塞子的空薄壁试管如图贴近水面。逐渐向下平
移,从正上方观察,发现当试管下部浸入水中后,硬币突然变小了,随着浸入体积增大,像逐渐变小,
但一直是正立的。于是,他得到了“凸透镜还能成正立、缩小像”的结论。以下操作方案能用来检验小
明观点的是()
A.将试管注满水塞紧后向下平移,观察槽中水底硬币的成像情况
B.将试管注满水塞紧后向下平移,观察空水槽底硬币的成像情况
C.将空试管塞紧后向下平移,观察置于空水槽底硬币的成像情况
D.将空试管塞紧后固定在水槽中部,加水并观察硬币的成像情况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
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将试管水平横放在水面上方,并逐渐将空瓶向下平移(如图所示)。从试管正上方观察硬
币的像,当试管下部浸入水中后,此时试管内空气相当于气泡,形成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像逐渐变小,若想验证小明的观点,需要将试管注满水,形成一个凸透镜,然后向下平移,观察空水槽
底硬币的成像情况。
故选:Bo
【点评】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7.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B.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C.矫正近视眼时,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D.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
【考点】近视眼的矫正;眼睛的视物原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其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2)近视眼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
【解答】解:A.近视眼是眼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高,导致平行光线无法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我们可
以简单理解为晶状体变厚,焦距较短,所以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A错误;
B.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是凸透镜,眼睛看见物体和照相机原理相同,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物体在
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说明近视程度越低,则配戴眼镜的度数越低,故C错误;
D.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利用凹透镜发散光线的特点,使通过晶状体的光线会聚范围变大,只要配戴合
适度数的凹透镜就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8.(2024•海州区校级模拟)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图所示,小明手持自拍杆正在
进行自拍。下列关于“自拍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7
A.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使成像更大
B.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使所成的像变为虚像
C.为了使身后的人能全部被摄入镜头,应将自拍杆拉长
D.利用自拍神器可以使成的像变成倒立放大的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
越小。
【解答】解: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
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为了使身后的人能全部被摄入镜头,即像要变小,需要减小像距,增
大物距,应将自拍杆拉长,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o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
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9.(2024•江门三模)AI跳绳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跳绳训练辅助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对用户
的跳绳次数、速度、节奏、姿势等数据进行分析,某同学跳绳时手机记录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学生到摄像头的距离应在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学生通过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虚像
C.手机屏幕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当学生靠近摄像头时,摄像头所采集的像会变大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光的三原色.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D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物体在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物体经透镜能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解答】解:AB.摄像头是凸透镜制成的,拍照是学生到摄像头的距离应在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
C.手机屏幕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
D.当学生靠近摄像头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摄像头所采集的像会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光的三原色,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
相关现象,平时多注意观察,将知识活学活用。
10.(2024•科尔沁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小军组的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情况,F、F'
为凸透镜一倍焦距的位置,A、B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处,便于观察的像的大小情况,烛焰的中心、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应该
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应该在同一高度上
B.图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该是倒立的、缩小的虚像
C.若把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到A与F之间,则光屏位置应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
变大
D.若把蜡烛移动F的位置上,则在光屏上不会呈现蜡烛的像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透镜及其应用;实验基本能力.
【答案】B
【分析】(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分析回答;
(4)根据u=f,不成像。
【解答】解:A、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故A
正确;
B、由图可知,此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若把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到A与F之间,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
光屏应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变大,故C正确;
D、若把蜡烛移动F的位置上,此时u=f,光屏上不会呈现蜡烛的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11.(2024•榆阳区校级二模)近几年来,无屏电视在家电市场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普通电视是利
用LED灯光射到液晶屏幕上成像,而无屏电视则是通过光源反射到幕布上成像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L普口
A.无屏电视的画面是光源
B.无屏电视变换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无屏电视的画面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无屏电视的画面位于主机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光源的概念与判断;光的三原色.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1)自身发光、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光的三兀色是:红、绿、蓝;
(3)(4)物体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无屏电视的画面就是根据这个
道理制成的。
【解答】解:A、无屏电视的画面是光的反射形成了,故A错误;
B、无屏电视变换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B正确,
CD、无屏电视的画面位于主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源、光的三原色、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一道光学的基础题。
12.(2024•上海)光具座上有凸透镜、光屏及发光源各一个。当光屏和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此时在
光屏上成缩小的像。物理王把光屏沿着光具座移动5cm后,再次移动光源的位置使成清晰的像。对于
该像的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一定成放大的像B.可能成缩小的像
C.成像可能比原来小D.成像一定比原来小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B
【分析】(1)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当光屏和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此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f<10cm<2f,解得5cm
<f<10cm;
把光屏沿着光具座移动5cm后,再次移动光源的位置使成清晰的像。如果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则此
时像距是5cm,小于焦距,是不可能成实像的,故不成立;
则光屏必定是远离凸透镜,此时像距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此时的一定比原来
大,但此时像距15cm不一定大于2倍焦距,故可能是缩小,也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24•德阳模拟)如图在飞行表演中,4架教练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留下一条长长的“尾
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教练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
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所形成的水雾。信息化时代,不少学生迷上手机,长时间盯着屏幕会
导致视力下降患上了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考点】近视眼的矫正;液化的概念及现象.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应用能力.
【答案】液化;凹透镜
【分析】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
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解答】解:教练机排出的暖湿热气体遇到高空冷空气,使暖湿热气体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彩色
的水雾,此过程属于液化现象。
由近视眼形成原因可知,近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前方,由于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的作用,所以配戴凹透镜
进行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液化;凹透镜。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矫正和物态变化,属于基础题。
14.(2024•印江县开学)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使用手机或看电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
下降,患上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人眼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考点】近视眼的矫正.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凹
【分析】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
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到视网膜上。
【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
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为:凹。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15.(2024春•城固县期末)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林的爷爷患上远视眼,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薄(选
填“薄”或“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如图所示,图甲(选填“甲”或“乙”)是远视眼的光
路示意图,远视眼应配戴凸(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甲乙
【考点】远视眼的形成原因;远视眼的矫正.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薄;甲;凸
【分析】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得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面,故可知图
中甲是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像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远视眼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薄;甲;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16.(2024•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相当于人眼有某种视力缺陷。现
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则图示的成像情况相当于
远视(近视/远视)眼看物体,要使图示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可以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
加凸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远视;凸透镜
【分析】近视眼的成因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远视眼的成因是像呈在视
网膜的后方;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这说明像距
变大了,即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远视;凸透镜。
【点评】本题考查了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17.(2024•广安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
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b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a处得到的像是虚像。
I
cba
___।।।।i।]_____
2FFF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b;a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2f>v>f;
②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③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u=f,不成像;
⑤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v>u。
【解答】解:由图可知:a点在一倍焦距之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f,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b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f<u<2f,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
2f;
c点在二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2f>v>f,像距最小。
综上分析可知,蜡烛放在b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a处得到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b;ao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的变化规律,这是凸透镜成像习
题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
18.(2023秋•水富市校级期末)随着科技的发展,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
摄像头,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如图所示,摄像头的镜片是一个凸(选填"凹”或“凸”)透镜。老
年人到了一定年龄时,看近处的东西模糊,看不清楚,称之为老花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后(选
填“前”或“后”)方。
【考点】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凸;后。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
【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老花眼是由于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看近处的物体时,光线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
网膜的后方形成模糊的像。
故答案为:凸;后。
【点评】本题考查了远视眼的成因和摄像头的原理,属于基础题。
19.(2024•威海)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站”在水面上的水电(一种昆虫)纤细的腿使水面发生了形变,如
图甲所示;同时看到水底有带“光环”的暗影,如图乙所示。此时“形变的水”相当于凹透镜(填
光学元件名称);当水晶游到水浅的地方,暗影面积会变小(选填“变小”“不变”“变大”)。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凹透镜;变小。
【分析】水晶对水面有向下的压力,导致水面出现凹坑。水底有带光环的“暗影”,故水面上光发生的
是发散作用。两个理由可以判断出“形变的水”是凹透镜。再通过光路图分析暗影面积的变化。
【解答】解:水晶对水面的压力使得水面出现凹坑,且水底光环是“暗影”,因此水面此时相当于凹透
镜。
平行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其中D为光环暗影的直径。
根据示意图可以得出,当水变浅时,暗影的直径变小。因此水晶游到水浅的地方,暗影面积会变小。
故答案为:凹透镜;变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学元件的判断,以及凹透镜的作用、平行光通过凹透镜的光路,属于光学综合题。
20.(2024•无锡模拟)小华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器材时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
透镜的主光轴上,图中在屏上成清晰实像的场景的实际应用是投影仪(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
保持蜡烛和光屏在10cm处和55cm处不动,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移到40cm
刻度处。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实验基本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烛焰、
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凸透镜成实像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利用光的可逆性分析解答。
【解答】解: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在凸透镜的主
光轴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由图示位置可知,物距u=15cm,像距v=30cm,即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保持蜡烛和光屏在10cm处和55cm处不动,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根据光的可逆性,此时物
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应将凸透镜移到10cm+30cm=40cm刻度处。
故答案为:主光轴;投影仪;40。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
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
三.作图题(共3小题)
21.(2023秋•工业园区校级月考)根据要求。请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考点】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专题】作图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分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解:过凹透镜的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入射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经异侧焦点,作图如下:
【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
方向不改变。
22.(2024•惠阳区一模)如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考点】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在作凸透镜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来作图。
【解答】解: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如下图所示:
八
【点评】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
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3.(2024•汉源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成60°角,入射到与主光轴成30°角
的镜面上,请完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考点】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利用光的反射作图.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分析】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根据角的关系知,反射角是60°,
反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解答】解:首先作出法线,利用数学知识可知入射角为90°-(60°-30。)=60°,所以反射角
是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已知入射光线与主光轴夹角60°,而反
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120。,则同旁内角互补,所以反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于主光
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射定律和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
镜折射后,过焦点。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4.(2024•九龙坡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为学校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IIII川川||||川川|||川|川||||川川III川川||
DcmlO5060708090100
甲乙
①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②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缩小(选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③此时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调换位置,仍然可以看见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
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透镜及其应用;实验基本能力.
【答案】①10.0;②缩小;③可逆。
【分析】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
距,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③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
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60.0cm-50.0cm=10.0cm;
②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物距u=50.0cm-20.0cin=3().0cm>2f,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
③此时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调换位置,仍然可以看见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中,
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①10。;②缩小;③可逆。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25.(2024•印江县开学)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高度为6cm的F形光源、光屏和光具座等
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的变化规律,通过测量像的高度反映像的大小。
物高6cm
实验次数123
物距/cm302015
像距/cm152030
像高/cm3612
(1)若要测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将光源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三次成倒立实像的相关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
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3)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6cm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惊,人眼应从
屏(选填“光源”或“光屏”)一侧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此时能否用(1)问中的测量工具直接测
出观察到的像高?不能(选填“能”或“不能”)。
(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45cm不变,仅移动凸透镜改变物距,则上表中第2次实验的成像情
况不能探究,理由是:u+v<45cm。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成像原理.
【专题】实验题;透镜及其应用;实验基本能力.
【答案】(1)刻度尺;(2)大;(3)光屏;不能;(4)u+v<45cmo
【分析】(1)利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3)根据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同侧,且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1)若要测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3)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6cm,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同侧,因此人眼应从光
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
因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不能用(1)问中的测量工具直接测出观察到的像高;
(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45cm不变,仅移动凸透镜改变物距,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实验
的物距等于第3次实验的像距,第1次实验的像距等于第3次实验的物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
可逆的可知,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实像,而第2次实验,u+v=40cm<45cm,因此仅移动凸透镜不能探究
第2次实验。
故答案为:(1)刻度尺;(2)大;(3)光屏;不能;(4)u+v<45cmo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考点卡片
1.光源的概念与判断
【知识点的认识】
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物体本身能发出光,而不是依靠反射外来光的物体叫
光源。
【命题方向】
一般从此知识点去考查哪些属于光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例: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太阳
C.萤火虫
D.燃着的蜡烛
分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解析:解:A、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月光是反射太阳的光,故A符合题意;
BCD、太阳、萤火虫、染着的蜡烛都在发光,是光源,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源的概念,属于基础题目。
【解题方法点拨】
基本的识记内容,不涉及到计算。解题时要注意辨别物体是“发光”还是“反射光”。光源是指自身能够
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火把等。有些物体本身并不发光,由于它们能够反射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发出的
光,好像也在发光,但它们不是光源,比如月亮,我们看到的月光不是月亮自身发出来的,是月球反射的
太阳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而人造光源一定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2.利用光的反射作图
【知识点的认识】
①由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确定入射点,入射点一般用字母O表示.
②由入射点和反射面确定法线,法线用虚线画出.
③由入射光线和法线确定入射角,入射角一般用字母/i、/a或/I表示.
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反射角,反射角一般用字母/丫、N0或N2表示.
⑤由法线和反射角确定反射光线.光线用实线画出,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箭头方向.
【命题方向】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是中考的热点.例如画出反射光线佃的入射光线A0,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
例: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分析:(1)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客服工作总结及时解答解决用户问题
- 食品行业食品安全培训总结
- AIDS抗病毒治疗课件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血流动力学监测解决方案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新能源交流继电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刚性墙庇护所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游戏视频背景音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滑移转向岩石拾取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甲氧氯普胺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级硅酸钾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充电桩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主要知识点
- 2025年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基础预防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偏瘫足内翻的治疗
- 药企质量主管竞聘
- 信息对抗与认知战研究-洞察分析
-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课件
- 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总结汇报
- 2025届高三听力技巧指导-预读、预测
- 苏州市2025届高三期初阳光调研(零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