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归园田居》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归园田居》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归园田居》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归园田居》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归园田居》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

一'知识点汇总

1、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3、课下注释: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气质、情致。一作“愿”。

丘山:指山林。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

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野:一作“亩”。际:间。

守拙(zhuo):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荫(yin):荫蔽。

罗:罗列。

暧暧(di):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颠:顶端。

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樊(fd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4、写作背景:

陶渊明任官十三年,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即四十一岁时最后

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

组。本诗就是其中一首。

5、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

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

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

首。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

“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

往与怡然陶醉。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

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

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

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

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专项练习

《归园田居》复习训练

题号二三总分

评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树荫(yin)嫌恶(wu)叱咤风云(chd)

B.绯红(fei)暧昧(ai)面面相觑(qu)

C.慰藉(Ji)羁绊(ji)广袤无垠(mdo)

D.鄙夷(bi)腼腆(dian)风雪载途(zai)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

B.契阔谈

C.榆柳荫后檐

D.慨当以慷

3.下列加粗的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下列对诗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世俗的种种束缚。

B.“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5.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

B.性本爱丘山性:天性,本性

C.少无适俗韵适:迎合

D.枉用相狂存:保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采之欲遗谁食野之苹

B.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同心血离居忍尤面攘诟

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7.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狗吠深巷中

8.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o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9.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

之处。

10.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以其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

使人悠然神往。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两句是上下诗文的过渡,既总结了上文辞官归隐的原因,又为下文

描写归田后的田园生活作引子。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两句是化用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之句,

描写的是一幅太平景象。

D.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结,既回答了为什么津津乐道于茅舍草木、鸡鸣狗吠,又表达了作

者回归田园后的愉悦心情。

11.下面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指的是尘世的罗网,这里喻指庸俗污浊的官场。

B.“羁鸟”、“池鱼”本指“笼中鸟”和“池中鱼”,这里是作者自喻。

C.“尘杂”指的是尘土杂物,这一句说的是陶渊明居住环境的整洁。

D.“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12.选出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

A.“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自己的心

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是用来比喻曹

操的忧思。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

D.“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

13.对下列诗句中画线的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兰泽多芳草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B.方宅十余亩方:四面、周围还睡望旧乡顾:回顾,回头看

C.桃李矍堂前罗:排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几何:多少

D.复得返自然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越陌度阡,枉用相狂存:问候,怀念

1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一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一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一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一一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二、默写

15.按要求填写句子。

(1)《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摆脱官场,最终回归田园的诗句是:,。

(2)《归园田居(其一)》中,指出诗人的本性是热爱田园生活的诗句是:,o

(3)诗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4)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诗句是:,。

16.默写

①羁鸟恋旧林,o,守拙归园田。

②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③,依依墟里烟。,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三、诗歌鉴赏

1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对比,表达了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

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

机巧的极其厌恶。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写近景,这些寻常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

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纯朴、幽静的田园与虚伪欺诈的上层社会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

对田园风光的喜爱。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景极具特色,试作赏析。

1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1)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

B.左宅十余亩方: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荫:遮蔽

(2)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3)对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误落尘网史②狗吠深巷史③久在樊笼里④依依墟里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5)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6)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1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久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句意。③漉:过滤。④近局:近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以诗人完成一天耕作后,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归园田后的具体

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

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

D.“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2)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和《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20.阅读《归园田居(其二)》,完成问题。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⑤。

常恐霜霰至⑥,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野外:这里指农村。人事:人际交往,这里主要指与官场的来往。②轮鞅(ydng):鞅是拉车

的皮带,这里指车马。③尘想:入世做官的想法。④墟曲:即指村落。披草:拨开野草。⑤我土日巳广:

我开垦的田地一天天在扩大。⑥霰(xian)小雪珠。

(1)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2)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

《归园田居》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

三、知识点汇总

6,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7、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8、课下注释: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气质、情致。一作“愿”。

丘山:指山林。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

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野:一作“亩”。际:间。

守拙(zhuo):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荫(yin):荫蔽。

罗:罗列。

暧暧(di):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颠:顶端。

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樊(fd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9、写作背景:

陶渊明任官十三年,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即四

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

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本诗就是其中一首。

10、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

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

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

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

"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

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

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

,,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

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

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四、专项练习

《归园田居》复习训练

题号―二三总分

评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树荫(yin)嫌恶(WU)叱咤风云(chd)

B.绯红(fei)暧昧(ai)面面相觑(qu)

C.慰藉(ji)羁绊(ji)广袤无垠(加0)

D.鄙夷(bi)腼腆(dian)风雪载途(zai)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

B.契阔谈

C.榆柳荫后檐

D.慨当以慷

3.下列加粗的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下列对诗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世俗的种种束缚。

B.“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5.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

B.姓本爱丘山性:天性,本性

C.少无适俗韵适:迎合

D.枉用相在存:保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采之欲遗谁食野之苹

B.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同心血离居忍尤而攘诟

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7.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狗吠深巷中

8.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

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9.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o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

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

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

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10.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以其毫无矫揉造

作的天然之美,使人悠然神往。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两句是上下诗文的过渡,既总结了上文辞官归隐的

原因,又为下文描写归田后的田园生活作引子。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两句是化用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

深宫中”之句,描写的是一幅太平景象。

D.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结,既回答了为什么津津乐道于茅舍草木、鸡鸣狗

吠,又表达了作者回归田园后的愉悦心情。

11.下面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指的是尘世的罗网,这里喻指庸俗污浊的官场。

B.“羁鸟”、“池鱼”本指“笼中鸟”和“池中鱼”,这里是作者自喻。

C.“尘杂”指的是尘土杂物,这一句说的是陶渊明居住环境的整洁。

D.“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12.选出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

A.“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

可是自己的心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

里是用来比喻曹操的忧思。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

D.“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

情。

13.对下列诗句中画线的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兰泽多芳草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B.方宅十余亩方:四面、周围还顾望旧乡顾:回顾,回头看

C.桃李罗堂前罗:排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几何:多

D.复得返自然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

问候,怀念

1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一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一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一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

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一一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二、默写

15.按要求填写句子。

(1)《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摆脱官场,最终回归田园的诗句是:,。

(5)《归园田居(其一)》中,指出诗人的本性是热爱田园生活的诗句是:,

(6)诗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

句是:,。

(7)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诗句是:,o

16.默写

①羁鸟恋旧林,o,守拙归园田。

②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O

③,依依墟里烟。,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三、诗歌鉴赏

1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入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对比,表达了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愿望,同时也

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

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写近景,这些寻常的景物构成

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纯朴、幽静的田园与虚伪欺诈的上层社会形成对

比,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景极具特色,试作赏析。

1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1)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方: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荫:遮蔽

(2)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3)对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误落尘网史②狗吠深巷生③久在樊笼里④依依墟里烟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5)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6)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1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支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

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句意。③漉:过滤。④近局:近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以诗人完成一天耕作后,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

归园田后的具体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

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

况。

D.“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怨起“夕”时短暂,兴致

难尽。

(2)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和《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

进行分析。

20.阅读《归园田居(其二)》,完成问题。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⑤。

常恐霜霰至⑥,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野外:这里指农村。人事:人际交往,这里主要指与官场的来往。②轮鞅(yd

ng):鞅是拉车的皮带,这里指车马。③尘想:入世做官的想法。④墟曲:即指村落。披草:

拨开野草。⑤我土日巳广:我开垦的田地一天天在扩大。⑥霰(xian)小雪珠。

(2)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2)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

A项,“咤”应读zhd;

B项,正确;

C项“藉”应读ji。;

D项,“腆”应读tidn。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

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

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

会更好。

2.【答案】B

【解析】

A.无通假字;

B.““通"宴",宴饮,宴会。

C.无通假字;

D.无通假字。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

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文言现象,学生想要

熟练运用,需要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3.【答案】D

【解析】

A.苦,苦于,形容词作动词。

B.鼓,敲击,弹奏,名词作动词。

C.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D.南,南边,不是词类活用。

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翻译句子,通过翻译看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词语本来

的意义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而且词性发生改变,就可能是活用。

4.【答案】D

【解析】

A“尘网”指官场的生活污浊又拘束,犹如罗网,符合文意;

B“羁鸟”是笼中之鸟,这里喻诗人自己,正确;

C“故渊”过去的水塘,这里指诗人的旧居,过去自由的生活,说法正确;

D“樊笼”本意是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在这里采用比喻的手法,将

束缚作者的官场喻为“樊笼”,表达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此题重点考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这些词语比喻的意义,这需要理解诗歌

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诗意把握词语的意思。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存:问候,怀念。

实词是文言文中的基础内容,只有做好基础内容的积累才能读懂文言文。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虚词。D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项,代词,代“芙

蓉”/助词,的。B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项,连词,表转折,去〃

连词,表并列,和。

虚词是文言文中的基础内容,只有积累并牢记这些知识才能读懂文言文。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C项是定语后置句,”能面刺寡人之过”修饰前面的“群

臣吏民"。A、B、D三项是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8.【答案】C

【解析】C项,“暖暖”与“依依”,可以互换,错误,“暖暖”是“模糊不清”的意思,

指遥远的村庄;“依依”是轻柔而缓慢的飘升的意思,指烟,不能互换。

本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

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9.【答案】D

【解析】D项,“有相似之处”错误,前者渲染安然静谧,怡然自得的氛围;后者主要是

渲染静,静得无生气。

本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

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10.【答案】A

【解析】A项,本诗描绘田园风光用的是白描手法而非夸张手法。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

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

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无论怎么一定要答出该字描写的对象,

该对象有何特征。

11.【答案】c

【解析】C项,“尘杂”指的是人世间的琐杂事务,这一句说的是辞官归隐后,家中没有

官场中的那些尘俗琐事。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

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

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无论怎么一定要答出该字描写的对象,

该对象有何特征。本题以选择的形式出现,简单多了。

12.【答案】B

【解析】B项,这里是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华的人。

13.【答案】D

【解析】D项,“自然”应为“田园生活”或“自然的本性”。

14.【答案】A

【解析】“及时行乐”讲错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美酒,应该

高歌,人生短促,岁月如梭。

15.【答案】

(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解析】

名句默写要注意题干对指定诗句的意义提示,以及字的书写正确,

(1)注意重点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