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麓共体联考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麓共体联考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麓共体联考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麓共体联考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麓共体联考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第一次学情分析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

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为闭卷考试,全卷共20道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

题3分,共48分)

1.人类早期文明多姿多彩、各有特色。以下选项中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匹配恰当的是()

A.①一一《汉谟拉比法典》②一一种姓制度

B.③一一佛教④一一青铜器

C.①一一金字塔②一一象形文字

D.③——楔形文字④——甲骨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位于印度,④位于中国。佛教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青铜器是中国的文

明成果。因此,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位于②,而不是①,排除A项;②为

古巴比伦,是楔形文字,而不是象形文字,排除C项楔形文字位于②古巴比伦,而不是③古印度,排除D

项。故选B项。

2.古代埃及的天文历法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古代苏美尔人在与两河流域经常泛滥的洪水

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并传到古希腊,他们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

粮食产量和人工。这说明()

A.人类文明均源自大河流域B,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C.希腊文明源自于亚非文明D.古西亚和古埃及的交流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埃及的天文历法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古代苏美尔人在与两河流

域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的天

文历法反映了尼罗河的自然特性,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影响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古代苏美尔人在与两河

流域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的传说,他们发明了60进制,这些文化现象

和发明同样反映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项正确;“均源自”的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

项;材料只是提到著名的洪水和方舟的传说传到古希腊,不能说明希腊文明源自于亚非文明,且不符合史

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古西亚和古埃及的交流频繁,排除D项。故选B项。

3.“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以上条文

来自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的是()

A.奴隶的利益B,奴隶主的利益

C.地主阶级的利益D.婆罗门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及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

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B项正确;该法典是维护奴隶主利益,排

除A项;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而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社会,维护奴隶主利益,排除C项;该法典是古

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婆罗门是古印度种姓制度的最高等级,排除D。故选B项。

4.下表所示内容体现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城面积(平方千人口(万

邦米)人)

2500约30

斯8400约40

A.小国寡民B.政治民主C.商贸发达D.思想自由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面积(平方千米):雅典2500;斯巴达8400;人口(万人):雅典约30;斯巴达约40”可

知,雅典和斯巴达的城邦面积小,人口少,反映的是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A项正确;材料主旨

是强调古希腊城邦的特点,而政治民主是雅典的特点,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商贸的内容,

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城邦的特点,而不是思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5.有个雅典家庭,家里有一个男主人、一个女主人、一个6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的女儿,除此以外,还有

一个男奴隶和一个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在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

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

权力机构公民大会,那么按照这个条件可以投票的就只有男主人一人了,女的、小孩、奴隶是没有权利的。A

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

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

司法机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知家庭里只有男子可以投票。

6.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建立东汉。以上历史时间,我们也可

以依次表述为()

A.公元前1世纪前期、公元1世纪前期

B.公元前1世纪后期、公元1世纪前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公元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公元2世纪前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进入帝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以表述为公元前1世

纪后期,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公元前27年为公元前1世纪后期,时间

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

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故公元25年是公元1世纪前期,B项正确;ACD三项的时间换算错误,

排除ACD项;故选B项。

7.“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

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

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以上转变出现在哪一时期()

A,雅典城邦B,罗马城邦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时期颁

布《十二铜表法》,这一法律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C项正确;《十二

铜表法》是罗马的法律,排除A项;城邦政治是古代希腊的政治特点,排除B项;公元前27年,罗马共

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

8.在古希腊,将比赛胜利者的雕像树立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成为一种风气。甚至有人认为,没有奥林匹克

运动会就不会有希腊雕塑。材料表明古希腊运动会()

A.促进艺术发展B.彰显民主政治

C.推动商贸发展D.倡导和平理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没有奥林匹克运动会就不会有希腊雕塑。”可知,奥林匹克运动会树立雕像的风气促

进了古希腊雕塑的发展,从而促进艺术发展,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对希腊雕塑的影响,

雕塑不是民主政治的表现,排除B项;商贸发展与雕塑艺术无关,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奥林匹克运动

会对希腊雕塑的影响,不能说明倡导和平理念,排除D项。故选A项。

9.文物虽静默不语,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下图所示文物可以共同佐证()

绘有身着丝绸妇女形象的出土于辽宁的十六国时期玻璃水注(玻璃是古

古希腊陶壶(公元前5世纪)代埃及人最早制造的,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

A,雕刻艺术的高超B.民主政治的繁荣

C.中西文明的交流D,人文主义的起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绘有身着丝绸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壶(公元前5世纪);出土于辽宁的十六国时期玻璃水

注(玻璃是古代埃及人最早制造的,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可知,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西文明的交流,

中国的丝绸传到希腊;古埃及的玻璃传入中国,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东西文明的交往交流,而未涉及

雕刻技术,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东西文明的交流,没有涉及民主政治的繁荣,排除B项;人文主义

起源于希腊,强调“人性和人的价值”,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法兰克国王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征收“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

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对以上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基督教会在欧洲的权力至高无上B.教权和王权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C.法兰克王国依靠教会力量而崛起D.教皇和查理是封君封臣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查理向教区的人民征收‘什一税’并贡献给教会,教会变得富有,势力也越来越

大,教皇也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说明国王和教会相互勾结,相互利用,B项正确;材料强调教皇与国

王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基督教会在欧洲的权力至高无上,概括不全面,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国王与教

会的关系,法兰克王国崛起依靠教会力量,概括不全,排除C项;题干涉及是国王与教皇,他们不是封君

封臣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1.下图是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简易图,其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选项是()

法兰西

西罗马帝国—I法兰克王国意大利

罗马帝国

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

B①阿拉伯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英格兰

C.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

D.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英格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国家的演变并结合所学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

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所以①为拜占庭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

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加洛林王朝全盛时期

称查理曼帝国。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分裂为三部分,即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所

以②为查理曼帝国;③为德意志,A项正确;阿拉伯帝国是西亚地区,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罗马帝国分

裂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无关,排除C项;查理曼帝国分裂为三部

分,即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与英格兰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2.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

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

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可知,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自给

自足特征明显,A项正确;农奴生活质量较高说法错误,农奴生活质量不高,且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

西欧庄园自给自足经济形态,排除B项;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阶级矛盾的信息,题

干反映的是西欧自给自足的经济,排除C项;奢靡浪费之风盛行在题干中未体现,反映了西欧自给自足的

经济形态,排除D项。故选A项。

13.10世纪起,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并设立

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大学的兴起B.封建庄园的解体C.基督教会的支持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

并设立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的兴起,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

新的城市不断产生。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

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大学的兴起是在12世纪,排除A项;封建庄园是在农村,排除B

项;基督教会的支持不是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4.“执教资格授予权”是一种审核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教学的资格的权力。起初这种权力被教会垄断,大

学的教师行会为了争取在这一权力上的发言权,与教会展开了长期的博弈,以达到权力制衡。这反映了()

A.教会权力的不可侵犯B.大学争取自治权利的曲折性

C.庄园经济的逐步瓦解D.城市居民身份转型的长期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执教资格授予权’是一种审核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教学的资格的权力。起初这种权

力被教会垄断,大学的教师行会为了争取在这一权力上的发言权,与教会展开了长期的博弈,以达到权力

制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学争取“执教资格授予权”与交互已开展长期博弈,体现了大学争取自治

权利的曲折性,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大学争取自治与教会长期博弈,无法体现教会权利的不可侵犯,排除

A项材料中大学争取自治权利,与庄园经济逐步瓦解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的信息是大学争取自治权利,

而不是体现城市居民身份转型的长期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5.701年日本政府制定的《大宝律令》规定,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助教,招贵族子弟,

以“论语”为必修科目。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B.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法律制度逐渐完善D.重视发展中日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701年日本政府““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助教,招贵族子弟,以,论

语'为必修科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日本学习中国文化,说明当时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B项正

确;题干信息强调是日本学习中国文化,无法说明日本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题干强调日本学习

中国文化,与日本法律制度逐渐完善,重视发展中日关系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6.在一份同学的笔记中出现了“镰仓幕府”“穆斯林公社”“科举制”的关键词。由此判断,这位同学正

在学习的主题是()

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镰仓幕府”“穆斯林公社”“科举制”及结合所学可知,“镰仓幕府”是日本封建时

期的政治体制;“穆斯林公社”涉及伊斯兰世界的社会结构;“科举制”是中国隋唐至清代用来选拔官员

的制度。这些关键词均与亚洲国家在封建时代的历史相关,因此该同学正在学习的主题是封建时代的亚洲

国家。D项正确;古代非洲文明主要是古埃及文明,而题干是古代亚洲文明的表现,排除A项;古代欧洲文

明是古希腊、罗马文明,而题干是古代亚洲文明的表现,排除B项;封建时代的欧洲是指中世纪的欧洲,

而题干是古代亚洲文明的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0分,18、19、20题各14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是在光辉灿烂的

古代和光芒四射的现代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没有阳光,一切都停滞、糟糕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

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不过我们今天已经意识到,其实中世纪也有许多

变化和“进步”,有许多值得一提的事。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具有两面性,在客观看待中世纪这一问题上,应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请结合材料

和所学完善观点:“西欧中世纪是一个的时期”,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答案】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既有黑暗又有进步的时期。黑暗方面,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教会权

力至高无上,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封建割据严重,经济发展缓慢。进步方面,中世纪也有许多变化

和发展,如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建立、商业的逐渐发展等,这些都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观点:“西欧中世纪是一个的时期”

论述:据材料“但是在光辉灿烂的古代和光芒四射的现代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没有阳光,一切都停

滞、糟糕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并结合所学

可知,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既有黑暗又有进步的时期;黑暗方面,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教会权力

至高无上,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封建割据严重,经济发展缓慢;据材料“不过我们今天已经意识到,

其实中世纪也有许多变化和‘进步',有许多值得一提的事”并结合所学可知,进步方面,中世纪也有许多

变化和发展,如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建立、商业的逐渐发展等,这些都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近代化奠定了

基础。

18.制度革新推动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凡三十一县。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法兰克王国改革后)无数大小领主们在行使政治权力,他们在各自的领地是公法和私法的统

一执行者……封建主义就其政治组织形式和内容而言,权力显然是分散的,如严复所言,“用拂特之制,

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

——侯建新《“封建主义”概念辨析》

材料三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

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的制度革新。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拂特之制”是指哪一政治制度?领主们在各自的领地通过哪一机构执行

“公法和私法”?

(3)材料三中的改革效仿了中国哪个朝代的典章制度?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政府对土地所有

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上述三则材料涉及的改革在性质上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1)商鞅变法;奖励军功,确立县制。

(2)封建制度(或封建等级制度);庄园法庭。

(3)唐朝;将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性质上都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

【解析】

【分析】材料二中提到的'拂特之制”实际上是指封建制度或封建领主制,这是在法兰克王国改革后逐渐形成

的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封建领主们在各自的领地内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力,包括执行公法和私法。

【小问1详解】

变法:依据材料一出处和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可知是商鞅变法时期实行奖励军功。因此,材

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

制度革新: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可知是奖励军功,即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

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依据“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可知是

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员管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些制度革新对于秦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小问2详解】

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二“(法兰克王国改革后)无数大小领主们在行使政治权力,他们在各自的领地是公法

和私法的统一执行者……封建主义就其政治组织形式和内容而言,权力显然是分散的”可知,“拂特之制”

是指封建制度。这是在法兰克王国改革后逐渐形成的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封建领主们在各自的领地

内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力,包括执行公法和私法。

机构:根据材料二“无数大小领主们在行使政治权力,他们在各自的领地是公法和私法的统一执行者”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主们在各自的领地内,通过设立“法庭”这一机构来执行“公法和私法”。这些法庭

通常由领主或他的代理人主持,负责审理领地内的各种案件,维护领地内的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同时,

法庭也是领主们行使政治权力、管理领地的重要工具。

【小问3详解】

典章制度:依据材料三“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可知是日本的大化改新,此次改革是模仿

中国唐朝相关制度进行改革;

调整:依据材料二“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

地““公民””可得出日本政府对土地所有制进行调整是将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相似之处:依据三则材料中商鞅变法、西欧法兰克王国改革以及日本大化改新可知,三次改革性质都是封

建性质的改革。

19.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和早期联系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材料二

(1)仔细观察图一并提取有效信息,判断其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评价该事件“是一场文明的盛

宴”,你赞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图二和图三中地跨三洲的两大帝国均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请各举

一例说明。

(3)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归纳各区域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

【答案】(1)亚历山大东征;赞同。理由: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

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2)图二罗马帝国: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图三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促进了数学和科学的发展。

(3)暴力冲突、和平交流。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波斯国

王大流士三世亲率10万大军,在叙利亚的伊苏平原迎战。亚历山大出奇制胜,最终以少胜多,击败了波斯

大军。因此,依据材料一地图中“马其顿”“伊苏斯”等信息可知是亚历山大东征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亚

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因此,材料中

说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文明的盛宴”,说法正确。

【小问2详解】

依据材料二地图中地中海”“君士坦丁堡”等信息可知是罗马帝国,因此罗马帝国是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大帝国,

地中海一度成为该帝国的内湖。罗马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罗马法律。依据材料三地图中'巴格尔”可知是阿拉

伯帝国,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促进了数学和科学的发展。

【小问3详解】

依据材料中帝国征服的信息和所学可知,各区域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除了战争导致的暴力冲突之外,

和平交往也是其中之一。

【点睛】

20.某校同学们在学习世界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