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楼记》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解析版)

[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

阅读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事异二者之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目:“有。人不得则

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年民之乐者,民亦

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统治者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吸异二者之为()②乐民之乐者()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以刀劈狼首B.以伤先帝之明C.以我酌油知之D.以其境过清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3.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

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5.【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

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

法。

【答案】

1.(1)或:或许,也许。乐:以……为乐。

(2)D

2.A

3.(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

4.C

5.第一问: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第二问:围绕有借鉴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①句意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或:或许,也许;

②句意为:把老百姓的快乐当作他自己的快乐的。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2)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以”,介词,因为。

A.介词,用;

B.连词,相当于“而”;

C.介词,凭;

D.介词,因为;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

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

辅助句读。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句意为:他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非

议他们的统治者的。得不到快乐就讲统治者的坏话,固然不对。“人不得”主谓结构,

应在“得”后停顿;“则非其上矣”动宾结构,应在“矣”后停顿;“不得而非其上者”

偏正结构,应在“者”后停顿;因此,断句为: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

非也。

故选Ao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微:如果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

依。

(2)重点词语:然而:这样,去队王:用如动词,称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就

是“未有之也”。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甲文“嗟夫”发语词可知,选文均为议论,没有描写。

故选C。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看法。

第一问

根据【乙】“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

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知,结合【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可知,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观点的发扬。

第二问

示例:我认为,有借鉴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

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

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

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

神和忧国忧民,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参考译文】

【甲】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

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

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

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

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

齐宣王在他的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问道:“贤能的人人也有这种快乐吗?”

孟子答道:“有的。他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非议他们的统治者的。得不到快乐

就讲统治者的坏话,固然不对;作为老百姓的统治者有快乐而不与老百姓一同享受,也

是不对的。把老百姓的快乐当作他自己的快乐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

乐;把老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以天

下万民之乐为乐,以天下万民之忧为忧,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

的事。”

[2022•陕西•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奉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与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着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引泳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月不雨,

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

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1卞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雨麦:下麦雨。②有年:丰年。③怀(bian):喜乐,欢欣。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急进亦忧,退亦忧()

(2)生天下之忧而忧()

(3)始洽官舍()

(4)引海种树()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

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予至扶风之明年D.以为休息之所

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亭以雨名,志喜也。

9.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

【答案】

6.这在……之前修建水,水流

7.B

8.(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载这件喜事。

9.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与民同乐”。

【解析】

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

(1)句意为:这(他)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是,这。

(2)句意为: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先,在……之前。

(3)句意为:开始修建官邸。治,修建。

(4)句意为: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流,水,水流。

7.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理解。

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为:助词,的。

A.助词,的。

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助词,的。

D.助词,的。

故选Bo

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词语为:

(1)微,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2)以,用;名,命名;喜,喜庆,值得欢喜。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甲】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范仲淹想表现的是

做官之人应该尽到的责任与使命;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范仲

淹的认为应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的乐之后去乐,所以他的忧乐观是先忧后乐

根据【乙】文"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

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林于野,

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可知,百姓因整整一个月不下雨而忧愁,后来终于

天降大雨,百姓和乐,苏轼在修建亭子时也不忘百姓,可见苏轼是关心百姓疾苦,处处

思虑百姓的,表现苏轼的“与民同乐”的忧乐观。

【参考译文】:

【甲】

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

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

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

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

乐去乐。”呀。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

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

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下此事,认为今年会是丰

年。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

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

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

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

【乙】

①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铺糟啜酶①皆可以醉;

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②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

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

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

乎!

③余自钱塘移守胶西②,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

③;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④,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

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为苟全⑤之

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④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⑥有隐

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⑦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

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

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

鱼,酿秫酒,渝脱粟而食之⑧,曰:“乐哉游乎!”

⑤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日“超然”,以见余之无所

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⑨

【注】:①衾甫,吃。啜,喝。糟,浊酒。酶,薄酒。②胶西,指密州,今天的诸城市。

③蔽采椽之居,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④比,连续,常常。登,丰收。⑤苟全,大致

完备。⑥庶几,表希望或推测。⑦卢敖,秦时人。遁,隐居。⑧秫,黏高粱,可以做烧

酒。渝(yue),煮。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改任密州太守,勤政厉为,

密州政局初定,于是修葺园圃北旧台一新,并作文记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淳暮冥冥,虎啸猿啼薄: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

③余自钱塘移守胶西守:

④申望马耳、常山南:

11.分别概括两文所体现的“忧乐观”并说明其由来。

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答案】

10.①迫近;②因为;③任知州;④向南。

11.甲文的忧乐观是“先忧后乐”,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来;乙

文的忧乐观是“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从“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

游于物之外也”而来。

12.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于一篇之中,借景抒情,对比手法。

【解析】

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②句意: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以,因为;

③句意: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守,任知州;

④句意:从台上向南望马耳、常山。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1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作者观点的把握,要结合相关句子来分析。

阅读甲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

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这句话点明了作者的忧乐观,即“先忧后乐”,也就是“吃

苦在前,享乐在后”;

阅读乙文,“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的意思是“以说明我之所以

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这句话点明了作者的

忧乐观,即“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

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一个知足者常乐的人。

12.此题考查比较阅读,要求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共同之处。

甲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于一篇之中。第①段叙述事情的本末,交代作记的缘由;

第②段描写洞庭湖的大观胜览;第③④段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以及游人的不同心情,借

景抒情;第⑤段抒情议论,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第③④段运用对比手

法,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乙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于一篇之中。第①段,从正面论述超然于物外的快乐;第

②段从反面论述不超然必会悲哀的道理;第③段叙述自己移守胶西,生活初安,治园修

台,游而得乐的情景;第④段描写登台远望的景象,借景抒情,抒发了对“超然台”的

喜爱之情;第⑤段交待了其弟苏辙(子由)为此台命名并作赋的事,画龙点睛。第①②

段运用对比手法一正一反,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只有超然于物外,才能无往而不乐;

如果超然于物内,则必悲哀的道理。

【参考译文】:

【甲】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

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

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

【乙】

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

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

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

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在胸中

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

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躲避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因此,

心中充满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忧愁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

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

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

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

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

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

以便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

一新。

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

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

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

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

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

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

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

一边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

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

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2021•西藏•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用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乖乖,连月不于,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年,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苏州人,平生好施与①,择其亲而贫、疏②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

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月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③皆有赡。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

【注】①施与:帮助。②疏:疏远。③嫁娶凶葬:婚嫁丧葬。

1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以养济/群族之人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2)连月不开

(3)沙鸥翔集(4)目有食

15.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16.请从[甲][乙]两文简要概括范仲淹的人生态度。

【答案】

13.A

14.(1)属:同“嘱”,嘱托

(2)开:天气放晴

(3)集:停息,停歇

(4)日:每天,天天

15.(1)这是岳阳楼壮丽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2)(范文正公或者范仲淹)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穷、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帮

助他们。

16.忧国忧民;乐观旷达(豁达);乐善好施(济世情怀;乐于助人)。

【解析】

13.考查对句子节奏划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的句意是: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词歌赋刻在它上面。

“刻唐贤今人诗赋”是动宾短语结构,“诗赋”不能断开,所以此处节奏划分有误。正

确句读是“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故选Ao

1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

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句意是: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属:同“嘱”,

嘱托。

(2)“连月不开”的句意是: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开:放晴。

(3)“沙鸥翔集”的句意是: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停歇。

(4)“日有食”的句意是:每天有饭吃。日:每天。

1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

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重点词:

(1)大观:雄伟景色。备:详尽;

(2)择:选择。亲而贫:亲近却贫穷。疏:疏远。咸:全,者

16.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甲]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所产

生的不同感情,并与“古仁人”进行对比,从而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范仲淹豁达的心

胸和忧国忧民情怀。从[乙]文“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

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可以看出范仲淹生平乐善好施,周济和帮助他人的品质。据此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

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

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

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

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

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

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

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

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

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

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

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

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

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

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

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

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范文正公,是赛州人氏。一生乐于周济别人,挑选那亲近族人而家里贫困、

关系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予救助。当他富贵显达的时候,购买了靠近外城而常年丰收

的良田一千亩,名为“义田”,用来赡养救济同族的人。使他们每天有饭吃,每年有衣

穿,遇到嫁女儿、娶媳妇、结婚、丧葬,都有补助。

[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螃(fu)娠(ban)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

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②不散,卒蹑仆③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

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⑤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跋

也,黜⑥弃之,迁徒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⑦。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

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

哀夫!

(节选自柳宗元《蟆蜥传》)

[注]①困剧:非常困倦疲累。②因:于是。③蹶仆:倒下。①嗜取者:贪得无厌的人。

⑤货:货物,这里引申为钱财。⑥黜:官员罢免。⑦艾:止,绝。

1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去其负本国还乡(《岳阳楼记》)

B.又好上高上书谏寡人者(《曹刿论战》)

C.今世之嗜取者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亦是哀夫是肤皴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螟蜥者,善负小虫也。

(2)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1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20.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甲】文弘扬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乙】文讽刺的是一种

什么行为?

【答案】

17.C

18.(1)螟蜥是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2)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这这会

成为他自己的累赘,还只怕财富积累得不够。

19.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死亡不知戒

20.【甲】:心怀天下;【乙】: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聚敛资财,意思对即可)

【解析】

1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去:去掉/离开;

B.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呈上;

C.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D.足:太/脚;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

“增、册人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者,也”:判断句,可意为“……是……”;善:喜爱。

(2)以:用来;厚:填满;唯恐:只怕;积:积累。

19.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

为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

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句意为: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

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

“滋甚”为程度状语,修饰“贪取”,此处为第一处停顿;

“以近于危坠”是对“贪取”程度的进一步阐释,此处为第二处停顿;

因此,该句断句为: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20.本题考查文章概括。

根据【甲】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可知,作者认为“古仁人”应心中有君王和百姓,在天下人愁之先就忧,

在天下人乐之后乐,用四字词语概括即:心怀天下。

根据【乙】文“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日

思高其位,大其禄”等内容可知,作者借螟蜥这一小虫讽刺生活中那些贪得无厌,为满

足自己私欲不择手段的人和行为。

【参考译文】:

【甲】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

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

朝庭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

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

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

一道呢?

【乙】蟆蜥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

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

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靖蜥如

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

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

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

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

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

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的

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螟蜥一样,也太可悲了!

[2022•安徽淮南•一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

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②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③,悠然有

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

霞,演漾④不定。

(节选自王士祺《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指宋代书法家、画家米芾(何)、米友仁父子。②太虚:指天空。

③梵声:诵经声。松杪(m/。):松树梢。④演漾:荡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沙鸥翔集

②坦酒临风

③无星微云点缀

④者成明霞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3)【甲】【乙】两文均描写了之景,均表达出作者之情。

⑷比较【甲】【乙】两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案】

⑴①停歇;②端着,持;③再也没有;④都。

(2)①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

②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⑶明丽壮阔喜悦

(4)【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登楼之情,为后文抒发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做

铺垫;【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

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并借助整

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歇。

②句意:端着酒杯,吹着微风。把:端着,持。

③句意:再也没有一点白云点缀。无复:再也没有。

④句意:都成一片明亮的红霞。悉:都。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词:

①一,全;碧,碧绿。

②始,开始;微露,稍微露出;倏然,忽然。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对比阅读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由甲文中“春和景明,波

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

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和乙文中“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

日,烟水苍茫中……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可以看出,两

篇文章所写之景都是壮阔、明丽之景;从甲文中“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和乙文中“悠然有遗世之想”等可以看出两文都是借景抒情,借美好景

色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甲文作者先写“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明丽壮阔之景,进而表达“心

旷神怡,宠辱偕忘”的登楼之情,然后引出后文的感慨,并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乙文写自己来到焦山游历的四件大快人心的事,并对“观

返照吸江亭”“晚望月孝然祠外”“听晚梵声出松杪”“晓起观海门日出”这四件事进

行细致描写,重点突出来焦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参考译文】:

【甲】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

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与洲

上的芷草、兰花,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

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

(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

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真是快乐极了。

【乙】来焦山游览有四件感到畅快的事:在吸江亭看返照,青山落日,映照在烟水

苍茫之中,居然像米家父子画的笔意;晚上在孝然祠外望月,天空一碧,长江万里,再

也没有微云点缀;听寺院的晚钟声从松树梢传出,悠悠然产生超然世外的想法;清晨起

床看海门日出,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照射着江水,江水都成一片明亮的红霞,荡漾不定。

[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材料一: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

充。而好施予,泛爱乐善。

材料二:

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日:“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②也。”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释]①夷简:人名。②憾:怨恨。

2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不以物喜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③仲淹顿首谢曰④臣乡论盖国家事

2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24.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

2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人生信条,请联系乙文两则材料,

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

【答案】

22.因为在……之前道歉同“向”向前、从前。

23.(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吕夷简第二次入朝担任宰相,皇帝告诫范仲淹让他消除先前的怨恨。

24.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25.(1)范仲淹心系百姓,喜好施舍给予,广施爱心,乐于行善,自己及家人却过着

“非宾客不重肉”,“衣食仅能自充”的俭朴生活;(2)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计个人

私怨。这些都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体现。

【解析】

2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不因为外物好坏而或喜或悲。以,因为。

②句意为: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先,在……之前。

③句意为:范仲淹磕头道歉说。谢,道歉。

④句意为:臣先前争论的是国家的事情。乡,同''向"向前、从前。

2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

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

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

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句意:因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

“以母在时方贫”是原因,“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是结果,两者之间断开;而“其

后虽贵”与“非宾客不重肉”又构成转折,二者之间断开。

据此可断句为: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24.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

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

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

①微:如果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②再:第二次;谕:告诫;释:消除;憾:怨恨。

25.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要通读材料,理解意思,根据题意分析概

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

后才乐”,也就是说,他始终以国事为重,以他人为重;

材料一中“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表明他生活简朴;“而好施予,

泛爱乐善”,表现了范仲淹心系百姓,喜好施舍给予,广施爱心,乐于行善;

材料二中范仲淹所说“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表明他不计较个人恩怨,凡

事都以国家为重;

以上都体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信条。

【参考译文】

【甲】: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

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

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

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

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

一道呢?

【乙】材料一参考译文:

范仲淹内心刚毅外表谦和,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正贫困,后来虽然显贵,

不是招待宾客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自给。然而喜好施舍给予,

广施爱心,乐于行善。

材料二参考译文:

吕夷简第二次入朝担任宰相,皇帝告诫范仲淹让他消除先前的怨恨。范仲淹磕头道

歉说:“臣先前争论的是国家的事情,我对于吕夷简没有怨恨。”

[202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岳阳楼记》选段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醉翁亭记》选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春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词释义有误的一项()

A.简远山,吞长江(连接)B.迁客镰入,多会于此(泛指文人)

C.野芳发而幽香(花)D.佳木布而繁阴(秀丽)

2.翻译句子。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乙文作

者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观夫”和“若夫”的“夫”都读“珏”o

C.“览物之情”与“四时之景”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相同。

D.两段选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4.甲乙两段选文都对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甲文的景象呈现出和的特

点,乙文则写出了四季分明的景色,其中“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描写的是

季和季的景象。

【答案】

1.D

2.(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2)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

3.D

4.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秋冬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词语。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

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

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A.衔远山,吞长江: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衔:连接;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骚人:诗人,泛指文

人;

C.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

D.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秀:茂盛,繁茂;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

语序调整。此:这;贝就;大观;雄伟景象;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助

词,的;夫: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开:消

散,散开;归:聚拢;暝:昏暗。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言词语读音、虚词的用法、句子的作用。解答此题要综合分析。

D选项“两段选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表述有误,其中甲文选段中“迁

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结构上是对上文洞庭湖之景的总结,同时引起

下文,下文即用两段具体描述了在阴冷和晴朗的画面下“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

但“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结构上没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乙文选段作者先用排偶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