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词语与修辞(解析版)
I।
I经典基础题
■।
(1-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踊跃发言,
下列选项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同学甲说:“志愿者振聋发耳贵的讲解,让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B.同学乙说:“我国的博物馆建设白手起家,如今取得了伟大成就。”
C.同学丙说:“这次活动中,志愿者任劳任怨,讲解得非常精彩!”
D.同学丁说:“同学们对这次活动分析得非常透彻,其见解可谓入木三分!”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理解和应用。
A.振聋发耳贵: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本
句意思是指志愿者的讲解很精彩,而不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用词不当,使用有误;
B.白手起家: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句中形容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在基
础很差的情况下,一步步发展,取得很大的成就,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不怕埋怨。句中形容博物馆的志愿者辛勤付出,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此处用来形容同学们的活动分析很有深度,
很透彻,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A。
12-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小记者团准备编辑
一份北京文化论坛的新闻简报在“校园网”中发布,以下是小睿记者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从书写、用词、
标点等方面检查和修改。
600多位中外嘉宾跨越山海相聚北京,在精彩纷呈的主论坛和分论坛上,聆听专家学者的真知卓见;
在美轮美奂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上,共赴融贯古今、交流中外的奇妙文化之旅;
在鹤立鸡群的北京文化地标中,感受北京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
探访嘉宾由忠感叹到:“真美呀,大运河!宛若一条时光轴,串联起一处处历史遗存和现代都市风光,
形成一幅幅生生不息的运河风景画!
2.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精彩纷呈B.美轮美奂C.鹤立鸡群D.生生不息
【活动二:采访点揽胜天安门广场】
今年天安门的国庆花篮一亮相,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吸引了小记者们。他们在观赏的同时采访了总
设计师蓝海浪叔叔。下面是他们拍的照片和做的采访记录。
2023年天安门广场国庆花篮
①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的巨型大花篮“祝福祖国”,成为了每年国庆期间广场上的一幅绚丽的画卷。
②“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③技术人员参照真实五谷原型设计建模,通过3D打印效果对比调整,使用特殊工艺技术放大加工……④二
年又一年,您和您的同事设计的国庆花篮,就像一串串脚印,记录着祖国发展的步伐……
5.对于采访记录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理解,小记者们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大花篮的美丽,为天安门广场增添节日喜庆。
B.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萱草花人的情感,表明自古就以此花表达母爱之意。
C.③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层次地介绍了技术人员工作的投入,强调制作的不易。
D.④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设计师们所设计的大花篮之多,意义之重大。
【答案】2.C5.A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精彩纷呈: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正确;
B.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正确;
C.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此处形容文化地标,用错对象;
D.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正确;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改手法。
B.引用了古诗句,是引用的修辞;
C.几个分句格式不相同,不是排比,此句没有修辞;
D.把国庆花篮比作脚印,这是比喻,不是夸张;
故选A。
[3-2023-2024学年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关于汉字,同学们纷纷发表自
己的想法,下列语句中修辞方法或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B.我们应多拿起笔练字,体会方块字的神韵。今天的未雨绸缪,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继续将中华文化发
扬光大。
C.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这就是我们最美丽的文字一汉字。
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使得汉字入木三分地承载着丰富的内涵。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或成语运用。
D.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不能用来写承载着丰富的内
涵。故选D
[4-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一零一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下列修辞或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垂柳碧绿,莺啼燕语,莲叶接天,把西湖装点得生机盎然。远远望去,西湖犹如风姿绰约的西子一样美
丽动人。
B.在来自四面八方的工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杭州亚运会主场馆拔地而起,像是一位钢铁巨人,屹立在人
间天堂之中,静待着盛会的召开。
C.钱塘江掀起的狂涛巨浪,冲向河堤,好似摧枯拉朽。涛声震天,夺人心魄,像是千军万马,奔涌而来,
声势极为浩大。
D.杭州亚运会的运动健儿们,以锐不可当之势,在赛场上激起了拼搏的浪潮,谁能不被他们赛场上的激情
所感染?谁能不为他们赛场上精彩的表现而欢呼?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和成语的使用。
C.有误,“摧枯拉朽”的意思是:意思是枯草朽木受到摧折。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本文用来形容“钱塘江掀起的狂涛巨浪,冲向河堤”,使用错误。
故选C。
15-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讲述“红星”故事
在这个任务中,小字选择的是彭德怀,下面是他准备的讲稿,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请你帮他完
善讲稿。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战斗异常激烈,敌人两个团______有利地势把我军一个连压在山腰。在危难
之所,彭德怀挥刀杀出,身先士Z11(),一个猛冲重创并了敌人,为受压制的连队解了围,
随后率部组织反击,消灭了这股敌人。
3.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占领打击B.占据击溃C.占领击溃D.占据打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处:占领:用武装力量取得并占有。占据:据有或用强制性手段取得。根据后面的“有利地势”可知,
应用:占据。
第二处:打击:攻击,殴打,使受挫折。击溃:攻打使溃散;打垮。根据前面的“重创”和后面的“故人”
可知,应用:击溃。
故选B。
16-2023-2024学年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前往香山、长城赏秋的同学写了一篇游
记,下面语段出自该游记。请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秋天是悲凉的,而香山的秋天却浓墨重彩,绚丽奔放,像极了陆游所写的:“雨侵坏瓮新苔绿,
秋入横林数叶红。”生态园在夏天蓊蓊郁郁,现在看上去,恰似被水化开的彩虹糖。沿着山间小路走来,
树叶由绿渐变黄变红,一路上满是诗意。香山黄护毫不留恋黄叶的浪漫,它用一把火,直接将秋天的激情
点燃,红遍好几个山头。金黄的银杏,棕红的枫树,火红的黄林……秋天的香山色彩丰富,令人眼花缭乱。
八达岭清风徐来,沁人的清凉赶走了暑热,金色的野菊花将山谷装点得更加绚烂。两边是陡峭的山壁,
脚下是潺潺的流水,行走其间让人流连忘返。登上高处的烽火台,举目四望,斑斓的秋叶漫山遍野地铺展
开来,波澜壮阔。”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一条烟灰色的长龙游弋于秋叶绚烂的山峦之间,蜿蜒而去,
锐不可当。
满山的野果成熟了,松鼠一一长城的小精灵,也进入了忙碌的状态,山林里树叶沙沙作响,那不是秋
风,是松鼠在储粮。
(1)请找出下列选项中修辞或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香山黄柏毫不留恋黄叶的浪漫,它用一把火,直接将秋天的激情点燃,红遍好几个山头。
B.金黄的银杏,棕红的枫树,火红的黄护……秋天的香山色彩丰富,令人眼花缭乱。
C.登上高处的烽火台,举目四望,斑斓的秋叶漫山遍野地铺展开来,波澜壮阔。
D.“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一条烟灰色的长龙游弋于秋叶绚烂的山峦之间,蜿蜒而去,锐不可当。
(2)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画线短语“被水化开的彩虹糖”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答案】
(1)D
(2)香山的森林染上了秋色,红、黄、绿多种颜色深浅不一,丰富多彩,交相错杂。(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词语运用能力。
D.“一条烟灰色的长龙游弋于秋叶绚烂的山峦之间,蜿蜒而去,锐不可当。”一句中,“锐不可当”使用
有误;锐不可当:指锋利的不可阻挡;用于形容来势威猛,不可抵挡。此句“一条烟灰色的长龙游弋于秋
叶绚烂的山峦之间”写山峦的美丽蜿蜒,不能用“锐不可当”;
故选D。
(2)本题考查重点词句的理解。解答此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根据上文“而香山的秋天却浓墨重彩,
绚丽奔放”及下文“沿着山间小路走来,树叶由绿渐变黄变红,一路上满是诗意”可知,此处描写的是香
山的景色,“被水化开的彩虹糖”应指,香山的森林染上了秋色,颜色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交相错杂。
优选提升题
[7-2023-2024学年北京市通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在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加波
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C.惊魂未定的一幕出现了D.多少人弹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翘首而望:形容渴望某种事情赶快到来。使用正确;
B.从容不迫:镇定沉着,形容遇事镇定自若,不慌不忙。使用正确;
C.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不能形容看到舰载机安全降落的过程,使用有误,可使用“惊
心动魄”;
D.婵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正确;
故选C。
18-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为加深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初二年级
组织同学们来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阅读同学写的参观感,完成下面小题。
同学们走进博物馆,参观了“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参观过程中,有同学【甲】惟妙惟(xido)地模
仿着《西园惟集图》中名贤大儒们的动作和神态,有同学①地欣赏着苏轼书《醉翁亭记》
的拓本,有同学用手在空中临写着或遒劲【乙】或秀媚的字体,有同学②地读着《前赤壁
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其余作品与之相比顿时【丙】(皿)然失色。经过一
天的参观,回来时同学们已经累得③,但能在紧张学习之余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大家还
是非常开心,都翘【丁】首期待下一次博识课。
(2)在①②③处填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屏息敛声抑扬顿挫筋疲力尽
B.屏息敛声器宇轩昂筋疲力尽
C.诚惶诚恐器宇轩昂郁郁寡欢
D.诚惶诚恐抑扬顿挫郁郁寡欢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恐惧不安的样子。“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
畏惧、小心的样子。欣赏拓本应该是小心翼翼是,所以使用“屏息敛声”。“器宇轩昂”指风度气概高敞
豁达,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抑扬顿挫”意思是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句中所用词语
修饰的是朗读,所用使用“抑扬顿挫”。“郁郁寡欢”意思是闷闷不乐。“精疲力尽”精神疲累,力气耗
尽。形容非常的疲惫。回来后一个是疲惫的,所用选择“精疲力尽”。
故选:Ao
19-2023-2024学年北京十二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下列修辞或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谁来把我国书法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义不容辞。
B.苏轼交友广泛,黄庭坚、秦观、米芾等人都花团锦簇在他的周围。
C.每当想到苏轼在诗词、文赋、书法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我的敬意就油然而生。
D.展览中的一幅幅书画、一件件器物,展现了名士云集的宋代风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CD.正确;
B.有误,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用在这里不恰当。
故选:Bo
[10-2023-2024学年北京市同文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为丰富学习生活,学校举办了“碑帖冠
书法”的书法帖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看此帖,顿时发现一一我们以为【甲】的书法作品,传世几百年,被人珍藏,被人镌刻于碑柱之上,
却原来只是古人生活中的小简,就像现在的短信。
平凡的生活,与书法相交,就极为玄妙而又【乙】。
(2)在【甲】【乙】处分别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甲】高深莫测【乙】和颜悦色
B.【甲】一丝不苟【乙】和颜悦色
C.【甲】一丝不苟【乙】意趣盎然
D.【甲】高深莫测【乙】意趣盎然
(5)同学参观书法帖展览后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其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国人来说,汉字源远流长,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藏。
B.我最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帖作品,笔法精妙,潇洒飘逸,如行云流水,眼花缭乱。
C.书法帖中的汉字字形各具特色,有站姿挺拔、英姿飒爽的,有在纸上跳着欢快舞蹈的,每一种姿态都令
人目不暇接。
D.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点一横都抑扬顿挫,一撇一捺都历史悠长。
【答案】
(2)D
(5)A
【解析】
(2)本题考查运用词语。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一丝不苟:形容做事十分
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根据“只是古人生活中的小简,就像现在的短信“的提示,甲处选“高深
莫测“恰当。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意趣盎然:很有趣味。根据“平凡的生活,与书法相交”的提示,乙处选“意趣盎然”恰当。
故选:Do
(5)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恰当。
B.不当,“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不合语境。
C.不当,目不暇接:意思是眼睛看不过来。形容好看的东西太多、太繁杂。不合语境。
D.不当,“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用错对象。
故选:Ao
[11-2023-2024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开展“寻踪北京城市文化,感受古都
建筑魅力”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城市文化寻根组整理了一则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是一句人们①的民谚。
据说姚广孝潭柘寺设计建造了紫禁城(今“故宫”)。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耳濡目染②仿照B.①耳熟能详②仿照
C.①耳熟能详②按照D.①耳濡目染②按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
详细地复述出来。
在此形容大家很熟悉民谚,应用:耳熟能详。
第二空:
仿照: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按照:依据,依照。
在此形容紫禁城是按照已有的潭柘寺设计的,有效仿的意思,应用:仿照。
故选B。
[12-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023年国庆节到来之际,校学生会筹
备并举办“中国梦爱国情”诗歌诵读活动。现在邀请你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2.小吴同学在撰写主持词时产生了一点疑问。根据工具书的解释,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选项是()
在那风雨如晦的时代,百折不挠、,历来是中国人民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爱国诗
篇,是战火硝烟中的战鼓与呐喊,是不屈人民的愤懑与抗争。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爱国诗篇仍然闪耀
着熠熠光辉。它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为我们代代传诵。
解释: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汉语成语大全》)
A.坚不可摧B.艰苦卓绝C.坚忍不拔D.举步维艰
6.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感慨良多。下列四名同学的感言中,词语或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A.同学们悲切地诉说着,深切地怀想着,坚定地表达着,声情并茂的诵读将我们带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B.同学们的诵读之声振聋发耳贵,激励着每一位爱国学子励志报国逐梦,树立更崇高的人生理想。
C.欣赏一段段经典诵读,如同翻阅一册册书卷,伟大祖国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明也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D.同学们以慷慨激昂的情绪、抑扬顿挫的声调,诠释出赤诚之心,亦呼唤着每一位中国人的爱国热忱。
【答案】2.C6.B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坚不可摧:形容非常坚固,摧毁不了。艰苦卓绝:指的是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了常人的想象,形容斗争或
者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超出了一般的认知和经验。坚忍不拔:形容在面对艰苦困难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意
志依然坚定,不会被任何外部因素所动摇。举步维艰:形容一个人已经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以至于每
当他抬起脚步时都会感到难以继续前进。根据语境可知,中国人在艰难的时代意志坚定,因此“坚韧不拔”
合适;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和修辞。
B.“振聋发耳贵”用来比喻用言语或文字唤醒那些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能够清醒过来,不能形容朗读声音
大;
故选B。
[13-2022-2023学年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宽谷地带又有富饶的村庄、翠绿的梯田,把三峡装点得更加生机盎然。。
B.南岸白盐山拔地而起,北岸赤甲山从天而落。
C.全川之水齐汇于此,以锐不可当之势,激起汹涌的浪涛,故有“覆塘天下雄”之称。
D.潮濯堆掀起的狂涛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不知吞没了多少舟船,冲散了多少木排。
【答案】D
【解析】
考查成语运用。
A.生机盎然: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正确;
B.拔地而起:从地上突兀而起。正确;
C.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正确;
D.摧枯拉朽:摧毁枯草朽木。形容气势盛大,对方不堪一击。不能用来形容水势的凶猛,用错对象;
故选D。
[14-2022-2023学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班级负责布置一块主题为
“让文物活起来”的展板,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立人像通高262厘米,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①“世界铜像之王”。
3号青铜神树的型制体现了古蜀人对太阳的②以及对天地人三界的认识。
2.根据语境,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称为②崇敬B.①称为②崇拜C.①誉为②崇敬D.①誉为②崇拜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①空:称为,叫做;誉为,表示对……高度的认可,对之称赞,冠以某种荣誉。由“世界铜像之王”这
一称号可知此空应选“誉为”;
第②空:崇拜:崇敬钦佩;崇敬:推崇尊敬。二者的区别在于“崇敬”指特别尊敬,比“崇拜”的程度轻,
对象指人;“崇拜”着重指特别钦佩,程度比“崇敬”重,有时甚至达到过分迷信的程度,可以指人,也
可以指事物。此处应选“崇拜”;
故选D。
[15-2022-2023学年北京市八一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三)
《采桑子•重阳》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
触景生情,因成此词。
词中所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
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在书写上,又以草书挥就,恣态横生,快意纵笔,笔力①,
更使词境锦上添花。
这首词的遣词用字非常大气,比如''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②、
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极有刚健劲道之美。
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这首词将红军为理想而奋斗的风采镌刻于文学史之上,将永远为
人们带来力量。
2.更适合填入材料(三)横线处的词为()
A.①抑扬顿挫②摧枯拉朽B.①入木三分②振聋发耳贵
C.①抑扬顿挫②振聋发耳贵D.①入木三分②摧枯拉朽
【答案】D
【解析】
抑扬顿挫:意思是指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摧枯拉朽:意思是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
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入木三分:意思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
透彻。振聋发耳贵: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
醒过来。“入木三分”与“草书挥就,恣态横生,快意纵笔,笔力……”的语境相符;“摧枯拉朽”与
“‘劲’字,力度极强”的语境相符。故选D。
[16-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部文学社要出一期“校
庆专刊",同学们写了如下卷首语,但这则“卷首语”有些问题,请你运用所学,帮助他们完善文稿。
壬寅九月,桂蕊吐香,北师大实验中学师生们翘首以盼的日子到来了。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和北师大
实验二龙路中学都迎来了校庆。
两所学校诞生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建校之初便自觉承担起了厚重的民族和历史责任,致力培育救国
救民的人才。众多学子对黑暗腐朽的旧社会深恶痛疾,在学成后自觉投身于民族革命的洪流中,发出zh法
()聋发月贵的时代最强音,力求启发民智,挽救民族危亡。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两所学校又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秉持“立德树人”初心的
同时,始终站在基础教育最前沿,诚惶诚恐,锐意革新,与时俱进,继续为国家和民族输送着大批符合时
代要求的人才。
百年征程,百年芳华。百年来,两所学校教书育人,弦歌不辍。它们为国育才的功绩必将被众多学子
后辈ming()记。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成语的使用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A.qiaozhui“深恶痛疾”使用错误
B.qiaochud"深恶痛疾”使用正确
C.qiaozhui“诚惶诚恐”使用正确
D.qidochud“诚惶诚恐”使用错误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和成语理解和应用。
翘首以盼(qido):仰着脖子等待着出现,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某物的出现。比喻人们期待分
别久了的亲人、朋友来到自己身边的急切心情。
弦歌不辍(chud):以琴瑟伴奏而歌诵,指来表达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
深恶痛疾:对某人或某物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用在句中形容学子对腐朽的旧社会的痛恨,符合语境,说法
正确;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恐惧不安的样子。不能用来形容学校锐意改革的雄心壮志,与语境不合,说法
错误;
故选B。
[17-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人大附中朝阳分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浩瀚宇宙,山川风物,
社会生活都是课堂。仰望星空,寄情山水,面对人生,我们都是学生。玩转课堂,脚踏实地地努力,让梦
想近一点、更近一点。
阅读下面内容,完成题目。
小记者:翟叔叔,①神舟十三号飞行工作一环扣一环,就像恢弘的交响乐层层推进。您能简单地介绍
一下此次飞行任务吗?
翟志刚:这次飞行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一次重要飞行。我们需要同时管理天和核心舱、神舟
十三号飞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的组合体,并执行了出舱任务。
小记者:②“巾帼不让须眉”,王阿姨,“天宫课堂”我们都看啦!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学变得o
不过,把课堂搬到距离地面400公里外的太空,J_
王亚平:最大的挑战就是要保持信号畅通了吧。为了确保视频信号稳定,天链卫星和地面各测控站都
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小记者:叶叔叔,您能够参与空间站的建造是什么感觉?
叶光富:③空间站是璀璨星河中最灿烂的一颗,明灭可见。能参与中国空间站的建造,我感到很幸运,
也由衷的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小记者: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让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还记得您们出舱后的那句“感
觉良好”。④这简短的四个字,背后是祖国的强大,当中是您们的付出,前面是未来的希望。
4.同学在整理采访实录时,不确定横线处的词语选择,请你帮助选择恰当的一项()
A.简单明了油然而生B.通俗易懂应运而生
C.简单明了应运而生D.通俗易懂油然而生
5.对话中的四个划线语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你认为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答案】4.D5.C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理解和运用。
第一空:简单明了:指事情或问题不复杂,一看就明白。
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语境的意思: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学变得让人都明白。故“通俗易懂”合适;
第二空: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应运而生:本指顺应天命而降生,现指人或事物适应时机、潮流而出现。
“民族自豪感”是一种情感,故“油然而生”合适;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C.明灭可见是忽明忽暗的意思,第③句中“最灿烂的一颗”与“明灭可见”矛盾。改为:空间站是璀璨星
河中最灿烂的一颗。
故选C。
[18-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悬泉瀑布”“大漠孤烟”“历历晴川”“嘤嘤鸟鸣”……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常令人凝神屏息,而
在文学家净化的笔墨、①闲熟的技法中更显得(别有情韵抑扬顿挫)。因为文学家常将自己的
个性隐匿在自然景物中,所以相同的景象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样观山,有宏伟森严的“重岩叠嶂”,
有情趣盎然的“负势”“争高”;同样看水,或②浩瀚,或湍急,或平静,或清澈;同是林木,时而祛除
③躁热,时而平添崎岖;同为猿鸣,有人听来④凄然,有人听来悦耳……在_________(眼花缭乱异彩纷
呈)的山水散文中,读者常会同作者产生“会心之趣”,忘却生活的⑤典,纵情自然的变幻。
3.在文段中横线处依次选填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有情韵眼花缭乱B.抑扬顿挫眼花缭乱
C.别有情韵异彩纷呈D.抑扬顿挫异彩纷呈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解答此题关键在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境来选择。
第一处,“抑扬顿挫”指人说话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别有情韵”指另有一种精神韵致;用来形容
诗文中含有独到的情意悠长之状态。这里是指文学家的“技法”,应使用“别有情韵”;
第二处,“眼花缭乱”指看着东西感到纷繁迷乱。“异彩纷呈”指在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来
没有过的新事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过去没有过,今后也不会有的具有过渡性特点的奇特事物。这里用来
修饰“山水散文”,应使用“异彩纷呈”;
故选c。
[19-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校学生会筹备举办“‘名人’主题微展览”
参观活动,邀你共同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备展区的编辑对宣传册文本的部分用词及标点存有疑问,请你帮助解答下面两个问题。
宣传册文本:天眼一一列夫•托尔斯泰
他,有着一双似含有一百只眼珠的眼睛。这双灰色的眼睛射出黑豹似的目光,这目光好似钢刀,又稳
又准。在这种【A】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掩掩。他的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
示广袤无垠的宇宙。【甲】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乙】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口政治思想家口哲学家。【丙】一个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口一个能看透一切真相的智者口一个用笔
写尽人世无常的伟人。【丁】《战争与和平》口《安娜•卡列尼娜》口《复活》……他大笔如椽,文字
[B]o
(1)请根据上下文,为[A][B]两处选择恰当的成语,并分别用正楷和行楷书写。
备选成语: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A](用正楷)【B】(用行楷)
【答案】
①入木三分②力透纸背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A处代表审视者的目光深刻,
透彻,犀利。可用“入木三分”。
B.力透纸背:意思是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B处修饰的是“文字”,因此选择“力
透纸背”形容作品运力巧妙,内涵深刻。
[20-2022-2023学年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为丰富学习生活,学校举办了“喜迎
二十大,碑帖冠书法”的书法帖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①看一些书法帖,总会暗自哂笑一一那书法,哪里是与我们的生活丝丝相连的东西,只不过是阳春白
雪罢了。②大名鼎鼎的《韭花帖》被称为“五代兰亭”本是杨凝式写给友人的便条。③杨凝式以端庄温雅的文字
书写自己午睡醒来觉得肚子饿了,忽然发现韭花,食之香极。④看此帖,顿时发现一一我们以为【甲】的
书法作品,传世几百年,被人珍藏,被人镌刻于碑柱之上,却原来只是古人生活中的小简,就像现在的短
信。
帖之于生活,真实、生动,又带着一种天然的欢喜之气。王献之的《鸭头丸帖》:“鸭头丸,故不佳。
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十五个字的便条,运笔熟练,笔画劲利灵动,不过是抱怨丸药不好。王羲之的
《何如帖》一一不知你近来身体怎样?“何如”二字潇洒自在。接着又说回信为何迟了,是因为羲之得了
感冒,多么好玩呀。
平凡的生活,与书法相交,就极为玄妙而又【乙】。俗世烟火中,不是每一次用笔都正襟()坐。
张旭嗜好饮酒,他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提笔落墨,一挥而就。那天他肚子疼,不能忍了,便以最放肆的
草书形式写下《肚痛帖》。此帖初看让人眼花缭乱,看懂后令人不禁莞尔。“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
怀素上。”唐代草书大家怀素的《苦笋帖》,全文十四字,笔画连绵,悄然书写着笋与茶的新鲜美味。书
伴茶香,怡然自得。帖,看得人心里对生活满满的都是爱一一它可以这样随心随性,只是低头的那碗饭,
天边的那缕风,只是心中事,身边人呀。
2.在【甲】【乙】处分别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甲】高深莫测【乙】和颜悦色
B.【甲】一丝不苟【乙】和颜悦色
C.【甲】一丝不苟【乙】意趣盎然
D.【甲】高深莫测【乙】意趣盎然
5.同学参观书法帖展览后,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其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对于国人来说,汉字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藏。
B.我最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帖作品,笔法精妙,潇洒飘逸,有如行云流水;结体遒美,骨格清秀,点画疏密
相间;章法巧妙,尺幅之内,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C.书法帖中的汉字字形各具特色,有站姿挺拔、英姿飒爽的,有在纸上跳着欢快舞蹈的,每一种姿态都那
么优美、那么迷人。
D.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点一横都包罗万象,一撇一捺都历史悠长。
【答案】
2.D5.B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使用。
空一: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一丝不苟: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
儿也不马虎。甲处修饰“书法作品”用“高深莫测”更符合语境;
空二: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意趣盎然:形容气氛和趣味十分洋溢。乙
处“平凡的生活”用“意趣盎然”修饰更符合语境;
故选D。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和使用。
A.“对于国人来说,汉字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藏”一句把汉字比作“智慧的结晶”“宝
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我最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帖作品,笔法精妙,潇洒飘逸,有如行云流水;结体遒美,骨格清秀,点画疏
密相间;章法巧妙,尺幅之内,极尽用笔使锋之妙”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笔法精妙,潇洒飘逸,
有如行云流水”“结体遒美,骨格清秀,点画疏密相间”“章法巧妙,尺幅之内,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句
式相似,构成排比;
C.“书法帖中的汉字字形各具特色,有站姿挺拔、英姿飒爽的,有在纸上跳着欢快舞蹈的,每一种姿态都
那么优美、那么迷人”把汉字字形比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点一横都包罗万象,一撇一捺都历史悠长”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故选B。
[21-2022-2023学年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演讲社团负责组织“青春之我”
演讲比赛,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演讲词,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回望百年团史,中国青年面对不同的困难,都展现出了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决心,舍我其谁的勇气
和脚踏实地的行动。
同学们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为画波浪线的词语作了批注,发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所共同表达
出的意思是o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ni3黑色染料,这里
的意思是用黑色染。
(3)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
①律己之心②平常之心③进取之心
A.③②①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①③
【答案】不会轻易被改变。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通过图片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磨而不磷”的意思是磨了之后不损伤,“涅而
不缁”意思是经过黑色的染料染了也不黑,所以它们的共同意思是“不轻易改变”。“磨而不磷、涅而不
缁”出自先秦•孔子《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比喻意志坚定的
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22-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在此环节,一位同学整理了如下文字,请
阅读后帮他作出判断。
先哲们对诚信的理解可谓,我们要将诚信judn刻进自己的灵魂,深刻领会并躬身jidn
_______行。
(2)将下列成语填入上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入木三分B.一丝不苟C.振聋发腿D.弹精竭虑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理解与辨析。
A.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
B.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C.振聋发耳贵: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
来。
D.婵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多用于书面语,褒义词。
题干中讲的是“先哲们对诚信的理解”,应该用“入木三分”,表示对诚信的理解深刻。
故选A。
[2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生会宣传部收集
文字资料时,准备将《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给大家。同学们针对其中一段文字展开了讨论,
请你也参与进来,完成小题
盼望着、奋斗着、创造着,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就要胜利召开了。多次见证
重大历史时刻的天安门广场,【甲】(珠围翠绕/花团锦簇)、红旗招展;深圳莲花山公园里十年前种下的
高山榕,亭亭如盖、枝繁叶茂:蓬勃生长的雄安新区,机械轰鸣、塔吊林立;翱翔浩再太空的中国空间
站,“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们【乙】(全神贯注/正襟危坐)、有条不喳1……历经岁月洗礼,世界东方的
这片热土欣欣向荣;满怀豪情壮志,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勇争先。
2.结合语境,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哪个成语,以下同学的发言不妥当的一项是()
A.小明:【甲】处形容为迎接二十大召开,天安门广场被装点得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所以用“花
团锦簇”非常合适。
B.小白:我同意小明的看法。“珠围翠绕”大都形容妇女妆饰华丽,或者古代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用在【甲】处不合适。
C.方方:【乙】处写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们整理服装端正坐好,拘谨中不失热情,用“正襟危坐”能够表
达他们热切期盼的心情。
D.正正:乙处用“正禁危坐”不太妥当,结合上下文,这里应该展现航天员们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用“全
神贵注”更合适。
【答案】C
【解析】
考查成语运用。
C.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不能表达他们热切期盼的心情。
故选C。
[24-2022-202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为了了解设立烈士纪念日的意
义,阳阳在“国防大学”公众号找到了一则新闻评论。请你阅读下面的评论,问答问题。
设立烈士纪念日,弘扬的是英烈精神。烈士纪念日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每一个人心中,提醒我们时
刻不忘今日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烈士纪念日也是一座灯塔,照亮前方的道路,提醒人们唯有努力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对烈士精神最好的弘扬,对烈士遗志最好的继承。
(2)“灯塔”一词,在语境中的是意思是o
5.同学们想要通过诵读红色诗词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请欣赏毛泽东《七律•长征》的书法作品,完
成下面任务。
毛泽东笔下的长征诗词,没有刻意描写长征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其
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和飞夺泸定桥时的惊
险悲壮。下列选项中,与这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一致的一项是()
A.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B.昔人己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C.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D.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答案】
2.②指引人们前进方向的事物。
5.②C
【解析】
【2题详解】
(2)本题考查字义。
“灯塔”本指装有强光源的高塔,晚间指引你船只航行,多设在海岸或岛上。联系“烈士纪念日也是一座
灯塔,照亮前方的道路,提醒人们唯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对烈士精神最好的弘扬,
对烈士遗志最好的继承”可知,在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烈士纪念日的意义,“灯塔”喻指指
引人们前进方向的事物。
【5题详解】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运用了用典的手法;
C.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D.未运用修辞手法;
故选C。
[25-2022-2023学年北京市师达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带回月壤,这
激起了同学们探月的热情,学校就此举办“携手嫦娥落月,梦系中华强国”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小题。
2.下列词语中“月”字的意思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项是()
A.日积月累B.披星戴月C.月明风清D.山高月小
3.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挂在天上的一首诗,会拨动我们的心弦,牵动我们的情思。②酒缺月无
味,景无月不美,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象,它是一切美的想象的总汇。③新月如眉,
让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④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
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凄楚之美;⑤花月披离,余香袅袅,象征典雅艳丽之美;⑥皓月当空,通脱潇洒,
象征雄浑高古之美……⑦由此,在中国人心里,月亮不又是一幅绝美的画吗?
A.第①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月亮是触发人们内心情感的美好形象。
B.第②句引用“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强调月亮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象,表达对月亮的喜爱之
情。
C.第③④⑤⑥句运用排比,形象地写出了月亮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美感。
D.第⑦句运用比喻和反问,生动有力地表现出中国人心里因为有了如画的月亮而喜悦的心情。
4.阅读第三组整理的有关“嫦娥四号”的材料,完成小题。
为国际交流合作【乙】扩大开放共享,嫦娥四号不仅携带了中国的实验项目,还搭载了荷兰、德
国、瑞典和沙特阿拉伯四国的科学载荷。国外媒体密切关注的同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欧洲航天局国际关
系部门负责人卡尔•伯奎斯特说:②,这将让世界更加了解月球。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增进②嫦娥四号是第一次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
B.①提高②嫦娥四号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着陆
C.①提高②嫦娥四号是第一次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
D.①增进②嫦娥四号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着陆
【答案】
2.A3.D4.②D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
A.日积月累:每天不断的积累。月,时间单位;
B.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月,月亮;
C.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月,月亮;
D.山高月小:形容夜景的气势。月,月亮;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D.第⑦句运用比喻和反问,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中国人对于月亮的喜爱与赞美,本项“生动有力地表现出中
国人心里因为有了如画的月亮而喜悦的心情”有误。故选D。
【4题详解】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和句子衔接。
第一空:增进:增强;加深;推进。
提高:使原来位置、程度、等级、数量、水准等方面加以增高、拉升。
根据后面的“国际交流合作”可知,应用:增进。
第二空:“第一次”应修饰在月球背面着陆,不能修饰“人类探测器”。故为:嫦娥四号是人类探测器第
一次在月球背面着陆。
故选D。
[26-2022-2023学年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为加深同学们对传统文化
的理解,初二年级组织同学们利用博识课时向来到博物馆参观学习。
阅读同学写的参观感,完成下面小题。
同学们走进博物馆,参观了“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参观过程中,有同学【甲】惟妙惟(xido)地模
仿着《西园惟集图》中名贤大儒们的动作和神态,有同学①一地欣赏着苏轼书《醉翁亭记》的拓本,有
同学用手在空中临写着或遒劲【乙】或秀媚的字体,有同学②一地读着《前赤壁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苏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发现状报告:2025年市场前景分析
- 2025年食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报告
- 2025年下沉市场消费金融与金融机构合作模式创新与风险控制研究报告
- 2025年机械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中的服务创新与产业协同报告
- 快递市场2025年价格战背后的政府政策与行业规范研究报告
- 2023年知识竞赛策划方案大全
- 2023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综合知识真题附答案
- 2023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
- 2023年继续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与答案
- 2023年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试题及答案
- 2025工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塔城地区直遴选面试真题附详解含答案
- 2025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 内部竞聘选拔的方案
- 2025年法律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DGTJ08-2232-20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规范
- 四川省成都市2023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成都零诊)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4华南理工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消化道异物护理常规
- 2025年光电耦合器行业现状分析:全球光电耦合器总产量将达到692.22亿颗
- 甘肃浙能武威能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