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米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陕西省米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陕西省米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陕西省米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陕西省米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睡虎地法律文书记载,秦朝在道路边建立了检查站,旅客们必须缴税,出示证件后才能继续前行,而遇到农业歉收或者灾年就会取消对禁运粮食的证件限制。这反映了秦朝()A.务实灵活的统治政策 B.强大有效的组织能力C.重农保粮的经济手段 D.形式多样的剥削方式2.汉承秦制,尚书原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汉武帝以后,尚书职权逐渐扩大;东汉光武帝时,尚书台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出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这说明东汉()A.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B.政治制度摆脱秦朝体制的影响C.皇权受到尚书台的监督与节制 D.中枢权力转移有利于加强皇权3.普鲁塔克(约公元46~120年)记述:“屋大维感到非常惊讶,亚历山大竟然没有意识到,还有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塑造和完善帝国。”由此可知,普鲁塔克()A.推崇寡头政治统治方式 B.强调罗马继承希腊体制C.肯定元首制的历史贡献 D.赞扬了亚历山大的功绩4.1933年“红五月”一个月内,江西苏区全省就扩大红军约2.5万人,大大突破扩红1万人的计划。毛泽东对时任于都县扩红突击队队长的刘英说:“你宣传的对象是农民,长篇大论不灵,学生腔也要不得”“要像江西老表学说话呐!”据此可知,“扩红”运动()A.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B.有利于长征转危为安C.促进敌后抗日力量的发展 D.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5.下表呈现的是宋神宗元丰时期青苗法的执行情况,元丰三年至元丰六年的变化反映了()年份发放青苗钱(万贯)收敛青苗钱(万贯)收入(万贯)元丰三丰六年11041397293A.北宋的财政危机得到缓解 B.乡村民众的经济负担加重C.青苗法执行力度逐渐放松 D.王安石变法面临巨大阻力6.下表为部分国家文官制度的改革情况。国家时间内容新西兰1988文官由终身制改为任期制美国1993五年来实现裁员35.1万人墨西哥1994制定专门的廉政准则日本2001实行公开竞聘,鼓励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进行人才交流上述改革旨在()A.学习私营部门的改革创新精神 B.解决体制僵化问题C.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D.提高文官整体素质7.咸丰、同治年间、朝野上下将机器制造、人才培养等“洋务”视为六部执掌事项之外的急切应变之举。40多年后,这些事项则被列为“时务之要政”“成永久之章”。从此,纠结数十年的所谓中洋之分、新旧之别俱化于无形。从“洋务”到“时务”的转变表明()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地方督抚的政治势力扩张C.晚清改革走向深化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8.汉代初年曾以“三老,民之师也”导民以善,施行教化;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又“遣博士(褚)太等六人循行天下……谕三老孝悌以为民师”。这一过程可用来说明()A.汉代沿袭了秦代基层治理经验 B.儒家思想影响力不断扩大C.三老进入汉代官僚体系的过程 D.秦汉重视社会管控的原因9.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法由《大明律》《大明会典》等综合性法典中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许多临时性的法令法规组成。其中,中央立法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会典、条例、诏令和榜例等,而地方立法则包含立法题奏、文告禁约、外贸协定等。这表明明代()A.对外商的教化规定具体且细致 B.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基本瓦解C.外贸税收成为财政的主要来源 D.尚未形成独立的外贸法律体系10.长期以来,罗马的大小事务主要依靠沿袭先人的习惯法来解决,贵族们在法律释读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十二铜表法》以人人可见的方式被公布出来,成为罗马法的“伟大建构的源泉”。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的颁布()A.调节了罗马社会纠纷 B.旨在维护平民的利益C.中断了习惯法的内容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11.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生效,对应的单行法律《物权法》《婚姻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合同法》《担保法》《民法总则》《民法通则》同时废止。民法典将我们生活涉及的、所有跟民法有关的法律集合为一体。由此可知,民法典()A.全面保障了民众的民事权益 B.已将我国纳入了大陆法体系C.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地位 D.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理念12.宋朝经常用暂停榷场的方法来使西夏屈服。如西夏王元昊称帝后,屡次与宋朝交战,宋朝索性关闭榷场,使得西夏民生凋敝,后来“元昊请称臣,数遣使求复互市”,与宋朝保持和平状态。由此可见,当时()A.榷场贸易具有政治价值 B.北宋国力强大使西夏臣服C.宋夏凭借榷场互通有无 D.西夏人民要求采用汉文化13.下表为清朝前期和晚清对外关系中用语变化表,这些变化反映了()时期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调清朝前期夷、红毛藩属、西洋诏敕、谕旨怀柔、贸易管制理藩院、礼部三跪九叩、朝贡赐、接见晚清洋、夷酋(数量较少)函、照会、国书、咨文通商、联外交外务部跪、朝觐、握手A.天朝上国观念的加强 B.清政府全面融入世界C.清朝外交向近代转型 D.中外关系逐渐平等化14.1984年,尼加拉瓜就美国封锁其经济、干涉其内政在海牙国际法院起诉美国,美国以退出国际法院相威胁。1986年,国际法院作出判决,认为美国对尼加拉瓜的所做所为违反了联合国公约,要求美国必须停止侵犯尼加拉瓜领海,并对尼加拉瓜造成的损失作出赔偿。美国拒绝执行这一判决。这表明()A.国际法的实施具有局限性 B.霸权主义严重的威胁了世界和平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国际法院以维护小国利益为宗旨15.下表所示是21世纪以来云南省委与省政府民族工作汇总信息(部分)。这表明()措施效果颁布《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涉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等内容维护了民族团结,协调了民族关系,扶持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进步,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了云南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A.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实现 B.云南民族工作条例臻于完善C.民族发展成为政府首要任务 D.当地政府民族工作卓有成效16.1955年,毛泽东在接见印度尼西亚总理时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他说:“中国建交不分国家,即便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中国也保持外交上的开放。对于存在的问题,中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战争是不利的。”这一政策旨在()A.坚持睦邻友好的外交原则 B.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环境C.践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的郡县制时,部分恢复了封建制。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是迫于形势,他为了利用各种势力击败项羽,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国。刘邦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认为秦朝废除了封建制,导致“孤立而亡”。后来,他在分封同姓诸侯王时宣布:“非刘氏而立,天下共击之。”其目的显然是想仰仗刘氏宗室的血缘关系,以构筑皇权的屏障。——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唐初的道为监察区,且监察官员并不常设。唐后期,各道监察官员多由节度使兼任,统管军政、民政、监察等各项事务。天下“为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道实际上成为州县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两税法实行之后,赋税的地方留成约为四分之三,中央仅得四分之一。“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清代一级行政机构为省,实行三司督抚制,各省设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其上设巡抚总理一省事务,又设总督节制数省,但督抚有中央派遣的性质,两者之间相互牵制,而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也有奏事之权,并不完全听命于督抚。各省赋税七成以上要起运中央,为数不多的地方留存在支用时,也须经户部审核。——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邦“恢复封建制”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代后期的道与清代省的异同。(8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参加秋收起义的一位连长在家信中写道:“我天天行军打仗,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同志之间亦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普遍开展的抗日救亡宣传,“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之势。解放战争时期,新式整军运动通过诉苦和三查,让广大干部战士倒出了苦水、挖出了苦根、提振了士气,也使得大批国民党俘虏兵成为“解放战士”。民主革命时期,党还通过办学、扫盲、办报、出书、广播、演剧、演讲等方式,加强文化教育、发展革命文艺、推动移风易俗,提高群众思想文化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营造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摘编自胡昌勇《培根铸魂育新人——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的百年历程》材料二: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专列“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章,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也促进了蒋筑英、罗健夫、朱伯儒等一批时代楷模的涌现。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为全国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摘编自中央文明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作用。(6分)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337年开始,英格兰与法兰西由王位而引发了百年战争,在国王的鼓动下,一系列爱国口号在英格兰流传开来。战争结束后,英法间国家界限逐渐明朗化,国家主权也逐渐清晰。由于法语成为了敌人的语言,英国人产生了创立民族语言的想法。16世纪,在宗教仪式中英语逐渐取代拉丁语的地位。15世纪,英国两大贵族家族就王位的归属爆发了战争,他们相互残杀,贵族势力消灭殆尽。之后都铎王朝建立了绝对专制王权制度。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后,国王成为了世俗界与宗教界的双重首领。同时不断推进的国家机构的改革,为英国民族国家所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摘编自袁广雪、张士昌《论英国民族国家的成因》材料二: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是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形成过程就是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转型。由于每个国家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主义,而不同的民族主义使得各个国家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和精神武器,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民族主义本身却带有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它的“视野”无法越出本民族利益的范围,往往把本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建立在践踏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文化的基础之上,同时,民族主义还具有潜在的、强烈的扩张性,一旦国家间有矛盾,民族主义便会膨胀为大民族主义,如泛日耳曼主义、泛斯拉夫主义等。正因如此,“当西欧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学说”。民族主义逐渐蜕变为欧美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动力。——摘编自赵文亮《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战争》(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8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中叶以后,中国一个绝大的变迁,便是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另一个变迁,则是社会上贵族门第之逐渐衰落。依照先秦以来传统的政治理论,社会上本不该有贵族门第之存在。而自东汉以下的读书人,却因种种因缘造成了他们的门阀。大盛于东晋南北朝,至隋唐统一,科举制兴,始渐衰。门第衰落后,社会上的新形象,举其要者约有如下几点:一、是学术文化传播更广泛。以前大体上保持于几个大门第大家庭的,现在渐渐为社会所公有。二、是政治权解放更普遍。以前参与政治活动的,大体上为几个门第氏族所传袭,现在渐渐转换得更快,超迁得更速。真真的白衣公卿,成为常事。三、是社会阶级更消融。以前士庶之分,由于家世,现在渐成为个人的事情。农家子弟,可以一跃而为士大夫。士大夫的子弟,亦可失其先业而降为庶民。——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切入点拟题,并就所拟论圑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测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A2.D3.C4.D5.B6.C7.C8.B9.D10.D11.A12.A13.C14.A15.D16.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17.(12分)(1)原因:利用各方势力打败项羽的需要;吸取秦朝短暂而亡的教训;出于构筑皇权屏障的考虑。(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2)同:都属于一级地方行政机构;(2分)都具有军政、民政、监察等各项权力。(2分)异:唐代后期道的权力较为集中,清代省的权力相对分散;唐代后期道的财权较重,清代省的财权较轻;唐代后期的道加剧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清代的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18.(14分)(1)主要措施:整顿党风、开展整军运动;(2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提高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2分)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文化教育,推动移风易俗。(2分)意义: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充实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和谐良好、积极向上的革命风貌;为建国后及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供借鉴。(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2)发展历程:从提出科学概念,到成为全党和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再到出台指导方针。(2分)作用:促进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了一批时代楷模的涌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19.(14分)(1)原因:英法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