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考直要点】
最新课标要求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
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2、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
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表达效果。
3、丰富自己的积累。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
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4、学习经典的思辨性文本(包括短小的文言经典),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考查要点1、把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熟练处理文言文的停顿、断句。
2、了解和掌握古诗文有关的文体和文学知识。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4、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5、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尤其要注意文言文特殊现象:特殊句式、实词虚
词的用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6、能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语句。
7、能够正确分析判断文言文常用的写作方法(正侧结合、对比、衬托等)及其作用。
8、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梳理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9、分析概括作者在文言文中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考点分布】2022年浙江省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分布
表一:2022浙江省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分布一览表
2022年浙江省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分布
省市篇目作者原题再现考点分布
杭州市范仲淹《舟9.阅读《舟中》一诗,完成(1)(2)题。古诗鉴赏
中》(1)同样写月,“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将月影比作玉璧,
张唐英《范仲本诗将月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淹传》)(2)“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意境幽美,请加以赏析。
王称《范仲淹10.《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宥”有四个义项(下图),丙文词义推断
传》中“仲淹欲宥之”“宥”的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
宥ybu①宽容;饶恕.《韩非子•爱臣》:
“不赦死,不宥刑。”(赦死:赦免死罪。)双
音词有“宽宥”.②通“侑”,劝人饮食。《周
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钟
鼓.”③通“右”.《荀子•宥坐》:“宥坐之器.'
(宥坐:放在座位右边。)④通“囿”,局限.《吕
氏春秋•去宥》:“夫人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
为黑.*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文言实词
A.上豪而从之虽有塞肴
B.丹牛酒百废县兴
C.贼悦,径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仁宗丛之战则请丛
12.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文章内容理解
(1)乙文中“贼闻之”的“之”指哪件事?
(2)丙文中,富弼为何提议诛杀晁仲约?
13.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范仲淹的认识。人物形象分析
宁波市沈括《活板》4.请解释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文言实词
通假字
文言原文解释加点释义方法(供参
现象例句字考)
持旗
火炀(1)—【查阅字典】①接
一字
之近,靠近。②完成,
多义
瞬息达到。③即使。
(2)_
可就
词类水烧【课内迁移】亨奇
(3)_
活用令坚(用石青)耨之
目后【指出通假】故不
通假
典籍(4)_错(同“措”)意
字
皆为也
板本
5.下面是“毕昇F斗学精神”探究单,请你根据要求补充完整。信息筛选概括
(1)毕昇制字可能经历的实验过程
制字
尝试制作木活字,发现木活字的缺陷是:①
_____(摘录原文)1
尝试制作泥活字,对比发现泥活字的优势是:
②___________(摘录原文)
(2)毕昇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遇到生僻字,没有现成的字模,该怎么
办?
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根据原文回答)
(3)毕昇的实验发现
原文语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
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用现代汉语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小结
毕昇就地取材,不断尝试,对比实验,这种科
学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本文有些语句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活字印刷的特点,请找词句赏析
出一处,仿照示例加以说明。
【示例】“薄如钱唇”,写出了活字字模薄的特点。
温州市《辛弃疾集14.根据要求,完成任务。诗文默写
编年笺注卷(1)补全材料(二)(五)中的甲、乙画线处。文言实词
三•美芹十(2)阅读材料(一),解释加点词。人物形象分析
论》)语句方法
《太常引•建
①事未至而预国结合语境
康中秋夜为
吕叔潜赋》查阅词典:A.赏赐;B.应合;
②臣子思酬国耻
(《丑奴儿》)C.报复(《古代汉语词典》)
《南乡子•登联系课内:斗折蛇行(《小
③屯聚峰起
京口北固亭石潭记》)
有怀》)
(3)你从材料(一)中读出了青年辛弃疾怎样的形象?结合
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联读辛词
15.材料(三)(四)表现词人心境的手法有何不同?借助集表现手法
录,加以赏析。
16.依据你的阅读体验,概括辛词豪放风格的特色。豪放派
17.辛弃疾词风特色的形成,是否受其人生经历的影响?根据材料探究
集录,结合探究过程,发表你的看法。
嘉兴市顾炎武(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文言实词
舟山市《与人书①复节日____②本学一日忘天下也_________
(六)》③媵人持阿沃灌________
宋濂《送东阳(2)小嘉与小舟在理解《与人书》中“拙诗”一词时有了困惑,词语含义
马生序》请你参与讨论。
小嘉:“得拙诗”的意思是“赤豹读了一首拙劣的诗”。
小舟,我感觉不对,“拙诗”在这里不应该这样理解。
你:是的,“拙诗”不是指“拙劣的诗”,理由是_______o
(3)[甲][乙]两文主旨都是劝学,两文劝说方式各有特点,请劝学方式
简要分析。
(4)文化需要传承,读了[甲][乙]两文,你汲取了那些关于学文章观点
习的有益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和自身体验,谈谈你的阅读感启示和感悟
悟。
湖州市《儒林外史》11.有一位同学对材料二、三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理解,请你帮文言实词
赵翼《消夏绝他解答。
句》(1)均欲以新者相易
陈鳍《赠苕上(2)牧翁室之如拱璧
书估》(3)遍属书贾欲补其缺
缪荃孙《云自12.材料一中,哪位诗人对“买书”的热衷,和王冕相似?请人物形象对比
在龛随笔》简述理由。分析
牧斋遗事》)13.另一位同学对材料一《消夏绝句》中“逸篇”的“逸”不词义的理解
理解。下面对“逸”字的解释,你觉得哪一项是最合理的?结
合材料二或材料三证明你的选择。
A.释放B.安闲,安逸C.通“佚”,亡失,散失
14.你认为,上面材料能帮助同学们获得对“书客”职业及意文章内容理解
义的哪些认识?
15.恰逢湖州市举办“宋韵流芳书香湖州”古籍文化艺术展,拟写宣传语
展示湖州自南宋以来的珍贵古籍、雕版真迹、有趣的书船等。
为了增强“书船”板块的吸引力,请你根据上面材料,为“书
船”板块拟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并说明其吸引力。
曰
16.假如长大后的王冕从书客那里买的书中包含了以下作品,人物性格和文
你认为王冕可能会喜欢哪一篇?结合你对这篇作品和小说中章主题的分析
王冕的认识加以回答。
A.《爱莲说》(周敦颐)
B.《饮酒(其五)》(陶渊明)
C.《陈涉世家》(司马迁)
绍兴市[明]陈继儒4.根据语境推敲加点词的意思。文言实词
《胜游记》①方眺算间()②诚葛天民之民也()
③忽一童子坦竿垂钓()④主复延余就席()
5.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断三处)。文言断句
主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
筹交错。
6.阅读文章,完成鉴赏。诗歌鉴赏
■“茅屋疏篱-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一句,让我
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1)“①______,______",
还有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②_____,______
怨这些联想到的诗文,可以帮助我们读出陈继儒这两
句诗的意境特点:(2)______o
■作者用词也很精妙,著一字而境界全出!如“茅屋
疏篱一径深”的“深”。
。作者说“爰成四韵以纪胜概”,可见这四韵是对前
文潇溪游的记录。所以鉴赏这个“深”字、除联系诗
句外,还可结合前文的相关描写。我来鉴赏“深”:
(3)____________o
7.“潇溪”因何被陈继儒视为“胜地”?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内容理解分析
衢州市[清]张潮8.仿照示例,对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进行解释和品评。古文炼字
《幽梦影(第艺花可以邀蝶,攀石可以邀云
二二则)》[示例]若花可以邀蝶:艺,意思是种植,但又不止于种植,还
包含插花、赏花等意思,让人联想到花引蝶、蝶恋花等养花带
来的乐趣。
9.仿照张潮写七件事的句式,续写一件事。故事仿写
提示:你可以从李白、柳宗元、苏轼、李清照等文人的作品中
得到灵感。
10.文中朋友的评点各见性情,请你从曹秋岳、崔莲峰、陆云赏析句子
土、庞天池中选一位品评。
11.古人读书追求雅趣,阅读此文时适宜做下列哪件事?请说拓展阅读
明理由。
A.品茶B.听雨C.焚香D.____(自定)
12.从“风”“雨”“柳”“水”中选两个,分别写出含有此名句默写
物的古诗句(各连续两句)。
金华市[明]叶盛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项是()文言实词
《卢重斋遗A.申请文稿图异二者之为
事》B.然其为人吴广以为然
[明]卢儒C.手读此文不导慎其不导也
《送徐子春D.不复顾也三顾臣于章庐之中
往四川》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每部分限断一处)文言断句
①博学能文善笔礼
②文学韩柳书法欧颜
7.张大复的《梅花草堂集》中记载:上尝命作《雪赋》,项内容理解分析
刻立就,尽屈其同事者。作《雪赋》一事,卢儒是如何让他人
受屈辱的?请从选文中找出相应内容,并用目口的话概括。
8.联系选文,体会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词语表达效果
遽答之日:“尔何知被曾读何书来!”
9.阅读诗歌后,诗中熟悉的意象引发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请补全对话
补全对话。
10.假设选文中“往候之”的不是乡里显宦,而是诗中的徐子个性化阅读
春,卢儒仍会“久不出”吗?请结合诗歌和选文内容推断,并有创意解读
简述理由。观点阐述
丽水市[明]汤显祖10.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实词
《与袁六休》文章•推新
[明]袁宏道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与汤义仍
查阅词典法:①延伸,
书》
应与深厚延及。②扩展,扩大。(1)____
③同“谈”,谈论。
长林丰草课内迁移法(2)____
又何医焉语境推断法(3)____
11.袁宏道在信中称汤显祖为“知己”,汤显祖也视袁宏道为内容理解分析
“知己”吗?请结合《与袁六休》一文加以分析。
文学•推想个性化阅读
12.文中画线句中的“鹏”,有的版本写成“雕”,你认为写有创意解读
成“雕”可以吗?请结合语境阐述理由。
文化•推求内容理解分析
13.尺牍渐行渐远,却弥足珍贵。小组成员阅读两则尺牍后拟
写了一篇读后感,请你帮他补全空缺的内容。
尺牍者,代言之书也。而言为心声,对人言必发自肺腑也。
汤义仍问“3_____________",袁中郎言“作吴令,备诸
苦趣”,皆诚挚之语也。
凡尺牍之道、婉曲详尽,惟以与朋友,同为尺牍,然汤、袁大
异其趣。《3___________》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而《(3)
________________》深沉如千里绵长之涓流。尺牍多而千言,
约而数语,真情时时流诸字里行间,正可谓0_____________
(用四字短语总结)。
台州市《宋史•列5.为了译好史料,请解释下面加点词。文言实词
传•卷一百四(1)台有五邑,岩摄其三()
十七》(2)上谓近臣日()
《嘉定赤城(3)处之泰然()
志•卷五》)(4)小大之修必以情()
6.为了读通史料,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三文言断句
处)
橐博学刚介不事产业先世田庐悉推予兄弟
7.同学们发现史料为了突出陈囊的形象,多处用了侧面描写侧面描写
手法。请摘录其中两处。
8.同学们打算将搜集到的名人按品行分为“仁爱”“廉俭”人物形象分析
“孝悌”三类,在公众号上推送。你想把陈橐归于哪一类?请
结合以上史料说明理由。
【命题规律】L顺畅朗读文本,掌握文本的句读,用“/”标出句中停顿或正确断句,主要考查学生朗
读的能力。2.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重点考查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3.翻译句
子。重点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4.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5.了解课文的主要艺术特
色和表现手法。
【命题趋向】L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题型、内容和难度等向高考靠拢,重视语法学习,逐步和高考接轨。
2.课内外比较阅读近年来考查的越来越多。3.客观性试题越来越少,主观性试题越来越多,难度加大了。4.
此外,文学文化常识也悄悄地进入试题,不少地方还将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难点内容列为考点进行考查,
应该引起重视。
【考点突破】一、文言现象
文言文现象是指在文言文里面出现的特殊句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学生和相关研究者通过对文言现象学习可以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也可以迅速
提高学习成绩。而文言现象也是中高考必考考点。
(一)古今异义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
(1)变词。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当下叫“帽子”;古时叫“牖”,
当下叫“窗”。
(2)半变词。这类词字形相同,字音相同,词义不同或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另一种情况是单音词变成
了双音词。
①古今词义不同的。如“走”“劝”等。
②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的。如“购”“沐”“浴”等。
③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如“克一一克服”“固一一坚固”“衣一一衣服”等。
(二)一词多义:
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如“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为“土兵”,
再引申为“军队”,又引申为“兵权”,进一步引申为“战争”,还引申为“战略战术”。有时一个词的
几个意思并存于一篇文章中,给我们阅读造成了困难。
(三)假借义(通假字)
1、音同形似。如“直一值”“禽一擒”等。
2、音不同,但有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如“内一纳”“见一现”等。
3、音同形不同。如“要一邀”“裁一才”“有一又”等。
注意:通假字是单向通,不是双向通。如“要通邀,邀不通要”。
(四)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军”,“互相轩邈”的“轩邈”等。
2、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王”等。
3、意动用法。如“渔人甚异之”的“异”等。
4、名词作状语。如“横柯上蔽”的“上”等。
5、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如''吾与汝毕力平险”的“险”等。
6、其它。“用心一也”的“一”用作形容词“专一”,“以乘为先”的“乘”用作数词“四”,"弩马
十驾”的“驾”用作量词等。
(五)虚词
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除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还包括代词。某个词既可以是虚词,又可以是实词。如“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是动词“探望”的意思,是实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顾”是“难道”
的意思,是虚词中的副词。
辨明词义
虚词很多是多义的,要看它在句子里的作用确定它的词义。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代苏迈。“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一个“为”
是介词“给”“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出”“作”的意思。
通晓古今词义变化
1、有些文言词语已经完全消失。如“夫”盖”等。
2、有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如“所以”,在文言里表示原因,当下表示结果了。
3、有些改用了别的词。如“于”在文言里能起多种介绍作用,当下分别用“在”“向”“到”“对”“从”
“同”“给”“比”“被”等介词代替了;结构助词“之”,改用“的”等。
(六)特殊句式
判断句
文言文主谓语之间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
1、……者,……也。如"亚父者,范增也。”
2、..,.....也。如''我,子瑜友也。”
3、……者,……。如"博鸡者,袁人。”
4、……,……者也。如“牡丹,花之高贵者也。”
5、主语,谓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乃”“即”“为”“皆”“则”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我为赵将。”“环村居民皆猎户。”“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很少用)。如“斯是陋室。”
省略句
文言文有些句子往往省略某些成分。
1、省略主语。“(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3、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4、省略介词。“亮躬耕(于)陇亩。”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如“大王来何操”的“何”。
(2)在否定句中,带有否定词“不”“未”“莫”时作宾语的代词要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的“余”。
“臣未之闻也”的“之”。
2、定语后置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人马烧死者甚众。”
3、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通常有三种情况:
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
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
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③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被动句
1、形式上有表被动的标志(介词“于”,动词前用“受”“见”“被”“为”“为……所”)。如“信
而见疑,忠而被谤”、“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受制于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等。
2、形式上没有被动的标志,只能从意念上去理解。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以被镂刻空。)“兵
挫地削,亡其六郡。”(兵受挫,地被削。)
这就是你所说的“文言现象”,这些知识是要记忆、积累的。每学一篇文言文,就把这篇文章的上述“文
言现象”整理出来,进行记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积累,你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很快提高的。
二、文言实词词义巧推断
文言文阅读材料篇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上词类活用、语
序倒置、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更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因此,在答题时就要有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
力。
基本方法:
1、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例(1)径造庐访成。造:到
例(2)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
“造”形旁为“走”,而“庐”是处所,不难推断与此相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造”
字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等)显然与句义不符合。“觐”的形旁为“见”,“归”是回家,故
而可判断“觐”释为“拜见”是正确的。
2、运用声训I,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解释假借义。
例(3)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例(4)伯王之业,不从此也。
“翼”与“翌”字形相似,读音相同,“翌”的含义是“次于今年、今日的”,则“翼日”就是“翌
日”,即“第二天”。“伯”与“霸”声母相同,古音接近,本句中的“伯”就是“霸”的通假字,“伯
王之业”即称霸称王的功业。
3、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
解释文言实词时,如果能联想到含有这一语素的成语,理解词义就省时省力了。
例(5)在官清恪,未尝闻私。恪:谨慎而恭敬。
例(6)吾亦望汝副其此心。glj:符合
例(7)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给:满足自己。
例(8)善才绳之。绳:捆绑。
今有成语“恪遵功令”,“名副其实”,“自给自足”“绳之以法”。以上成语中加点词的词义,我
们平时相对熟悉。借助它们,可以做出判断:例(5)、例(6)、例(7)正确;例(8)对“绳”的解释
有误,应释为“依法处置”。
4、借助句内语法结构来推断词义。
例(9)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
例(10)其罪当与童贯等。等:(童贯)等人。
例(11)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例(12)登辞疾不受。疾:急速
“信"可以作名词(如释为“信用”)、动词(如释为“相信”),也可以用作副词(如释为“确实”)。
分析例(9),句中“难求”是谓语,而“信”修饰“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再
结合语境就容易判断“信”是“确实”、“实在”之义。分析例(10),句中主语为“其罪”,“与童贯”
是状语,而“等”应该是句子的谓语。所以它是“一样”、“等同”之义,而非“等人”、“等等”。再
看例(11)句中的“樵”作“取”的宾语,应该是名词,所以解释为“打柴”明显有误。同样的道理,例
(12)中的“疾”也是名词,应释为“疾病”,“辞疾”即“称病”、“托病”。
5、借助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
古人为文讲究铺陈对偶,注意节奏和谐,常常使用一些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或相对的句子。把
握住相关句子的结构特点,推测词义的准确性就会明显提高。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对文、互文来释词。
例(13)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
解释:“圣君治国”,必须发现它与“亡国破家”之间的对应关系,弄清它们有相同的语法结构,才
能明确这不是主谓短语,而是并列短语,才能准确地回答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亡国破家”与“圣
君治国”是对文。另外,文言文中互文也很常见。互文多为的近义词并用,前后联系起来考虑,可以顺利
地理解词义。
例(1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本句中的“以”字本来较难理解,但借助与之对应的“用”字,我们可以推知“以”也作“被任用”
讲。
6、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义,即“因文定义”
例(15)得全首领以没。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例(16)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绝食;断绝饮食。
例(15)前文写“开封仪同三司高俅死”,尽管此人罪大恶极,但并没有被砍头,他得以保留全尸,
所以“全首领”当指“保全头颅”。例(16)考查对“绝食”的理解,现代汉语中“绝食”指断绝饮食,
以示坑议或自杀;而本句前文已交代“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下文又写太守苏琼“贷粟以付饥者”,
那么这个“绝食”当指水灾后断了粮食。今义是主动地断绝饮食,此处则是被迫无奈断了粮,古今异义。
三、文言虚词的作用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下几个虚词“之、其、而、以、为、于、乎、焉”等。常见意义及作用见
下:⑴以:可译为“凭借、因为、用来、来、用、把、以致、相当于'而'、认为、如"。(2)之:主要作
用是助词、代词、介词。⑶其:主要作用是代词,指代的内容要视具体语境而定。⑷而:主要作用是表示
顺承、并列、转折、修饰。⑸为:用作动词的基本词意是“做”,其它意思视具体语境改变;用作介词时译
为“为了”。(6)于:可译为“对、对于、从、在、至I」、向、比、给”。(7)乎:可译为“呼、吗、于、对”。
⑻焉:主要作用有语气词,代词、兼词。
四、文言文停顿断句技巧
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流畅的朗读,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学习还有所差别,大家对于陌生的文言文
句子读起来也比较拗口,所以如果能够对文言文句子有合理的划分,不仅能够帮助大家更好更快的朗读,
更有利于大家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含义。在文言文考试中也有考察文言文断句的考题,所以大家对于该题型
一定要掌握好划分方法和朗读节奏,让你的文言文学习事半功倍。
首先要理解句意。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我们在读古诗文时,要结合课文注释
或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懂句意,然后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或
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这样,就能基本把握住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其次要借助语法知识。在弄懂文言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
句子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各充当什么成分,这样也能把握古诗文句子的自然停顿。
(一)主谓之间要停顿。如:
1、一狼/洞其中。2、君之病/在肌肤。3、宋/何罪之有。
(二)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如:
1、忘/路之远近。2、恐/前后受其敌。3、衔/远山,吞/长江。
(三)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如:
1、骈死/于槽物之间。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如;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鸣之/而不能通起意。
(五)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如:
1、尝/与人佣耕。2,俄而/百千人大哭。
(六)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领起,
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如:
1、且/人患志之不立。2、其/真无马邪?3、至若/春和景明。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七)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如:
1、问/(渔人)所从来。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A)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如:
1、泉香/而酒洌。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3、斗折/蛇行。4、属予作文/以记之。
(九)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如: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个雨/山前。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十)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五言诗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如: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七言诗句一般按“2、2、2、T'或"2、2、1、2”的音节划分。如: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总之,能否准确地给古诗文划分朗读节奏,关键在于对句意及层次结构的理解。掌握一些古诗文的朗
读停顿知识,古诗文就会变得好读好记好理解了。
五、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不易,也算是高考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其中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考生掌握这些方
法和技巧,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容易得多;否则,就会捉襟见肘,甚至难以完成。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
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
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
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
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
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
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例8: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译文:自己认为不能够广泛施恩,以至使得这个人跌倒了,于是就在种植竹子处的水沟上建立一座小
桥,让人足以能够通行。
原句中的“自”“以”“广”“施”“至”“使”“此”“乃”等都是由单音节词换成了双音节词。
(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换”“调”“留”“增”“补”“删”六字诀。
五字诀是译文语言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举例简述如下:
⑴“换”。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译文中替换为现代汉语。
例9:叟识其意,日:“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译文: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叟”换成“老人”,“识"换成“知道",“意"换成“心思”,“怀”换成“揣着”。
(2)“调”对文言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主要是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倒装现象,译文依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对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如例5中的定语后置,例6中
的状语后置,例7中的宾语前置。
⑶“留”。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地名、民族名、官号、
谥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
例10;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摩者。
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到他指挥的。
(4)“增”。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
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如例1中的省略宾
语,例2中的省略主语,例6中的介词省略,例7中的动词省略等。
(5)“补”,就是将文中省略掉部分补充出来。
⑹“删”。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
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经及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如例9
中的"也”“而"。
4、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
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为
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
识储备;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
成塔,集腋成裘;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
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
较弱的同学;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
力。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
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
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
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
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六、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
1.文意理解
(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
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
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
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
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在做答时要注意语言文字的总结概括,结合主要词句,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文章题干所问问题。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言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如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言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这项考查要求比较高,试题难度比较大,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入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多路复用器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纱笼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竹篮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品牌价值超越竞争》课件
- 沙狐球饼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课件
- 电磁铁市场洞察报告
- 笔筒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白垩粉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照相用回光灯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回迁房买卖合同版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 《西游记》练习(含答案)
- 化工安全 教案 第二章 化工安全基础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上)期中英语试卷
- 签署劳动合同培训
- 普外科一科一品一特色科室活动方案
- 2024年商场员工管理制度(四篇)
- DB11T 1794-2020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技术规范
- 质量为纲-华为公司质量理念与实践
- 政法系统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 2022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 第一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