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专训(二)-2025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文言文翻译专训(二)-2025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文言文翻译专训(二)-2025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文言文翻译专训(二)-2025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文言文翻译专训(二)-2025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材料有关内容概述考点专训(02)(教师版)

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得分: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分)

材料一:

士之特立独行(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适于义而已,不顾(顾虑)人之是非(对自己是非的看法),皆豪杰之士,信

道笃(笃诚)而自知明(清楚地认识自已)者也。若伯夷者,穷天地(客极天地)亘万世(绵延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

月不足为明,岑(高峻)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微子这样的贤人)

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如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商纣王),未尝闻有非(非议)

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周)粟,饿死而不顾。

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选自韩愈《伯夷颂》,有删改)

材料二: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考察探究)之,因(于是)以(凭借)偏见独识(就提

出某种说法),既失其本(本来面貌),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也。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

孟子焉。以(凭着)孑L、孟之可信(值得信赖)而又辩之反复不一(不止一次地),是愈可信也。孑L、孟皆以(认为)伯

夷遭纣之恶(暴政),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追求)其仁(自已信奉的仁义),饿而避,不自降辱(不肯降低操守侮

辱自身),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然则司马迁以武王伐纣,伯夷自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

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同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三子乱里贩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正确)也。夫商衰

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怨恨)纣?而多者(最怨恨的),伯夷也。(他)尝与(姜)太公闻西伯善养老,则

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夷灭、消灭)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是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

之中。伯夷乃不与(参与),何哉?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德高望重之人),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自

海滨而卓(趋向、奔赴)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岁亦不下十数,其伯夷欲归(归

附、投奔)西伯而志不遂(实现),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

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司马迁所说的伯夷“叩马而谏"、不食周栗这些说法)亦理有不存者也。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

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不正义、错误),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

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想把自己置于何地

呢)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假使)伯夷之不死,以及(赶上)

武王之时,其烈(功业)岂减太公哉!

(选自王安石《伯夷》,有删改)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韩子A因之B亦为之C颂D以为E微二子F乱臣G贼子H接迹I于后世

【答案】BDF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第一二处:“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两句结构完整,故BD两处可断开。“因”是沿袭的意思;“颂”动

词,写了《伯夷颂》。

第三处:“以为”,动词,认为,“微”指如果没有,领起的假设关系内容都是“以为”的宾语。“乱臣

贼子”是名词词组,“接迹于后世”是状语后置句,前后结合构成主谓(乱臣贼子接迹)关系句,结构完整,

陈述假设的结果,“乱臣贼子”前要断开,故F处须断开。

译文:韩愈沿袭了这个说法,也为他写了篇《伯夷颂》,认为没有伯夷、叔齐这两个人,后世乱臣贼子

就会接连不断地出现。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使跟随,与《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白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的意思相同。

B.扣,牵住、拉住,与《赤壁赋》“扣舷而歌之"中“扣”字的意思不同。

C.尤,最、甚,与《陈情表》“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中“尤”字的意思不同。

D.趋,奔赴,与《六国论》“日削月害U,以趋于亡”中“趋”字的意思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从”,都是使动用法,使跟随、率领。句意:率领天下的贤士和诸侯,前去攻打商纣王。/沛

公第二天率领一百多骑兵来拜见项王。

B.正确。牵住、拉住。/敲击、拍击。句意:伯夷拉住马进谏阻止。/敲击船舷而歌咏。

C.错误。都是“最、甚”的意思。“天下孰不病(怨恨)纣?而尤者(最怨恨的),伯夷也。”前句有动词“病。

怨恨,“尤”后谓语承前省略,所以,这里的“尤”为副词,“最、甚”的意思。句意:而最怨恨的,是伯

夷了。/况且我孤单凄苦,程度更为严重。

D.正确。奔赴,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趋于、走向,表示抽象的动作行为。句意:从北海之滨奔赴文

王的邦都。/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韩愈看来伯夷反对伐纣和耻食周粟之举,不仅是符合“义”的特立独行,更是深明君臣大义的臣

下对“道”统的崇奉和维护。

B.韩愈将伯夷与微子k比,盛赞伯夷是天地之间、古往今来最不顾世俗非难的人,他的精神与日月、

泰山、天地相比而丝毫不逊色。

C.王安石此文,针对《史记》及韩愈《伯夷颂》有关伯夷的记述和评论展开辩驳,体现了王安石不盲

从权威、不苟顺流俗的理性精神。

D.王安石认为,伯夷是姜太公一类的人物,不满商纣暴政又德高望重,如果活到武王时期并辅佐他,

其功劳成就将完全不逊于姜太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将伯夷与微子对比”理解错误。韩愈并未将伯夷与微子对比,文中真正对比的是天下贤士、诸侯跟

随武王伐纣与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的不同态度。

4.把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4分)

【答案】天下归周后,伯夷感到耻辱,坚持君臣之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作了《采薇》这首歌。

【解析】“宗”,归附;补充主语,伯夷;“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义”,名词作动词,坚持君

臣之义;“食”,吃。

(2)是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4分)

【答案】这时武王奋然起事,姜太公辅佐他,于是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解析】“是",这时;“奋”,奋然起事;“相”,辅佐;“遂”,于是;“出”,拯救;“元元”百姓。

5.下图是材料二的思维导图,请补充完成横线处的空缺内容。(3分

【答案】①孔孟;②扣马而谏,耻食周粟;③伯夷避世以待仁君,武王为君仁义,伯夷不可能反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在王安石看来,孔孟关于伯夷事迹的叙述和评价客观而中肯,由“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

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可知,“不事暴君,隐居

避世,待天下清”是孔孟的观点,故可知①处填:孔孟。

王安石认为,司马迁《史记》中增加的“扣马而谏”“耻食周粟”的故事细节是出于个人“偏见独识”

的想象之辞,已“失其本”。故可知②处填:扣马而谏,耻食周粟。

王安石认为,韩愈不加考证予以沿袭,将伯夷的形象无限拔高。王安石对司马迁和韩愈二人观点的驳

斥,层次分明,主要集中于从司马迁开始的两处史实之误。表中已明确一处错误,另一处据“天下之道二,

仁与不仁也”后的分析,可知③处填:伯夷避世以待仁君,武王为君仁义,伯夷不可能反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士人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只是适合于“义”的标准罢了,不顾虑别人对自己看法如何的,都是豪杰

之士,(都是)崇奉“道”无比笃诚并且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人。像伯夷,哪怕穷极天地绵延万世,他都是

最不顾虑世人非议的人。(跟伯夷比)光明的日月不足以称为明亮,高峻的泰山不足以称为高大,高远的天

地不足以称为包容万物。在商衰落而周兴起之际,微子这样的贤人,(屡次劝谏纣王无果,见商将亡,)抱

着祖宗的祭祀礼器离开了商都。武王、周公圣明,率领天下的贤士和诸侯,前去攻打商纣王,不曾听闻有

谁非议此举的。那伯夷、叔齐,竟偏偏认为不可以。商朝灭亡之后,天下遵奉周为宗主。那伯夷、叔齐二

人竟偏偏认为吃周朝的粮食是可耻的,饿死也不后悔。由此说来,(他们)难道是要博取什么才这样做吗?

是因为崇奉“道”无比笃诚并且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啊。

(选自韩愈《伯夷颂》,有删改)

材料二:

有些事情发生在千百代之前,古圣先贤们虽然已经把它们说得清楚且明白,但后世之人不去深入考察

探究,仅凭借自己的偏见和浅见,(就提出某种说法)导致失去事情的本来面貌,而学者、大夫们全都信守

这种说法而不改变,这是有的啊,伯夷的事情就是这样。伯夷,古代谈论他的有孔子和孟子。凭着孔孟二

人值得信赖而又对此不止一次地重复论说,他们的这些说法就更加可信了。孔子、孟子都认为伯夷遭遇纣

王的暴政,不记旧怨,又不忍屈心侍奉,而追求自己信奉的仁义,甘心受饿,退避隐居,不肯降低操守侮

辱自身,来等待天下政治清明,于是被称为圣人。然而,司马迁却认为武王伐纣时,伯夷拉住马进谏阻止,

天下归周后,伯夷感到耻辱,坚持君臣之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作了《采薇》这首歌。韩愈遭袭了这个说

法,也为他写了篇《伯夷颂》认为没有伯夷、.叔齐这两个人,后世乱臣贼子就会接连不断地出现,这是非

常不正确的。商朝衰落,纣王用不仁残害天下人,天下人谁不怨恨纣王呢?而最怨恨的,是伯夷了。(他)

与姜太公曾经听说西伯侯善于奉养老人,就打算前往归附。在这个时候,想要消灭商纣的心情,他们二人

难道会有不同吗?这时武王奋然起事,姜太公辅佐他,于是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伯夷却没参与,

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伯夷、姜太公都是当时德高望重之人,八十多岁,年龄(在当时)本就很高了。从

北海之滨奔赴文王的邦都,算起来也有几千里远,从文王兴起到武王时代,也有几十年的时间,难道伯夷

想归附西伯侯的愿望没等实现,就已死在北海了吗?还是死在奔赴西岐的路上了?还是到了文王的邦都却

没有等到武王的时代就死了呢?根据这些分析推论,司马迁所说的伯夷“叩马而谏”、不食周粟这些说法

就没有道理了。况且武王向天下人倡导大义,太公辅佐他完成大业,而唯独认为(此举)不是正义的,难

道这个人会是伯夷吗?天下的政道有两种,仁义的和不仁义的。商纣执政为君,不仁义;武王执政为君,

仁义。伯夷固然不侍奉不仁义的商纣,而要等待仁义的君王再出山,但武王明明仁义,(伯夷)也不侍奉他,

那么伯夷是想把自己置于何地呢?所以我说:古圣先贤说得清楚明白,但后世人怀着偏见浅见令事情失去

了本来面目。唉,假使伯夷不死,赶上武王的时代,他的功业又岂会低于太公呢?

(选自王安石《伯夷》,有删改)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三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彬左手持干戈(武器),右手持俎豆(礼

器),即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初,太祖典(掌管)禁旅。极史安丕值韭公塞木尝造门群居趣食在

所罕预。太祖由是器重焉(代词,他,曹彬)。七年,将伐李煜。长围中,彬每缓师,冀(希望)煜归服。城垂克(将

要被攻克),彬忽称疾不视事(不理军事),诸将皆来问疾。彬目:“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

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来到)军门

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目:“煜入或(或许)不测(发

生意外),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自杀)。"煜之君臣,干赖保全。初,彬之总师也,

太祖谓目:“俟(等到)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预先)以为贺。彬目:“不然。夫是行也,仗

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日:“何谓也?”彬目:“太原未平尔。”及

还,献俘。太祖谓日:“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姑且)少(稍微)待之。”既闻此语,美啰视彬微笑。

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节选自《宋史•曹彬列传》)

材料二:

七年,帝遣知制诰李穆谕(告谕,诏令)江南主(李煜)入朝。门下侍郎陈乔、内史舍人张洎劝其主无人朝。

江南主信之,遂称疾固辞,且言:“谨事大朝,冀全济(希望能保全性命)也。今若此,有死而已(只有一死了)!”

帝乃命曹彬等将兵十万以伐之。彬等入辞(入宫辞行),帝诫日:“江南之事: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

威信,使自归顺。”且以剑授彬,目:“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八年二月,曹彬等连破江南兵。十

月,江南主危迫,遣学士徐铉求缓师。铉至,言于帝曰:“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

伐?”帝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乎?”铉不能对。九年正月,曹彬俘李煜还汴。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6.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3分)

彬中立A不倚B非C公事D未尝造门E群居F燕会G亦所H罕预。

【答案】B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第一处:“中立不倚”是指曹彬的态度,“非公事未尝造门”是指曹彬的做法,所以二者中间B处断开;

第二处:“群居”是下一句的主语,主语前断句,所以E处断开;

第三处:“群居”“燕会”作状语,即“众人共处宴饮聚会时”,状语内容较多,与后文的主干隔开,所

以G处断开。

译文:曹彬中立不偏不倚,没有公事不曾登门,众人共处宴饮聚会时,他也很少参与。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斯须,文中指片刻、一会儿,与《促织》中“斯须就毙”的“斯须”意思相同。

B.卒,文中指最终、终于,与《陈情表》中“保卒余年”的“卒”意思不同。

C.窃,文中指悄悄地,与《鸿门宴》中“窃为大王不取也”的“窃”意思相同。

D.一,文中指全部,与《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一”意思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不久就死了。

B.正确。最终、终于;/完成、终结。句意:李煜和他的大臣终于得以保全性命。/使祖母刘氏能够侥

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C.错误。意思不同。悄悄地,偷偷地。/谦辞,私下。句意:潘美偷偷地看着曹彬微笑。/我私下里认

为大王您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D.正确。全部;/把……看作一样。句意:平定江南的事情就全都委托给你们了。/本来知道把生死等

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彬幼年抓周时,他左手拿干、戈,右手拿俎、豆,还取了一枚印章,其他的不看,人们都觉得他

很不一般。

B.在曹彬率兵攻打南唐前,太祖曾许诺等灭了南唐就提拔他做使相,但后来以还未灭掉刘继元为由,

未兑现诺言。

C.虽然灭掉南唐立了大功,但曹彬为人谦虚、言语低调,认为自己依仗天威、遵照朝廷的安排,才能

打败李煜。

D.在接连被宋军打败的危急时刻,李煜派遣学士徐铉出使宋朝,请求宋太祖暂缓进攻,但太祖决意要

灭掉南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认为自己依仗天威、遵照朝廷的安排,才能打败李煜"理解错误,分析文意可知,“为人谦虚、言语

低调,认为自己依仗天威、遵照朝廷的安排,才能打败李煜”是曹彬在灭南唐之前的表现。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觉,遽[吉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4分)

【答案】皇上察觉了,急忙追问原因,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据实回答。

【解析】“遽",急忙;“诘”,诘问;“所以",原因;“遂",于是,就;"对"回答。

(2)李煜以小雪|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伐?(4分)

【答案】李煜以小国侍奉大国,就如同儿子侍奉父亲,从来没有过失,为什么要被讨伐呢?

【解析】“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国”“大国”;“事。侍奉;“见”,被;“伐”,讨伐。

10.材料二提到宋太祖告诫曹彬出师南唐“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曹彬是如何落实宋

太祖的告诫的?请结合赭料-简要概括。(3分)

【答案】①在围困南唐的过程中,曹彬经常延迟进攻,希望李煜降服。②将要攻克城池时,曹彬突然

称病,并在诸将士探望时告诫他们不要乱杀一人。③在李煜请罪时,曹彬以礼相待,并让他收拾行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分析题干可知,本题应分别从卜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三方面作答。

根据“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可知,在围困南唐的过程中,曹彬经常延迟进攻,希望李煜降

服,做到了“广威信”。

根据“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可知,将要

攻克城池时,曹彬突然称病,并在诸将士探望时告诫他们不要乱杀一人,做到了“勿暴掠生民”。

根据“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可知,在

李煜请罪时,曹彬以礼相待,并让他收拾行装,做到了“使自归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曹彬字国华,是真定灵寿人。曹彬周岁时,父母把许多玩具放在席子上,他左手拿干、戈,右手拿俎、

豆(礼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其他的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当初,太祖掌管禁军,曹彬中

立丕偏丕传,选有公墓丕亶登门,一&人若处宴饮聚会时,他也很少参与。太祖因此器重他。开宝七年,将

讨伐李煜。长时间围困中,曹彬经常延迟进攻,希望李煜降服。城池将要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