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林格尔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节选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材料二: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遐迩。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勘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精益求精,就连今人也定会竖大拇指。《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王世贞《奔山堂别集》记载,明朝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而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总之,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如今,尊重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摘编自张勇《古代的工匠精神》)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工匠精神同当今企业对技术的追求不谋而合。B.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C.工匠精神的内涵不只是将一门技术掌握纯熟。D.工匠精神能疗治社会上浮躁、短视的坏风气。2.恨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就努力追求的,许多古文献都有对工匠精神的描述。B.北宋工匠预浩建造的开宝寺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优于西方设计的典型例证。C.工匠精神在明代非常受重视,蒯义、徐杲、郭文英等都仰仗技术做了高官。D.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工程技术和器物制造上,也可以体现在艺术创作中。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成语最能体现工匠精神核心的一项是(

)(3分)A.炉火纯青 B.精益求精 C.切磋琢磨 D.匠心独运(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路标茹志鹃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行军路线是向北的,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肯定,快到铁路了。”“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跺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是,慢!那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儿轻盈迅速地爬去。这如豆的一小点光。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着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他的耳朵听不见。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人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他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的耳朵听不见,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这个人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聋,还不能说话。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他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完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哑巴挣脱了出来,匆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灰蒙蒙的环境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又烘托出伍原此刻找不到方向又不见人迹的迷茫无助的心情。B.为了把战友的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及时送给部队,八路军战士伍原虽然在行进途中迷路了,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C.伍原看到了一个老乡,迫不及待地想伸手拉住,老乡却“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这使小说的情节有了波澜。D.老乡虽然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但内心明亮,当他知道了伍原的身份,最终为伍原指引了部队前进的方向。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叙述聋哑“老乡”为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伍原指路的故事,《百合花》叙述小通讯员和“我”向新媳妇借被子的故事,二者都刻画了小人物平凡而伟大的形象。B.小说开头“没有”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了没有任何“路标”的迹象出现,这与标题形成反差,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C.本文与《百合花》都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小通讯员“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D.本文与《百合花》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均以故事情节取胜,笔调简明朴实,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现茹志鹃小说散文化的写作风格。6.本文标题与《百合花》的标题均有象征作用,试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6分)7.小说中多次写伍原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鲁昭公卒,定公立。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8.文中画波浪线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粥:通“鬻”,卖。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C.摄:代理,暂代官职。 D.固:固执。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他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奔走游说,即使遭到打击、排斥,甚至受到围困,仍执着追求。B.孔子有着很强的治国能力。鲁定公十四年,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国的职务,参与国政三个月,民风大变,社会清明,各地宾客有归家之感。C.孔子知识渊博,勤奋刻苦。他整理和编纂了《诗》《礼》《书》《春秋》等古代儒家文化典籍,对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D.孔子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编写《春秋》时,该写的内容一定要写上去,应当删去的内容一定要删掉,但子夏等人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5分)(2)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5分)12.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的三次回答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理念?(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太原早秋①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②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秋。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的机会,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天气开始变凉,故称“流火”。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众芳歇”表明花草凋零,“大火流”表明天气依然炎热。B.颔联中的“早”“秋”两字点题,“霜威”“云色”则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景象。C.颈联的“绕”和“飞”字,采用了比拟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D.这首诗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衰败之景,后两联则着重于抒发思乡情感。14.同样是写秋天,本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方面与《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2)《沁园春·长沙》中静中有动,生机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3)《沁园春·长沙》中上阕描写远望景象的句子是:,。化用了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的句意。(4)《诗经·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其中,由“”到“”,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到“”,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3小题,12分)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的读书志向、读书精神、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读书治学的一代新风,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间佳话。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研究颇深。他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俱,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读这部书来熟悉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晚年,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论《资治通鉴》时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啊!我读了十七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延安时期流传着一句毛泽东的名言:“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

)。领导武装斗争后,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如饥似渴,红军每打下一个城镇,他都要派人到邮局搜罗一捆报刊,犒劳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阅读的报刊数量更多、范围更宽,一天几万字的《参考资料》是他的每日必读。正是因为长期养成了读报的好习惯,毛泽东一生对世界风云洞若观火,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毛泽东一生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B.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C.毛泽东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的一生D.毛泽东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的一生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18.下面文段有三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6分)①《沁园春·长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着强烈动感、浓烈色彩的立体秋景。②其意象亮丽,意境壮阔。③从作者笔下,自古寂寥的秋富有动感,昂扬着顽强的生命力。④视野开阔,所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雄峻。⑤以上阕“看”字总领的几句为例,⑥入词的意象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⑦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树林,有动态的“百舸”的“争流”。⑧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真正做到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序号:修改为:序号:修改为:序号:修改为:(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______,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人们______、“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______、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近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主动探寻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见证。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19.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雕虫小技离群索居炉火纯青格物致知B.细枝末节离群索居出类拔萃追本溯源C.雕虫小技闭门造车臻于至善追本溯源D.细枝末节闭门造车炉火纯青物致知20.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②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③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④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⑤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⑥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⑥⑤③C.②③④⑥⑤① D.①④⑤⑥②③四、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了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闻一多的《红烛》化用“蜡烛”这一古典意象,写出了青春时期的困惑,赞美了“烧烛成灰”点亮世界的青年人的奉献精神。《峨日朵雪峰之侧》营造了凝重而壮美的氛围,展现了勃发的青春和强劲的生命力。《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心理波澜,折射出山村生活的新变化。请你从以上四则材料中有机选择2-3则,结合课本内容和自身经历,谈谈你心目中的青春该如何度过,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试卷答案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1.D2.B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工匠精神能疗治社会上浮躁、短视的坏风气”曲解文意,材料一是说“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这是说“推崇工匠精神”是社会对浮躁、短视坏风气进行自我疗治的见证,而非“工匠精神”能疗治坏风气。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中国古代建筑优于西方设计的典型例证”于文无据。原文是说“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但并未说中国古代建筑优于西方设计。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说“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极致追求”,材料二说“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精益求精,就连今人也定会竖大拇指”,由此可知,“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完美,永无止境,精益求精。A.炉火纯青:比喻技术、学问等达到了纯熟的地步。B.精益求精: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能体现工匠精神“追求完美,永无止境”这一核心。C.切磋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D.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故选B。(二)现代文阅读4.B5.D6.①“路标”象征指引伍原前行的勇气和希望。②“百合花”象征军民纯洁的情谊和美好的人性。7.分析:①开端部分,伍原因为迷路,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②等发现了灯火,他流下了激动的泪;③聋哑“老乡”的误解,他又流下了委屈而无奈的泪。效果:①眼泪展现了伍原的心境,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②眼泪串起故事情节,推动情节发展;③流泪情节丰富主题,引发读者共鸣。【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错误。他并不是“始终”毫无畏惧,如“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可见他此时是有畏惧心理的。“伍原狠狠地跺了跺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见,他此时并非信念坚定。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均以故事情节取胜”“语言充满诗情画意”错误。本文伍原是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送给部队,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聋哑“老乡”为八路军战士伍原指路。《百合花》叙述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并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只是通过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写人与人的相处,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从全文内容来看,本文语言并未充满“诗情画意”。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本文是围绕伍原寻找部队展开的,文章开篇写到“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可见路标本指部队行进时沿路留下的痕迹。文章的最后写到伍原遇到老乡,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告诉伍原部队前进的方向,而当伍原走上大路时,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所以这灯光就像路标一样,指引伍原前进的方向,让他有了找到部队的希望,所以路标本指部队行进时沿路留下的痕迹,在文中它既用来指引主人公伍原前进的方向,又象征着这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找到部队的勇气和希望。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是一条线索,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文章的细节描写。没有它小说中的三个人不会聚在一起,更不会发生下面的故事。小通讯员为救战友牺牲在包扎所,新媳妇给通讯员盖被子、献被子,军民鱼水情依赖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瑕。百合花的清丽、纯洁、淡雅等特点,既可以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与友善,也能象征小通讯员的淳朴、真诚和高尚,还可以象征纯洁的军民鱼水情,仍能够象征舍己救人的人性美。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中典型动作细节的作用。分析:第一次流泪:是小说开端部分,“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伍原因为迷路,处于绝望无助甚至窒息的状态,他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是人物绝望无助的心境的直接表露。第二次流泪:等发现了灯火,他流下了激动的泪,“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这次的眼泪是他绝处逢生的激动心情的表露,他发现了灯光,就有了希望和方向。第三次流泪:但是因为聋哑“老乡”的误解,“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他又流下了委屈而无奈的泪。写出了人物刚看到希望却遭到误解,因委屈而无奈而着急的心境。效果:眼泪展现人物心境,伍原从因为迷路而流下绝望的泪,到发现灯火时流下激动的泪,再到因“老乡”误解而流下无奈的泪,最后止住眼泪,眼泪蕴涵丰富心境,丰富人物形象。眼泪串起故事情节,伍原流泪的情节使故事发展跌宕起伏,使情节结构紧密完整,推动情节发展。反复流泪的伍原牵动读者的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并深化小说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C9.D10.D11.(1)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认为他奇特。鲁国再次善待他,因此他返回鲁国。(2)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我们陈、蔡两国掌政的大夫就危险了。12.①志向远大,施政恰当;②遵循礼治,注重秩序;③节约开支,杜绝浪费。【导语】这篇文言文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简要介绍了孔子一生的概况及其思想成就。文章重点描绘了孔子在政治和学术方面的贡献。孔子尽管在政坛历经艰辛,却始终坚持以礼治国的理念,并积极推广其思想。文章还展示了孔子在整理、传承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伟大成就,以及他对《易经》的浓厚兴趣和治学精神,突显其在儒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整体行文简洁,富含历史价值和人物形象的立体展现。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于是双方共同派人把孔子围困在荒野上,不能行动,粮食也断绝了。随行弟子饿坏了,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得起来。孔子却照样不停地讲他的学,朗诵他的书,弹他的琴,唱他的歌。“徒役”是“发”的宾语,又是“围孔子于野”的主语,“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是一个兼语句,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病”的主语是“从者”,主谓之间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贩卖羊和猪的商人就不敢哄抬物价。B.正确。句意:来到鲁国的城邑各地的旅客,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C.正确。句意:孔子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D.错误。固:坚守。句意:君子遭到困穷时能够把持自己。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子夏等人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理解错误。文中说“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不能赞一辞”的意思是文章写的很好,不能增删一句话,并非选项表述的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赞”应该是“添加”,选项望文生义。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异,认为……奇特;;“由是”,因此;“反”,通“返”,返回。(2)“于”,被;“则”,那么;“用事”,执政。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孔子第一次回答是“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意思是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据此概括为:志向远大,施政恰当。孔子的第二次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据此概括为:遵循礼治,注重秩序。孔子的第三次回答是“政在节财”,意思是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据此概括为:节约开支,杜绝浪费。参考译文: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认为他奇特。鲁国再次善待他,因此他返回鲁国。鲁昭公二十年(前522),齐景公带着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穆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称霸的原因是什么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好啊!”改日齐景公又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景公很高兴。鲁昭公去世,定公即位。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羊和猪的商人就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来到鲁国的城邑各地的旅客,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照顾,使其满意而归。孔子迁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进攻陈国。楚国前来救陈。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两国的边境上,楚国就派了专人来聘请孔子。孔子正打算应聘前去见礼,陈蔡两国的大人就商议说:“现在的楚,是个强大的国家,却来礼聘孔子;楚国如果真用了孔子,那我们陈、蔡两国掌政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双方都派了人一起把孔子围困在荒野上,动弹不得,粮食也断绝了,随行弟子饿病了,都打不起精神来。孔子却照样不停地讲学、诵书、弹琴,唱歌。子路懊恼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会有这样困穷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遭到困穷时能够把持自己,小人遭到穷困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孔子的时代,周王朝衰微,当时礼崩乐坏,《诗》《书》残缺不全。孔子考查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书传》的篇次,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后,加以整理编排。所以《书传》《礼记》都是孔子编定的。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时,他把重复的删掉了,选取其中合于义的用于礼义教化,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稷,其次是叙述殷、周两代的兴盛,直到周幽王、周厉王的政治缺失。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将其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这些乐曲的音调。先王的礼乐制度从此才恢复旧观而得以称述,王道完备了,孔子完成了被称为“六艺”的《诗》、《书》、《乐》、《易》、《春秋》的编修。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他读《周易》,刻苦勤奋,以致把编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也弄断了多次。他说︰“再让我多活几年,这样的话,我对《周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够充分掌握理解了。”孔子任司寇审理诉讼案件时,文辞上有可与别人商议的时候,他从不独自决断。到了写《春秋》时就不同了,应该写的一定写上去,应当删的一定删掉,就连子夏这些长于文字的弟子,一句话也不能给他增删。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的己丑日去世。古代诗歌鉴赏13.A14.①《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本诗意象简单,色调黯淡。②《沁园春·长沙》借湘江秋景抒发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本诗借悲秋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导语】李白的《太原早秋》借早秋肃杀景象抒发思乡之情。诗人于“霜威”“云色”中感受边境萧瑟,梦中缠绕故乡之月,心驰神往故国楼台,表达了身在异乡却对故国怀念的深切情感。整诗意境清冷,情思绵长。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大火流’表明天气依然炎热”错误。“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因此“大火流”表明时至七月,天气开始转凉。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意象上:结合《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可知,诗人描绘了一副壮阔绚丽的秋景图,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一系列的意象如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以数量和外在的表象渲染博大的、辽远的空间;“红”“碧”等绚丽色彩的使用,写出了典型意象的特点。可见《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本诗结合“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可知,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花儿都凋谢了;在大火星向西移动的时候,也就是炎暑消退的时候。这时塞外就已经升始下霜了,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本诗“霜”“云”“河”等简单的意象,描写了太原秋天衰败的景致,营造了色彩单调黯淡的氛围。情感表达上:《沁园春·长沙》上片先写景,上片就结尾处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进取精神。本诗结合“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可知,看到这边城的月亮,作者梦想回到遥远的家中。他对于家乡的思念,就像长长的汾水一样没有尽头,没有一天心里不充满相思之愁。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三)名句名篇默写15(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6.B17.(1)把“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比喻成人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2)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毛泽东对读报的迫切需求。【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根据语段前半部分内容“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研究颇深”,以及“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领导武装斗争后,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如饥似渴”可知,语段前半部分讲的是“读书”,后半部分讲的是“读报”,故“也”前后应分别是讲读书和读报,排除AC两项。根据括号后面的句号可知,此处填写的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D项“毛泽东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的一生”只是一个定语+中心语的短语结构,并不是完整的语句,排除D项。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比喻即“打比方”,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甲事物来喻指乙事物。“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如饥似渴”运用比喻修辞,本体是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比喻词是“如”,把“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比喻成人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比喻的主要作用有: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易于表达情感。此处“如饥似渴”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毛泽东对读报的迫切需求。18.(1)①《沁园春·长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着强烈动感、浓烈色彩的立体秋景图。(2)③在作者笔下,自古寂寥的秋富有动感,昂扬着顽强的生命力。(3)④作者视野开阔,所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雄峻。(4)⑦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树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以上四处选三处就可以得满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搭配不当,“描绘”一般后面接的宾语是“画面”,且“一幅”也应修饰“画面”这样的词,因此“描绘一幅秋景”搭配不当,应将“秋景”改为“秋景图”。③用词不当,应将介词“从”改为“在”。④成分残缺,“视野开阔”前缺少主语,应在“视野”前加“作者”。⑦语序不当,根据前一个分句“火红的树林”的结构分析,此处也应用偏正短语,因此应将“百舸”和“争流”位置互换。19.A【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这里强调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一些很简单的技巧,而是一种能改变世界的力量,应用“雕虫小技”。第二空,“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用于人或动物。“闭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想象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