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狂刷(湖北专用)
专题12: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一)
旧时月色
文河
①月亮升起的时候,人间就静了。
②旧时树多,草茂。树多成林,一片一片的树林,月亮照着,摊一摊树影汪汪如泼墨,远看有生
动变化的轮廓曲线。旧时水也多,池沼、溪流、湖泊,很多地方,都亮闪闪的。月亮照着水面,每个
水面都有一个月亮,旧时的月色也就更多了。以前,人们称月亮为月婆、月姊,人和月亮是一种世俗
的关系。
③在中国的抒情传统中,月色也是中国人心灵的底色,像宣纸一样,无边无际地铺着,铺远了,
就看不清了,人的心灵和天地浑然一体。月色是一种调和,也是一种抚慰,那种朦胧,似梦境,又不
是梦境。这种底色,也正是老子所说的.“光而不耀”,由此产生了渺若烟云又空灵含蓄的水墨艺术。
④多年前,受一个出版朋友约稿,打算写一部李清照的传记。写了一个开头,从一个月夜开始的,
月色里还有一丛绿竹,微风里竹影婆娑。后来却缺乏足够的热情,遂作罢。李清照。这个名字里,镶
嵌着一轮月亮。
⑤明月照积雪,又冷,又毫。明月照大漠,空旷,浑茫。月色也有凛然的时候,不过,这并不是
主要的。苏东坡的词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应该是我们一种普遍的文
化心理。我们的精神境界,追求的是温润,而非高寒。积雪是很快就会融化的,变成檐前的滴水声,
而大漠只是一种情调、一种境界,是人世的边塞,塞外荒寒正是为了映衬关内的繁华。中国传统的美
学意象,主要还是“春江花月夜”。月色中有情感的传递和恒久的李挂,“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日光是爱,月色是思。思,是一种浓而不烈的感情,唯其如此,才更能绵绵无尽,悠悠不断。
⑥中国人追求清凉之境,却又能止于幽寂,与整个世界无间然,千江有水千江月,月色与流水,
明亮而不刺眼,宁静而不沉寂。清凉之境,也是佛教中国化之后的心境,禅宗之境。禅宗的静,是静
谧,而不是静寂,充满了宁静的生机。杨万里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禅宗就是
那只长着透明翅膀的红蜻蜓,浑身透着静谧,但又随时会轻盈地飞起来。
⑦想到细雨,会想到柳色覆盖的金陵。想到月色呢,则会想到秋风吹拂的长安。月落长安,雨湿
金陵。那风中折柳送别的人在哪儿呢?那灯下拈针缝衣的人在哪儿呢?那月下执杵捣衣的人在哪儿
呢?一代一代的人,在急速流逝的岁月中老去,消失,泯灭无踪,而月色依然。
⑧唐诗宋词里的月色,《老残游记》里的月色,《红楼梦》里的月色,《聊斋》里的月色,张爱玲
小说里的月色。长河悠悠,月华如练。
⑨《水浒传》里可以不必有月色。但如果《西厢记》里没有月色,张生和崔莺莺受禁止的感情,
仍会一如既往地向前发展,只是,这种感情的底色,将会失去诗性的明丽纯净,变得晦暗混浊。男女
之间的情感,在朦胧如幻的月色里生发进展,才能浓烈而不失含蓄,旖旎而不显狎邪。《花间词》里
的作者,尤其明白这个道理。
⑩月色中的虎啸,有几分神秘感。黑暗中的虎啸,则只有冷冰冰的恐怖了。月黑杀人夜,风高放
火天。这是对人世界限的突破和泯灭。月色从中国人心灵中消失的时候,一片晦暗,往往天下就乱了。
⑪路边的槐花开了一阵子,开始落了。淡白隐绿的花朵,簌簌往下掉,地上已是厚厚的一层。国
槐花小,堆积多了,就成阵势了。槐叶稠密,密不透风,也不容易透雨。晚上偶尔落下一阵疏雨,并
不影响散步。回来的时候,走在树下,密叶间突然一缕蝉呜,声如裂帛,破空而来,倒让人一惊。抬
头一看,云彩早已散去,一轮明月,静静悬在天空。
(选自《散文》2021年第6期,有删改)
L[散文之形]读散文,要把握思路。作者说“月色也是中国人心灵的底色”,请你说说文中写出了哪几
种“心灵的底色”?
2.[散文之思]读散文,要发散思维。读完文章后你和小福分别摘录并联想到学过的古诗文,请仿照小
福,写出你的摘录和联想(文中已出现的诗文除外)。
小福的摘录:明月照积雪,又冷,又亮。明月照大漠,空旷,浑茫。
小福的联想: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你的摘录:
你的联想:
3.[散文之韵]读散文,要品味语言。请从以下句子中任选一句,品析语言特点。
①李清照,这个名字里,银嵌着一轮月亮。
②月色与流水,明亮而不刺眼,宁静而不沉寂。
③月落长安,雨湿金陵。
4.[散文之意]请联系上下文,体味文章结尾“抬头一看,彩云早已散去,一轮明月,静静悬在天空”
的妙处。
5.[散文之美]小福想把这篇文章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请你从选材、主题、表现手法等角度任选一个,
帮他写一段推荐语。
散文阅读(二)
芳邻
刘翠琴
①我家在小区最后一排,隔着一堵围墙便是一个不小的村子。对于那些村民,我可真是“美慕嫉
妒恨”了。
②美慕他们几乎每家都是深宅大院,嫉妒他们家前屋后都有地儿栽花种菜、养鸡鸭猫狗,恨他们
说话高声大嗓如吵架,常扰了我的清梦。有时想,我和这样的邻居,尽管鸡犬相闻,但估计老死也不
会往来的吧?
③可是,今年夏天的几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那些村邻的看法。
④那天中午,儿媳妇敲门进来,包都没放下,直奔卫生间,解决完了,又匆匆忙忙地对我说:“妈,
我来不及吃饭了。今天设置疫情防控点了,我要去值守,怕那里没地方上厕所,才回来解决的。”边
说边往外走。骑上车时,她指给我看:“喏,防控点就设置在你们小区东边围墙外。”
⑤我想想还是不放心,带孙子吃了饭,就打着伞抱着孩子去看看。因为匆忙,遮阳篷还没搭起来,
儿媳妇像乎乎地坐在烈日下。我说:“你怎么不去围墙的阴影下待着?这样晒到下午三四点钟,非中
暑不可。”
⑥“我怕来往的人看不到我。”
⑦“你能看见来往的人就行啦。”
⑧我们婆媳俩正说着呢,一户人家的院门被打开了,一个妇人问:“你们是来值班的吗?”
⑨我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吵到你了。”
⑩“不是不是。我是想问你们要不要开水?”说着,她递过来一只红壳水瓶。儿媳妇说:“我.带
水了,谢谢啊!”
⑪“你们朝巷口树荫下来一点,太晒了。中午没多少人来的。”
⑫我们听话地往树荫下挪了挪,感觉好多了。儿媳妇感慨地说:“这里的人家都很好,刚刚我吃
盒饭时,开小店的老奶奶还给我端来了一碗萝卜骨头汤呢,还说有什么不方便的就跟她
⑬听她这么说,我放心了,把伞和帽子留给她,带着孙子回家了。
⑭后来,这边巷道建了围挡,防疫卡口改在了我们小区西围墙外面,又有了新的故事。
⑮那天,儿媳妇值守结束回来时,一手拎着一个口袋,一个口袋里装着韭菜和一个大黄桃,一个
口袋里装着油烫鸭,隔着口袋都能闻到韭菜的味道,还能看到油烫鸭那红红的辣椒油。我问:“你在
哪儿买的菜?你又不吃辣,买这油烫鸭干啥?
⑯她笑着说:“韭菜和黄桃是一个大妈非要给我的。说韭菜是她自己种的,不值倭;黄桃是人家
送她的,漠蒋镑。不要,还不高兴,跟我们急。”我拎了拎,韭菜还不少呢,真难为人家的一片好心
意了。
⑰儿媳妇接着说:“我们在这里设了防控点,有人想到后面的大西小区门口买油烫鸭就不方便了,
今天就有三个人忘记带,无法出示健康码,过不了关卡,只好回去了。我们想着不能让人家做生
意的为难,值守换班后,就一人去买了一份。没想到老板看到是我们,先是不肯收钱,后来见我们坚
持,又免费给我们切了素鸡拌在里面。
⑱可能是因为很久没吃油烫鸭了,我们全家都觉得今天的鸭子实在美味。我心里更是美美的:病
毒无情,芳邻有爱。
(选自《羊城晚报地方版》2022年3月4日,有删改)
6.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我”的见闻“我”的心理
邻居们在院子中种花养菜.养动物.高声说话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放心
一位妇人给儿媳妇送开水,劝她到树荫下放下心来
儿媳妇回家,给“我”讲述和村民之间的新的故事心里美美的
7.因为匆忙,遮阳篷还没搭起来,儿媳妇像乎乎地坐在烈日下。(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傻乎乎”
有何表达效果?)
8.说韭菜是她自己种的,不值钱;黄桃是人家送她的,没花钱。(第⑥段画线句中,大妈为什么强调
送的东西“不值钱”“没花钱”?)
9.第⑱段中,作者说“实在美味”,这份油烫鸭究竟为何美味?请联系全文内容,简要概括。
10.作者在文章开头先写了“我”对小区外村民的“羡慕嫉妒恨”,还说“我”与村民们“老死也不会往来”,
这样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11.读完这篇文章后,有读者认为本文的核心人物是“我”,也有读者认为核心人物是“儿媳妇”。请联
系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散文阅读(三)
童话的滋味
原先中了“君子远庖厨”这句老话的毒,不肯让我的两个儿子踏入厨房半步,结果呢,他们十六岁
负笈海外时吃尽苦头。午夜梦回,想起妈妈做的美味佳肴,泪水与口水一起飙。
精湛的厨艺能让人拥有一个富足的人生,而热爱美食的人,往往是快乐的人。所以,女儿出世后,
我吸取前两回的教训,“处心积虑”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
有人问我:“什么年龄才是最恰当的受训期?"我竖起一根手指。对方惊问:“一岁?"“不!”我斩
钉截铁地答道,“一个月——婴儿满月以后,便开始训练。”对方以为我胡言乱语,便一笑置之。
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呀!女儿满月后,每回烹饪,我便把她抱进厨房。她舒舒服服地躺在摇篮
里,我快快乐乐地在炉子前挥动铲子。蒸、炸、煮、炒、炯、炖、烧之后,一股股食物的香味,化成
一缕缕轻轻的风,飘进婴儿的鼻子,钻进婴儿的被子中,婴儿胖胖的身体都浸在甜、咸、酸、苦、辣
的五味杂陈里。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婴儿对美食敏锐的嗅觉就在此刻形成了,婴儿对美食的欲望也
在此时萌发了。
因为深深了解“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让她近在身边,不着痕迹地
启发她对烹饪的兴趣。让她和我一起做,把笑声嵌进食物里,把乐趣镶入烹饪中,给她一生一世的快
乐记忆。可君十八岁,一进厨房,十根手指便像水里的鱼一样。鱼在水中舞出无限的婀娜,她呢,以
食物拼出无数华美的“图案”。
到伦敦不久,她和两位朋友在郊区合租了一所房子。每个星期天早上,农夫会到附近的空地摆卖
新鲜肉类和有机蔬菜,价格比超市的贵上好几倍,但是,女儿却觉得物有所值。她在电邮里如此写道:
“蔬菜,就好像是刚刚从泥地里拔出来的,拿在手上,蔬菜的绿,仿佛便流满了手掌。妈妈,您常常
说,肉类如果新鲜,叫它一声,它也会应。现在,买了一公斤五花肉,我叫了一声,它果真就应了……”
读到这里,我“哈哈哈”地笑出声来。为了增添生活情趣,孩子小时,我经常“胡说八道"地娱乐他
们;现在,孩子大了,居然懂得以同样的方式“投桃报李”!
可君返回新加坡度假的次日,便迫不及待地上超市,买齐东西,大展身手。
她设计的两道肴是西式猪肉丸和蒜香西兰花;甜品呢,是烘烤小脆饼。
母女角色互换。她全情投入、满心陶醉地煮;我呢,气定神闲地袖手旁观。
*她烹饪不用量匙,全凭感觉,天马行空地挥洒自如。两道菜肴都很美味,最大的特色是味道变
化多端,不是开门见山的那种平坦、平直、平淡;它迂回曲折而又峰回路转。我注意到她善用柠檬皮
和柠檬汁一柠檬抢味,有先声夺人的霸气,把它加入掺了乳酪碎的猪肉丸里,便恰到好处地驱除了
味道的滞腻,并且巧妙地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至于在烘烤得有点焦脆的西兰花上面放入柠檬皮和柠
檬汁,却像是一篇布局严谨的“微型小说”,令人有“意在言外”的惊喜。
味道确实不错,可我嫌工序过于繁杂。然而,她却好整以暇地回应:“妈妈,工序多才出精品嘛!”
餐后,她说:“等着我的甜品上桌呀!"
她把桌上堆着的诸多原料“东拼西凑”地搅在一块儿,好像没多大工夫,就变出几盘又酥又香又薄
又脆的小饼干。我一块接一块地吃,一连吃了十二块,撑得双眼鼓如金鱼。
可君得意扬扬地说:“每回客人来,我便烤这饼干,大家都赞不绝口呢!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
字,唤作,风入口,,因为它就像一股香香的风,轻悠悠地飘进客人的口里!"说这话时,她的眸子溢满
了蜜糖般的甜意。
我这个懂得厨艺又热爱烹饪的女儿,在陌生的异乡里,把日子过得像童话一样快乐。
(尤今。有删改)
12.默读文本,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10个字。
13.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诸多特色值得品味,请根据提示,品读下面词句的表达之妙。
①A.她舒舒服躺在摇篮里,我快快乐乐地在炉子前挥动铲子。
B.她全情投入、满心陶醉地煮;我呢,气定神闲地袖手旁观。
提示:请任选一句,结合其句式特点思考。
②A.所以,女儿出世后,我吸取前两回的教训,"处心积虐”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
B.为了增添生活情趣,孩子小时,我经常“胡说八道”地娱乐他们:现在,孩子大了,居然懂得以
同样的方式“投桃报李”!
提示:成语的灵活使用,给文章增色不少。请从上面加点成语中任选一个品析。
14.文中加*的段落详细描述女儿烹饪食物的过程,想象奇特,高有情趣,请任选两处加以赏析。
15.请结合全文内容和链接材料,写出标题“童话的滋味”的三层含义。
[链接材料]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望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性格的成
长。“童话故事的结局”通常指的是快乐的结局。
散文阅读(四)
喜鹊在枝头
魏丽饶
①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
②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市郊的一家壁纸厂。下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
道路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按照导航提示,还有约两公里的路程。
③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突然不知从哪飞来一
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我一下,喳喳叫两声。
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
④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动。我下意
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喜鹊并不领情,转过身别着
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我心头顿时一阵失落。回望来路,不知不觉间,
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⑤“喳,喳喳,喳,喳喳喳……”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的山林里点
燃一挂炮仗。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刹那间,一道黑影从我眼前划过,又
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只。这次它动
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一个地方。
⑥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树枝
压得很低o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这里是鸟雀的
天堂,有喜鸦,白头鸭,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
⑦那只花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有章法。
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
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渐渐
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仍不肯松口。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
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如是观察几次,我才明白鸟
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它们之所以分两头入手,又四面夹攻,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
保持平衡,防止掉落。崎,多么聪明的小家伙!
⑧“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⑨“看鸟。”回话的同时,我不舍地收回视线。一位老人,从树林里走出来。从他臂上戴着的袖章
得知,他是这片山里的防火员。
⑩老人早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从树上的柿子说开去。原来,这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
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即便是沿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
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⑪“为啥?”
⑫“留给鸟儿们过冬。”
⑬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
⑭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院角有一棵不小的枇杷树。每年五、六
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眼看着果子日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
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往争相分食。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自
得其所的方式。
⑮人类的友善,让鸟儿亦通人意。刚下车我便得到一只喜II的陪伴和热情,该是一种幸运,也
许它正将我引向一帆风顺。
⑯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给我:“姑娘,尝尝?”
⑰我迟疑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
⑱,,尝一个。不然您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儿!”
⑲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的笑脸里,
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2月26日)
16.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几乎似乎大概B.似乎大概几乎
C.似乎几乎大概D.大概似乎几乎
17.仔细阅读第③⑦段,完成下面的内容梳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慢脚步减轻动静,“我”生怕吓走
喜鹊--再次遇到喜普泉"我'’明白了它的心思一
1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
19.第④段内容是否多余?请说明理由。
20.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选文内容,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链接材料:韩国北部有一个柿子园,农民们总会在枝头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给这些精灵。一些游人
经过这里时说,这些又大又好的柿子,不摘真可惜。农民们则回答,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留在树上
的柿子吸引了许多过冬的喜鹊,直到春天也不肯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
年柿子的丰收。
散文阅读(五)
大风
莫言
①学校里放了暑假,我匆匆忙忙地收拾收拾,便乘上火车,赶回故乡去。路上,我的心情十分沉
重。前些天家里来信说,我八十六岁的爷爷去世了。
②爷爷是个干瘦的小儿。肤色黝黑。眼白是灰色。人极慈祥。对我很疼爱。我很小时,父亲就病
故了,本来已经“交权”的爷爷,重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率领着母亲和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③看着火车窗外那被风吹弯了腰的小草,我又想起了往事一
④我家房后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窄窄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
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
岁生日不久的一天。
⑤我们动身很早,河堤上没有行人。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⑥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⑦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⑧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的歌声,空气因歌声而起伏,没散尽的雾也在动。夜宿的鸟
儿从草丛中飞起来,在半空中噫亮地叫着。田野顷刻变得生气勃勃。
⑨爷爷把车子推到草地上,竖起来,带着我向草甸子深处走去。爷爷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
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而爷爷已经把草捆成四大捆,
全背到了河堤上,小车也推上了河堤。
⑩“星儿,快起来,天不好,得快点儿走。”爷爷对我说。
⑪不知何时一在我睡梦中茶色的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太阳已挂到西半边,光线是橘红色,很
短,好像射不到草甸子就没劲了。
⑫“要下雨吗?爷爷。”
⑬“灰云主雨,黑云主风。”
⑭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爷爷在车前横木上拴上一根细绳子,说,“小
驹,该抻抻你的懒筋了,拉车。”
但爷爷弯腰上神,把车子扶起来,我抻紧了拉绳,小车晃晃悠悠地前进了。河堤很高,坡也陡,
我有点头晕。
⑯走出里把路,黑云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一切都不发声,各种鸟儿贴着草
梢飞,但不敢叫唤。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
没有。
⑰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起来了,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响声。很
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跟着这声音而来的是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
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药香。
⑱我回头看爷爷,爷爷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⑲我的心儿缩得很紧,不敢说话,静静地等待着。
“爷爷!”我惊叫一声。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
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我身体前倾,双脚蹬地,把细
绳拽得紧紧的。
我们钻进了风里。我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
风托着我的肚子,像要把我扔出去。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河里的水飞起来,
红翅膀的鲤鱼像一道道闪电在空中飞。
,,爷爷一『我拼命地喊着。喊出的声音连我自己都没听到。肩头的绳子还是紧紧地绷着,这使我
意识到爷爷的存在。爷爷在我就不怕,我把身体尽量伏下去,一只胳膊低下去,连结着胳膊的手死死
抓住路边草墩。我觉得自己没有体重,只要一松手,就会化成风消失掉。
爷爷让我拉车,本来是象征性的事儿。那根拉车绳很细,它一下子崩断了。我扑倒在堤上。风把
我推得翻斤斗。翻到河堤半腰上,我终于又伸出双手抓住了救命的草墩,把自己固定住了。我抬起头
来看爷爷和车子。车子还挺在河堤上,车子后边是爷爷。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
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子半干不湿的茅草揪
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
我揪着野草向着爷爷跟前爬。我看到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爷爷,把车子扔掉吧!”我趴在地上喊。
爷爷倒退了一步,小车猛然往后一冲,他脚忙乱起来,连连倒退着。
“爷爷!”我惊叫着,急忙向前爬。小车倒推着爷爷从我面前滑过去。我灵机一动,耸身扑到小车上。
借着这股劲,爷爷又把腰煞下去,双腿又像生了根似的定住了。我趴在车梁上,激动地望着爷爷。爷
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刮过去的是大风。风过后,天地间静了一小会儿。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
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车上跳下来,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眼里突然盈出了泪水。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爷爷,你累了吧?”
“不累,孩子。”
“这风真大。”
“唔。”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梯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
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我带着悒郁的心情跨进家门,母亲在家。母亲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多年的操心劳神使她的面貌
比实际年龄要大得多。母亲说,爷爷没得什么病,去世前一天还推着小车到东北洼转了一圈,割回了
一棵草。母亲从一本我扔在家里的杂志里把那棵草翻出来,小心地捏着,给我看,“他两手捧回这棵
草来,我不认得,他就说,’等星儿回来让他认认,这是棵什么草,他学问大。‘夜里,听到他屋里响
了一声,起来过去一看,人已经不行了……老人临死没遭一点罪,这也是前世修的。”母亲慢慢地说
着,“只是没能侍候他,心里愧得慌。他出了一辈子的力,不容易啊……”
我眼窝酸酸地听着母亲的话,把这棵草接过来,珍重地夹在相册里。
(选自莫言短篇小说集《学习蒲松龄》,有删改)
21.这篇小说富有画面美,班上擅长画画的小山根据小说内容画了一本绘本,请你结合文本和绘本中
的几幅图画给相关情节拟小标题。
22.小说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超凡的想象,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你结合下
面句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爷爷的形象。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
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23.胡亚敏《叙事学》把环境分为表格中的三类。你认为本篇小说对于“大风”这一环境的描写属于哪
一类?请结合文中环境和人物的描写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环境类型解释
象征型环境为人物活动提供相宜的气氛和场所,借环境的某些特征属性,构成象征或暗示。
中立型环境所呈现的环境只交代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等要素。
反差型环境与人物的情感或行动产生对立和隔膜,常起到“以乐景写哀情”的作用。
24.意象的丰富含义给小说主旨解读提供了多元性。参考示例,结合文本,从“一棵草”这一意象入手,
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孔表层义象征义作者意图
乙
己
的读书人识剌孔
孔乙己
长身份的乙己迂
的服饰
杉象征腐性格
25.绘本往往将核心人物放置在封面以突显主题。小山画完绘本后,发现漏了《大风》的封面设计,
他请同学们帮他出主意,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请你也帮他们出出主意吧。
小坪:我觉得把“我”放在封面比较好,因为它让我想到了《孤独之旅》中的经历暴风雨后成长的杜
小康,我觉得正符合这次绘本展的主题呢。
小文:我不赞同,我认为应该把爷爷放在封面,他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啊,就像《我的叔叔于勒》
这篇小说,“我”只是见证者,所以应该突显爷爷的形象。
小语: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也认为把爷爷放在封面好,但是得想想以什么动作或姿势好呢?
我:
散文阅读(六)
一双新棉鞋
麦子
①阿妈怀里抱着个小包袱,原本红格子的头巾被雪花染成了白色。她不停地跺脚,积雪在她脚下
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身体冻僵。阿妈不时抬头张望,朝着东边高山那个方向。
②一年前,丈夫上了高山,她也曾这样等待。丈夫在高山上与敌人进行了一场廛战。她就从早上
等到太阳下山,又从晚上等到太阳升起。终于盼到队伍下山来了,却得到让人肝肠寸断的消息一丈
夫在战斗中牺牲了。
③旁边的土坡上有块条石,阿妈走过去,用手拂去上面的雪花,把包袱搁到条石上。阿妈搓了搓
冻僵的手,然后小心地解开包袱,里面是一双新棉鞋。那是她熬了几个夜晚赶做出来的,她说是给儿
子做的。这个冬天太冷了,阿妈想让儿子尽快穿上暖和的棉鞋,但她还是来晚了一部队接到紧急任
务,连夜开走了。
④棉鞋被阿妈的体温焙得暖烘烘的,她把鞋子举起来,眯缝着眼端详了好半天才放下来。阿妈用
袖子抹去飘到鞋面上的雪花,喃喃道:“嗯,应该合脚,穿上这双棉鞋,再也不会冻脚了。”那天她悄
悄拿过儿子的鞋,量了好几遍尺寸。
⑤风裹着雪花向高山峰拥而去。阿妈的眼睛看得酸涩了,这是她守望的第九天。终于有队伍下山
来了,阿妈赶紧迎上前去。那是一长溜儿运送伤员的担架队。她挨个儿问:“看见我的儿子了吗?看
见我的儿子了吗?……”抬担架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他们没有回答,急匆
匆从她身边走过去了。一个上了岁数的大叔,看她着急的样子,边走边向她说:“唉,惨哟!死的死
伤的伤,有被冻的,有被飞机大炮炸的。"阿妈没有停下来,她不放过从跟前过去的每一副担架,她
开始留意伤员的脚。儿子的一只棉鞋破了个洞,那是前几天执行夜间任务时被硬物戳破的。
⑥那天夜里,战士们出去执行任务,在雪地里蹲了一晚上。回来时,阿妈看见小战士一痫一拐,
就问:“孩子,脚怎么啦?”小战士毗着牙说:“阿妈,我的脚好冻呀!”阿妈帮他把鞋脱下来,发现鞋
子破了个洞,袜子都湿透了,一双脚红肿得像发面馒头。阿妈心疼地解开自己的棉衣,把小战士失去
知觉的脚焙到胸前,揩着眼泪问:“多大了?”小战士回答:“十六岁。”阿妈心疼地说:“那还是个孩子
呀!”她的体温迅速传遍小战士全身。小战士眼里嚼满泪,轻轻地喊了一声:“妈妈……您真像我的妈
妈。”阿妈泪水直往下滚:“好啊,太好啦!我又有儿子了。”
⑦担架上全是血肉模糊的战士,看得阿妈心惊肉跳。她一遍遍咒骂那挨千刀的侵略者和该死的飞
机大炮。
⑧不知过去了多少担架,眼看快走到队伍尽头了,阿妈心里渐渐宽慰起来,至少儿子没有负伤,
那样的话就太好啦!正这样想着,眼前晃过去一双脚,棉鞋上有一个破洞,像张开的鱼嘴巴。她跌跌
撞撞地冲过去,嘴里喊道:“请停一停,停一停……”
⑨抬担架的大嫂转身问:“阿妈,有事吗?”
⑩“停一停,我看看他……”阿妈上气不接下气地赶过来。
⑪“你认识他吗?他是你什么人?”
⑫“是我儿子。”
⑬“你儿子?”
⑭大嫂惊讶不已,示意另一个人把担架放了下来。大嫂一把扶住阿妈,沙哑着嗓子说:“阿妈,
你可不要太伤心。他已经牺牲了。”
⑮阿妈抖抖索索揭开覆盖担架的毯子,那是一张蜡黄瘦削的脸,眼睛紧闭,毫无血色的唇上皴裂
几道口子,结着血痂。阿妈一时怔住了一不是那个小战士。
⑯“怎么啦,阿妈?他是你的儿子吗?”大嫂问。阿妈摇摇头,而后又使劲儿点了点头。
⑰阿妈流着泪盖上毯子,然后把他脚上的旧棉鞋脱下来,把那双肿胀冰冷的脚焙在胸前,喃喃地
说:“儿子,你受苦了……”
⑱“阿妈,这名志愿军战士真是你的儿子吗?”大嫂问。
⑲阿妈小心翼翼地给战士穿上新棉鞋,抚摸着他的脸说:“不错,是我的儿子,是我们的好儿子。”
26.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文中阿妈寻找守候的对象发生了多次变化,请按时间顺序梳理“儿子”二字
的指代的对象。
27.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阿妈赶紧迎上前去。那是一长溜儿运送伤员的担架队。她挨个儿回:“看见我的儿子了吗?看见
我的儿子了吗?……”(请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风裹着雪花向高山峰拥而去。(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8.作者在第⑥段中写阿妈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29.题目《一双新棉鞋》是从线索这个角度拟定的,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散文阅读(七)
粗瓷碗
吕峰
①碗,人们吃饭和盛放食品的器具。吃饭时,我们都会用到碗,饭店的、餐馆的、路边摊的、家
里……可是,很少有人留意天天、顿顿端起的碗。其实,碗里大有乾坤,它可盛岁月,可盛历史,可
盛生活,可盛万物,碗里有情、有自然、有世界……家的橱柜里有四个外形粗犷的粗瓷碗,是当年爷
爷为了迎接家里添丁而购置的。如今它们盛着满满的光阴,无语也无声,固守着家的温度。
②粗瓷碗是那种最普通的白瓷碗,碗边有两团蓝色的釉纹,口大肚浅,大腹便便的样子。从我有
了记忆开始,饭桌上就有它们的身影。每到吃饭时,我喜欢帮着摆放碗筷,一边摆着,一边念叨着:
“这是爷爷的,这是奶奶的,这是我……工眼前的碗,对应着一个个正急着往家走的亲人。有时,遇
到我喜欢吃的东西,奶奶会捏起一块,放进我的嘴里,母亲则佯装愠怒。瞪我一眼,那种感觉温暖、
安详。
③家里有一个规矩,饭做好后,第一碗要盛给爷爷。奶奶给爷爷盛饭时总是说,你爷爷是家里的
大劳力,家里的活儿全指望他干呢,这做好饭呀就得先给……奶奶去世时,面对鬼子刺刀也面不改色,
号称“铁打汉子”的爷爷痛哭流涕,一个劲地用手拍打着奶奶的棺木念叨:“你走了,谁给我盛第一碗
饭呀!"那副悲痛欲绝的神情,让前来吊唁的人无不动容。
④粗瓷碗也见证了父母亲几十年的相濡以沫,没有浪漫,有的只是每日三餐、添饭夹菜,虽朴实
平淡,却无限温暖。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给父亲冲鸡蛋茶。在粗瓷碗里,磕上两枚鸡蛋,滴上
几滴香油,再加一勺白砂糖,用筷子搅和均匀,将刚烧开的水慢慢地冲到碗里,边冲边用筷子搅动,
那碗里就慢慢形成了一梭又一梭的鸡蛋穗,略微沉淀后,上面变成稀清的蛋汤,下面是稠状的蛋花。
这是母亲最熟练也最拿手的活儿,原因很简单:父亲最好这一口!
⑤当时,我对母亲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后来看到台湾作家张晓风写道:“看见有人当街亲热,
竟也视若无睹,但每看到一对人手牵手提着一把青菜一条鱼从菜场走出来,一颗心就忍不住恻恻地痛
了起来,一蔬一饭里的天长地久原是如此味永难言啊!”原来,碗可盛爱啊!所谓的白头到老的爱情,
所谓的天长地久,就蕴藏在寻常的一日三餐中,蕴藏在精心盛出的一碗饭里。那一刻也才明白,粗瓷
碗中的爱情,因为有日日的惦念,才有天长地久的丰盈。
⑥粗瓷碗里除了有爱情,还有满满的亲情。有一次,我生病了,一直高烧不止。母亲觉得服用汤
剂比打针副作用小,就开了一大包中草药回家煎汤。她守在厨房的煤炉前,严格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去
煎药,先用大火煮沸,然后用文火细细地熬。随着母亲的辛劳,那带点苦涩味儿的药香弥漫了整个房
间。
⑦近两个小时的工夫,那碗黑褐色泛着泡沫的汤药被端到了床前,我只呷了一口,便受不了那份
沁入心肺的奇苦,不由得翻江倒海般呕吐起来。母亲慌忙为我捶背,清扫秽物,又忍不住焦急万分。
望着她忙碌而辛劳的身影,我内疚极了,真对不住她煎熬那碗中草药的苦心。
⑧粗瓷碗原本是十个,后来在不经意的迎来送往中,磕了,碰了,碎了,最后只留下了四个。再
后来这四个碗也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又一套精美的细瓷碗。有一次,朋友来家里做客,碰巧
前段时间碗被女儿打碎了几个,一直没去购买。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橱柜里的粗瓷碗,便拿出来以解
燃眉之急。端着那早已退出了生活圈子的粗瓷碗,朋友顿时乐了。那天吃了什么我都不记得了,只记
得一晚上的话题都没有离开过它。再后来,朋友去了日本留学,每次回国,捎来的礼物都是图案各异
的碗碟。看着那饱含心意的礼物,我知道碗里还藏着友情。
⑨粗瓷碗里有美好的回忆,那是逝去的懵懂岁月,那是千金不换的温情与美好。因为它,家的概
念更加清晰,家也在无情的光阴里侧影翩趾。每逢节假日,我便拖家带口去田间乡野,过几天农家生
活,用粗瓷大碗吃饭、喝粥。夜晚坐在生凉的农家小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碗中似乎有月光在荡漾,
让人心醉。
⑩人生很复杂,其实人生又何其简单,简单到只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条线。一个动作是捧起碗,
一个动作是放下碗。在捧起与放下的过程中,生命一点一点绚烂,又一点一点枯萎、终结,直到那只
碗最后一次放下,永不被捧起...
(选自《读者》2022年第15期,有删节)
30.讨论影片题目时,有社员认为换成“捧放之间”更有味道,有社员认为还是“粗瓷碗”更有味道,你
觉得哪个更好呢?请说明理由。
31.拍摄组发现第②段画线句适合特写镜头,你认为哪些字词可以用特写镜头,为什么?
有时,遇到我喜欢吃的东西,奶奶会捏起一块,放进我的嘴里,母亲则佯装愠怒,瞪我一眼,那种
感觉温暖、安详。
32.拍摄时,剧本组社员提出第⑧段画波浪线内容无需在影片中呈现,你是否赞同?请阐明理由。
33.宣传纪录片时,文案组想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语。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下联。
上联:青瓷碗中,祖辈父母朋友回忆不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该纪录片播出后广受好评,社团决定拍摄“跟着书本去旅行一回忆家乡”系列纪录片,请你联系
生活,回忆你家乡的值得拍摄之处,并介绍给大家。
散文阅读(八)
魔笛
翌平
①朗风站在考场中间,周围坐满了老师。他操着笛子向大家鞠了个躬,不等口令就开始吹起来。
②朗风吹的是《乌苏里船歌》,这是他特别喜欢的一首曲子。这曲子很甜,第一次听梁老师吹奏
时,朗风就感受到那条大河在初春破冰,感受到渔民开心的心情。朗风的银笛晃动着,舌尖一下子欢
快起来,梁老师为这首曲子加了不少修饰音,依附着甜美的旋律跳跃着,朗风反反复复地吹奏着船歌
一段,像舞台上最鲜艳的红绸子不断翻舞着相同的花。
③吹着吹着朗风忽然就停下来,怯生生地问:“老师,还没让我吹吧?”
④大家一下子都笑了。刚才看这小孩冲进考场,大家就想笑,他太有个性了,棉袄上系了根红围
巾,头发跟鸟窝一样。
⑤“你接着吹吧,孩子,”大个子老师说,“还有什么曲子?”
⑥“我想吹一下我老师的一部作品,《森林舞曲》。“朗风说。他操起笛子演奏起来。这是第一乐章
《夏末林中》,朗风用花舌和颤音不断模仿着各种鸟的声音,从一只小雏燕欢蹦乱跳,到一群乌鸦用
翅膀扑打着落叶,再后来是一群大雁从蓝天上飞过。梁老师写的这段曲子,明快而顺畅。朗风想起梁
老师带他去听林中漂亮的雉鸡叽叽咕咕地叫,告诉他这嗓音非常自然,是凭着本能随心发出来,然后
用笛音来解释它的发音技巧。
⑦第二乐章叫作《年儿》,这一段旋律太欢快了,连朗风家的黄狗听到都会摇晃尾巴。朗风想起,
他这大山里的孩子第一次听到梁老师的笛声,不由入神地痴呆着,然后用口哨把刚才的曲子吹了出来,
梁老师吃惊地看着他,嘴里更快更拐弯地又吹出一段,朗风又用口哨把这段吹了出来。后来,梁老师
主动教朗风吹笛子,爸爸不明白梁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他坚信梁老师是真正的艺术家。他学吹笛
子时,梁老师总是一遍遍地吹给他听,让他感受曲子的每一个细节。长笛是有魔力的乐器,气息的着
落点会构成不同的音色,但开始时他总是拿不准,有点想放弃了,可梁老师不厌其烦的示范、鼓励的
眼神,让他终究没有放下长笛。朗风吹着吹着,旋律变得激昂起来,随后秧歌调就扭了进来。朗风记
得,过年的时候,梁老师把那条红色长围巾系在腰上,和全村男女老少都对扭了一遍,嘴里念念有词,
哼着什么调,后来他把这些都变成这段音乐。
⑧第三部分《农忙》,那是梁老师在雪夜里点着油灯写的,在夏天看着河畔开满的野花写的。朗
风想起春耕的时候,刚下放到农场的梁老师学开拖拉机,但他开的那辆车总是歪歪扭扭,不能犁出笔
直的麦道。大家都在笑。休息时,梁老师吹响这根银笛,笛声悠扬,像从很古远的时候传过来的,也
像一阵阵夏日里的微风。梁老师教给他,学音乐要听,当音符被演奏者变成声音时,它们就有了生命,
用心听懂这些声音比什么都重要。
⑨第四部分是《无言曲》,朗风记得梁老师说,每个音乐家都有自己的一首《无言曲》,那是奏给
自己听的。梁老师独自一人时,会对着山峰和森林吹奏,笛声平静、清澈,梁老师告诉朗风,就像落
叶在水面上漂浮着一样,有时候最简单的声音能吹出最丰富的心灵。
⑩朗风的笛声飞扬着,自由地变化,就像梁老师那样,他用笛子感觉自己内在的心思,感觉那些
扑面而来的隐在情感。在他的演奏中,《无言曲》越来越远离当初他记录下来的样子,更像是随风而
逝的记忆。一会儿,山林呼啸,那尘封的年代,从卡车上下来的那么多戴眼镜的人,梁老师瘦小单薄
的身板,脖子上红色的围巾。一会儿,山谷里飘来春天的气息,梁老师给他重新起的名字,晴朗的朗,
像风一样自由自在。一会儿,山风浩荡,他想起梁老师和他一起重奏这段音乐,彼此的呼应像一问一
答,也像相互的问候。一会儿,山间大雪弥漫,梁老师没能挺过漫长的严冬,草场边的河滩上,大家
为他建了个“家”,这是他的遗愿,他希望留在这里,每年听到春暖花开、冰雪融化的声音。从此,朗
风经常来这里,他为梁老师吹笛子,再也没有人指点他,但站在这里,他觉得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
⑪老师们沉默着,大个子老师摘下眼镜,擦了擦,拿过朗风的笛子,仔细地端详着,然后递给其
他老师,他们传看着。最后笛子被小心地送回到朗风手里。“是把好笛子,孩子。它原来的主人这里
很多人都认识,他是个很好的笛师。”
⑫朗风的眼睛有点红,低下头,他想起梁老师生前不止一次对他说的话:“有一天,你会站在音
乐学院的乐台上的。”
(有删改)
35.朗风在演奏《森林舞曲》时回忆了一些往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以下表格。
《森林舞曲》里的回忆
第一乐章《夏末林梁老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朗风学习吹
中》笛技巧。
梁老师主动教朗风吹笛子,因为朗风
第二乐章《年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乐章《农忙》梁老师在农忙时吹笛子,朗风用心学习听声音。
梁老师初到大山,围着独特气质和脖子上的红围巾,朗风印象深刻。
第四乐章《无言曲》梁老师去世后,朗风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36.优美的语言能带给我们审美享受。请赏析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体会其妙用。
37.小说在描述朗风考场吹奏乐曲的同时,用大量篇幅写了他对梁老师的回忆,这样处理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8.阅读第⑧段“当音符被演奏者变成声音时,它们就有了生命,用心听懂这些声音比什么都重要”,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9.师生情让我们感动,鲁迅曾说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的一位良师,海伦・凯勒说莎莉文老师给了她
光明和希望。
①读完《魔笛》,你认为朗风想对梁老师说些什么?(请用第一人称口吻表述)
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有一位恩师曾给予你力量和鼓舞,请结合生活实际具体阐述。
散文阅读(九)
瓦片物语
古保祥
①在乡下,最让我哀伤的就是瓦。
②风吹日晒,雨雪冰霜一一最吃亏的是瓦,最不会享受的也是瓦。
③瓦高高在上,貌似高冷,但它却用最普通的方式,默默罩着你,默默护着苍生。如果没有它们,
风吹进来,你的房子仿佛便乱成了鸟窝:,,。
④所以,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瓦。
⑤阳光漫过,狂风掠过,骤雨袭过,岁月碾过,时间流过,瓦接受着世间诸多考验:刀枪剑戟、
斧钺勾叉、鞭铜锤抓、傥棍槊棒、拐子流星等各种各样的新旧武器在瓦片身上任意施展。
⑥瓦从不悲伤,阳光晒裂了照样坚持劳作,不敢懈怠;瓦从不炒作,它不像蝉那样站在高处,拼
命宣传自我。
⑦我们通常选择躲在屋檐下看雨,雨从瓦片上有声有色地流过。一两片碎裂的瓦跌在地上,碎成
一地苍凉。
⑧瓦通常喜欢与一只鸟站在一起,鸟是瓦的情人,但鸟通常选择始乱终弃,它们从瓦的身上跑到
树上,瓦不哀叹,不惆怅,瓦始终如一,不忘初心。
⑨苔薛一般喜欢寄居在瓦的身上,在瓦的缝隙里,青苔珠胎暗结,它们与瓦片一起成长。青苔是
开在瓦上的花,一开就是百年千年。
⑩瓦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工作,它们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从窑炉里便被千度铸烧,到最后,结局
只能是破碎。其实所有生物结局都一样,包括人类。人死后,埋在棺材里,若干年后被风干了,照样
是碎片,土壤的碎片,空间的碎片。
⑪父亲说:没有瓦的乡下不叫乡下。
⑫而我每年回乡下,下车后就喜欢看乡下的瓦,古朴典雅,或红或紫,镶嵌在时间的维度上面,
不仅仅是好看,好像岁月产生了错觉、时光回溯到了幼年。
⑬我更喜欢看在瓦窑里辛苦的农人们,他们每个人都像父亲一样伟大。
⑭他们的皮肤与瓦一样有光彩,韧性十足,坚硬无比。他们工作起来没有时间概念,像瓦片,任
凭岁月变迁,他们照样艰苦朴素。
⑮父亲手握蓝瓦,辛苦劳作,收入微薄,他走在贫苦大众的最底端,像瓦,朴素实在,不会卖弄,
不投机取巧。瓦片碎了,钻进肉里,血与瓦融在一起,瓦有了生气,鲜艳无比。在乡下,每个父亲的
手里面都有若干的小瓦片存在,它们像子弹,永远长在肉里,到老时依然坚固,像骨骼,清奇硬朗有
骨气。
⑯父亲给瓦窑打小工,为煤矿打零工,为砖厂打短工,为全家打长工,不会歇,不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楚雄彝族自治州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 雇人干活免责协议书(2篇)
- 统计分析软件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太极推手》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XX制药活动中心消防水施工组织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 《自相矛盾》说课稿
- 《因式分解》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项目评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筹资原理和技巧》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消防安全培训内容
- 2024-2030年辣椒种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变电站绿化维护施工方案
- 校园展美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课件
- ktv保安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共5篇)
- 脑出血试题完整版本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书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公司年会策划及执行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