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

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

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

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

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

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

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

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

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

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

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

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

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

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

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

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

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

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摘编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

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

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这里说“只能”“才是”,

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

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

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

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

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

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

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

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

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

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

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

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

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毛主席说:

“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

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

候。”马克思主义原是工人运动中的一个派别,开始并不出名,反动派围攻它,资产阶级

学者反对它,其他的社会主义流派攻击它,但是,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

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检验路线之正确与否,情形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制订自己的路线时,当然要

从现实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情况出发,依据革命理论的指导并且加以论证。但是,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个革命政党的路线是否正确,同样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20世纪

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俄国工人运动中,都发生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与第二国际修

正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那时第二国际的头面人物是考茨基,列宁主义者是少数,斗争持

续了很长一个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证明列宁主义是真理,宣告

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破产。

(摘编自《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

1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正确思想固然是从头脑中来的,但最初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的思想取决于

人们的社会存在。

B.思想是客观外界现象反映在人的头脑中而形成感性认识,又因感性认识积累产生飞跃而

形成的理性认识。

C.思想的正确取决于社会实践的成功,只要成功就表明思想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从而

证明思想的正确。

D.思想是不是真理,必须靠且也只能靠实践检验,真理可以在思想领域内产生,但不能在

其中确定为真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改造社会、改造世界,最终需要靠群众的力量,而群众力量的发挥,关键在掌握先进阶

级的正确思想。

B.人们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思想到真理,两次飞跃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无论成败都有

益于真理的检验。

C.如果没有社会实践,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就联系不起来,而脱离客观世界的检验,主观

的思想就不正确。

D.人类的真理是经无数次成功和失败,在长期的社会斗争中才能产生的,在实验室里是不

可能产生真理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面最适合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一项是()

A.淮南王刘安炼丹时使用黄豆汁来培育丹苗,偶然将石膏点入豆浆之中,形成了白白嫩嫩

的豆腐。

B.淮海战役中出动民工543万人,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

出来的。

C.石钟山得名由来,前人通过考察形成因声或因形两种看法,今人综合前人文献,认为声

形兼具。

D.夏衍用《包身工》再现上海纱厂包身工晨起和做工时的悲惨状况,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

酷剥削。

4.根据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既如

此,那么守株待兔者接连几天捡到第二只、第三只甚至第四只撞树桩而死的兔子,就可以

证明兔子会撞死在树桩前是一种正确的思想。请结合文本材料和逻辑知识反驳这种看法。

5.请就下面鲁迅的这个说法,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你对“实践者•实践•真理”这一话题的

认识。

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

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鲁迅《今春的两种感想》)

(答案』1.C2.A3.B

4.①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的元素周期表,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科学预测;

②守株待兔者所依据的只是一次偶然现象而形成的感性认识,不足以产生理性认识的飞跃;

③即使四次捡到兔子,感性认识的材料也非丰富而长期的积累,更不能产生正确的思想;④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与守株待兔本身本不相类,不存在类推的前提,这样的推理不合逻辑。

5.①正确的思想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的;②社会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都有益于真

理的发现;③敢于实践、发现真理的人是勇士,值得敬佩;④真理的发现,并不容易,为发

现真理而作出牺牲的失败者,值得感谢。

K解析》

【1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只要成功就表明思想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从而证明思想的正确”错,成功不能完

全证明思想正确,失败也未必就表明思想错误,“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

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

故选Co

【2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两次飞跃都离不开社会实践”错,“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

跃”,可见第一次飞跃靠的是感性认识材料的积累,不一定需要社会实践,也可以来自理

论思想。

C.“脱离客观世界的检验,主观的思想就不正确”说法绝对,没有客观世界的检验,思想

也可能正确,只是未经检验,就不能确定为真理。

D.“在实验室里是不可能产生真理的”错,科学实验也是实践,也可以检验真理,从而产

生真理。

故选A„

【3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淮海战役胜利有几百万民工的参与的作用,证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更符合“千百万

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这一说法。

A.“偶然”发现,不算检验真理的实践;

C.前人的考察属于实践,但所得出的并非真理,而今人综合前人文献,不算实践;

D.写文章再现,不是社会实践,实践应是写文章前的社会调查。

故选Bo

【4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

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

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和材料二“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

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

素周期表的预测”,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的元素周期表,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科学预测;

②根据“守株待兔者接连几天捡到第二只、第三只甚至第四只撞树桩而死的兔子”,守株

待兔者偶然捡到兔子,所依据的只是一次偶然现象而形成的感性认识,不足以产生理性认

识的飞跃;

③材料二说“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守株待兔者捡到兔子属

于感性认识,即使四次捡到兔子,感性认识的材料也非丰富而长期的积累,更不能产生正

确的思想;

④可见,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与守株待兔本身本不相类,不存在类推的前提,这样的推理

不合逻辑。

【5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材料一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

佩服的”,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可见正确的思想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的;

②材料一说“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

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

的”可见,社会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都有益于真理的发现;

③“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体现了敢于实践、发现真

理的人是勇士,值得敬佩;

④“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真理的发现,并不容易,有成功,也有失败,为发现真理而作出牺牲的失败者,值得感

谢。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块猪肝(节选)

老舍

林磊从下江与两千多难民挤在一条船上,来到武昌,他很难承认自己是个难民,他有

知识,有志愿,有前途,绝对不能与那些只会吃饭与逃生的老百姓为伍。可是,知识,志

愿,与前途,全哪里去了?他逃,他挤,他脏,他饿,他没任何能力与办法,和他们没有

丝毫的分别。

林磊的志愿依然很大,主张依然很坚决,①只是没有机会,一点没有机会!他幻想着

自己已作了那群青年的领袖,引导着他们漂漂亮亮的,精精神神的发表着谈话,琢磨着字

眼,每一个字都含着强烈的斗争力量,用一篇文字可以打倒多少政敌,扫荡若干不正确的

观念。

他立在抱冰堂前或蛇山的背上,恍惚的想到他的英姿是值得刻个全身铜像,立在山

上,永垂不朽一一革命的烈士。可是,每逢一回到小旅馆中,他的热气便沉落下去,所有

的理论,主张,与立场,都不能使那间黑洞光明一点点。

街上一切的人与事,根本与他无关。正这样丧胆游魂的走着,远远的他看见个熟识的

背影,头发齐齐的护着领子,脖儿长而挺脱,顶好看的细腰……可是他的脚不能轻快的往

前挪。背影的旁边还有另个背影。为什么和个伤兵靠着肩?他在大学毕业,她刚念完二年

级的功课……看着那俩背影,他想起过去的甜美境界。两年的同学,多少次的接触,数不

过来的小小的亲密,一一积成了一段永难消灭的心史。

她一一莫非也是个女兵?他加快了脚步,已经快追上她,她和那个伤兵进了一座破

庙。破庙的门垛上挂着个木牌一一XXXX伤兵医院。

林磊一夜没能睡好。她舍去小姐的生活,去从军,去当看护,有什么意义呢?多少万

职业的士卒,都被打败;多添一半个女兵,女护士,有什么好处呢?女子真是头脑简单的

动物!

②一清早,他便立在破庙前,不敢进去。

他的右肩忽然沉了一下,那个长而俊秀的脸离他只有半尺来远,她的眼中有股坚定成

熟的神气,把笑脸的全部支撑得活泼大方,很实在,而又空灵,仿佛为一些什么而欣喜。

“磊,你怎么来的?”

磊答不出一个字。她的脸比往日粗糙了一些,头发有许久没有电烫,神情与往日大不

相同;他得想一想才能肯定的承认她确是旧日的光妫。这么想一想的里面,却藏着些疏远

与苦痛。

“磊,你怎么了?怎么直发呆?”光妫赶上了他的步伐。

“家里怎样?”她看了他的脸一下。

磊把手往更深处插了插。

光妫把头低下去:“我的家全完了!父母逃是逃出来了,至今没有信!”

“可是你挺快活?”磊的唇颤动着,把手拔出来一只,擦了擦鼻子。

“我很快乐!”她皱了下眉:“当逃难的时候,父母失散,人财两空,我只感到穷困

微弱,象风暴里的一个落叶。后来,遇到一群受伤的将士与兵丁,他们有的断了臂,有的

痛了腿,有的血流不住,有的疼痛难忍。可是他们仍想活着,还想病好再上沙场。他们简

单,真是简单,只有一条命,只有一个心眼:把命丧在战场!我呢,什么也没有了,可还

有这条命。这条命,我就想,须放在一个心眼里;我得作些什么。我就随着他们来到此

处;作了他们的姐妹。”

“他们为谁打?他们不知道。”磊给满腹的牢骚打开了闸:“他们受伤,他们死;为

什么?不知道;你去救护他们,立在什么立场上,有什么全盘的计划?呕,把一两个伤兵

的臂裹好就能转败为胜?”

光妫笑了。“我没有任何立场与计划,我只求卖我个人的力量,救一个战士便多保存

一分战斗力。父母可以死,家产可以丢掉,立场主张可以抛开,我要做马上能作该作的

事。我只剩了一个理想,就是人人出力,国必不亡。”“完全与青年会,红十字会的愚人

一样,”磊的笑声很高,很冷:“妇人之仁!”

“是的,我将永不撒手这个妇人之仁。”她没有笑,也没有一点气,“我相信我自己

现在不空虚,因为我是与伤兵们的血肉相亲,我看见了要国不要命的事实,所以我的血肉

也须投在战潮中。我的肉并不比他们的高贵。可是,他们对我都很敬重;我袋中有一角钱

也为他们花了,他们买一分钱的花生也给我几个。在这儿,我明白了什么叫作真纯,什么

叫作热烈。”

她忽然立住了,“哟!走过了。”“走过了什么?”

“肉铺!我出来给刘排长买二毛钱的猪肝。”她扭头往回走,走了两步,又转回来。

“他的血流得太多了,医院里又没有优待的饭食;所以我得给他买点猪肝。你有钱没有?

这是我最后的两毛钱了!”

林磊掏出一块钱的票子来。③她接过去,笑着,跳着,钻进一家小肉铺去。天上的薄

云裂开一条长缝,射出点阳光来。他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瘦长的在地上卧着。

她由小肉铺轻巧的跳出来,手中托着块紫红的肝。

他急忙的走开。④阳光又被云遮住。眼前时时的现出一块紫红的猪肝一一猪肝的一边

有些人,有些事;猪肝的另一边什么也没有;仿佛是一活一死的两个小世界似的。

(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磊虽然和难民一样,在逃在挤,又脏又饿,但他却鄙视只会吃饭与逃生的难民,因为

他自视甚高,是个志愿与前途宏大的知识分子。

B.林磊幻想着自己是青年领袖,是革命烈士,这表明他并不缺报国的“热气”与才华,只

是在逃难的现实里没有机会,以致意气消沉。

C.林磊看到“熟悉的背影”,不敢进伤兵医院去相认,而光妫看到林磊,便主动上前拍肩

示好,两人不同的表现反映战争带给人的变化。

D.光妫“把头低下去”“皱了下眉”等细节写出她为父母的担忧,而“笑了”“没有笑,

也没有一点气”等细节传递的是她思想的成熟。

7.下列对画线句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将叙述视角切换为林磊本人,以林磊的感叹来抒写机会不与书生的现实,更能把林

磊“怀才不遇”的郁闷与不满鲜活地表现出来。

B.②处写林磊“立”“不敢进去”与前文写他宏大的“幻想”与“恍惚”形成鲜明比对,

指点江山扬名立万的派头被此时的孱弱消解了。

C.③处的“笑着”“跳着”“钻进”等动作刻画,表面写光妫可以给刘排长买猪肝的兴

奋,其实写出她觉悟了生命价值的“真纯”和“热烈”。

D.④处的环境描写带着象征意味,光妫的话语如同阳光照亮了林磊心头的阴霾,但林磊最

终还是不为所动,认为光妫的观念不过是“妇人之仁”。

8.将题目“一块猪肝”换成“曾经的一对恋人”,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作答。

9.有人认为,老舍的《一块猪肝》是一篇没有“故事”的政治小说,为时代政治宣传服

务,人物形象也具有“政治符号”的类型化特征,小说价值不大。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请

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K答案U6.B7.D

8.①提供了主题理解切入口:“一块猪肝”是光妫为给刘排长补身子所买的,物轻情重,承

载了抗战者之间血肉相亲的情谊,也表达了尽一切力量救亡图存的主题;“曾经的一对恋人”

只是对林磊与光妫关系的交代,这不是小说主题方向。②“一块猪肝”有反衬林磊的作用:

“一块猪肝”尚且有抗战之用,而林磊这样的知识分子对抗战不仅无用,甚至起反作用,连

一块猪肝也不如,表达了作者无情的讽刺与批判;“曾经的一对恋人”虽然也包含对比,但

讽刺批判效果没那么鲜明。

9.示例一:认同这种看法。①小说写昔日恋人的偶然相逢与观念的相左,情节简单,确实“没

有故事”。②人物形象类型化特征明显,林磊是抗战时期脱离实际、总想干大事却连小事也

做不了的知识分子形象,光妫是完成身份蜕变的积极为抗战出力的战士,还有一心赴国难的

士兵群像,都是扁平的类型化人物。③小说对当时的抗战有一定的宣传价值,讽刺和批判林

磊那样自私怯懦的知识分子,歌颂务实抗战的普通民众,呼吁人人救亡图存,为抗战出力,

但其艺术价值确实有限,故事单薄,人物简单,艺术张力不够。

示例二:不认同这种看法。①小说并非“没有故事”,通过写昔日恋人的一次相逢,把众多

难民的艰辛,光妫家人的失联,受伤的将士等,以及恋人昔日大学里的甜美情景,都串连起

来,使这次相逢有了更丰富的情节和背景,展示出抗战时代的风貌。②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类

型化扁平化特征,但从群像看,表现的却是抗战时代的“众生相”:艰难逃生的难民,像林

磊那样脱离实际、总想干大事却连小事也做不了自私的知识分子形象,像光妫那样完成身份

蜕变的积极为抗战出力的战士,以及一心赴国难的士兵,群像丰富而生动。③小说艺术价值

可能有限,但抗战主题的宣传价值突出:在特定的抗战时代,讽刺和批判抗战时期林磊那样

的知识分子,歌颂务实抗战的普通民众,呼吁人人救亡图存,为抗战出力,这是文艺吹响时

代的号角,为抗战出力。

K解析》

【6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只是在逃难的现实里没有机会”错误,从后文看,不是没有报国的机会,是他看不起

做实际的小事。林磊想的是干大事的机会。

故选B。

【7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D.“光妫的话语如同阳光照亮了林磊心头的阴霾”错误,从语境看,林磊并未被光妫的话

语打动,“他急忙的走开”一句,以及最后一句都可以看出他与光妫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阳光又被云遮住”暗示抗战中像林磊的脱离现实的知识分子不是少数。

故选D。

【8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①提供了主题理解切入口:结合“他的血流得太多了,医院里又没有优待的饭食;所以我

得给他买点猪肝”可知,“一块猪肝”是光妫为给刘排长补身子所买的,物轻情重,承载

了抗战者之间血肉相亲的情谊,也表达了尽一切力量救亡图存的主题;“曾经的一对恋

人”只是对林磊与光妫关系的交代,不符合小说主题的方向。

②“一块猪肝”有反衬林磊的作用:结合“他立在抱冰堂前或蛇山的背上,恍惚的想到他

的英姿是值得刻个全身铜像,立在山上,永垂不朽一一革命的烈士。可是,每逢一回到小

旅馆中,他的热气便沉落下去,所有的理论,主张,与立场,都不能使那间黑洞光明一点

点”可知,林磊这样的知识分子脱离现实,意气消沉,对抗战不仅无用,甚至起反作用,

“一块猪肝”虽然小,但能够救治伤病员,有抗战之用,林磊连一块猪肝也不如,表达了

作者无情的讽刺与批判。”曾经的一对恋人”也包含对比,是林磊与昔日恋人的对比,他

们走在不同的路上,有着不同的思想和追求,但讽刺批判效果没有“一块猪肝”那么鲜

明。

【9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示例一:认同这种看法。

①小说的主要故事集中在写林磊与昔日恋人光妫的偶然相逢,写他们观念的相左,思想态

度的不同,情节比较简单,确实“没有故事”。

②人物形象类型化特征明显,林磊他自视甚高,思想脱离实际,幻想着自己是青年领袖,

是革命烈士,代表了抗战时期脱离实际、总想干大事却连小事也做不了的知识分子形象;

光妫舍去小姐的生活,去从军,去当看护,与伤病员生活战斗在一起,是完成身份蜕变的

积极为抗战出力的战士,还有一心赴国难的士兵群像,这些人物形象单一,缺少变化,具

有脸谱化特征,都是扁平的类型化人物。

③结合“我没有任何立场与计划,我只求卖我个人的力量,救一个战士便多保存一分战斗

力。父母可以死,家产可以丢掉,立场主张可以抛开,我要做马上能作该作的事。我只剩

了一个理想,就是人人出力,国必不亡”可知小说对当时的抗战有一定的宣传价值,讽刺

和批判林磊那样自私怯懦的知识分子,歌颂务实抗战的普通民众,呼吁人人救亡图存,为

抗战出力,但其艺术价值确实有限,故事单薄,人物简单,艺术张力不够。

示例二:不认同这种看法。

①小说并非“没有故事”,“林磊从下江与两千多难民挤在一条船上”“我的家全完了!

父母逃是逃出来了,至今没有信!”“他想起过去的甜美境界”通过写昔日恋人的一次相

逢,把众多难民的艰辛,光妫家人的失联,受伤的将士等,以及恋人昔日大学里的甜美情

景,都串连起来,使这次相逢有了更丰富的情节和背景,展示出抗战时代的风貌。

②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类型化扁平化特征,但从群像看,表现的却是抗战时代的“众生

相”,群像丰富而生动,如艰难逃生的难民,像林磊那样脱离实际、总想干大事却连小事

也做不了自私的知识分子形象,像光妫那样完成身份蜕变的积极为抗战出力的战士,以及

一心赴国难的士兵。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典型化的形象,依然具有典型形象的意义。

③结合“我没有任何立场与计划,我只求卖我个人的力量,救一个战士便多保存一分战斗

力。父母可以死,家产可以丢掉,立场主张可以抛开,我要做马上能作该作的事。我只剩

了一个理想,就是人人出力,国必不亡”可知,小说艺术价值可能有限,但抗战主题的宣

传价值突出,这是用文艺吹响时代的号角,为抗战出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不患无才,患无志,有志而以真心勤力行之,便是才也。人最难得本体忠信,可以

依仗,则大有大用,小有小用,特不可不自知,不量才力,辄耻小职,厌卑事耳。仆尝谓

《水浒传》朱富只是办厨,亦与大豪杰同在天罡地煞之数。天罡地煞中人,只是办厨,亦

不耻不怨,盖能自量才力,故办厨不耻,能与大豪杰同心同德,故足与天罡地煞之数也。

王文成公《拔本塞源论》,不过发挥得此意而已。

(节选自清代魏禧《答门人林方之》)

材料二: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

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用

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

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

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嗥嗥,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

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

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期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

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故稷勤其稼

而不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夷之通礼,即

己之通礼也。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

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持、足行,以色一身之用。

(节选自明代王阳明《拔本塞源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

故稷A勤B其稼C而不耻D其不知教E视契之F善G教H即己之善I教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合乎,与《大学之道》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与"意思不同。

B.就,成就,与李密《陈情表》中“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的“就”意思不同。

C.效,献出,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信者效其忠”中的“效”意思相同。

D.济,(对事情)有益,与《孟子》中“达则兼济天下”的“济”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富虽然只是个办厨之人,但他能自量才力,又有忠信可以依仗,能与大豪杰同心同

德,一同列在天罡地煞之数中,所以他可以不耻不怨。

B.一个人重要的事是立志,一所学校重要的事是成德,每个人才能有差异,学校在成就其

成人应具备的德性基础上,使其才能精益求精即可。

C.任用者和效用者都同心一德,无论才质高下,都各勤其业,各效其能,经营衣食的,制

作器具的,都不以自己不擅长对方的为耻而相生相养。

D.如果一个人有成全万物、视万物为一体的仁德,他就会精神贯通而无人己、物我之分,

就像人的各种器官各司其职,整个身体才能发挥作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特不可不自知,不量才力,辄耻小职,厌卑事耳。

(2)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

14.魏禧与王阳明二人共同的价值观有哪些?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K答案U10.DEH11.D12.A

13.(1)只是不可以不了解自己,不估量自己的才华智力,就以担任低微的职位为耻,厌烦

做低等的职事。

(2)他们汇集主意齐心协力,来寻求实现自己上侍奉父母、下抚育妻儿的心愿,唯恐遇事

时或有懈怠而加重自己的负担。

14.①志德重于才力;②各尽本分,不耻不怨;③相互成全,方能成就。

k解析H

【10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后稷努力耕作,虽然不懂得教化百姓,却不以为耻,他看到契善于教化百姓,就会

觉得自己也善于教化。

“其不知教”主谓宾结构完整,前后DE处断开;

“视契之善教”是动宾结构,其后H处断开。

故选DEH。

【11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意思是同“举”,推举,选举。句意:所以足

以合乎天罡地煞之数中。/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

氛)。

B.正确。“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的“就”意思是担任。句意:那么学校在成就德性的

过程中。/臣上表明示使您明白我的想法,推辞这份职务不去任职。

C.正确。句意:各自主动为天下百姓发挥他们的才能。/诚信的就会献出他们的忠心。

D.错误。“达则兼济天下”的“济”意思是帮助,拯救。句意:这样有益于整个身体才能

发挥作用。/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帮助天下百姓。

故选D。

【12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一同列在天罡地煞之数中,所以他可以不耻不怨”错误,是“亦不耻不怨……故足与

天罡地煞之数也”,即“不耻不怨”并非因其“同列在天罡地煞之数中”。

故选Ao

【13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特”,只是;“不自知”,宾语前置,应为“不知自”;“耻”,以……为耻。

(2)“遂”,实现;“仰事俯育”,上侍奉父母、下抚育妻儿;“重”,加重。

【14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人不患无才,患无志”“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

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可知,志德

重于才力;

②由原文”则大有大用,小有小用,特不可不自知,不量才力,辄耻小职,厌卑事

耳”“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

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

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可知,各尽本分,不耻不怨;

③由原文“能与大豪杰同心同德,故足与天罡地煞之数也”“天下之人熙熙嗥嗥,皆相视

如一家之亲……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

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可知,相互成全,方能成就。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人不要担心没有才能,要担心的是没有志向,有志向而凭着真心勤力践行志向,这就

是才能。人最难得到的是自身忠实诚信,若这可以倚靠,那么大的才能就有大的运用,小

的才能就有小的运用,只是不可以不了解自己,不估量自己的才华智力,就以担任低微的

职位为耻,厌烦做低等的职事。我曾经认为《水浒传》朱富只是做办厨的职事,也与大豪

杰们同在天罡地煞之数中。处于天罡地煞中的人,虽只是办厨的,也不以为耻,不以为

怨,大概是他能自己估量才力,所以做办厨的职事也不必感到羞耻,能够与大豪杰同心同

德,所以足以合乎天罡地煞之数中。王文成公《拔本塞源论》,不过是发挥这个意思罢了。

材料二:

学校之中,只把成就德性作为职事。而才能的差异,或者有擅长礼乐的,擅长政治教

化的,擅长水土种植的,那么学校在成就德性的过程中,也就趁机让他们才能得到增益和

提高。等到德性完满就委以任务,那么就让他终身都在这个职位上,不做替换。任用他的

人只想着和被任命的人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安定百姓的生活,只考虑他的才能是否适合这

一职务,不以地位高低评价人,不以工作轻松与否定善恶;而被任命的人也只想着与任命

他的人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百姓生活的安定,如果自己的才能适合这一职业,即便是终

生劳累,也不会觉得辛苦,即使从事低微的工作,也不会觉得卑贱。当时,世人和睦相

处、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彼此就像家人一样亲近。因此才能素质低的人会满足于农夫、工

匠、商人等身份,各自致力于自己的职业,互帮互助地生活,不会奢望更高的地位,不会

羡慕更好的境遇。像皋陶、夔、后稷、契那样优秀的人,各自主动为天下百姓发挥他们的

才能,都像在做自己家的事情一样,有人缝衣做饭、调配物资,有人制作器具,他们汇集

主意齐心协力,来寻求实现自己上侍奉父母、下抚育妻儿的心愿,唯恐遇事时或有懈怠而

加重自己的负担。所以后稷努力耕作,虽然不懂得教化百姓,却不以为耻,他看到契善于

教化百姓,就会觉得自己也善于教化;夔掌管音乐,却不以不懂礼法为耻,他看到伯夷精

通礼法,就会觉得自己也精通礼法。心学是纯粹易懂的,如果一个人完全成就了万物一体

之仁,他就会精神贯通、志气流通,也就不存在彼此、物我之分。拿人的身体做比喻,眼

睛看、耳朵听、手持物、脚走路,这样有益于整个身体才能发挥作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兀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乡思

宋•李靓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己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诗以剑喻峰,“割”字呼应上句“剑芒”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

B.柳诗“处处”一词写出海畔尖山之多,也饱含谪居的愁苦与望乡的悲哀。

C.李诗从天涯落日写起,到碧山暮云作结,视野由远而近,色彩由明而暗。

D.李诗“极”“己”“还”三个虚字运用巧妙,都是诗抒情层次推进的标志。

16.两首诗都以望远抒发思乡之情,但思乡之情的具体表现却又各有差异,请简要分析作

答。

(答案X15.D

16.①柳诗表达的是渴望宽解思乡之苦的热切:从空间横向(或左右)展开,以奇特的想象

和夸张,期望身化千亿,散上诸峰以望故乡,一身望故乡不足以宽慰内心的思乡之苦,故渴

望化身千亿,表达的是宽解思乡之情的热切与激越;②李诗表达的是渴望宽解而不得的无奈:

从空间纵向(或远近)展开,以层层深入之法,极力渲染故乡之远,故乡被碧山阻隔,碧山

被暮云阻隔,望而不得,思乡之情不得宽解的无奈和痛苦。

K解析X

【15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都是诗抒情层次推进的标志”错,“极”是补充强化。“望”是极目之望,并没有在

层次上体现新的效果。

故选D。

【16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柳诗表达渴望宽解思乡之苦的热切:”若为化作身千亿”,他再突发奇想,想象非常奇

妙,希望得到一个分身法,将一身化作万万千千身,每个峰头站上一个,传达了诗人的眷

念故乡亲友的真挚感情。这是从空间横向(或左右)展开,强烈抒发思乡愁苦。

②李诗表达渴望宽解而不得的无奈:“己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故乡不可

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己,何况眼下

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

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障碍重重,恨重重,从空间纵向(或远近)展开,把思乡之

愁层层推进,碧山起到衬托并加重愁绪的作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归有光《项脊轩志》中记载,他祖母曾“",并对他说“他日汝当

用之”,归有光“”以至于“长号不自禁”。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两句,生动刻画了

那些尤其不会种树者最严重的错误行为。

(3)“举杯”是古人生活之常态,这种情景也常用在古诗词中表达各种情感,比如

“““”等。

K答案』(1)持一象笏至瞻顾遗迹(2)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

密(3)举杯断绝歌《路难》举杯邀明月(举杯消愁愁更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甲)戏班排演开始了。演员们都集合起

来,到那古寺庙里去。吹一拉’.弹,…奏,.翻,…打,…盒,.唱,提袍甩袖,吹胡瞪眼,古寺庙

成了古今真乐府,(乙)天地大梨园。导演是老一辈演员,享有绝对权威,演员是一家几

口,夫妻同台,父子同台,公公儿媳也同台。按秦川的风俗:父和子不能不有其序,爷和

孙却可以无道,弟与哥嫂可以嬉闹无常,兄与弟媳则无正事不能多言。(丙)但是,一到台

上,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兄可以拜弟媳为帅为将,子可以将老父绳绑索捆。寺庙里有窗无

扇,屋梁上蛛丝结网,夏天蚊虫飞来,成团成团在头上旋转,薰蚊草就墙角燃起,一声唱

腔一声咳嗽。冬天里四面透风,柳木疙瘩火当中架起,一出场一脸正经,一下场凑近火

堆,热了前怀,凉了后背。排演到什么时候,(丁)什么时候都有观众,有抱着二尺长的烟

袋的老者,有凳子高、桌子高趴满窗台的孩子。()。

18.下列对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的冒号,改为破折号也可以。B,乙处的逗号,应该改为顿号。

C.丙处的句号,应该改为逗号。D.丁处的逗号,改为问号也可以。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排演到三更鸡叫,月儿偏西,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围了火堆弯腰踢腿,学那一招一

式。

B.排演到月儿偏西,三更鸡叫,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学那一招一式,围了火堆弯腰踢

腿。

C.排演到三更鸡叫,月儿偏西,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弯腰踢腿,围了火堆学那一招一

式。

D.排演到月儿偏西,三更鸡叫,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围了火堆,学那一招一式弯腰踢

腿。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为“吹拉弹奏,翻打念唱”,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8.D19.A

20.①原文列举的是唱戏的八种动作,是并列关系;改句将八个动作分作两组,不合唱戏情

理。②原文一词一顿,形象地写出唱戏动作的丰富与复杂,表达演员的不易,体现作者对戏

的赞美;改句对唱戏动作之丰富与复杂则没有强调渲染的意味。③原句节奏舒缓,与下文

“提袍甩袖,吹胡瞪眼”的顺滑节奏形成缓急有度的韵律;改句与下文形成单一的节奏,没

有变化,显得呆板。

K解析H

【18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D.丁处改为问号,变陈述语气为疑问语气,也是顺畅的,故可以两用。

A.甲处,用冒号、破折号都表示解释说明,但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

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此处对“锣响”的解释不能删除,故用冒号。

B.乙处是字数较多的短语并列,且有强调意味,用逗号。

C.丙处为前文冒号所管的内容,只能用句号。

故选D。

【19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

先听三更鸡叫,再见月儿偏西,符合排演专注的情理。孩子们是看戏的,演员散了,首先

就是过来“围了火堆”,然后才描写其“弯腰踢腿”,最后交代“弯腰踢腿”是为了“学

那一招一式",故而语序如A。

故选Ao

【20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原句"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把唱戏的八种动作并列,中间用逗号隔开,

各自独立;改句“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改变了动作之间的平等关系,不合唱戏情理。

②原句列举唱戏的八种动作,各自独立,各不相同,强调唱戏动作的丰富与复杂,表现演

员的不易;改句没有强调和渲染的意味。

③原句八种动作并列,中间用逗号隔开,各自独立,节奏上舒缓自然,韵律感强烈;改句

节奏单一,缺少变化,不如原句表达效果好。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叶圣陶说过,修改文章“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把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修改

是就原稿再仔细考虑,全局和枝节全都考虑到,(A)目的以在于尽可能做到充分地、确切

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为前提”。

修改文章首先要①。文以意为主,要先分析立意是否集中,是否深刻,(B)这

就要在修改过程中深入发掘,…尽可能形成深刻的主题。.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可能会发现

文中的基本观点或各部分的小观点,存在错误、片面或不够鲜明的问题,就应当提炼完

善。

其次要②。(O材料是否恰当、典型,会直接影响主题的表达。论述中的论据、

记叙中的情节,都要在修改中仔细考虑。缺少了恰当的材料,文章就不够完整充分,就需

要充实内容;有些材料冗余,文章就会臃肿,就要作必要的删除,以削枝强干。

最后要③。原文的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先写哪些,后写哪些,层次和段落是否

需要调整,过渡接应是否顺畅,哪些内容可以省略,是需要仔细考虑的。文章写完后,

(D)如发现有结构轻重倒置、松散混乳及残缺丕全的问题,.都应当通过修.改来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