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大作为_第1页
小场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大作为_第2页
小场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大作为_第3页
小场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大作为_第4页
小场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大作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学校面积小、学生人数多、运动场地不足等情况,目前仍是不少学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现有体育运动场地,因地制宜安排教学课时和内容,合理规划大课间和课后服务体育活动,并通过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关键词:小场地;体育教学;教学实践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创办于1985年,学校地处南宁市中心地带,且紧靠城市主干道,校园用地难以扩大,因此校园面积小。我校现有教学用地面积约10211.28平方米,而在校学生有1459人,生均占地面积不足7平方米,与国家要求生均占地面积20平方米的标准相差较大。而且,我校目前没有环形跑道,只有3条100米的直线跑道,跑道位于楼房与校园围墙间,左右两侧没有缓冲距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体育课程教学、体育活动的开展。正因如此,过去我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往往被边缘化,体育教学时间和学生运动时间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一切为了教育者的升华,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见缝插针、错峰训练、多项目组合等方式有效落实体育学科教学,让小场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挥了大作用。一、科学安排体育课教学时间和教学场地(一)统筹安排体育课的教学时间我校对体育教学工作十分重视,学校目前有27个教学班,严格执行每个班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的教学计划。为了能在小场地上正常开展体育课程教学,防止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校体育组与教务处沟通协调,统筹安排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因为我校运动场地小,所以不可能全校27个班同时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后体育活动。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课程教学时间,我校根据实际合理安排体育课程教学班级,每节课安排5个班级同时上课,且尽可能安排同一年级的班级同时上课,这就避免了同一节课有多个班级同时上体育课而场地不够的情况。同时,我校对教学课时进行了具体安排,明确了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具体课程教学时间(如表1所示)。这样安排有利于进行同一年级的男女生分班教学,有利于课后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为推广大单元选项教学模式做准备。表1我校体育课程课时安排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备注第三节教研活动第四节教研活动第五节5个班5个班5个班教研活动5个班第六节5个班5个班5个班1个班5个班第七节5个班政治学习5个班5个班5个班第八节5个班政治学习5个班5个班5个班](二)灵活运用教学场地轮换法在统筹安排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时间的基础上,我校体育组因时、因材、因地,采取教学场地轮换法组织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场地轮换法即根据各个场地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内容与场地的适应性,或是同一内容轮换场地,或是同一场地轮换内容,具体实施课程教学。就我校的具体情况而言,就是当出现同一节课有几个班级同时上体育课时,为了做到各班教学互不干拢,我校体育组预先设计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每一节课的授课地点,然后在下一批次班级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轮换到另外的适用场地进行教学。同时,我校要求体育教师严格按照授课地点上课,不让本班学生超出场地范围开展体育活动,以确保各班都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让场地更有效地利用起来,争取场地利用的最大化,我校体育组通过仔细研究,把现有的运动场地划分为五大体育课教学活动区,并根据体育课程教材和学校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各活动区的教学活动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场地为教学楼前的小空地,地面铺设的是大理石,平整结实,适合用于排球、实心球、跳高、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的教学;第二场地为文体馆一楼,层高有9米,地面铺设的是木板,适合用于羽毛球、乒乓球、抛绣球、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的教学;第三场地为文体馆负一楼,层高有4米,地面铺设的是木板,適合用于体操、仰卧起坐、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的教学;第四场地为第一篮球场和3条跑道的一半,适合用于篮球、短跑、引体向上、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的教学;第五场地为文体馆周围路面(含3条跑道的另一半),我校文体馆周围路面一圈约200米,适合用于中长跑、立定跳远、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的教学(如表2所示)。通过精心规划各场地及不同场地的教学内容,既能保证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又能充分利用我校的运动场地。同时,我校根据教学计划,把授课教师安排到相应的教学场地实施教学。具体安排如下:从第一周至第三周,李一教师在第一场地、李二教师在第二场地、李三教师在第三场地、李四教师在第四场地、李五教师在第五场地进行教学(如表3所示)。从第四周开始进行教学场地轮换,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场地教师到第二场地进行教学,第二场地教师到第三场地进行教学,第三场地教师到第四场地进行教学,第四场地教师到第五场地进行教学,第五场地教师到第一场地进行教学。根据教学进程的实际情况,每隔三周依次轮换场地一次,使每位教师都能在不同场地进行教学,以此促进体育教师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二、以激发兴趣为目标优化教学方法过去,因为校园面积小,运动场地少,我校体育课程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体育课程教学时间被其他学科占用,导致体育课程不能开齐开足;二是因为体育课程时间被占用,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时比较随意,经常是随便找一个场地就上课,而且每次上课的地点都不同。这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我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使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按《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学校要落实“教会、勤练、参赛”体育课程教学要求,注重采用“学、练、赛”一体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方式[1]。为此,我校近年来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了小场地的大作用,有效提高了我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一)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一是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我校要求体育教师做好以下工作:在备课前充分了解授课场地的情况和学情,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仔细研读,然后根据授课场地和学情设计符合小场地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如,在利用第四场地(第一篮球场和3条跑道的一半)进行快速跑的教学时,我校体育教师利用篮球场的中线,设计了“长江、黄河起跑反应练习”“春种、秋收折回跑練习”等活动,同时利用3条跑道进行迎面接力跑比赛、冲刺跑练习等活动。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充分利用了小场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训练,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二是因地制宜利用教学空间,有效实施教学。要使小场地能有大作为,就要因地制宜,巧妙利用有限的教学空间。如,在利用第一场地(教学楼前的小空地)开展排球、实心球、跳高和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的教学时,我校体育教师就以地砖设置跑道对学生开展往返跑、迎面接力跑、单脚跳、立定跳远、跑格子等活动。又如,为了提高跳高练习的效率,增强练习强度和密度,我校利用校园里的绿化树,在两棵树间绑上橡皮筋,作为练习跳高的跳高架,然后按不同技能练习对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学生选择相应的跳高架进行练习。这样设计能够将我校有限的运动场地充分利用起来,既解决了运动场地少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运动量不足的问题。三是通过“一物多用”解决小场地体育课程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如,在利用第三场地(文体馆负一楼)开展体操、仰卧起坐和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的教学时,由于体育器材有限,我校体育教师提出了“一物多用”的教学方式,即利用同一体育器材开展多项相关体育运动的教学。如针对海绵垫这一器材,我校体育教师利用它引导学生做体操技术动作、仰卧起坐等练习,还将它折成方块状作为障碍物,让学生做绕跑、跨、跳等组合练习。又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跳绳练习时,学生可以利用跳绳做绳操进行柔韧性练习,也可以利用跳绳进行单人、多人跳练习。通过“一物多用”既可以解决体育器材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又能很好地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效率,真正做到了小场地有大作为。(二)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在小场地体育课程教学中,我校体育教师设计了多种体育教学方法,通过教法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每次进行课前准备活动时,过去由于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是教学生进行简单的关节拉伸,比较枯燥乏味,容易出现因学生兴趣低、关节拉伸不到位而导致身体损伤的问题。为此,我校体育教师采取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进行弹跳练习时,在课前准备环节,为了让学生充分拉伸腿部关节和肌肉,我校体育教师设计了一些小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利用台阶组织各小组学生进行直腿提踝、交换脚跳比赛或纵跳摸树叶比赛。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时,在课前准备环节,我校体育教师设计了小组折回接力跑比赛。通过这样的小游戏,不仅有效拉伸了学生的关节和肌肉,避免了因拉伸不充分而出现损伤的问题,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体育活动是一种竞技性很强的活动,想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关体育运动技巧,学校可以引进竞技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难学的,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这项技巧,我校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开展了垫球接力比赛。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成纵队排列在篮球场一头,每组排头学生先跑到指定位置做5—10次深蹲或立卧撑后,按要求完成双手垫球,跑回起点跟下一名学生击掌,然后下一名学生依次完成上述动作,如此循环,直至全组成员都完成相关动作,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这样的比赛活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巧的兴趣,让学生在比赛游戏中能够很快地掌握这一技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巧妙开展大课间和课后服务体育活动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号召,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以确保学生每天都能够拥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2]。根据国家、地方的具体要求和部署,我校结合现有的运动场地条件,合理安排各年级大课间和课后服务体育活动,并制订了各班进场、退场的路线方案,确保各项活动能够安全、顺利地开展。(一)如遇特殊天气则因地制宜开展课间活动在南方,下雨天气比较多,尤其是夏天,暴雨、雷雨等天气频发。过去,一旦遇到这种天气,我校的体育课往往就会停课。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遇到特殊天气时,我校会因地制宜,在教室、走廊等室内环境中开展课间活动,或是通过开展“石头剪刀布”“点兵点将”等游戏让学生动起来,或是让学生做手指操、健脑操等课间操活动,或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内击鼓传花、小型接力跑等班级游戏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旨在充分利用我校的各种小场地,使学生得到充分运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间生活,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二)将课后服务体育活动融入校本课程我校重视课后服务体育活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具体要求制订课后服务体育活动实施方案,把开展课后服务体育活动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学校运动场地、体育设施设备等条件和体育教师团队的能力,我校参考《因时而变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策略研究》等研究文献,采取了“体育课选项教学”这一新的授课形式[2]。由于时间少、场地小,难以有效开展课后服务体育活动,我校便将课后服务体育活动设定为相关运动项目,形成了相应的校本课程,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相关项目,然后按学生所选项目重新组成班级,新设班级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运动项目的学习、练习,将课后服务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程有机融合。具体做法是,我校首先按年级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选项教学中各项目的喜爱程度。接着,我校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等情况,设置课后服务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抛绣球、田径等。为保证每个学生平均每日都能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我校要求如果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关项目,然后各年级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开展当天的课后服务体育活动课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项目的学习和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三年时间里发展2—3项体育运动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三)开展多种小型体育比赛活动中学阶段学生的一个特点是好动,精力充沛,往往有使不完的劲儿。针对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我校在不同年级开展多种小型体育比赛,如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跳绳、抛绣球、引体向上、实心球、羽毛球、乒乓球、三人制篮球等比赛活动,通过举行小型体育比赛,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利用小场地开展体育教学、大课间、课后服务体育活动等研究还涉及很多内容,比如制订完善的课后体育社团活动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