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下部结构方案-图文_第1页
桥梁下部结构方案-图文_第2页
桥梁下部结构方案-图文_第3页
桥梁下部结构方案-图文_第4页
桥梁下部结构方案-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名称武(汉)深(圳)高速公路仁化至博罗段中铁十二局仁博高速公路TJ16合同段广东翔飞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致:仁博高速公路J4总监办现上报仁博高速公路TJ16合同段《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方案》,请予审查和批承包人: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办(签名):日期:仁博高速公路TJ16合同段编制: 复核: 审核: I 1 1 11.3.1下构情况汇总表 21.3.2朱洞1号桥柱况表 3 41.3.4朱洞3号桥柱况表 41.4.2赵峒河桥柱况表 41.3.6会前互通柱况表 6 7 7 7 7 8 82.6施工场地布置 82.7施工用电 9 9 9 9 9 4.1施工工艺流程 5.2.2基坑开挖 5.4模板制作 5.7基坑围护钢板桩施工 5.7.4铜板桩的吊运及插打 5.1墩柱施工工艺流程 21 26 5.4墩柱模板施工 5.4.1吊机提升法翻模 6.4模板安装 406.4.2侧模安装 6.5钢筋绑扎 42 4 45 7.1施工工艺 457.2波纹管加工及铺设 477.3锚垫板安装 477.4张拉前准备工作 47 48 497.7智能张拉 49 497.7.2智能大循环压浆系统工艺原理 7.7.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3 7.10.1智能压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7.10.3智能压浆施工操作要点 63 9.1施工管理保证措施 9.3资源保证工期措施 71 9.8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74 74 12.1文明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况16、《广东省仁化(湘粤界)至广东省仁化(湘粤界)至博罗公路TJ16合同段道路起止桩号K377+312.044~K378+335.244段,全长11.68公里,主线桥2207.1m/5座,匝道桥3614.21m/8座。隧本工程圆柱墩直径1.2米~2米共413根,方形柱2米*2米共24根,薄壁墩柱2.5米*8.5米共17根,桥墩盖梁228根,系梁183根,桥台台帽33个,肋板4根,桥台承台2个,桥墩承台25个。序号桥梁名称圆柱系梁承台柱墩承台盖梁台帽(根)(个)(个)(个)(个)(个)(个)(个)(个)1朱洞1号桥(左线)1朱洞1号桥(右线)1222朱洞2号桥843朱洞3号桥(左线)24朱洞3号桥(右线)25(左线)5551226(右线)46627大桥(左线)1118右线1号大桥29右线2号大桥521011匝道桥831112新丰南主线桥(左)322新丰南主线桥(右)55213512145215312116分离式立交6224柱高H1柱高H2墩号柱高H1柱高H2朱河1号00112233445566778899墩号径柱高H1柱高H2墩号柱高H1柱高H211223344墩号柱高H1柱高H2墩号柱高H1柱高H2112233445566778899墩号径柱高H1柱高H2墩号柱高H1柱高H2112233445566778899径柱高H1柱高H2柱高H1柱高H2道1道12233445会前左线桥1627384956789会前右线1号桥123456789会前右线1会前右线23456789柱直径柱高H1柱高H2墩号柱直径柱高H21匝道桥1221324354657匝道桥182934匝道桥152二、施工准备2.2施工放样采用经纬仪控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④.墩柱模板支立好后用全站仪复测模板顶的纵横向轴线偏差,偏差控制在士2.3原材料的准备2,其级配由试验确定。细度模数为2.8,其含泥量小于1.5%,硫化物及云母含量小于1.5%。2.4设备的维护与保养2.5配合比设计的7天和28天抗压强度(必要时也可以测定其3天或90天强度)。2.6施工场地布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7施工用电2.8施工用水3.1人员投入主墩施工计划投入劳动力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技量工2人,工长4人,各工种工人208人,合计134人。序号工种人数序号工种人数1队长62质检员4起重工43技术员钢筋工4安全员6模板工5工长混凝土工6测量人员6架子工7电焊工其他工人8机械工总计:9智能张拉和压浆设备操作员4千斤顶安装及压浆管安装人员6钢绞线编束、穿4电工1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砼搅拌站泵送60米高2台10台6套电焊机/8台气割设备/20台15台吊车4台全站仪2台水准仪12台60组25台2台Φ1200钢柱模120米Φ1400钢柱模160米φ1600钢柱模Φ1800钢柱模1800*1800方柱钢模120米120米智能张拉仪1套智能压浆仪1套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和工程进度情况,适当增加机械设备和收→测量定位放样→系梁或承台施工→测量定位放样→支架、脚手架的搭设→墩身钢筋、预埋件安装→墩身模板安装→墩身砼浇筑→盖梁钢筋、预埋件安装→盖梁砼浇浇筑混凝土垫层,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当施工便道之间设置1米宽的护道。并在基坑顶面设置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混凝土采用搅5.2.1施工准备5.2.2基坑开挖少于10个d,双面焊不少于5个d.地面墩柱墩柱脉8#糊青是8#着(1)砼浇筑5.6基坑回填5.7基坑围护钢板桩施工垫层(封底砼)钢板桩施工工艺流程图5.7.2钢板桩围堰结构乱用1。重国心个机来计。显内虚神形作集行重工党的和春国5.7.3钢板桩检查5.7.4钢板桩的吊运及插打挖到第三道撑处,并做好支撑,最后开挖到设计标高(包括封底周围挖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不间断抽水,即可进行砼的作业。封底砼的厚度根据各墩位处的水深、钢板桩插入长度、钻孔桩大小间距等决定。五、墩柱施工为保证墩柱的外观质量,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模板在施工前专门设计,钢模板以提高墩柱外观质量模板必须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产生的各种荷载,保证柱的形状尺寸准确。墩模节间和纵缝用填料胶封紧,防止漏浆,施工前对各种类型模板进行专门的设计,施工中严格验收模板的质量并按图拼装。本工程墩柱有圆形墩柱、方柱及薄壁空心墩形式。5.2定位测量根据桥中心线及柱距定出墩柱的位置,并在柱子的纵向及横向设置定位桩,用以控制柱的纵轴及横轴,定位桩每侧至少两个。将柱的中心点标在承台(系梁)上,并复测桩顶标高以便控制柱的高度。5.3.1脚手架搭设厚3.5mm的高频焊接钢管。脚手架立柱柱距为1.2米,步高为1.50米,排距1.2米,AB5.3.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般脚手架拆除顺序是:安全网挡脚板(或侧档板)脚手板剪刀撑搁栅大还要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确认一切(16)、拆除脚手架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可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使用汽车吊。(17)、活动操作平台人在使用时应每日进行检查。检查各连接部分的坚固性,检查机械的安全;在移动时一般应两人推移,注意不要碰5.3.4落地式外脚手架计算书1、50米以下落地式脚手架荷载计算:①、恒载:(按1.2米柱距,1层平桥重0.45KN/每柱计)N₁=1.2×0.45×27=14.58KN=14580N②、活载:(按二层平桥活载计算,每层平桥活载25KN/MN=1.4×2.5×1.5×1.0×2×1/2=5.25KN=5250N=0.7×0.54×(1.3×0.089)×0.45=0N=M+0.85×N2=14580+085×5250=19042N④、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距MW:=(0.85×1.4×0.02×1.5×1.82)/10=0.01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155×1.3×1800=2702mmN/(ψXA)+MW/W=19042/(0.245×489)+11566/50805.3.5安全爬梯使用材料选择及使用要求(2)安全爬梯搭设高度为<100m;(3)搭设尺寸为:横距Lb为1.268m,纵距La为2.438m,(6)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0--600;剪刀撑斜4、结构复核验算书(以最高层计算)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2.438米,立杆的横距1.268米×3.25,连墙件采用竖向间距3.00米,水平间距3.00米。按照短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1)均布荷载值计算短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0×2.438/2=0.42665kN/m活荷载标准值Q=1.500×2.438/2=1.829kN/m荷载的计算值q=1.2×0.038+1.2×0.42665+1.4×1.829=3.97kN/m短横杆计算简图(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3.97×1.2682/8=0.7短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荷载标准值q=0.038+0.42665+1.829=2.3kN/m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5.0×2.3×12684/(384×2.06×105×107800.0)=3短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68/150与10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R1=R2=qlb/2=3.97×1.268/22、长横杆的计算:长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按照长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长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0×1.268/4=0.111k活荷载标准值荷载的计算值q=1.2×0.038+1.2×0.11l+1.4×0长横杆计算简图(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07×2.4382/8=0.7长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荷载标准值q=0.038+0.111+0.634=0.783kN/m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5.0×0.783×24384/(384×2.06×105×107800.0)=4长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2438/150与10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R1=R2=qlb/2=1.07×2.438/2=3、楼梯横撑的计算:楼梯横撑2L50*4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按照楼梯横撑上面的钢梯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撑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均布荷载值计算横撑的自重标准值Pl=0.0612kN/m钢楼梯的荷载标准值P2=0.500×2.438/2=0.6095kN/m活荷载标准值Q=2.000×2.438/2=2.438kN/m荷载的计算值q=1.2×0.0612+1.2×0.6095+1.4×2.438=4.084kN/m横撑计算简图(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4.084×1.2682/8=0.8短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荷载标准值q=0.0612+0.6095+2.438=3.11kN/m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5.0×3.11×12684/(384×2.06×105×185100.0)=短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68/300与10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R1=R2=qlb/2=4.084×1.268/4、香蕉式接头连接盘的抗剪承载力验算FR=R端部+Rl=1.304+2.63=满足要求。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856kN/mNG1=[0.1856+(1.27×1/2)×0.036/0.50]×100.00=23.112kN;NG2=0.3×13×2.438×(1.268+0.2)/2=7.217k(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钢板网脚手板,标准值为0.15kN/mNG3=0.15×13×2.438/2=2.377k(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0.005kN/m2NG4=0.005×2.438×100=1.219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NG4=33.925k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1.268×2.438×2/2=6.183kN;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1.2NG+0.85×1.4NQ=1.2×33.925+0.85×1.4×6.183=48.067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⁷=1.2NG+1.4NQ=1.2×33.925+1.4×6.183=49.366kN;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定采用:00=0.4kN/m2;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为:Mw=0.85×1.4WkLah2/10=0.85×1.4×0.044×2.438×0.52/10=o5.3.3得:μ=1.744;计算长度,由公式10=kuh确定:10=1.007m;立杆净截面面积:A=4.57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79cm3;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0=48067.366/(0.806×457)+3216.06/4790=131.168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0=131.168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o=49365.748/(0.806×457)=134.022立杆稳定性计算o=134.022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Hs=[φAf-(1.2NG2k+0.85×1.4(ΣNQk+NG2K=NG2+NG3+NG4=10.813k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wk=Mw/(1.4×0.85)=0.003/(1.4×Hs=(0.806×4.57×10-4×205×103-(1.2×10.813+0.85×1.4×(6.14.57×100×0.003/4.79)))/(1.2×0.186)=1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H]=146.632/(1+0经计算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133.3m。8、连墙件的稳定性计算Nl=Nlw+N0连墙件风荷载标准值按脚手架顶部高度计算μz=0.92,μs=0.214,00=0.4,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10.971m2;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O=5.000kN;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按照下式计算: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l=Nlw+N0=5.847kN;Nf=φ·A·[f]其中φ一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1/i=250/15.9的结果查表得到φ=0.958,1为内排架距离墙的长度;A=4.57cm2;[f]=205N/mm2:连墙件轴向承载力设计值为Nf=0.958×4.57×10-4×205×103=89.75kN;Nl=5.847<Nf=89.75,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连墙件采用双扣件或预埋件与墙体连接。由以上计算得到NI=5.847小于双扣件的抗滑力16kN,满足要求!连墙件连接示意图9、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48.067kN;基础底面面积:A=0.2m2。地基承载力要求p>240.337kPa5.3.6立柱模板安装操作平台模板安装操作平台采用挂篮施工,挂篮采用7根φ20钢筋弯曲成N形,2根φ20钢筋弯曲成半圆形,焊接连接而成。每个连接点必须用Φ16钢筋弯曲加固焊接。栏杆高5.4.1吊机提升法翻模米)→浇筑第一节砼(11米)→绑扎第二钢筋(12米)→安装第二节模板(9米)→浇5.4.2施工特点5.4.3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柱模板螺栓螺距紧力矩服强度螺栓公称应力截面积Asmm外螺纹dlmm纹中mm始三角mm(3)拆模5.5砼浇筑(3)采用漏斗、串筒向模板内浇筑砼以减小砼的自由倾(5)砼采用插入式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完成砼浇筑。根据浇筑方量计划,按6人/班,配备砼输送泵1台,砼振捣设备3套,六、普通盖梁施工安装→侧模安装→检查校核→混凝土浇筑→养护,普通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下部构造施工工艺框图测量放样、定位钢筋安装钢筋制作监理工程师检验立模模板制作及检修监理工程师检验混凝土取样、试压灌注混凝土集料试验、水泥认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2施工准备桥墩在立柱施工完成后,根据盖梁设计标高返算出抱箍钢带下缘在墩柱的确切位回抱箍1“耳朵”上设置2排M24高强螺栓,每排8孔,每抱箍设两个“耳朵”,共计4允许偏差(mm)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模板表面平整度53序号允许误差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2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3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偏差1受力钢筋间距2箍筋、横向水平钢筋(mm)士103钢筋骨架尺寸长尺量:按骨架30%抽查4弯起钢筋位置(mm)5保护层厚度(mm)盖梁浇筑层厚度(mm)用插入式振动器用附着式振动器用表面振动器无筋或配筋稀疏时配筋较密时人工捣实无筋或配筋稀疏时配筋较密时项次检查项目偏差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桥梁质量验收标准32断面尺寸(mm)23轴线偏位(mm)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2点24顶面高程(mm)水准仪:检查3~5点25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1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桥梁质量验收标准32断面尺寸(mm)23平面位置(mm)524顶面高程(mm)水准仪:每块检查1处15与梁体间隙(mm)士516.7拆除模板与养护底模安装安装侧模灌注混凝土底模制作钢筋制作侧模制作集料试验、水泥认可养生张拉封端封端砼养生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6%,否则应停止张拉与设计单位协商解计算应力取扣除孔道摩阻损失的平均应力,两端张拉时,应取梁中断面与张拉端的平均应力进行计算,计算式如下:两端张拉时钢束伸长值△L计算式中: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拉力,(两端张拉)扣L——预应力钢束长度(mm)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o,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ocon的10%-2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预应力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量外,尚应加上以下的推算伸长值。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s(mm)可按下式计算:式中:△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量(mm);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的伸长值。7.5钢铰线下料、编束钢铰线下料场应平坦,下垫方木或彩条布,不得将钢绞线直接接触土地以免生锈,也不得在混凝土地面上生拉硬托,磨伤钢绞线。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事先应制作一个简易的铁笼。下料时,将钢绞线在铁笼内抽出,较为安全。钢铰线下料采用砂轮锯切割,不得采用电焊切割,在切口的两侧5cm处,预先用绑丝扎牢,防止泥土污染钢铰线。盖梁钢铰线为两端对称张拉,下料时,下料长度应根据千斤顶的型号确定,一般各张拉端宜增加1m,以便于张拉为宜。钢铰线编束时要顺直,不得扭结,并尽量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其端部要适当错位,开成圆顺的尖端以利于穿束,编束用20号铁丝绑扎,每隔1~1.5m绑一道铁丝,两端各2米区段内要加密至50cm一道,以增加钢束的整体性。7.6穿束7.7智能张拉页)提供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页)提供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十体体一监本酸生时底测性风-一4系统特点1、准备工作灌浆压力值。保证沿途压力损失后管道内仍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压力值,《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规定“对水平或曲线管道,压浆压力宜为0.5~0.7MPa,关闭出浆口后宜保持一个不小于0.5MPa的压力”。③实时监测流量、自动计算管道内浆液体积系统智能测控仪可监测实时进浆、返浆流量及计算管道内浆液体积与充盈程度。④浆液循环排气对于曲线管道,一次过浆往往很难将管道内的空气完全带出,而采用大循环回路方式,将出浆口浆液导流至储浆桶,从而可使得浆液在管道内持续循环,通过调整泵排流量将管道内空气完全排出,同时通过浆液循环带出孔道内残留杂质。⑤自动测试管道压力损失及自动调压通过浆液持续循环实时测试管道进、出浆口压力损失值,并自动调整灌浆压力以保证全管路灌浆压力值满足规范的相应要求。⑥智能分析处理数据,自动形成工程管理所需的各种报表。⑦能及时自动反馈数据,相关部门可根据反馈数据及时下达指令。⑧系统采用傻瓜式操作控制,软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可靠性高。7.7.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智能张拉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智能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图2电线连接 5锚具安装泵启动”按钮),启动设备,电机运转声音正常,平顺。仪于10摄氏度时,进行15~30分钟预热。检验项目取样数量次质量要求1.外观每批≤60t同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2.外形尺寸检验项目取样数量次质量要求3.抗拉强度3根1.1m/每批线5.规定非比例延伸力6.弹性模量7.松弛性能1根1.5m/每合同批检验项目量质量要求1.表面质量0.60m/每批每批≤60t,每增验,产品应为同厂家、凝土用螺纹钢筋》2.屈服强度3.抗拉强度3预应力筋的制作b短束梳编穿束工艺步骤(以一束9根的钢束为例):图(a)锚具1图(b)锚具2检验项目取样数量质量要求1.外观10%,不少于10套每批≤1000套同类产品、同类原2.硬度5%,不少于5套/3.静载锚固性能试验6套/每批强度3套/每批螺纹连接破坏强度≥1.5倍工作荷载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抽取6套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7.10智能压浆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7.10.2智能压浆施工工艺三通阀门进浆咀进浆管进浆咀返浆管束后关闭阀2、阀2,开启阀门3、阀3’,两侧智能压浆系统分别进行孔外循环与自动一一低速物退底测链权在旅系高速一体h计算机剂。高速制浆桶每次可制备3~5包压浆剂(每包压浆剂质量为50kg),制备浆液时,应不应超过30min。作。连接成功后,仪器会自动读取压浆系统的各项参数,如3、压浆施工控制软件回到主界面,检查液晶显示框内数据是否跳动,右再次检查确定管路连接是否正确,然后启动“梁孔挤运转声音正常,平顺。通知梁板两边工作人员,注意安全。而值和流量值是否正常,有异常立即点击“暂停压浆”并进行相过程中严禁运行其他程序,操作人员时刻关注相关数值,严禁离开控制台。在压浆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智能压浆设备工作情况,注意安全击“暂停压浆”、按下智能压浆台车“急停”按钮,停止压浆,每一次压浆完成后,设备自动溢流,保存数据,并自动跳一个压浆步骤开始之前,计算机操作人员应再次检查仪器是否正常等一次压浆完成以后,将进浆与返浆管对接,点击宜选择高流量低压力档进行,并直至返浆口与溢流口均流出清水5min以上为止。4、压浆结束整片梁板压浆施工完成后依次关闭软件、电机、切断电源,拆下高压管。压浆系统所有设备在压浆完毕以后必须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