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材料

第48课时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课标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变动。2.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和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

要求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023•山东-T192022•全国甲・T52022•山东-T19

1.“S”形和“J”形种群2021•山东・T19

数量增长曲线的分析2021•河北-T182021•河北-T222021•湖南・T4

2021・广东-T6

考情2023•广东-T62022・广东-T202021•湖北-T14

2.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及

分析2021・天津-T13

应用

2021・海南-T182021・海南・T24

2022•江苏-T9

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

2020•江苏-TIO2020•海

量的变化

南・T24

考点一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建构方法和实例

(3)表达形式

①数学公式:科学、准确,但不够直观。

②曲线图:直观,但不够精确。

2.种群数量的增长

⑴种群的“J”形增长

【提醒ID"J”形增长曲线中,入>1且恒定。注意辨析入的含义:当心1,种群数量增长;当

x=i,种群数量稳定;当入<1,种群数量下降。

②区分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含义:增长率即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初始数量X100%;而增

长速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增长的数量。

⑵种群的“S”形增长

【提醒ID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并不是种群数量达

到的最大值。

②K值大小取决于环境阻力,所以K值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如图,由于环境阻力变

复习材料

大,K值由&变为屁。

③“J”形增长曲线中不存在K值,“S”形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最大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K/2,增长率或增长速率为0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

3.种群数量的波动

(1)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处于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

种群爆发。

(2)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

(3)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而衰退、消亡。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提醒】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调节种群数量。密度制约因素相当于生物因素,如捕食、

寄生、食物等,对种群制约的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加大而加强,种群的密度制约调节是一

个内稳态过程。非密度制约因素相当于气候、地震等非生物因素,其对种群的影响不受种群

密度本身的制约。

明J断正误】

(1)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物种就会出现“J”形增长(X)

提示物种不一定出现“J”形增长,还取决于这种生物是否适应新环境,是否满足“J”形增

长的理想条件。

(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2021•河北,18)(X)

提示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越少,种内竞争越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

群数量为K/2,种内竞争并非最小。

(3)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2021•湖北,14)(J)

(4)负反馈调节与正反馈调节是典型的循环因果关系(义)

提示正反馈调节不是循环因果关系。

(5)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均会对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影响,且后者造成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J)

考向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

1.(2023・山东,19改编)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

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种群增长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A.初始密度介于0〜a时,种群数量最终会降为0

B.初始密度介于a〜c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

D.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人为提高雄性占比会使b点右移

答案B

复习材料

解析初始密度介于0〜a时,即种群密度小于种群生长的最适密度,对种群的生长起到抑制作

用,因而种群数量最终会降为0,A正确;初始密度介于a〜c时,应分两段来分析:在种群

密度介于a〜b时,其死亡率大于出生率;当种群密度介于b〜c时,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表现为种群数量上升,B错误;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此时种群增长

速率最大,同时在种群密度高于c时进行捕获并使捕获后的种群密度保留在c,有利于持续

获得较大的捕获量,C正确;自然状态下该物种雌雄数量相等,从性别比例上看最有利于种

群繁殖,此时人为提高雄性比例,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性别比例失调,不利于种群密度增长,

使种群增长速率减小,即此时b点右移,D正确。

2.(2021・广东,6)如图所示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

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在b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在b点时,出生率等

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B正确。

考向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及应用

3.(2023・广东,6)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

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答案C

解析气温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蝗虫原本就

会在秋季死亡,降温使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没有产生后代,导致出生率下降,所以C选项

解释合理。

4.(2022•山东,19)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

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I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

补充量的关系,曲线II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

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

C.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

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答案B

解析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该种群的补充量等于亲体数量,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是K

复习材料

值,根据种群的增长率变化可知,捕捞后种群数量处于K/2时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A错误;

种群数量处于K/2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即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B正确;由图

可知K值是1000,当亲体数量大于1000时,一个繁殖周期过后的种群数量(补充量)可能会

趋近K值,不一定与亲体数量相等,C错误;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

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

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

考点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实验原理

2.血细胞计数板及计数方法

血细胞计数板由一块厚玻璃片特制而成,其中央有两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划分为9个大方

格(如图1所示),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lmm2,加盖玻片后的深度为0.1mm。因此,每个大方

格的容积为O.lmnPqx10-4mL)o

血细胞计数板有两种规格,对于16X25的规格而言,计四角的4个中方格共计100个小方格

中的个体数量;而对于25X16的规格而言,计四角和正中间的5个中方格共计80个小方格

中的个体数量,如图2所示。

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计算公式:1mL培养液中细胞个数=>「呢人曲X400X104义稀释倍数。

中万格中小万格个数

3.实验流程

4.结果分析

(1)开始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4二形曲线增长模型。

(2)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营养物质随着消耗逐渐减少,有害产物逐渐积累,培养液的

pH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等。

5.实验注意事项及分析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

匀分布,减小估算误差。

(2)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自身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

尽量减小误差,应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稀释培养液重新计数。稀释的目的是便于

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个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

(4)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

原则。

(5)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复习材料

(6)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若先滴加样液,再盖盖玻片会使计数结果偏大,因为液滴表面张力

的存在,使计数实际体积大于计数室体积。

考向三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分析

5.(2023・镇江高三期中)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0

A.血细胞计数板可以用于调查酵母菌、病毒、细菌等生物的种群密度

B.需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样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样液充分渗入计数室

C.防止观察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影响计数,加样后需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D.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晾干并镜检,若有残留或沉淀物需要重新清洗

答案D

解析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而病毒无细胞结构,

不能用该方法计数,A错误;先盖盖玻片,后在盖玻片边缘滴少量样液,让其自行渗入计数

室底部再进行计数,B、C错误。

6.(2024・大庆高三联考)如图1是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

关实验,并测得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摇床又称为自动振荡器,培养时需要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轻轻振荡,目的是

O

为了绘制得到图1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

(2)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min再

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如果用台盼蓝染液对酵母菌液进行染色,在计数时应

只统计色的酵母菌细胞。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后,若发现只能看到血细胞计数板

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选)显微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内酵母菌总数为零,可能的原因有0

A.样液中酵母菌数量过少

B.样液稀释的倍数过大

C.样液取自未摇匀的上清液

D.实验过程中部分酵母菌死亡

⑷分析图1实验数据得知,在0〜7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形增长;超过7d之后,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⑸该同学在某一时刻提取部分样液,并将样液稀释5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复习材料

ImmXlmmXO.l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细胞分布如图2,则此时该样液的细胞

密度为个/mL。

答案(1)振荡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有利于酵母菌和反应底物的充分结合抽样检测

(2)偏高无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将视野调暗

(3)ABC(4)S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的积累、培养液pH的变化(5)7.5X106

解析(1)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轻轻振荡,目的是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有

利于酵母菌和反应底物的充分结合。可采取抽样检测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2)

先将培养液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中再盖上盖玻片计数,由于已加入液滴的表面张力

的作用使计数的实际体积增大,从而使计数结果偏高。台盼篮染液可以鉴别细胞的死活,若

是死细胞则会被染成蓝色,故在计数时应只统计无色的酵母菌细胞。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

后,若发现只能看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说明对光不准确,此时应该调节反

光镜和光圈,将视野调暗。(3)样液中酵母菌数量过少、样液稀释的倍数过大、样液取自未摇

匀的上清液均有可能导致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内酵母菌总数为零;实验过程中部分酵母菌死

亡,但是死亡的酵母菌仍然存在于视野中。(5)由图2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可知,该血细胞计

数板共25个中方格,取4个角和中央共5个样方,共有酵母菌5+6+6+7+6=30(个),血

细胞计数板上酵母菌数量为5X30=150(个),又因为血细胞计数板体积为

ImmX1mmX0.1mm,样液稀释5倍,故酵母菌培养液的细胞密度为150-(0.1X1Q-3)X5=

75X106(个/mL)。

1.(选择性必修2P9)“J”形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

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2.(选择性必修2P”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

增长曲线,称为“S”形曲线。

3.(选择性必修2P9)"S”形增长曲线的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

竞争加剧,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

4.(选择性必修2P“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又称K值。

5.(2021•海南,24节选)为严格保护海南坡鹿,有效增加种群数量,保护区将300公顷土地

加上围栏作为坡鹿驯化区。若该围栏内最多可容纳426只坡鹿,则最好将围栏内坡鹿数量维

持在213只左右,超出该数量的坡鹿可进行易地保护。将围栏内的坡鹿维持在该数量的依据:

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6.(选择性必修2P16)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染病,也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进而

影响种群的

数量变化。细菌或病毒属于密度制约因素(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7.(2022•广东,20节选)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

复习材料

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

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

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低(填“高”或“低”),根据其管理方式分

析,主要原因可能是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可降低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

天敌数量也少。

8.(2023•全国甲,31节选)若要了解该城市某个季节水鸟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请围绕除食

物外的调杳内容有环境条件、天敌和竞争者。(答出3点)

9.(选择性必修2PI7“思维训练”)以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为循环因果关系,

即自然生态系统中猎物增多会导致捕食者增多,捕食者增多会使猎物减少,猎物减少会引起

捕食者减少,最终使猎物和捕食者在一定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

1.(2024•重庆高三月考)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某种酵母菌种群数量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变化,设

置了I、II、III三组实验,测得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J”形表示在理想状态

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实验目的可知,每组接种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应该相同

B.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即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D.图中a点以后,II、III组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缺乏食物、种间竞争

答案D

解析题图中a点以后,n、m组种群数量都会下降是因为培养液中的食物缺乏、种内竞争加

剧,D错误。

2.(2024•韶关高三上学期期中仇表示某一年的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种群数量的倍数。某研究

小组绘制了种群甲、乙一段时间内的九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甲呈“S”形增长,K值为1.8

B.种群乙在0〜4期间呈“J”形增长

C.右时种群甲的种群数量大于种群乙

D.种群乙在乙〜以期间种群数量持续减少

答案B

解析种群甲在0〜〃期间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不是呈“S”形增长,九值为1.8,K值不是

1.8,A错误;种群乙在0〜4期间,入值为1.8,种群呈“J”形增长,B正确;由于初始种群

数量未知,因此无法比较右时种群甲和种群乙的种群数量的大小,C错误;种群增长率=九一

复习材料

1,种群乙在人〜友期间种群增长率大于0,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在叁〜G期间种群增长率小

于0,种群数量持续减少,D错误。

3.(2024・泉州高三质量检测)某湖泊中生活着妒鱼和短吻鳄等,短吻鳄会捕食妒鱼。当地渔民

为提高妒鱼产量而大量捕杀短吻鳄。在短吻鳄被捕杀至几乎绝迹后,妒鱼种群数量却下降了。

下列解释最不合理的是()

A.气候变化造成妒鱼的食物短缺

B.短吻鳄捕食的另一种猎物以鱼卢鱼为食

C.捕杀短吻鳄前妒鱼的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D.当地渔民捕捞鱼卢鱼所使用的渔网网眼偏小

答案C

解析短吻鳄会捕食妒鱼,捕杀短吻鳄前跳鱼的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会导致妒鱼种群数

量增加,C不合理。

4.(2024•柳州高三检测)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复杂多样的。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0

A.种群的“S”形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B.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接近于0

C.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不变

D.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会出现类似“J”形增长

答案B

解析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种群呈“S”形增长,A错误;自然状态下,当种群数量达到K

值即环境容纳量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的增长速率接近于0,B正确;在环境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自然界中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在K值(环境容纳量)上

下波动,C错误;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若适应新环境,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呈类似“J”形

增长,若不适应该环境,种群数量就会发生锐减,甚至消失,D错误。

5.(2024・保山高三开学考)图1表示甲、乙、丙三个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三个种群

的实际个体数量,图2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0

A.图2中曲线X增长的特点之一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B.图1中最接近“J”形增长模型的是甲种群

C.图2中be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比较图2中两条曲线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的最大增长速率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

答案C

解析图2中的曲线X是“J”形增长曲线,该增长类型的特点之一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

的倍数增长,A正确;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实际个体数高出很多,即此时甲种群的环境较

为理想,故最接近“J”形增长模型的是甲种群,B正确;be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

复习材料

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错误;比较图2中两条曲线的走势和斜率可知,

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D正确。

6.(2023•宜昌高三统考模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

养液稀释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ImmXImmXO.lmm)进行计数,观察视野如图

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B.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C.酵母菌存活时或裂解死亡后释放到细胞外的酿酶都具有催化功能

D.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出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X108个.皿-1

答案D

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酵母菌个体

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A正确;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在酵母菌种群数

量增长的不同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所以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B正确;

酶是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在细胞内外均能起催化作用,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

中方格的16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总共有14个,此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是25X16型,即

大方格内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一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原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

每个小方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X400个小方格X稀释倍数X104,则该1mL样品中酵母菌数

七14+16X400X103x1()4弋3.5X104个),D错误。

7.(2024•太原高三调研)已知香烟中的焦油能诱发细胞癌变,某科研小组设计了探究烟草对酵

母菌种群数量影响的实验。取香烟中的烟叶,称重后与蒸储水混合后煮沸,制成烟草液。实

验分为浓烟草液组、稀烟草液组、对照组,每组均加入等量葡萄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并无限增殖

B.三个曲线中各自的斜率分别代表该曲线对应种群的增长率

C.对照组开始时加入酵母菌过多,使其快速达到K值后数量下降

D.浓烟草液组后期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烟草对酵母菌产生毒害作用

答案C

解析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的原因是基因突

变后细胞周期不受控制,A错误;三个曲线中各自的斜率分别代表该曲线对应种群的增长速

率,增长率是单位时间内的增长量除以初始的种群数量,B错误;对照组开始时加入酵母菌

数量多于实验组,酵母菌基数较大,使其快速达到K值,由于资源、空间有限,其种群数量

下降,C正确;浓烟草液组后期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空间资源有限、种内竞争

加剧、代谢废物积累等,D错误。

8.(2024・济南高三质检)帽贝主要分布于布满岩石的狭长海岸,涨潮时会脱离岩石在海水中游

复习材料

走并以海藻为食,退潮后再回到原来的岩石上。科学家统计了某帽贝种群的相关数据并绘制

了曲线图(如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退潮时调查帽贝的种群密度应采用五点取样法

B.帽贝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在a点达到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帽贝个体大小与种内竞争激烈程度呈负相关,以此实现对种群生物量稳定的调控

D.在b点进行渔业捕捞可获得品质较好的最大捕捞量

答案C

解析帽贝生活在狭长海岸,其生长环境决定调查帽贝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等距取样法,而不

是五点取样法,A错误;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a点之

后种群的生物量基本不再变化,而非种群数量,故不能说明达到环境容纳量,B错误;由曲

线可知,密度越大,帽贝个体越小,帽贝以海藻为食,种内竞争激烈,这也导致了不同个体

之间大小不同,从而制约了种群的生物量,起到了调控作用,C正确;在b点附近进行捕获,

可以获得种群较大的生物量,但因帽贝个体较小,品质不好,D错误。

9.(2024•萍乡高三质量检测)某生态小组对一废弃厂房的老鼠种群数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

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1月与3月,老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相似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老鼠种群数量时,可能会因被标记老鼠的死亡而导致估算值偏高

C.若要控制鼠害,则应将老鼠种群数量维持在a/2左右

D.1月到3月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可能原因是冬季食物缺乏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纵坐标为乂/M,在M为定值的情况下,可间接反映种群数量的

变化趋势。在1月种群数量下降,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3月种群数量上升,年龄结构为

增长型,A错误;标记重捕法中,若标记的个体死亡会导致估算值偏高,B正确;据图可知,

3月后,图中的a>l,说明此后种群数量类似于“J”形增长,将老鼠种群数量维持在a/2左

右不能很好地控制鼠害,C错误;1月到3月乂/No先小于1后等于1,说明种群数量先减少

后增加,D错误。

10.(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检测)r—对策与K—对策是种群适应环境的两种形式,r一对策

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产生多而小的后代,且对后代缺乏保护,K一对策生物则与之相

反。如图所示为两种对策生物当年种群密度N与下一年种群密度乂+1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A.蝗虫属于r—对策生物

B.当种群密度小于M时,K—对策种群将会灭亡

C.K—对策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电

D.当种群密度为出时,r—对策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复习材料

答案D

解析当种群密度为小时,r—对策生物的乂+1与N的比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多,年龄结构

为增长型,D错误。

11.(2021•山东,19改编)种群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若某种水蚤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

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0

A.水蚤的出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升高

B.水蚤种群密度为1个/cm3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C.单位时间内水蚤种群的增加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D.若在水蚤种群密度为32个/cm3时进行培养,其种群的增长率会为负值

答案D

解析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竞争加剧,资源、空间有限,所以出生率降低,A错误;水

蚤种群密度为1个/cnP时,种群增长率最大,但由于种群数量少,所以此时不是种群数量增

长最快的时刻,B错误;单位时间内水蚤种群的增加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不一定降低,例如,

当种群密度为1个/cnP时,增长率接近30%,增加量约为0.3,而当种群密度为8个/cnP时,

增长率大约为20%,增加量为1.6,C错误;从图中看出当种群密度达到24个/cn?时,种群

增长率为0,说明其数量达到最大,可以推测当种群密度为32个/cm3时,种内竞争进一步加

剧,出生率将小于死亡率,增长率为负值,D正确。

12.(2024•达州高三联考)某研究小组用100mL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定期取样测

得种群增长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c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f段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

B.若c时刻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3.2X108个/mL,则b时刻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1.6X1()8个

/mL

C.若将100mL培养液加无菌水至200mL,则酵母菌种群K值将增大至原来的2倍

D.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若计数室中酵母菌过于密集,可先稀释再进行计数

答案C

解析若将100mL培养液加无菌水至200mL,由于营养物质总量没有变化,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