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任务驱动:在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主人公可以在地下旅行,甚至穿过地心。但就当前的科技水平,人类还无法实现“地心漫游”。那么,目前人类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地球内部?地球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课前自主学习1.地震波:(1)分类:A表示_____,B表示_____。横波纵波(2)特性。类型传播速度传播介质A波较___只能通过_____B波较___可通过固体、_____、_____慢固体快液体气体(3)波速变化: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C处,传播速度都明显_____;在地下约2900千米D处,纵波速度突然_____,横波_________。增加下降完全消失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_____的变化。(2)界面:图中C为_____界面,D为_______界面。(3)圈层:E为_____,F为_____,G+H为_____。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_______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_____组成。波速莫霍古登堡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岩石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任务驱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中包含哪些地球圈层?各圈层之间有什么联系?1.各圈层的特点:(1)大气圈。①组成:由气体和_________组成;②主要成分:氮气和______;③主要作用:使地球的温度变化_____;为生物提供必需的_____;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息息相关。悬浮物质氧气和缓氧气(2)水圈。①概念: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_____的总称;②组成:主体是海洋,还包括河流、_____、_____、地下水等;③作用:促使地表物质迁移和_________,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水体湖泊冰川能量转换(3)生物圈。①概念: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②分布: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_______的接触地带;③作用: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_____,同时在促进太阳能_____、改变大气圈和___圈组成、改造_____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岩石圈能量转化水地表形态2.各圈层的联系:各个圈层之间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_________。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自然环境【任务小测】1.古登堡界面地震波变化特点是 (
)A.横波消失、纵波波速增大B.横波和纵波波速都增大C.横波波速减小,纵波消失D.横波消失,纵波波速减小【解析】选D。古登堡界面以下的外核可能呈熔融状态或液态,故经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的速度也明显下降。2.下列关于地壳和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B.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C.岩石圈是地壳的别称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两部分【解析】选B。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
)A.生物圈 B.水圈C.大气圈 D.岩石圈【解析】选A。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人属于生物圈,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生物圈;水圈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大气圈、岩石圈不是人类最接近的圈层。4.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D.地球的外部圈层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选B。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地球的外部圈层间关系密切,与地球的内部圈层如岩石圈,也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素养探究】探究地球的内部圈层:阅读教材第22页图1.34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探究以下问题。(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和不连续面(界面)。
提示:地震波(2)什么是地震波?提示: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3)纵波与横波有哪些区别?类型传播介质传播速度纵波固体、液体、气体较快横波__________固体较慢(4)地球内部可分为哪几个圈层?提示:地壳、地幔和地核。(5)岩石圈和地壳有何不同?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厚度有何差异?提示: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大陆地壳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厚度。【探究总结】1.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2.巧记地壳厚薄:海陆差异:大陆厚,海洋薄;地貌差异:山地厚,平原薄;海底差异:海岭厚,海沟薄;海拔差异:高处厚,低处薄。3.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探究训练】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2)上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外核交界【解析】(1)选B,(2)选B。第(1)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第(2)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古登堡界面。【补偿训练】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回答(1)、(2)题。(1)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2)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
)【解析】(1)选D,(2)选A。第(1)题,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所以依次钻探的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第(2)题,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因此图中实线代表纵波,虚线代表横波,纵波在固态、液态、气态中都能传播,但横波仅能在固态传播,因此如果地下储有石油,则横波会消失,选项中仅图A的横波在地下一定深度处消失。【素养特训】
2019年2月12日20时34分在马里亚纳群岛(北纬19.05度,东经145.95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1)(区域认知)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一圈层?提示:地幔。(2)(综合思维)地震发生时,行驶在该海域船上的船员有怎样的感觉?提示:上下颠簸。探究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素养探究】探究地球的外部圈层:阅读教材第23页图1.35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探究以下问题。(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四大圈层是什么?提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2)地球的外部圈层中,范围最广的是哪一个?提示:大气圈。(3)水圈的特点是什么?提示: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4)生物圈范围包含哪些?提示:生物圈包含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探究总结】1.地球外部圈层特点比较: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2.生物圈在地球外部圈层中的特殊性:生物圈的特殊性是与其他外部圈层相比较而言的,主要表现在:(1)生物圈有生命存在,其他的圈层是无机环境;(2)与其他圈层交错,没有明确的界线;(3)生物圈不仅包括全部生物,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探究训练】1.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与“瀑布风景”图片,回答(1)、(2)题。(1)A、B、C圈层分别为 (
)A.生物圈、岩石圈、水圈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瀑布风景”图片体现出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解析】(1)选D,(2)选B。第(1)题,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分布广泛,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和水圈的全部,再根据大气圈位于最上层,岩石圈位于最下层,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第(2)题,瀑布属于水圈,图中瀑布周围有茂密的植被和大量的岩石,同时还有清新的空气,因此图示景观体现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共4个圈层。2.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2)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而不规则 B.主要由岩石组成C.无固定空间位置 D.主要由气体组成【解析】(1)选B,(2)选A。第(1)题,据图可知,丁圈层具有蒸腾作用,为生物圈;乙圈层具有下渗作用,因此为水圈;水圈会下渗到岩石圈中,故丙为岩石圈,甲为大气圈。第(2)题,乙圈层为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素养特训】
2019年2月10日,雪后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银装素裹,美景如画,游客们踏着瑞雪,观赏正在逐渐消融的壶口瀑布。(1)(区域认知)图中涉及地球的哪些圈层?提示: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2)(综合思维)地球外部圈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提示:各圈层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圈层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课堂小结】读图,回答1、2题。课堂素养达标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 (
)A.岩浆活动的强弱程度 B.组成物质的温度变化C.内部岩石的坚硬程度 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2.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地壳厚度均匀 B.海拔越高,地壳越薄C.洋壳较厚,陆壳较薄 D.陆壳较厚,洋壳较薄【解析】1选D,2选D。第1题,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大圈层。第2题,地壳厚度不均匀,陆壳较厚,洋壳较薄,陆地上海拔越高的地方,地壳越厚。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3、4题。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4.图中瀑布的形成过程,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方案对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
- 跨学科视角下的情感教育实践研究
- 音色感知在小学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方法
- 艺术设计与宗教文化的互动商业空间的创新之路
- DB3715T 71-2025杨树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
- 二手设备转让合同模板
- 2025年杂志宣传合作协议(合同)
-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模板大全
- 二手房销售合同模板大全
- 个人信用借款担保合同范本
-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阀门和龙头项目发展计划
- 消防员证考试题库2000题中级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 【蝉妈妈】2024年抖音电商酒水行业趋势洞察报告
- 海洋垃圾处理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 无人机培训计划表
- 2025初级会计理论考试100题及解析
- 2024届高考英语词汇3500左右
- 2024年-2025年海船船员考试-船舶人员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