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十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生物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io。分。考试用

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L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IS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

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

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

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诗句中对所涉及的生态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螟蛉有子,螺赢负之”描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B.“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强调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利共生(同生共死)、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

长)、竞争(你死我活)、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

【详解】A、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蝶赢是一种寄生蜂,蝶赢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

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所以“螟蛉有子,蝶赢负之”描述的是这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A正确;

B、“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温度对于藻类植物种群数量的影响,B错误;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反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

响,C正确;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作为物理信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即生态系统具有信

息传递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2.为衡量甲、乙两种植物的竞争能力,科学家进行了取代种植实验,即将甲、乙植物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

混合种植,并计算收获时的种子产量比值,结果如图所示(乂=甲的播种种子数/乙的播种种子数,N=甲的收

获种子数/乙的收获种子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长时间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生态位的分化

B.甲、乙的种间竞争能力受其相对密度的影响

C.当M=b时,甲乙两植物具有相同的种间竞争能力

D.在自然状态下,若观测到某年M值为a,则预测在未来甲将淘汰乙

【答案】D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当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显著多于乙的种子数时即M增大,则N也增大;当M=N时,代

表(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可理解为两种生物收

获与播种比相等,甲、乙达成竞争平衡。

【详解】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内物种长时间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生态位的分化,A正确;

B、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天敌等,甲乙之间是竞争关系,与密度相关,故甲种群对乙种群数量的影响

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正确;

C、当M=b时,即是M=N,甲、乙达成竞争平衡,当M=N时,代表(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

数)=(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可理解为两种生物收获与播种比相等,甲乙两植物具有相

同的种间竞争能力,C正确;

D、据曲线可知,若观测到某年M值为a,收获时N的数值小于a,说明甲的收获种子数小于乙的收获种

子数,则预测在未来甲会被淘汰,D错误。

故选D。

3.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簿误的是()

A.用于胚胎移植的早期胚胎可以是来自有性生殖得到的胚胎

B.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和滋养层核基因相同,但是全能性高低不同

C.超数排卵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和缩短繁殖周期

D.为避免代孕动物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对其注射免疫抑制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1、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质多,营养丰

富;含有促使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2、供体与受体相同的生理变化,为供体的胚胎植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3、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详解】A、用于移植的胚胎可来源于转基因、核移植或体外受精等技术,其中受精后得到的早期胚胎是

有性生殖得到的,A正确;

B、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和滋养层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核基因相同,其中内细胞团全能性更高,B正确;

C、超数排卵技术的运用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C正确;

D、代孕动物不会对移植来的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胚胎移植时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D错误。

故选D。

4.三白草和鱼腥草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中医用作“药对”。研究者欲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提前到杂种细胞,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操作如图

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可利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配制的解离液来完成

B.②过程通常在等渗或略高渗溶液中,可采用高Ca2+—高pH融合法诱导

C.④过程需要调节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诱导生芽和生根

D.图中所示的生产流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示为三白草和鱼腥草体细胞杂交过程,其中①为去除细胞壁,②为原生质体融合,③脱分化形

成愈伤组织,④提取代谢产物。

【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过程①三白草和鱼腥草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要利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配制的解离液会杀死细胞,A

错误;

B、过程②通常在等渗或略高渗溶液中,不能用低渗溶液,不然原生质体会吸水涨破;可以采用化学法

(高Ca2+—高pH融合法)或物理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

C、④过程为提取代谢产物,不需要诱导生芽和生根,C错误;

D、图中过程②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将杂种细胞培育成一个完整的新的植物体的过程才

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故图中所示的生产流程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故选B。

5.使用高效的细胞毒素类药物进行化疗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为了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将单克隆抗体

与相应药物偶联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来定向治疗癌症。如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所制得的抗体

为鼠源性抗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培养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

A.图中的多种B淋巴细胞可在小鼠的胸腺中获取

B.②过程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细胞均能分泌所需抗体

C.利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可减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D.图示过程获得的鼠源性抗体可直接与药物结合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

【答案】C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

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

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

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用特定的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从小鼠的脾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而胸腺

中主要是T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A错误;

B、②过程能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但不一定能分泌所需抗体,B错误;

C、细胞毒素类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生物导弹”可定向治疗癌症,减轻药物对正常细胞伤

害,C正确;

D、由题图过程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属于鼠源性抗体,直接与药物结合作用于人体可能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

识别,诱发人体免疫反应,D错误。

故选C。

6.含羞草叶枕处能改变体积的细胞称为运动细胞,可分为伸肌细胞和屈机细胞。夜晚,C1通道A蛋白在

伸肌细胞膜上大量表达,引起C1-外流,进而激活了K+通道使K+外流,水分随之流出,细胞膨压下降而收

缩,导致叶片闭合;白天,A蛋白则在屈肌细胞膜上大量表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C1-通过离子通道外流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B.推测K+通道因膜内外电位的变化而被激活

C.K+外流引起细胞内渗透压上升导致水分流出

D.含羞草感知昼夜与A蛋白表达的昼夜节律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夜晚,C1-通道A蛋白在伸肌细胞膜上大量表达,引起C1-外流,进而激活了K+通

道使K+外流,水分随之流出,细胞膨压下降而收缩,导致叶片闭合,白天,A蛋白则在屈肌细胞膜上大量

表达”,推测含羞草的叶在白天打开。

【详解】A、C1-通过离子通道外流,不消化ATP水解提供的能量,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

B、结合题干信息“C1-外流,进而激活了K+通道使K+外流”可推测K+通道因膜内外电位的变化而被激

活,B正确;

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

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所以,K+外流引起细胞内渗透压下降,导致水分流出,C错误;

D、结合题干信息“夜晚,C1通道A蛋白在伸肌细胞膜上大量表达”和“白天,A蛋白则在屈肌细胞膜上

大量表达”可知:含羞草的感夜运动与A蛋白表达的昼夜节律有关,D正确。

故选C。

7.茎腐病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研究发现玉米中茎腐病抗性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受多种

因素影响,甲基化程度增加会使该基因的表达程度降低,导致玉米容易感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启动子区域一旦甲基化茎腐病抗性基因就无法进行表达

B.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会导致该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C.含茎腐病抗性基因的感病玉米易感病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D.含茎腐病抗性基因的纯合感病玉米自交后代一定是感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甲基化是指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将甲基催化转移到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可形成各种甲基化合物,

或是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在生物系统内,甲基化是经酶催化的,这种甲

基化涉及重金属修饰、基因表达的调控、蛋白质功能的调节以及核糖核酸(RNA)加工。

【详解】A、启动子区域一旦甲基化,茎腐病抗性基因的表达程度降低,但不是无法进行表达,A错误;

B、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不会导致该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错误;

C、含茎腐病抗性基因的感病玉米易感病性状是由于基因甲基化导致的,可以遗传给后代,C正确;

D、含茎腐病抗性基因的纯合感病玉米自交后代不一定是感病,因为该基因的表达受到甲基化程度的影

响,D错误。

故选C。

8.用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制成5个临时装片,同时滴加甲、乙、丙、丁、戊

5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相同时间后,观察记录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绘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程度最大的是丙溶液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B.实验后,上述五种溶液中的细胞,细胞液浓度最低的是乙溶液中的细胞

C.5种蔗糖溶液的起始浓度大小关系是:丙>戊>甲>丁>乙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处于戊和甲之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当原生质层的体积相对变化大于0,说明细胞吸水;当原生质层的体积相对变化小于

0,说明细胞失水。图示丙溶液中细胞吸水,而甲、乙、丁中细胞失水。

【详解】A、据图可知,甲、乙和丁的原生质层的体积相对变化小于0,说明细胞失水,且乙中原生质体

体积变化最大,即失水最多,故质壁分离程度最大的是乙溶液中紫色洋葱叶外表皮细胞,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所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浓度相同,实验后,甲、乙和丁的原生质层的体积

相对变化小于0,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丙的原生质层的体积相对变化大于0,说明细胞吸

水,细胞液浓度下降,因此实验后,甲一戊溶液中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低的是丙溶液中的细胞,B

错误;

C、甲、乙和丁中细胞均失水,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乙失水最多,其次是丁、甲,因此乙的蔗

糖溶液浓度〉丁的蔗糖溶液浓度〉甲的蔗糖溶液浓度,戊蔗糖溶液浓度中细胞原生质体体积不变,说明细

胞不吸水也不失水,推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戊蔗糖溶液浓度相当,丙中细胞吸

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即丙的外界溶液浓度最小,因此5种蔗糖溶液的起始浓度大小关系

是:乙>丁>甲>戊>丙,C错误;

D、戊中细胞少量吸水,细胞液浓度稍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甲中细胞失水最少,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

浓度,因此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处于戊和甲之间,D正确。

故选D。

9.某研究团队发现男性抑郁症的发生与睾酮(雄性激素)的含量降低有关。正常情况下,睾酮被肝脏代谢

并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后再次被重吸收入血,形成肝肠循环。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类非常丰富。为了研究抑

郁症患者睾酮含量下降的原因,科学家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将男性抑郁患者粪便菌群与睾酮孵育,发现

83%的抑郁患者粪便菌群能降解睾酮;而当非抑郁患者粪便菌群与睾酮孵育时,没有观察到睾酮的降解。实

验二:用含有新金色分枝杆菌的培养液对大鼠进行灌胃后,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的睾酮水平显著降低,并出

现了抑郁行为;而对照组大鼠并不出现上述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睾酮含量降低引发男性抑郁症说明睾酮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B.实验一说明抑郁患者的粪便菌群可以降解睾酮,实验二说明可以通过研发抑制新金色分枝杆菌繁殖的

药物来治疗抑郁行为

C.有些健身爱好者盲目追求大块肌肉,服用睾酮来促进肌肉生长,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性腺萎缩

D.已知吸毒者体内的睾酮含量也显著降低,原因一定是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降低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研究抑郁症患者睾酮含量下降的原因,自变量为抑郁患者还是非抑郁患者的粪便菌,因变量为睾

酮是否降解,据题意可知,抑郁患者粪便菌群与睾酮孵育,发现83%的抑郁患者粪便菌群能降解睾酮;而

当非抑郁患者粪便菌群与睾酮孵育时,没有观察到睾酮的降解,说明抑郁患者粪便菌群能降解睾酮,导致

睾酮含量下降。

【详解】A、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睾酮含量降低引发男性抑郁症说明睾酮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A正确;

B、实验一将抑郁患者粪便菌群与睾酮孵育,发现83%的抑郁患者粪便菌群能降解睾酮;而当非抑郁患者

粪便菌群与睾酮孵育时,没有观察到睾酮的降解,说明抑郁患者粪便菌群能降解睾酮;实验二用含有新金

色分枝杆菌的培养液对大鼠进行灌胃后,大鼠血清和脑组织的睾酮水平显著降低,并出现了抑郁行为,则

可以通过研发抑制新金色分枝杆菌繁殖的药物来治疗抑郁行为,B正确;

C、睾酮是雄性激素,其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服用睾酮使性激素的含量增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

增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性腺萎缩,C正确;

D、吸毒者体内的睾酮含量显著降低,可能与毒品影响神经系统有关,不一定是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

激素降低所致,D错误。

故选D。

10.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无须抗原预先致敏就可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如图是

该细胞表面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和杀伤细胞激活性受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当靶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表达

异常,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时,NK细胞表面杀伤细胞抑制

性受体丧失识别“自我”的能力,此时NK细胞表面的另一类杀伤细胞激活性受体表达,发挥杀伤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常组织细胞

抗原类分子

杀伤细胞激活性受体;二淡%细胞抑制受体

NK细胞未被活化

A.NK细胞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而发挥作用属于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

B.NK细胞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监视的功能

C.NK细胞被活化后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穿孔素)使肿瘤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

D.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NK细胞的活性可能较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

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

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详解】A、NK细胞无须抗原预先致敏就可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杀伤能力是天

然的,为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A错误;

B、免疫监视可以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病原体成分,如肿瘤、衰老细胞和凋亡细胞,NK细胞可直接

杀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监视的功能,B正确;

C、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NK细胞

被活化后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穿孔素)使肿瘤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

D、体内NK细胞的活性较高,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能力就较强,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感染,D正确。

故选Ao

11.如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二体异附加系”的示意图,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

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在没有同源染色体时,减数分裂过程E染色体随机进入细胞一极。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普通小麦42Wzss在珏

普通小麦丙选择

42Wx.丁④,戊

42W①.F乙42W+0-7e42W+IE42W+2E

Xa*I*4甲

长穗偃爰草21W+7E42W+14E42W+7E单体异二体异

附加系附加系

14E

A.图中Fi是四倍体,高度不育

B.②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④过程可通过自交和利用抗病性检测进行筛选而实现

D.植株丁自交所得子代植株染色体组成及比例是(42W+2E):(42W+1E):42W=1:4:1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新品种的过程。先将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

草杂交得到B,①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甲,再将甲和普通小麦杂交获得乙,乙再和普通小麦

杂交获得丙,经选择获得丁,最终获得染色体组成为42E的戊。

【详解】A、Fi是普通小麦(6n=42)与长穗偃麦草(2n=14)杂交得到的,含有3+1=4个染色体组,因此

Fi是(异源)四倍体,表现为高度不育,A正确;

B、②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B正确;

C、④过程是通过单体异附加系获得所需的二体异附加系的过程,可通过自交和利用抗病性检测进行筛选

而实现,C正确;

D、由题图可知,丁可产生21W+OE、21W+1E两种配子,比例为1:1。因此植株丁自交所得子代植株的

染色体组成及比例是(42W+2E):(42W+1E):42W=1:2:1,D错误;

故选D。

12.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被比喻为一种分子开关,机理如下图所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磷

酸化的过程、即“开”的过程;形成无活性的蛋白是一个去磷酸化的过程,即“关”的过程。下列有关分

子开关的说法簿误的是()

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开关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

B.分子开关可能是通过改变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列来实现“开”和“关”的

C.由图示过程可知:无活性的蛋白质被磷酸化的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

D.从反应条件、反应物等角度看,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不属于可逆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没有

产生ATPo

【详解】A、由图可知,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可参与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A正确;

B、结构决定功能,分子开关可能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实现“开”和“关”的,没有改变氨基酸的

序列,B错误;

C、无活性的蛋白质被磷酸化的过程消耗了ATP,是一个吸能反应,C正确;

D、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两个过程所需的酶的种类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D正确。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选对选全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分)

13.甲图是某二倍体动物(性染色体组成为XY)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关系,①一⑤为不同细胞,

乙图是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色4n■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

体3n

数2n

条O

n2n3n

核DNA数/个细胞分裂时期

甲乙

A.甲图中①细胞处于乙图EF段,一定含有Y染色体

B.甲图中②细胞中已没有完整的染色体组

C.甲图中③细胞只能处于乙图AB段

D.甲图中⑤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对数最多

【答案】ABC

【解析】

【分析】染色体复制后到着丝粒分开之前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1:2,着丝粒分开后,染色体与核

DNA的数量之比为1:1»

【详解】A、①细胞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为1:1,且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末期,乙图的EF段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为1:1,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A错误;

B、②细胞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为1:2,且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

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B错误;

C、③细胞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为1:1,且染色体与体细胞相等,处于间期Gi的间期、有丝分裂末

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处于图乙中的AB段或EF段,C错误;

D、⑤细胞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为1:1,且染色体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

体对数最多,为体细胞的2倍,D正确。

故选ABC„

14.下图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示意图,复合体I~W为电子传递系统,FoFi为相关膜蛋白。据图分析,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

L+

索酸2HF/2O;+

,+/

NADHNATT+H+

A.若抑制NADH脱氢酶的活性,会导致ATP合成量减少

B.线粒体内外膜间隙的pH高于线粒体基质

C.图中ATP的合成所需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FoFi蛋白的作用是催化和运输

【答案】B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第二阶段

消耗水,第三阶段生成水,第三阶段消耗氧气。

【详解】A、若抑制NADH脱氢酶的活性,会导致H+运输至线粒体膜间隙受抑制,则H+顺浓度梯度进

入线粒体基质会减少,则ATP合成就减少,A正确;

B、线粒体内外膜间隙的H+高,因此该部位的pH低于线粒体基质,B错误;

C、图中ATP的合成所需能量直接来自氢离子的梯度势能,间接来自有机物分解,C错误;

D、FoFi蛋白的作用是催化和运输,即在运输H+的同时,催化ATP的生成,D正确。

故选BC。

15.据《细胞》杂志2024年3月18日报道,来自清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院校的研究人员,首

次发现并命名了一种肠道分泌的激素一肠抑脂素(cholesin),可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其水平与人体内总胆

固醇水平呈负相关。研究者分别给小鼠喂食了胆固醇含量0.02%的标准饮食(RD)和胆固醇含量1.25%的西方

饮食(WD),检测进食后血浆中cholesin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5o屋

sl

)d----WD

氯0o6—RD

o非

q

。5O

1

2412(h)

or食

A.肠抑脂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肝细胞含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B.WD小鼠与RD小鼠血浆中肠抑脂素水平均在进食1小时左右达到峰值

C.推测在外源高胆固醇摄入下小鼠肝细胞的胆固醇合成量将增加

D.肠抑脂素的发现为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带来新希望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包括:通过体液运输、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起着调节代谢的作用、激素起作用过程

中需要与靶细胞上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激素还具有微量、高效的特征。

【详解】A、题意显示,肠道分泌的激素肠抑脂素可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可见作为激素肠抑脂素通过体

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说明肝细胞含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A正确;

B、结合图示可以看出,WD小鼠与RD小鼠血浆中肠抑脂素水平均在进食1小时左右达到峰值,B正

确;

C、WD小鼠与RD小鼠相比,高胆固醇饮食条件下,血浆中肠抑脂素含量高,且肠抑脂素可抑制胆固醇

合成,据此推测在外源高胆固醇摄入下小鼠肝细胞的胆固醇合成量将下降,C错误;

D、肠抑脂素的发现为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带来新希望,研制与肠抑脂素功能相关的药物

可起到降低高胆固醇的作用,D正确。

故选ABDo

16.PE(聚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塑料,通过磨损和风化等形成尺寸微小的微塑料,微塑料不可降解且难

回收,积累于生物及环境中。本实验欲从泰山南侧土壤中分离筛选微塑料降解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用的土样应从塑料垃圾较多的土壤中获取

B.①②③中所用培养基是以PE微塑料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用未接种的培养基作对照,可证明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

D.图示方法可分离得到单菌落,进行计数后可估算出土样中活菌数

【答案】AB

【解析】

【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

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

【详解】A、本实验是分离筛选微塑料降解菌,因此所用的土样应从塑料垃圾较多的土壤中获取,A正

确;

B、本实验是分离筛选微塑料降解菌,①②③中所用培养基是以PE微塑料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以抑

制杂菌的生长,B正确;

C、用含牛肉膏、蛋白膝的完全培养基接种等量菌种作对照,可证明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C错误;

D、图示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获得单菌落,通过计算可估算稀释之前培养液中的活菌数量,但由于

①②过程存在筛选,因此不能估算筛选前土样中活菌数,D错误。

故选AB。

三、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1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糖高脂食物过量摄入导致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等疾病高发,

此类疾病与脂滴的代谢异常有关。脂滴是细胞内贮存脂质的一种细胞器,可以与细胞中的多种细胞器相互

作用,部分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除溶酶体和脂滴外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还有,细胞器之间存在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

,锚定并支撑着各种细胞器。

(2)中性脂在内质网膜内合成后,在磷脂双分子层中间聚集以“出芽”形式与内质网膜分离,继而成为成熟

脂滴。据此推测脂滴的膜是由磷脂(填“单”或“双”)分子层组成,在显微镜下可使用(填试

剂)对脂滴进行检测。

(3)机体营养匮乏时,脂滴中脂肪可通过脂噬途径被分解。脂噬是指形成自噬小体,其内的中性脂

肪酶催化脂肪水解。如图所示线粒体与多种细胞器间通过膜接触位点实现连接,脂噬的产物可通过该结构

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膜接触位点中还存在受体蛋白,依据上述信息,该结构具有的功能。

(4)研究表明NASH患者肝脏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接触位点的结构是不完整的。综合上述信息,可从

等方向研发治疗NASH的药物(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②.细胞骨架

(2)①.单②.苏丹III染液

(3)①.溶酶体与脂滴融合②.物质运输、信息交流

(4)调节脂滴生成与分解或抑制脂滴生成或促进脂滴分解或改善线粒体-内质网接触位点结构

【解析】

【分析】1、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线粒

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因此,细胞骨架在细胞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维持着

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以及信息传递

等什么活动密切相关。

【小问1详解】

图中除溶酶体和脂滴外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还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器之间存在由蛋白质纤维组

成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以及信息传

递等什么活动密切相关。

【小问2详解】

中性脂在内质网膜内合成后,在磷脂双分子层中间聚集以“出芽”形式与内质网膜分离,继而成为成熟脂

滴,脂滴内含有脂肪,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推测,脂滴的膜是由磷脂单分子层组成,头部在外侧,尾部在

内侧,苏丹III染液可将脂肪染色,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的脂滴。

【小问3详解】

机体营养匮乏时,脂滴中的脂肪可通过脂噬途径被分解。脂噬过程中脂滴形成自噬小体后与溶酶体融合形

成自噬溶酶体,其内的酸性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依据图形信息,线粒体与多种细胞器间通过膜接触位

点实现连接,脂噬的产物可通过该结构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膜接触位点中还存在受体蛋白,因此,该结

构能够实现不同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信息交流。

【小问4详解】

NASH患者肝脏细胞内线粒体一内质网接触位点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膜接触位点实现了各种细胞器的连

接,膜接触位点中还存在受体蛋白,可从调节脂滴生成与分解或抑制脂滴生成或促进脂滴分解或改善线粒

体-内质网接触位点结构等方向研发治疗NASH的药物。

18.奖赏系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神经基础。可口美味的食物通过激活大脑奖赏系统使多巴胺释放增多。机

体获得满足和愉悦感,从而摄食成瘾。图1为人脑部突触间多巴胺(DA)的传递示意图;研究还发现,目

前绝大部分的肥胖病人体内瘦素与其受体识别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摄食行为和细胞代谢不正常。瘦素是

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与血糖调节有一定的关系,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脂肪及体重的调控

方面。图2是人体内部分神经一体液调节示意图,①〜⑤代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A释放DA的方式是0通常情况下,释放的DA很快被突触前膜上的DAT从突

触间隙吸收,导致突触间隙中DA含量_________,以减弱并缩短对脑的刺激,避免持续兴奋。

(2)图2中,当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分泌量增加引起图中②兴奋,进而使图中④(填

结构名称)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摄食行为,这属于调节。A刺激产生的信号经图中的

“①一②一③一胰岛”的传导和传递,最终促进胰岛(填“A”或"B”)细胞分泌a激素,即

(填a激素的具体名称)。通过a激素的调节,最终使糖原分解加强,影响a激素分泌的信号分

子有(答出两种)。

(3)研究人员将肥胖小鼠随机均分成三组,给A组小鼠饲喂添加适量瘦素的饲料,B、C两组小鼠饲喂普

通饲料,同时给B组小鼠注射适量的瘦素,C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比较三组肥胖小鼠

的体重变化,发现只有B组大部分小鼠的体重减轻了。B组部分小鼠体重不变的可能原因是

(答出一点)。

【答案】(1)①.胞吐②.减少/降低

(2)①.大脑皮层②.神经一体液③.A④.胰高血糖素⑤.神经递质、血糖、胰岛素

(3)靶细胞膜上瘦素的受体数量减少/瘦素受体基因突变

【解析】

【分析】1、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

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主要是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

萄糖,提高血糖浓度。

2、由题图2知,a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使得糖原分解加强,说明a激素是胰高血糖素。①表示传入神

经,②表示下丘脑,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大脑皮层。

【小问1详解】

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由于释放的DA很快被突触前膜上的DAT从突触间隙

吸收,导致突触间隙中DA含量减少,以减弱并缩短对脑的刺激,避免持续兴奋。

【小问2详解】

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产生饱腹感位置在④大脑皮层。脂肪含量偏高引起瘦素分泌量增加为体

液调节,瘦素引起图中②下丘脑兴奋,进而使大脑皮层产生饱腹感,减少饮食为神经调节,所以整个过程

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激素a能促进糖原分解,是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血糖

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神经递质、血糖浓度和胰岛素等都能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因此影响a激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血糖、胰岛素等。

【小问3详解】

A组肥胖小鼠饲喂添加适量瘦素的饲料,瘦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饲料中添加的瘦素在小鼠消化道内被消

化,丧失了原有的结构与功能,因此A组肥胖小鼠体重不变;B组注射适量的瘦素部分小鼠体重不变,可

能是靶细胞膜上瘦素的受体数量减少或瘦素受体基因突变,因为激素必须和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受体

减少或者突变,导致瘦素无法起作用。

19.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开展小麦高产研究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研究人员为探

究磷肥施用量对冬小麦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将试验田中的小麦分成3组,分别为低磷

222

(P2O575kg/hm,LP)、中磷(P2O5225kg/hm,MP)和高磷(P2O5375kg/hm,HP)3个处理。三组小麦

从旗叶(麦穗下面的第一个叶片)全展时开始,每隔10d测定一次叶片的希尔反应活力和净光合速率

(Pn),直至叶片黄枯。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a

R.

型sM

囹、)

以OI

KIU

<zn

)o

旗叶全展后天数(d)旗叶全展后天数(d)

图1图2

(1)本实验—(填“属于”或“不属于”)对比实验,小麦从磷肥中吸收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叶绿体中的

—(2种小分子有机物),作为反应物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2)希尔反应活力测定通常是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Fe3+后测定02的

释放速率。该过程中Fe3+的作用是:—。

(3)10d后HP和LP组小麦希尔反应活力均低于MP组,经检测是由于HP和LP都会导致旗叶中叶绿素

b含量减少,若用纸层析法验证该结论,预期结果是:相比于MP组,HP和LP组―。

(4)图2结果表明HP组小麦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但研究人员发现产量却低于MP组,推测原因是旗叶将

光合产物输出到秸秆用于营养生长的比例:HP组—(填“〈”或“=”)MP组,这提示人们在实际生

产中应注意=

【答案】(1)①.属于②.ADP、NADP+

(2)①.无CO2②.作为氧化剂,接受水光解产生的电子

(3)滤纸条最下面的色素带颜色浅、带形窄

(4)①.>②.合理施肥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暗反应包括

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等。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

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

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

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随后,一些

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

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这些五碳化合物又可以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

【小问1详解】

本实验两组实验为相互对照,属于对比实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反应物中含有磷元素的小分子有机

物只有ADP、NADP+o

【小问2详解】

希尔反应只有光反应没有暗反应,因此条件是有光照无CO2,希尔反应中Fe3+的作用是作为氧化剂,接

受水光解产生的电子。

【小问3详解】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色

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分析题意可知,HP和LP组叶绿素b含量减少,因此用纸层析法验证该结

论,预期结果是黄绿色(滤纸条最下面)的色素带颜色浅、带形窄。

【小问4详解】

HP组小麦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但产量却低于MP组,推测是HP组旗叶将光合产物输出到秸秆用于营

养生长的比例增大导致的,这提示人们在生产实际中施肥量高不一定增加产量,因此应注意合理施肥。

20.细胞周期检验点对有丝分裂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其中SAC(纺锤体组装检验点)的作用是监控染

色体着丝粒与纺锤体的正确连接,并确保所有的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SAC是实现中期向后期转换的

关键因素,其作用原理如下图1中①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

图I

(1)上图1所示为—(填“动物”、“动物或低等植物”、“植物”)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粒的分裂—

(填“是”或“不是”)由于星射线的牵拉而导致的。

(2)图1中②表示SAC工作异常,该细胞有丝分裂时可能—(填“提前”或“推迟”)进入分裂后期。若

某细胞含有18条染色体,进行有丝分裂时有一条染色体发生②图所示的异常,则产生的子细胞含一条

染色体。据此分析,SAC正常工作的意义是—o

(3)EdU/BrdU双掺入法是测定细胞周期的常用方法。EdU和BrdU都是胸腺喀咤类似物,能很快进入细

胞并掺入正在复制的DNA中,未掺入的EdU和BrdU短时间内即被降解,并可以被分别检测。将处于细

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混合培养于多孔培养板中,各孔同时加入EdU,随后每隔一定时间向一组培养孔加

入BrdU,在培养适当时间后收集该组孔内全部细胞,检测双标记细胞占EdU标记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如

图2所示。

EdU和BrdU参与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细胞周期的时长可用图中字母表示。

【答案】(1)①.动物②.不是

(2)①.提前②.17或19③.保证染色体平均分配

(3)①.分裂间期(或S期)②.OR

【解析】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时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

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甘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

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小问1详解】

图1所示的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是动物细胞。着丝粒自行分裂,不是因为星射线的牵拉而分裂的。

【小问2详解】

SAC工作异常的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还未排列在赤道板上,可能提前进入分裂后期。某细胞含有18条

染色体,进行有丝分裂时,有一条染色体发生图1中②图中那样的异常,则产生的子细胞中一个含有17

条染色体,一个含有19条染色体。依据上述信息,SAC工作正常保证染色体平均分配。

【小问3详解】

DNA复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