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创造宣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1、创造宣言
教材分析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反驳,从而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去创造。文章虽然写于1943年,但在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用了大量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典型事例来论证,证据充分,论证深刻。透过作者充满激情的语言,我们要坚信自己的创造意识会大大增强。
核心素养
阅读全文,梳理、筛选信息,理解本文运用具体事例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了解演讲辞(驳论文)的文体特点,掌握驳论文的结构特点;鉴赏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气势、使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自信心,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掌握“中伤"面龙点睛”等词语的音、形、义,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梳理全文信息,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鉴赏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使文章更有气势。
4.探究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
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教学突破
第一课时,教师设置五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论证思路,第二课时,让学生品读鉴赏课文,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及语言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自信、感悟自信,从而在生活中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自己理想的彼岸。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教学该课,一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二是运用圈点、勾划、批注的方法研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的人物的资料,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感悟自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议论文定义。
2.议论文类型立论、驳论。
3.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4.论据类型: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5.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6.驳论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
(1)自已的家庭和生活,需要和周围的人保持相同的水平,你认为这个见解如何
A.完全正确B.有点正确C.不对
(2)宴会时,你如何寻找适当的异性
A.找出最满意的,与他接近B.身边任何一位都可以C.跟看上去坦诚亲切的人接近
(3)当你经过陈列窗或镜子前面的时候,你喜欢停留一下照照自己吗
A.经常B.偶尔C.很少
(4)由于你的过失而产生了不愉快的场面或难题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A.为了使自己不受责备,想出一套似是而非的托词
B.承担起应负的贞任,尽全力处理善后问题
C.尝试修正事态,并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解释
(5)对自已不熟悉、不擅长的事,你能大胆愉快地接触它吗
A.很难B.偶尔C.没问题
问题计分:
选项A、B、C对应的分值分别是:(1)1分、3分、5分,(2)5分、1分、3分,(3)5分3分、1分,(4)1分、5分、3分.(5)1分、3分、5分。
测试结果:
21~25分:你乐观自信,对自己的才能和外表风采充满自信和骄傲。如果偶尔有自卑感,也是环境娈化的缘故,譬如处于人才济济的场所等。
16~20分:你有过分追求理想太大的缺点。你不满足现状,想出人头地,导致你去追求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也可以说,你过于追求完美,过于计较,反倒陷入自卑感中不能自拔。
11~15分:你在做事前过早断定自己不行,自认为不如别人。主要原因是你不了解周围人们的真实状况,不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搞清楚的话,就会恍然大悟,随之坦然自如、你的缺点在于:一旦自认为不行,就心灰意冷。
5~10分:你对自已缺乏自信,习惯用消极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只看到不利之处,所以,总是尚未尝试,就想要退缩。其实,更多时候你是被自己的想象打败的。
2.学生自测,教师统计自测结果。
3.教师根据自测结果,导入新课。
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邵分兰生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也难免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三、认识作者,掌握字词
1.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教育家。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互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人民教育、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毛泽东对陶行知的高度评价
2.易读错的字。
彝(yí)遁(dùn)词鲁钝(dùn)曾参(zēngshēn)
懦(nuò)夫玄奘(zàng)创(chuàng)造豢养(huàn)
3.词语解释。
望洋兴叹: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倾影自怜: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顾,转过头看。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四、设问导学,互动探究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何谓“创造”
2.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是针对关于创造的哪几种错误观点来进行反驳的
3.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4.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批驳错误观点的这些错误观点的本质是什么
5.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6.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五、研读课文,整体把握
1.何谓“创造”
明确:不同的人创造出不同的崇拜者,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已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
2.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是针对关于创造的哪几种错误观点来进行反驳的
明确: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
这五种错误观点是:
错误观点使用的论据
①环境太平凡八大山人、飞帝亚斯、米开朗基
②生活太单调《易经》《正气歌》、苏联的国歌、《尼赫鲁传》、雷塞布、平老静
③年纪太小莫扎特、爱迪生、帕斯加尔
④太无能曾参、慧能、蚕吃桑叶
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玄奘、哥伦布、歌德、古语
3.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事例所涉及的人物。
提示:不要求面面俱到,每个学生只要能讲出熟悉的一两个人物或事例就行。学生作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主要人物或事例的简介。目的是让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感受自信,感悟创造。
4.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批驳错误观点的这些错误观点的本质是什么
明确: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缺乏自信。
5.又草中有作者的正而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明确: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6.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明确:作者在文章结尾,借用罗丹的话,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六、课堂小结
在文章中,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有力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丝热情,一滴血汗,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造的创造盲言。
七、布置作业
1.思考本文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并举例说明。
2.思考本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并能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3.寻找当代或身边现实生活中与课文主题有关的实例。
板书设计
创造宣言
淘行知
一、开篇:何谓“创造"——宗教家、美术家、教育者都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
二、驳斥错误的看法
提出正面观点——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三、发出创造宣言——用“汗”“血"热情”去创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特会特色
1.思考: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明确: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在学生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抓住其中的一两点加以展开即可。教师则在学生分析后,对答案进行整合。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以下提供的例句是文章中出现的运用修辞手法的主要例句,学生不一定都能涉及,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的思路,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和总结。
排比
(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
明确: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
明确: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3)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出了《安魂曲》。
明确: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
(4)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明确: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5)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
明确: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6)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森林。
明确: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明确: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3.教师小结:本文叙议结合,运用大量的排比,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励我们树立自信、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二、感悟自信
出示有关张海迪的资料。
教师导人:这里是有关“当代保尔”张海迪的介绍。张海迪身残志坚,没有向命运屈服,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平人生。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找的资料,对比自己的生活和环境,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三、课堂小结
师:大家看到了,也听到了许多环境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
当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气、自信之外,要创造还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来源于学习,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努力,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奠定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创造宣言
陶行知
写作特色
教学探讨与反思
《创造宣言》这篇文章告诉读者:人人都能创造,只要你坚定信念,有勇气,有智慧。所以教学本文,应该立足文本《创造宣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法去感悟创造的重要性,激发创造的欲望,这是我们教育者培养人才、塑造“真善美的活人"最重要的目的,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师观的内容。
知识链接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如果教育只是书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才不会使得教育的内容狭隘,才会广阔丰富,用好的生活改造不良的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陶行知所说的生活,包含生活实践的意义,有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而教育可以改造生活。他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人类本来就有的,随着人类的生活而改变,在各种生活中学习、教育,并且应该是终身的教育、活的教育。
二、社会即学校讲
与“生活即教育”的主张紧密相连,这是对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陶行知对此做过一个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秋节给员工慰问信(14篇)
- 学校食堂临时用工协议书美篇
- 交通安全承诺书模板锦集七篇
- 中秋晚会主持词范文(6篇)
- 学生做饭课件教学课件
- 中班熊猫课件教学课件
- 影响企业软实力形成的因素分析
- 日期和时间 词汇 编制说明
-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
- 四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第五章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
- 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申请表
- 【机械手】-基于组态王的机械手设计报告
-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 GB/T 27794-2023电力电缆用预制混凝土导管
- 子宫内膜癌的护理查房
- 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系列表格优质资料
- 钢结构外挂电梯施工方案
- 猎人海力布课本剧剧本
- 飞花令题库(通用)
- GA/T 145-2019手印鉴定文书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