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清单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清单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清单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清单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上语文期中复习专题3——古诗文

自考点透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

美情趣。”“评价学生对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掌握情况,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

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小意。”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理解与作品关联的背景资料,概括诗

词曲的小意,感知诗词的艺术形象,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千古佳句。

自命题解读

文言文的命题主要依据课标要求,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与理解、鉴赏与评价。中考文言文阅读题

选自浅显易懂的的课外文言文。

1.文言文常见考点

①文言朗读与节奏

②文言实词

③文言虚词

④给文言词语或句子中指定的字注音

⑤文言句式

⑥内容理解

⑦文言翻译

⑧思想情感

⑨迁移理解

2.诗歌鉴赏常见考点

①理解内涵。②感知形象。③探究情感。④品味语言。⑤分析技巧。

3.命题趋势

从整体上看,古诗文阅读难度加深,课外古诗文的比例逐步提高。考查的文段、内容容量有逐年增加

的趋势。

Q技巧愿结

古诗文专题复习指导

学习古诗文,要按照以下步骤:首先,熟读成诵,培养语感和增进理解。其次,准确翻译,文从字顺,

字字落实的翻译原则。先自己翻译,然后对照译文参照去修正,最后能做到看着原文口头翻译无误。再次,

梳理文言知识并掌握,从更专业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词语、句式,在积累中提升文言文阅读的水平。

一、古诗文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形成迁移能力,能学以致用。

2.没有正确理解材料内容,能准确概括文意。

3.没有理解诗词一般规律,缺失品读诗词的方法。

4.没有理解人物内涵,能准确进行评价。

二、针对上面所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平时在学习古诗文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2.梳理归纳,注重迁移。

3.掌握规律,准确评价。

4.发散思维,联系实际。

自知识清单

【古诗文名句默写】

一'记忆型默写

《三峡》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景句)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l)月。(写景句;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至于夏水襄(xidng)陵,沿溯(s£i)阻绝。(写景句;正面描写)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描写)

(5)春冬之时,则素湍(tudn)绿潭,回清倒影。(写景句;动静结合)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dng)。(主旨句)

《答谢中书书》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写景句)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写景句)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写景句)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景句)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ti)其奇者。(主旨句)

《记承天寺夜游》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xing)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景句;侧面描写)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与朱元思书》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对偶句,写景句,调

动听觉)

(3)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理解性默写

《野望》

1.《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描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语句是牧人

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的句子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

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

1.《黄鹤楼》中抒发怀乡思乡之情的语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黄鹤楼》中描写登楼所见的语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黄鹤楼》中的颈联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6.《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句子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

《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使至塞上》

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使至塞上》中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使至塞上》中,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

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使至塞上》中写出了雄奇、奇特美丽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1.《渡荆门送别》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4.《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渡荆门送别》中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渡荆门送别》中的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钱塘湖春行》

1.《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钱塘湖春行》描写所见早春景象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钱塘湖春行》中开篇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画出西湖早春轮

廓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钱塘湖春行》中用早莺、新燕描绘西湖早春美景,给人带来生机勃郁之感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7.《钱塘湖春行》中用乱花、浅草描绘西湖早春美景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钱塘湖春行》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景色所陶醉,直抒胸臆,表达喜悦之情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

杨阴里白沙堤。

9.《钱塘湖春行》中交待诗人行踪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三峡》

1.《三峡》中侧面烘托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三峡》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三峡》中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澄澈、风光妩媚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8.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春、夏、秋、最具有特色的句子春冬: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夏:夏水囊陵,沿

溯阻绝。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答谢中书书》

1.《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答谢中书书》中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答谢中书书》中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答谢中书书》中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答谢中书书》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1.《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

2.《记承天寺夜游》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与朱元思书》

1.《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与朱元思书》中,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与朱元思书》中,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水之“异”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描写山之“奇”的句子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与朱元思书》中,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莺飞戾天者,望

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庭中有奇树》

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2.《庭中有奇树》中写出女主人公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但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的句子是: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3.《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

1.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比喻人虽老了

却仍有雄心壮志。

2.作者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3.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的诗句是盈缩之期,不

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赠从弟》

1.《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2.《赠从弟》中用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品行的诗句是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3.《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

1.《梁甫行》中直陈所见所感,如实记录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的诗句是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2.《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的诗句是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3.《梁甫行》中感慨百姓有家不能居,只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的诗句是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文言文字词积累】

《三峡》

【读准字音】

绝嘴(yan)

阙处(qu◎)襄陵(xidng)属引(zhu)沿溯(su)

飞漱(sh立)御风(yu)猿鸣(yuan)曦月(XI)素湍(tuan)

长啸(xiao)郦道元(Li)涧(jian)肃重岩叠嶂(zhdng)

【通假字】

1.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

L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一个动词“至”和一个介词“于”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2.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3.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4.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良好)

【一词多义】

1.自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

2.绝

沿溯阻绝(动词,断绝)

绝蛾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

衷转久绝(动词,消失)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形容词做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名词做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4.每至晴初霜旦(名词做动词,下霜)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2.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短文二则》

【读准字音】

夕日欲颓(tui.)与其奇者(y€i)未寝(qin)相与(y&)遂(sui)藻存(xing)

《答谢中书书》

【词类活用】

1.五色交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2.夕日欲颓(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

【古今异义】

1.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某个时候)

2.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停止、休息)

3.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衰败,萎靡)

《记承天寺夜游》

【古今异义】

L月色入户(古义:文中指门。今义:主要指人家)

2.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想念)

3.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词类活用】

L相与步于中庭(名词用作动词,散步)

【特殊句式】

1.判断句: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

3.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一词多义】

1、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

《与朱元思书》

【读准字音】

缥(piao)碧急湍(tuan)轩邈(xuanmiao)泠泠(ling)

嘤嘤(ylng)莺(yuan)飞戾(ID天经纶(liin)窥(kul)谷

【通假字】

L蝉则千转不穷(通“口转”,鸟叫声,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1.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2.莺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3.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一词多义】

1.绝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2.±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3.直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4.百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

5.无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词类活用】

1.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2.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3.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4.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5.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6.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7.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文言句式】

L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我的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2.倒装句:

莺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莺者”)

【文言文阅读】

《三峡》

【思想内容】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考点点睛】

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

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

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

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

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3.艺术手法

(1)动静结合

①写山为静,夏水为动

②绿潭、倒影为静,素湍、回清为动

③“绝嘛多生怪柏”为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为动

(2)俯视仰视

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仰视:绝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正面侧面结合

正面: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侧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寓情于景

“每至晴初霜旦……哀转久绝”抓住猿鸣这一三峡有代表性的景物,渲染了凄凉、悲寂、肃杀的气氛。

《短文二则》

【思想内容】

《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

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

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表达了作者寄情自然美景以排

遣忧郁的豁达宽广的胸襟。

【考点点睛】

1.《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

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

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2.《答谢中书书》的艺术手法:

(1)动静结合

①动态:以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游鱼竞跃表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静态:以青翠树木、五彩山石呈现多彩的气象。

(2)多视角相结合

俯视:清流见底

仰视:高峰入云

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3)视听结合

视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听觉:猿鸟乱鸣。

3.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

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被贬后无奈的闲;再者是作

者的自慰、自嘲,表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观。

4.《记承天寺夜游》的艺术手法

(1)动静结合

①“积水空明”给人一种静谧之感,“藻荐交横”则有水草摇曳的动态美。

②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见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正面侧面结合

①“积水空明”正面描写月光的澄澈透明,“藻石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侧面写出月光的澄

澈明亮。

②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3)比喻

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

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与朱元思书》

【思想内容】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

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考点点睛】

L”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

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

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3.《与朱元思书》的艺术手法

(1)动静结合

写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为静态描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为动态

描写。

写山:由静到动,“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为静,“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化

静为动。

(2)借景抒情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夹岸层峦叠嶂越来越高的景象,

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两岸山势的特点,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3)衬托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衬托水的清澈。

在昼犹昏,有时见日:衬托山林之密。

(4)正面侧面结合:

正面: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侧面: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比喻、夸张: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形象地突出描写了江水急速奔涌的状态。

【古诗词赏析】

《野望》

【原文】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黄昏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

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大家互不相识,相对

无言,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作者简介】

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唐朝著名诗人。

【赏析】

本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动静结合,由远及近,富有特色。

首联“东皋”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表现了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颔联从色与光的角度写静景,诗人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颈联通过“牧人”与“猎马”写动景,描绘出一幅日暮晚归的画面。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野晚秋图,

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尾联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感情。诗人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

隐士,与其神交,聊以慰藉,以此来抒发孤独抑郁之情。

【主题】

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

的情怀。

【写法】

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

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

颈联用几个动词进行动态描写,以动衬静;

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抒发了抑郁之情,同时兼

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

《黄鹤楼》

【原文】

黄鹤楼(崔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个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千百年来只看

见悠悠的白云在天空飘荡。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

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作者简介】

崔颖,出身"博陵崔氏",唐代著名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

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融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空”字说明了古人离去后,诗人心中的孤独空荡,借黄鹤楼的空来衬托。

“不复返”包含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寄托了诗人对世事难料的感叹。“空悠

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而“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抒发了诗人对岁月难在、世事茫然的空

幻感,催生了乡愁。

本诗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眼前的景物,颈联为登高所见,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

的乡愁做铺垫。

【主题】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乡的

情怀。

【写法】

前两联,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

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

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

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使至塞上

【原文】

使之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我轻车从简,要慰问边关守军,途径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我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了边塞,

又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了胡人居住的地方。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

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到燕然。

【作者简介】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

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

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赏析】

《使至塞上》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单车”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同时也表达出诗

人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暗含诗人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一个“大”字,道出沙漠最突出

的特征;“孤”“直”两个字状写出一股青烟直上高空的情景,富有神韵;“长”“圆”二字,朴实无华,

却抓住了事物最本真的状态,写出黄河在苍茫的沙漠之中杳无尽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准

确传神,凸显出大漠给人既苍茫孤寂又亲切温暖的感受。

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

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主题】

这首五言律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

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写法】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

“胡天”。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尾联用典故流露了

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渡荆门送别

【原文】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一一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

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我更加喜爱故乡

的江水,情意绵绵送我万里行舟。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