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_第1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_第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_第3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_第4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校五年级共一个班36人,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知识目标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三)能力培养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13声音的产生14.谁能传播声音18.铁生锈21滑轮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24.距离和时间研究与实践总课时:26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第一课病毒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3.教师讲解.(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出示醋和小孩得痢疾的图片)师:哪位同学闻一闻这是什么调味料?再看看图片上的小孩怎么会得痢疾?细菌。事实果真全都如此吗?的确,细菌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生:细菌的形态有圆球状的、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味?(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横向分裂过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达4000吨。)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问得真好,说明你的思路很开阔,师:(展示水绵图)大家想想细菌和水绵的营养方式是否一样?生存?师:既然大家各持已见,到底细菌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不看如何?第三课真菌观察蘑菇.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四.如何识别有毒蘑菇?(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第四课我们的身体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二)观察人的身体。(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对应的)(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三)课的延伸。(四)作业第五课我们的呼吸①谈话:我们不停地进行呼吸,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又是什什么感觉?过一会儿又有什么感觉?当你感到呼吸困难时,抓紧袋①谈话:开始时保鲜袋里是什么气体?现在保鲜袋里还有气体吗?它的二氧化碳较多。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人在呼吸中,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体只有连续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氧气,“生命之火”才能旺盛,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2、指导学生测量每分呼吸的次数,认识静坐时、活动后每分呼吸的(1)测量静坐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①讲述: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呼吸,你知道你1分钟呼吸多少次吗?每人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默数1分钟呼吸的次数,并作记录。②学生活动:学生实验(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并填写测量(2)测量做操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①谈话:我们做操以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的一样呢?②学生活动:做室内操。③提问:请同学们用手摸胸部,与活动前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学生随即测每分呼吸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填写测④师生小结:静坐时,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比较稳,儿童平静时的呼吸频率在每分20~25次左右。运动时,因为需要用力,呼吸肌加快收缩,胸腔进一步扩大或缩小,呼吸深度急剧增加,呼吸次数同时3、指导学生认识人在呼吸中有最大的通气能力(肺活量),但各人不(1)谈话: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吹气球,轻轻吸一口气,然后全吹(2)学生实验,汇报。(3)师生小结:深吸气比轻吸气吹的气球大。因为深呼吸时,能使(4)提问:全班同学都用最大的力气吸一口气吹气球,比一比,每(5)学生讨论。(6)师生小结:人吹的气球有的大,有的小。说明各人的身体状况(1)认识人的呼吸器官。们在人体的哪个部位?它们是什么样的?(2)认识呼吸的过程。(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呼吸器官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就一定们思考:呼吸器官容易得哪些病?得这些病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2)学生讨论并回答。(3)师生小结:为了保护呼吸器官健康,必须做到:一注意呼吸卫第六课心脏和血管1、指导学生通过测量心跳和脉搏,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并知还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发言)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感到心跳明显加快。(板书:心跳)学习新课⑥学生汇报结果:每分心跳大约65次、70次、75次……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比较3次心跳数。(1)了解心跳的实质是什么?(2)认识心脏。iii)捏一捏心脏的肌肉,有什么感觉?)(3)了解心脏跳动的原因。(4)认识血管。有初步了解,同时渗透血液循环的知识)④提问:人的血管有几种呢?(1)认识血液循环的过程。①谈话: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流动的?我们把人的血液循环示意图用③学生参照课文图中人的血液循环示意图相互描述血液在人体中循(2)认识血液循环的作用。舒张,血液便沿着这个过程不停地循环流动。血液循环有什么作用呢?血液流到小肠绒毛时会怎样?血液流到肺泡时会怎样?如果心②阅读课本第72页第三节。(1)认识脉搏的位置。①提问: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71页图。这个学生在做什么?你在哪(2)什么叫脉搏?么动?什么叫脉搏?(3)认识心跳和脉搏之间的关系。①谈话:同一个人的心跳和脉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桌的同学相互测试。即同时测试一个同学的心跳和脉搏,具体方法是:用右手按着同学手腕上的脉搏,并把耳朵贴在那个同学的胸前听一听。也可以一个同学测量脉博,另一个同学测量心跳,同时计时。最后汇总测量②学生实践,汇报结果。(由教师统一计时)③师生小结:在一定的时间里,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一致的。5、指导学生认识脉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①提问:有人说脉搏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为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心脏?②学生讨论,交流、汇报。③师生小结:通过听和摸脉搏了解心脏跳动的情况,可以进一步了解少年儿童每分脉搏跳动60~100次,如果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就可能有病了,例如在发烧时脉搏常会加快。我们学会了摸脉搏的方法,平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监视自己身体健康情况。人在运动时,心跳和脉搏跳动都会加快,那是正常的。要保护好心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要适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同学们的心脏还在发育中,特别怕烟酒的伤害,千万不能吸烟第七课消化器官(食物到哪里去了)每组1号2号两个试管、淀粉糊、碘酒、录像带。(一)导入(二)学习新课1.什么是消化?(1)学生自由讨论。(2)汇报:人体把不溶解的食物变成能溶解的养料,这种变化叫做(2)学生阅读,小组讨论。(3)小结:(1)观看录像(2)汇报小结:食物进入口腔,初步消化,经食管入胃,胃液消化(三)巩固总结(四)布置作业(一)导入新课1、谈话:我们都长有一张嘴。嘴有什么用?(说话、吃饭)2、人每天都吃东西,一天要三次,这是为什么?(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很多营养)(二)学习新课(1)你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吗?(2)出示幻灯,小结: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水、盐、脂肪、淀粉和(1)谈话:人们为了营养配餐,营养均衡,往往要知道食物中的营(2)汇报:食物中有水可以看出来,通过尝可以知道食物中是否含(3)检验蛋白质。可以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你在什么地方也闻到过?这告诉我们什(4)检验脂肪。(5)检验淀粉。(6)小结: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分别检验蛋白质、脂肪和淀粉,你能(7)综合应用。(1)(出示幻灯)根据幻灯,根据你刚才的实验,告诉老师有没有一(2)你能谈谈你平时吃饭的情况?(3)另外还要注意吃饭要适量。第九课脑与神经一反应的?这一反应过程是靠人体的哪些部分来指挥和协调的?这(2)讨论:你通过阅读知道了哪些知识?发现了哪些问题?(3)出示“人的神经系统”挂图或投影片,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4)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学生分组实践:去拿桌上的苹果(或钢笔),说一说从看到拿的过程。[先是眼看到苹果,并把这个信息由视神经(传入神经)传入(2)计算一个1.4米高的人,光脚无意踩上一燃着的烟头所作出的(3)讨论并汇报:神经传递信息的特点,一是单向传递,分传(1)观察:课文上脑的外形图(或挂图、人脑模型)。(3)汇报并归纳小结:人脑中有大脑、小脑、脑干,大脑分为左右(4)根据大脑各部分机能在插图上的相应位置认识大脑各部分的功(1)阅读课本第25页。(2)讨论:根据大脑的活动规律,谈一谈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用脑?(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每天不少于9~10小第十课奇妙的镜子1、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2、学生通过对凸透镜的研究,进行定理观测,初步认识凸透镜的焦(1)把“平面镜”一词教给学生。(2)从平时生活中使用平面镜引入平面镜成像。面对平面镜观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很快做出反应,可请一个学生上台演.认识平面镜成的像左右相反(1)把“平面镜”一词教给学生。(2)从平时生活中使用平面镜引入平面镜成像。面对平面镜观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很快做出反应,可请一个学生上台演(1)学生用手摸凸透镜。(2)讲述: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放大镜和老花(1)组织学生拿着凸透镜、火柴和直尺到室外阳光强的地方玩凸透(3)师生小结: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成一个亮点,我们把这个点叫(4)教师示范用直尺测量凸透镜焦距,并告诉学生什么叫焦距及其(7)指导学生用两把相同的尺子测量凸透镜放大倍数。为了避免凸(2)学生分组实验。(3)学生汇报实验现象。(4)师生小结。(5)学生填写课本第14页实验结果。(6)用投影仪出示凸透镜成像原理图。提问:通过刚才实验,你知(7)讨论:为什么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1)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最后提供给学(2)学生分组实验并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提问:①凸透镜成像是什么样的?(倒立的、缩小或放大的)②怎样做能使图像清晰?(移动蜡烛、凸透镜或纸屏)③成像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凸透镜到纸(4)小结成像的大小变化规律。②学生参照课本第15页图制作模拟投影机。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的图案和文字才不会颠倒?有哪些做法可以使图像更清晰?”等等。(板书课题)(二)研究光沿直线传播:光有几种?光的应用?生:、、、生:(交流)光沿直线传播。<(小组进行实验)(小组汇报、交流)老师播放图片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播放课件)生:(答方法)(学生交流)(四)课后拓展在一条直线上?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实验、上第十二课彩虹的秘密3、认识光的三原色的实验材料——每人一支手电筒,红、绿、蓝三(1)(出示彩虹挂图)你们认识它吗?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2)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天空的哪个方向?(3)关于彩虹你还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3)学生分组实验。(4)汇报实验结果。称吗?(1)提问:阳光为什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3)学生分组实验。(4)汇报实验结果。(5)讨论:①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彩虹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6)师生小结: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夏天,雨后转晴的天(7)提问:你还在哪里看到像彩虹一样的的七色光?你还有哪些方(1)讨论:阳光照射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会出现什么现象?(2)提问:几种不同颜色的纸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别反射什么颜色的光?(3)学生分组实验。(4)汇报实验结果。红色物体反射什么色光?白光照在其他颜色的纸上呢?(6)小结:物体反射照上身上的光,物体是什么颜色它就反射什么(1)谈话: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胶(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4)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可以第十三课声音的产生2、引导学生谈谈听后感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听到了什么)揭示课题:声音的产生(板书)二、自主探究(一)学生展示带来的发声材料,设计实验。己发出声音吗?怎样做就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2、分组实验。(学生对物体分别进行敲、打、吹……)小组共同探究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小组内共同选择的实验材料(在选(1)队鼓(上面撒有小黄豆)、(2)锣、系着线的小泡沫球。(3)钢尺小组内口头研究的实验方法或实验步骤小组内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现出来)(1)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2)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三、拓展活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第十四课声音的传播组成的?它们来自何方?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板书课题)(1)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3)汇报实验结果。(5)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各个方向的小球都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6)小结:随着鼓声我们看到纸屏上的小球振动,这是由于击鼓产(1)提问: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3)汇报实验结果。1、每组若干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瓶子,1根玻璃棒,1只水槽装水,1(1)这杯子里面有什么?(2)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3)(取一药匙食盐)把食盐放入水中,轻微摇晃,请同学们观察,食盐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课题)(1)谈话:到底怎样算是溶解,怎样是不溶解呢?让我们来做一个(3)实验观察后汇报:(5)学生讨论:看课文插图,食盐哪里去了?(化成微粒,分散水(6)小结:食盐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7)提问:粉笔灰在水中有没有溶解?为什么?(没有变成微粒,(2)分组实验,填写记录表。(3)汇报结果。(1)提问:食盐溶解在水中,我们的肉眼看不见了,是不是食盐就没有了呢?你有没有办法把食盐从水中取出来?(2)学生讨论后分组实验。(3)小结:从食盐水中将食盐取出的方法是:晴天,可将食盐水滴1课时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导入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变化,我吗?2、学生发言。么样的变化呢?(出示蜡烛)看!这是什么?二、研究蜡烛的变化第一个实验3.汇报交流。第二个实验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教学内容效果分析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第三个实验生?(1)指导学生观察30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4.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说法?没有变成新物质;蜡烛燃烧时,不但外形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成了一些新的物质。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三、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内容效果分析属于哪一类变化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四、巩固练习1、看书32页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3、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1.蜡烛的变化形态、状态变化食醋中含有3%~5%的醋酸。[碱块中倒入白醋为什么翻腾着大量的泡沫]碱块的主要成分第17课食盐和水泥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物品以及各种物质变化的图片或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的溶解知识认识食盐的变化。食盐在水中看不到生说:“溶解的食盐还会再看到吗?”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食方法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教科书所设计的探究方法只是一种指位学生说:“水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的是提示学生,在认识食用杯子向盘子里倒水(盘子里有水泥),说:“我们试一试。”方法思考: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二是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教科书提供了两组物质变化的示意的变化呢?”“我知道……”教科书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现象?”的第十八课铁生钰一、教学目标第十八课铁生钰(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金属生锈的现象?(2)会生锈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2、金属为什么会生锈?(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生锈?(学生讨论)(2)教师归纳小结得出:锈是金属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的结果。(3)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潮湿试管中的铁钉和比较干燥试管中的铁钉,两个铁钉有什么区别?(4)说明了什么呢?(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属最容易生锈?铁锈有什么特点?3、怎样防止金属生锈?(1)怎样才能防止生锈呢?(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1)分组实验材料:斜面实验用木板二块(30×10×1.5cm;50×10测力计(250g)。(一)教学引入(二)学习新课(1)实验1(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2)讲解:(1)谈话: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斜面有省力作用。如果让斜(2)实验2。(3)填写P54结论。(3)讨论:②演示(螺纹是斜面变形示意)(4)出示:劈、斧头。4.全课总结(三)布置作业2.思考:斜面虽然能省力,但有什么缺点?高楼中的电梯,虽然费第二十课杠杆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一)教学引入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2)讲解。(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提问: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演示1栏填表。①分组实验(表中2~6栏)。②汇报实验结果。(填出演示记录表)(4)讨论。①6次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汇报)实验1、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实验3、4: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实验5、6: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实验1、2: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实验3、4:重物(力)<拉力(费力)实验5、6:重物(力)>拉力(省力)(1)分组观察剪子。(2)分组观察镊子。(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三)布置作业第二十一课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一)教学引入去?(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