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文第四讲
课文初读
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玛||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3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
州荥阳。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
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
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
“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
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
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
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
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1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
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2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3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
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
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
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
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
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
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知识梳理
1.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2)惟吾德馨(散布很远的香气,比喻品德高尚名词用作形容词)
(3)无丝竹之机耳(形容词用作动词,扰乱,使……乱)
(4)无案牍之方形(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劳累,使……疲劳)
2.“之”字的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2)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3.重要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葬长到阶石上,痕迹碧绿;草色映入竹帘里,满目青葱。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4)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怎么会简陋呢?”
课文探究
1.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本文的韵脚
是:2韵母是:
2.文章是从、、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
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
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课堂练习
一、课内阅读
【古文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有龙则呆()
(2)谈笑有鸿儒()
(3)往来无自丁()
(4)可以谭素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用自己的话概括。
5.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二、对比阅读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犊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
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
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
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梗:du,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i,相见。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的含义。
(1)有仙则名()(2)无丝竹之机耳()
(3)俯仰四顾()(4)妻干不觌()
7.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乃引客就观与
A.而乱书围之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C.能以径寸之木D.无丝竹之乱耳
8.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9.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10.从文中看,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有哪些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请结合原句进行分析。
三、综合阅读
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文本二: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文本三:
陋室吟
①郎已远,陋室仍在。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
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
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的陋室。
②于是在二胡声中,我们想起了永贞革新,想起了“二王八司马”,也想起了“沉舟侧畔千
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和一种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
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
美的注解。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
③千年后的陋室已扩建成公园,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
史”的地方长官。瘦山细水、玲珑楼阁之间,那著名的《陋室铭》已被刻成了石碑。在斗角勾檐、
雕梁画柱的映衬下,这里惟一可以称“陋”的大概只有看门人那并不圆熟的二胡演奏了。
④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
尽。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豪”二十三年不屈的贬谪生涯。“二十三年弃置身”啊,
少年白发,壮岁成梦。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
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
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
顽强!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但它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
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
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
狂沙始到金。”风云诡谪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得简单又平静了。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
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
⑤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
这样写道:“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幸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
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
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一种曾激荡过“巴山楚水凄凉地"、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精神的
胜利。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
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
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⑥漫步青砖地面,抚摸沧桑石羊,聆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
神的感悟中。
1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根据《陋室吟》中相关语句概括“德馨"
的含义。
12."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1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并分析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本一颈联以"沉舟""病树"反衬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诗人
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B.文本三第②段中,加点的“完美的注解"具体指被贬谪二十三年后,刘禹锡被朝廷起用,踌
躇满志。
C.被贬他乡,刘禹锡高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被贬黄州,苏轼高唱“竹杖芒鞋轻胜
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二者在人生态度上有相似之处。
D.文本二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品德高尚。
E.文本三中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作者对
回到长安的刘禹锡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
诗歌鉴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珊
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2)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3)闻说:听说。
(4)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5)望眼:视线。
(6)缘:因为。而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til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5)箫鼓:吹箫打鼓。
(6)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7)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8)若许:如果这样。
(9)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0)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1)叩(kou)门:敲门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2)吟鞭:诗人的马鞭。
(3)东指:东方故里。
(4)即:到。
(5)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6)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7)花:比喻国家。
创作背景
《登飞来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
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其诗遒劲清新。皇祐二年(1050)
夏,王安石在浙江堇B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
之作,此时的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诗作通过描写登飞
来峰远眺时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游山西村》:陆游(1125—1210),字务观,
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力主北伐,忧怀国
事。代表作品有《示儿》《诉衷情》等。此诗写于宋
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因为极力支持
张浚北伐,北伐失败,陆游被罢归故里。对照诈伪的
官场,家乡淳朴的生活令作者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貌似闲适,却始终忧怀国事,他
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吻合,于是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
重”“柳暗”一联。诗歌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诗人陶醉在山西村的人
情美、风景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反映了诗人乡居时的悠闲惬意之情。
《己亥杂诗》:龚自珍(1792—1841),字瑁(se)人,号定盒(an),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
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朝廷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
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后又
北上迎取眷属,在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这是第
五首。此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
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课堂练习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
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
的心理。
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景象。
3.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飞来山上千寻塔”节奏划分为“飞来/山上/千寻/塔”。
B.“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抒发了诗人身处幽州台的独特感受。
C.“浮云”一语双关,既指天上飘荡的云彩,又指阻挠诗人变法的奸邪小人。
D.两首诗歌,一首是古体诗,一首是七言绝句,都是登高抒怀的佳作。
5.这两首诗歌都是“登高抒怀”之作,请分析两位诗人登高后所抒发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全诗紧扣诗题中的“”字,先写诗人出游到农家,再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
最后写诗人游兴未尽。
7.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的哲理最相近的一项是()
[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乙]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末句中“无时”是随时的意思。请结合这句诗的内容,说说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9.小明同学在疫情期间学习遇到了很多困难,几经努力收效甚微,他产生了放弃的想法。那么,
作为好友的你,可以借用本诗中的哪两句诗及其衍生义或哲理去安慰他?请组织好语言写下安慰
他的话。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游山西村
陆游
英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
B.(甲)诗首句写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到尾句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迷惘。
C.(乙)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描绘了一幅江南风光图。
D.(乙)诗中“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的盛情,“疑”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
11.请从两首诗①②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立意高远,感
情充沛。
B.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
惨淡哀伤的气氛。
C.“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
的真实写照。
D.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
的爱国热忱。
E.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
人心的名句。
1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线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北陂杏花己亥杂诗
(北宋)王安石(清代)龚自珍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嫡各占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诗人以池边的杏花自况,即使吹作雪,也远胜路边杏花、的厄运。(选取
诗中词语作答)
16.这两首诗借落花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情操?
课后作业
一、对比阅读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①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
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篓自苦如此?及来筠州②,勤劳盐米之间,
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③,解羁萦④,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⑤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
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⑥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节选自苏辙《东轩记》)
(注)①颜子:颜回。孔子的弟子。②筠州:今江西高安。③尘垢(g6u):尘世的污秽。④羁(ji)
繁(zhi):束缚。⑤劫:约束、阻碍。⑥斗升之禄:小官的微薄薪禄。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龙则或灵:
②惟吾德馨馨:
③谈笑有鸿儒鸿:
④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尝: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
3.(甲)文中,刘禹锡居陋室却不以为陋的原因是“"(用文中
原句回答);(乙)文中,颜回居陋巷却“”(用文中原句回答)。
4.请简要概括(甲)(乙)两文均表现了刘禹锡与颜回怎样的生活态度。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直
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
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⑥矣。与不善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⑦,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
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
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蒙辞以军中多务
B.何陋之有如入芝兰之室
C.不知其子汝亦期射乎
D.与普人居陈康叔公毒射
6.下列选项中对划线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A.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B.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C.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D.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8.简答题
(1)(乙)文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
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
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这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谈谈你的看法。
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自终身在最高层()(2)可以调素琴()
10.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莫名其妙B.有龙则呆心取手巧
C.谈笑有鸿儒鸿篇巨制D.无案牍之劳形喜形于色
11.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登飞来峰陋室铭
写作手法寓情于景
本文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管理角色考题试题及答案
- 跑道材料维修方案范本
- 证券从业资格证学习帮助试题及答案
- 项目实施的关键绩效指标设定题目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提升试题及答案
- 税务政策对会计行业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煤制油品质量与标准研究考核试卷
- 种子种苗的长期保存与种子库建设考核试卷
- 生态资源监测与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考核试卷
- 工程勘察技术规范考核试卷
-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示范课教学课件
- 团体旅游餐饮供餐合同协议
- 养殖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
- 中建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全套范本
- 医疗代表陌生拜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
-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 第13课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5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复习指导课件
- 初级家政服务员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真题、典型题)
- DB41T 2113-2021 通航水域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