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专项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机理(教师卷)_第1页
2022-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专项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机理(教师卷)_第2页
2022-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专项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机理(教师卷)_第3页
2022-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专项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机理(教师卷)_第4页
2022-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专项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机理(教师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06也学变化中的犍量变化和友良机理

后第曹母。绢须俺

考点三年考情(2022-2024)命题趋势

高考中有关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内容的考查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024安徽卷、在选择题和主观题中都会涉及,在选择题

2024湖南卷、2023湖北卷、2022天津中考查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考查简单

卷、2022广东卷、2022浙江卷、2022重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形式和能源对自然环

考点1化学反庆卷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是以陌生的化学

应中的能量变♦化学反应历程、机理:2024浙江卷、反应机理图为载体进行考查,涉及的知识

化2024甘肃卷、2024北京卷、2024广东点较多,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键的判断、

卷、2024河北卷、2023新课标卷、2023方程式的书写等。随着新高考单科卷的实

湖南卷、2023浙江卷、2022湖南卷、2022行,对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考查也会有

山东卷所增加,有关焰变的比较和热化学方程式

的判断会增加考查。

曾窟倒缀。阖滔送温

考法0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024•安徽卷)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g),发生下列反应:X(g)Y(g)(AHi<0),

Y(g)Z(g)(AH2<0),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题意的是

D.

反应进程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X的浓度逐渐减小、Y和Z的浓度逐渐增大,后来随着时间

的推移X和Y的浓度逐渐减小、Z的浓度继续逐渐增大,说明X(g)=Y(g)的反应速率大于Y(g)UZ(g)

的反应速率,则反应X(g)UY(g)的活化能小于反应Y(g)=Z(g)的活化能。

【解析】A.X(g)UY(g)和Y(g)UZ(g)AH都小于0,而图像显示Y的能量高于X,即图像显示X(g)

UY(g)为吸热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图像显示X(g)UY(g)和Y(g)UZ(g)的AH都小于0,且X(g)UY(g)的活化能小于Y(g)UZ(g)的活

化能,B项符合题意;

C.图像显示X(g)UY(g)和Y(g)UZ(g)的AH都小于0,但图像上X(g)UY(g)的活化能大于Y(g)=

Z(g)的活化能,C项不符合题意;

D.图像显示X(g)UY(g)和Y(g)=Z(g)的AH都大于0,且X(g)UY(g)的活化能大于Y(g)=Z(g)的活

化能,D项不符合题意;

选Bo

2.(2024•湖南卷)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B.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

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D

【解析】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故A正确;

B.氢氧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能量进行利用,减小了直接燃烧

的热量散失,产物无污染,故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B正确;

C.脱嵌是锂从电极材料中出来的过程,放电时,负极材料产生锂离子,则锂离子在负极脱嵌,则充电

时,锂离子在阳极脱嵌,C正确;

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

本题选D。

3.(2023•湖北卷)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到高质量

发展新阶段。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

A.液氮-液氢B.液氧-液氢C.液态NO”月井D.液氧-煤油

【答案】A

【解析】A.虽然氮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而且是放热反应,但是,由于N三N键能很大,

该反应的速率很慢,氢气不能在氮气中燃烧,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大量的气体,因此,液氮-

液氢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A符合题意;

B.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液氢能作为火箭

推进剂,B不符合题意;

C.肺和NO?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剧烈反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态

NO”脱能作为火箭推进剂,C不符合题意;

D.煤油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煤油能作为火箭

推进剂,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A。

4.(2022・天津卷)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能量。下列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两物质的碳碳0键的键角相同

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中,碳碳。键数目之比为4:3

D.可以用X射线衍射仪鉴别金刚石和石墨

【答案】D

【解析】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能量,则石墨能量低,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

定,故A错误;

B.金刚石是空间网状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1石墨是层内正六边形,键角为120。,因此碳碳◎键的

键角不相同,故B错误;

C.金刚石是空间网状正四面体形,石墨是层内正六边形,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连接,Imol金刚石有

2moi碳碳c键,Imol石墨有1.5mol碳碳。键,因此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中,碳碳。键数目之比为3:

4,故C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不同的晶体类型,因此可用X射线衍射仪鉴别,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2021・广东卷)“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

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油是可再生能源

B.H2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量数为20

D.月壤中的3He与地球上的3H互为同位素

【答案】C

【解析】A.煤油来源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氢气的燃烧过程放出热量,将化学能变为热能,故B错误;

C.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为质量数,所以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量数为20,故C正确;

D.同位素须为同种元素,3He和3H的质子数不同,不可能为同位素关系,故D错误;

故选Co

6.(2022•浙江卷)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

物质HOHO

(g)OHHOHOOH2O2222

能量/H-mol」249218391000-136-242

可根据HO(g)+HO(g)=H2C)2(g)计算出H?。?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214kJ.mo『。下列说法不正颂的是

A.凡的键能为436kJ-mo「

B.的键能大于HQ?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

C.解离氧氧单键所需能量:HOO<H2O2

D.H2O(g)+O(g)=H2O2(g)AH=-143kJmo『

【答案】C

【解析】A.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H?的键能为218x2=436kJ.mol」,A正确;

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的键能为:249x2=498kJ-1110产,由题中信息可知HJD?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

214kJmor1,则的键能大于H。?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B正确;

C.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HOO=HO+O,解离其中氧氧单键需要的能量为249+39-10=278kJ.mo『,凡0?中

氧氧单键的键能为214kTmo『,C错误;

D.由表中的数据可知H2O(g)+O(g)=H2C)2(g)的公>{=-136-249-(-242)=-14310-1110「,D正确;

故选C

7.(2022・重庆卷)“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为探究(NH4)2SO4的离子键强弱,

设计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可得△H4/(kJ・moH)为

A^,=+698kJAnoL__——>NH:(g).一厂一

<cr(g)、如

NH4C1(S)A//3=-378kJ/mol)(AH6=-53(

Cl(aq)J4S0^'(aq)

△H*+15kJ/md^_-----------NHl(aq)<一一^A〃5=+3kJ/mol

A.+533B.+686C.+838D.+1143

【答案】c

【解析】①NH4Cl(s)=NH:(g)+Cr(g)AH1=+698%。1;

②NH4Cl(s)=NH;(aq)+Cr(aq)AH2=+15kJ/ol;

③Cr(g)=Cr(aq)AH3=-378%o]:

④1(NH4)2SO4(s)=NH;(g)+1SOt(g)AH4;

⑤1(NH4)2SO4(S)=NH;(aq)+gsO:(aqLHs=+3%0];

=53kA1

@SO^(g)=(aq)AH6-0^noi;则⑤+①-⑥-②+③得④,得至UH4=+838kJ-mol,所以ABD错

误,C正确,

故选Co

考法02化学反应历程、机理

8.(2024・浙江卷)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历程如下:

o8'O'Oo

IIIIIIIIIII

R—C85+—ORZ+OH-一=R—C—OR'RCOH+RO—>RCCT+R'OH

I

OH

已知:

180-180H

OHO-

②RCOOCH2cH3水解相对速率与取代基R的关系如下表:

取代基RCH3C1CH2Cl2cH

水解相对速率12907200

下列说法不正破的是

A.步骤I是OH-与酯中N+作用

B.步骤ni使I和H平衡正向移动,使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的水解反应不可逆

C.酯的水解速率:FCH2coOCH2cH3>C1CH2coOCH2cH3

180o

D.II与OH反应、uMee与18OH-反应,两者所得醇和竣酸盐均不同

CH_COCH_CH,CH3coeH2cH§

【答案】D

【解析】

【解析】A.步骤I是氢氧根离子与酯基中的C计作用生成羟基和。一,A正确;

B.步骤I加入氢氧根离子使平衡I正向移动,氢氧根离子与竣基反应使平衡II也正向移动,使得酯在NaOH

溶液中发生的水解反应不可逆,B正确;

C.从信息②可知,随着取代基R上C1个数的增多,水解相对速率增大,原因为C1电负性较强,对电子的

吸引能力较强,使得酯基的水解速率增大,F的电负性强于CLFCH2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更强,因此酯的水

解速率FCH2coOCH2cH3>C1CH2coOCH2cH3,C正确;

180

D.||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根据信息①可知,第一步反应后18。既存在于羟基中也存在于O-

CH3coeH2cH3

O

中,随着反应进行,最终18。存在于竣酸盐中,同理||与180H-反应,最终18。存在于竣酸

CH3coeH2cH§

盐中,两者所得醇和竣酸盐相同,D错误;

故答案选D。

9.(2024•甘肃卷)甲烷在某含Mo催化剂作用下部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2=1.41eVB.步骤2逆向反应的AH=+0.29eV

C.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快D.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

【答案】C

【解析】

【解析】A.由能量变化图可知,E2=0.70eV-(-0.71eV)=1.41eV,A项正确;

B.由能量变化图可知,步骤2逆向反应的411=-0.716丫-(-1.000丫)=+0.296丫,B项正确;

C.由能量变化图可知,步骤1的活化能E]=0.70eV,步骤2的活化能E3=-0.49eV-(-0.71eV)=0.22eV,

步骤1的活化能大于步骤2的活化能,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慢,C项错误;

D.该过程甲烷转化为甲醇,属于加氧氧化,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D项正确;

故选C。

10.(2024•北京卷)可采用Deacon催化氧化法将工业副产物HC1制成C1,,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反应

CU

的热化学方程式:4HCl(g)+O2(g)°2C12(g)+2H2O(g)AH=-114.4kJ-mo『。下图所示为该法的一种催化

机理。

A.Y为反应物HC1,W为生成物H?。

B.反应制得1molCl2,须投入2molCuO

C.升高反应温度,HC1被。2氧化制C"的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D.图中转化涉及的反应中有两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结合反应机理分析,X、Y、Z、W依次是c[、HC1、o、HO'A正确;CuO在反应中作催

化剂,会不断循环,适量即可,B错误;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一定,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

减小.C正确;图中涉及的两个氧化还原反应是CuCU-CuCl和CuCln.Cu20cl2,口正确。

11.(2024・北京卷)苯在浓HNC)3和浓H2s。4作用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过渡态1

过渡态2-1

,/过渡态2-2

中间体。---------、、,\、0sN^

2\\产物IH0,0『

反应物/+HOBO-

0+NO;+HO»SO-\产物u

M

O反应进程

A.从中间体到产物,无论从产物稳定性还是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产物II

B.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

C.由苯得到M时,苯中的大兀键没有变化

D.对于生成Y的反应,浓H2s。4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生成产物n的反应的活化能更低,反应速率更快,且产物n的能量更低即产物II更稳定,以上2

个角度均有利于产物n,A正确;根据前后结构对照,x为米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B正确;

M的六元环中与一NC)2相连的c为sp3杂化,苯中大兀键发生改变,C错误;苯的硝化反应中浓H2s。4

作催化剂,D正确。

12.(2024・广东卷)对反应S(g)=T(g)(l为中间产物),相同条件下:①加入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所需

时间大幅缩短;②提高反应温度,c平(S)/c平(T)增大,c平(S)/c平(I)减小。基于以上事实,可能的反应

【解析】

【解析】提高反应温度,c平(S)/c平(T)增大,说明反应S(g)UT(g)的平衡逆向移动,即该反应为放热反

应,c平(S)/c平(I)减小,说明S生成中间产物I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属于吸热反应,由此可排除C、D

选项,加入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幅缩短,即反应的决速步骤的活化能下降,使得反应速率大

幅加快,活化能大的步骤为决速步骤,符合条件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为A,故A正确,

故选Ao

13.(2024・河北卷)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可充电Mg-C。?电池,以Mg(TFSDz为电解质,

电解液中加入1,3-丙二胺(PDA)以捕获CO2,使放电时CO2还原产物为MgC?。-该设计克服了

2+

MgCO3导电性差和释放C。?能力差的障碍,同时改善了Mg的溶剂化环境,提高了电池充放电循环性

能。

MgfTFS%'

MgfTFSI),管

PDA

MgCjOZ

对上述电池放电时CO2的捕获和转化过程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电极上C。2转化的三种可能反应路径及相

对能量变化如图(*表示吸附态)。

一.一・•|g{A|

-----毫R2

……跳得3

・H2N八八工人'CM・C0;-CO

?.H[二二二."0,

、・co;k•CO♦COj二二二

路径3\>*€07s・MW0]

叼心步,百传眄kZZtCiOj-

-M广

r

/x/x

,•HJNN|・C「|

•cor•MgO.

1ve/,C0

—2

%N人人、人0】15而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DA捕获CO?的反应为

B.路径2是优先路径,速控步骤反应式为

*C20;*+

H2NNH2

C.路径1、3经历不同的反应步骤但产物相同;路径2、3起始物相同但产物不同

D.三个路径速控步骤均涉及*CO;转化,路径2、3的速控步骤均伴有PDA再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给反应路径图可知,PDA(1,3-丙二胺)捕获CO2的产物为工OH,因此PDA

H2N

捕获CC)2的反应为N~\H+C6一~XN*OH,故A正确;

1*J*1««2(«zNVJ1

H

B.由反应进程一相对能量图可知,路径2的最大能垒最小,因此与路径1和路径3相比,路径2是优先

路径,且路径2的最大能垒为*CO;f*C2。:的步骤,据反应路径2的图示可知,该步骤有

0•■0・2-

又OH参与反应,因此速控步骤反应式为"C0;+/〜N人。U*丁一**Cj0;+

H.N:0,1[}UH

H2NNH2,故B正确;

C.根据反应路径图可知,路径1、3的中间产物不同,即经历了不同的反应步骤,但产物均为

0

*MgCO3,而路径2、3的起始物均为~KN人H,产物分别为*MgC2。'和*MgCOs,故C正确;

H

D.根据反应路径与相对能量的图像可知,三个路径的速控步骤中*CO;都参与了反应,且由B项分析可

知,路径2的速控步骤伴有PDA再生,但路径3的速控步骤为*CO;得电子转化为*CO和*CO,,没有

PDA的生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4.(2023•新课标卷)“肿合成酶”以其中的Fe?+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NH20H与NH3转化为朋

(NH2NH2),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H

NH3iKHxH

HHjEQ_H叫H

HH

H-N,°、H\0„\;OO-HH2N1NH2

H

IV--N©H-_H2O

NC—N

一〈与一〈金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2OH,NH3和HJD均为极性分子

B.反应涉及N-H、N-O键断裂和N-N键生成

C.催化中心的Fe?+被氧化为Fe3+,后又被还原为Fe?+

D.将NH20H替换为ND^OD,反应可得NDzND?

【答案】D

【解析】A.NH2OH,NH3,H2O的电荷分布都不均匀,不对称,为极性分子,A正确;

B.由反应历程可知,有N—H,N—O键断裂,还有N—H键的生成,B正确;

C.由反应历程可知,反应过程中,Fe2+先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3+,后面又得到电子生成Fe?+,C

正确;

D.由反应历程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H2NH2有两个氢来源于NH3,所以将NH20H替换为

ND20D,不可能得到ND2ND2,得至【JND2NH2和HDO,D错误;

故选D。

15.(2023・湖南卷)N2H,是一种强还原性的高能物质,在航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国科学家合

+

成的某Ru(II)催化剂(用[L-Ru-NH3]表示)能高效电催化氧化NH3合成N2H4,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口1(11)被氧化至口11(111)后,配体NH3失去质子能力增强

B.M中Ru的化合价为+3

C.该过程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D.该过程的总反应式:4NH3-2e-=N2H4+2NH:

【答案】B

【解析】A.Ru(II)被氧化至Ru(III)后,[L-Ru-NH3r中的Ru带有更多的正电荷,其与N原子成键

后,Ru吸引电子的能力比Ru(H)强,这种作用使得配体NW中的N—H键极性变强且更易断裂,因此其

失去质子(H+)的能力增强,A说法正确;

B.小(11)中区11的化合价为+2,当其变为Ru(III)后,Ru的化合价变为+3,Ru(III)失去2个质子后,N原

--|+

子产生了1个孤电子对,Ru的化合价不变;M为L-RU-NH2,当[L-Ru-NH2].变为M时,N原子

的孤电子对拆为2个电子并转移给Rui个电子,其中Ru的化合价变为+2,因此,B说法不正确;

C.该过程M变为世-1<11-f4112-f4凡-1<11-1广时,有N-N键形成,N-N是非极性键,C说法正确;

D.从整个过程来看,4个NH3失去了2个电子后生成了1个N2H4和2个NH;,Ru(II)是催化剂,因

此,该过程的总反应式为4NH3-2e-=N2H4+2NH;,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16.(2023•浙江卷)标准状态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已知O?(g)和

CL(g)的相对能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历程II

A.E6—E3=E5—E2

B.可计算。_。键能为2位「£3)1^1110尸

C.相同条件下,。3的平衡转化率:历程H>历程I

D.历程I、历程n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Cio(g)+O(g)=O2(g)+Cl(g)AH=(E5-E4)kJ-mor

【答案】C

【分析】对比两个历程可知,历程n中增加了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解析】A.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的焰变,因此线一&=月-生,A正确;

B.已知CU(g)的相对能量为0,对比两个历程可知,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