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五首》

学习目标:

1.体会我国古代文人丰富的情感,热爱中华优秀诗词文化。(文化自信)2.了解律诗的文体知识。积累优美的诗句。(语言运用)

3.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联想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思维能力)

4.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审美创造)《使至塞上》

学习重点:

1.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能够准确、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全诗。

2.掌握“征蓬"孤烟”“长河"候骑”等词的意思,积累诗中名句。

学习难点:

3.品味本诗的雄浑遒劲的语言特色,学习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的写法。4.发挥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人表达的对个人荣辱沉浮的达观之情。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观看《经典咏流传》节目,听音乐世家唱出王维《使至塞上》,感受边塞的

二、教学过程资料补充1.律诗1.律诗的基本特征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基本特征如下:(1)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4)一般说来,律诗的第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1

2.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元代范德机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尾联,合,点明题旨,收束全诗。资料补充解读文题“使”即“出使"。“至”是“到"的意思。塞上,边境地区,也泛指北方长城内外。由此可知这首诗写于去往边塞的途中,是一首记行诗,记录的是诗人的旅行以及所见到的边塞风光。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又因“精禅理”,有“诗佛"之称。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有《山居秋瞑》《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背景链接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第一学程:放声吟诵,理解大意主问题1.诵读诗歌内容。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读懂古诗大意。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1.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读准字音。2.划分节奏,读出重音。

2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第二步:展学1.全班齐读诗歌,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个体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层层推进,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律诗的诗韵,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预设答案】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意:(我)乘一辆车要去慰问边关守军,途中经过居延。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天。浩瀚的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走到萧关恰逢侦察、巡逻的骑兵,(告诉我)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文体知识:炼字又称炼词,是古人在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古人作诗常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形容的就是炼字的艰辛与重要性。炼字不仅仅是对字词的简单选择,更是对作品整体意境和情感的深刻把握与表达。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名词、数词、副词、叠词等。例如:动词,可使诗歌描写生动形象,特点突出,还能传情。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形容词,可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事物特点。

3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形容词中表色彩的词,能使诗文生动形象,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还能给人以画面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数词,运用虚数,能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运用确数,能使语言精炼准确。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二十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巴山蜀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叠词,增强节奏感,突出特点;拟声词,模拟声音形态,生动形象,表情达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虚词:能够疏通文气,活跃情韵,让诗句更加流畅。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魏初分析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释含义)第二步——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明手法)第三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第四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作用)第二学程:字斟句酌,赏析诗句主问题:选择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诗句。运用如下句式:这句诗中,"一词用得好,它写出了_________,表

4

现了。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1.结合补充讲解的内容,依据问题提示,独立完成思考并完成赏析。第二步:互学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员有序有效交流,认真做好记录2.归纳总结:组长总结,达成共识,做好分工,为展学做准备。第三步:展学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品析名句里的重点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意境。【预设答案】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经过辽远的边疆地区。“单车”表现出诗人形单影只的情状,实是表达了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颔联:炼字:“出"入”二字描绘动态景物,与颈联“直"圆”二字描绘的静态景物相结合,使画面富有变化感,意境深远。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一个担负朝廷使命的大臣在外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表达诗人内心的漂泊无定。即景生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炼字:“大”表现出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表现出四周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出烽烟高高直立的特点。炼字:“长"表现黄河渺无尽头;“圆”表现出日落之低之大,孤悬于地平线上。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继续写出使一事。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扬,充满了豪迈昂扬的情调,与前面奇伟壮丽的边塞风光相呼应,构成了全诗雄劲壮阔的气势。也表现出诗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心。

第四学程: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5

1.找出诗歌中能体现心境的字词,并简要分析。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表现的图画美,分析景物中蕴含的情感学法指导第一步:互学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员有序有效交流,认真做好记录。2.归纳总结:组长总结,达成共识,做好分工,为展学做准备。第二步:展学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品析名句里的重点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所传达出来的情感。【预设答案】1.从“单车”“孤蓬"归雁”看,诗人带着被排挤的悲凉孤寂的心绪出使边塞,但在看到大漠的雄浑景色后,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和升华,慷慨悲壮之情表露无遗,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情怀。2.有画一样的构图。从上到下,“落日"—“孤烟”—“长河";从近到远,“孤烟”—“大漠"—“落日”,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像画一样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孤烟",横的是“长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线条简约。在色彩上也很丰富。黄色的大漠,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色彩艳丽。炼字“直”字写出了孤烟之劲拔、坚毅,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感和苍茫感。这两个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还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广阔的景象中,触动人心。

三、总结本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