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试
题
1.下列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A.NH3B.O2C.HC1D.CO2
k答案XA
(解析X
【详析】A.NH3溶于水生成NH3-H2。,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从而使湿润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A正确;
B.02不与水反应,也不易溶于水,本身为中性物质,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
错误;
C.HC1易溶于水生成盐酸,电离出氢离子,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错误;
D.CCh溶于水生成碳酸,电离出氢离子,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错误;
故[答案]选A。
2.下列物质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A.CH4B.Na2O2C.NaClD.H2O
k答案UB
K解析H
【详析】A.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A错误;
B.过氧化钠中含有过氧根离子与钠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同时也含有过氧根离子内部氧原
子与氧原子之间的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
C.氯化钠中只含有氯离子与钠离子之间的离子键,C错误;
D.水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D错误;
故选B。
3.下列说法不正卿的是()
A.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H、;H、;H互为同位素D.乙醇与甘油互为同系物
[答案工D
k解析X
【详析】A.金刚石、C60、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A正确;
B.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为C6Hl2。6,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4cHO、果
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3coeH2OH,两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C正确;
CH2—CH—CH2
D.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甘油的结构简式为I||,它们所含羟基
OHOH0H
的个数不同,它们不互为同系物,D错误;
故选D。
4.甲烷、乙烯、乙醇、乙酸是常见的四种有机物,下列有关说法不E卿的是()
A.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D,食醋是乙酸的水溶液,可以清洗水垢
k答案UC
K解析H
【详析】A.甲烷结构简式为CH4,4个氢原子连接在1个碳原子上,呈正四面体型,只
含有1种环境的氢,二氯代物只有一种,A正确;
B.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直接与C=C相连的原子是共平面的,B正确;
C.钠金属活动性强,均能与乙醇、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无法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
是否含有水,c错误;
D.水垢成分为碳酸钙、氢氧化镁,食醋为乙酸的水溶液,能够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可溶
性醋酸镁,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醋酸钙,所以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垢,D正确;
故选C。
占燃
5.关于反应S+2KNO3+3C£3K2S+N2T+3CO2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氧化产物B.C发生还原反应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生成ImolK2s转移12moi电子
K答案』D
K解析X
【详析】A.该反应中KNO3中的N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N2为还原产
物,A错误;
B.C失电子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该反应中KNCh、S得电子为氧化剂,C失电子为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
比为3:3=1:1,C错误;
D.2个KNO3得至I]10个电子生成N2,1个S得到2个电子生成1个K2S,3个C失去12
个电子生成3个CO2,生成ImolK2s转移电子数为12mo1,D正确;
故(答案』选D。
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亚做的是()
A.维生素C有还原性,可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B.金刚砂熔点高,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
C.氯气、臭氧、二氧化氯有氧化性,都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D.Al(OH)3能与盐酸反应,曾用作胃酸中和剂
K答案XB
K解析工
【详析】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故A
正确;
B.SiC是共价晶体,硬度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故B不正确;
C.氯气、臭氧、二氧化氯均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都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故C
正确;
D.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碱性弱、能与盐酸反应,曾用作胃酸中和剂,故D正确;
故选B。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lmol/LNazS。,溶液中,含有Na卡的数目为0.2NA
B.Imol一OH含有的电子数为7NA
C.32g甲醇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
D.ImolCL溶于水,溶液中cr、CIO-和HC1O的微粒数之和为2NA
[[答案】C
k解析H
【详析】A.没有明确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及含有Na+的数目,故A
错误;
B.氧原子有8个电子,氢原子有1个电子,Imol—0H含有的电子数为9NA,故B错
误;
C.32g甲醇分子的物质的量为Imol,1个甲醇分子中含有3个C—H键,故32g甲醇分
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故C正确;
D.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氯气不能完全转化,ImolCl2溶于水,溶液中
Cl\CRT和HC1O的微粒数之和小于2NA,故D错误;
(答案》选C。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溶于水中:2Na2O2+2H2O-4Na+4OH+O2T
B.硫酸镂溶液和氢氧化领溶液反应:
2+-
Ba+2OH+2NH4+SO4=BaSO4J+2NH3H2O
+
C.将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COf+2H-CO2T+H2O
+2+
D.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a+CO2T+H.0
[答案工C
K解析工
【详析】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水都为氧化物,在离子
方程式书写时不拆分成离子符号,生成的氢氧化钠为强碱,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为离
子形式,A正确;
B.硫酸镀溶液和氢氧化钢溶液反应:(NH4)2SO4+Ba(OH)2=BaSO41+2NH3-H2O,硫酸锈和
氢氧化钢均为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为离子形式,硫酸领不溶于水,NH3-H2O是弱碱,不
能写为离子,B正确;
C.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成氢离子和碳酸
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T,C错误;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溶于水,和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水和二
氧化碳,D正确;
故选c。
9.下列说法不思聊的是()
A.浓硝酸显黄色的主要原因是溶解了铁离子
B.在空气中加热FeO生成Fe3()4
C.工业上燃烧黄铁矿(FeS?)生产SO2
D.Al(OH)3固体溶于NaOH溶液生成Na[Al(OH)J
K答案XA
(解析工
【详析】A.浓硝酸易分解,分解出来的二氧化氮又重新溶解在浓硝酸里,使浓硝酸呈黄
色,A错误;
B.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Fe3O4,B正确;
C.工业上煨烧黄铁矿生成FezCh和SCh,其反应方程式为
4FeS2+11022Fe2O3+8SO2,C正确;
D.A1(OH)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化学方程式:
NaOH+Al(OH)3=Na[Al(OH)4],D正确;
故选A。
10.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Y同族,Y的原子序数
是W的2倍,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B.W是第二周期第VIA族元素
C.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X与Y可形成化合物X3Y2
K答案工B
K解析X
k祥解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
金属元素,则X为A1元素;W和Y同族,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则W是O元素、
Y为S元素、Z为C1元素。
【详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S>CL即Y>Z,故
A错误;
B.W是O元素,原子序数为8,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故B正确;
C.硫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亚硫酸是中强酸、氯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次
氯酸是弱酸,故C错误;
D.铝元素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s3,故D错误;
故选B。
1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用于制备并收集NH3B.装置②用于检验产物CO2
C.装置③用于制备并收集NO2D.装置④用排水量气法测H2的体积
[答案工D
K解析X
【详析】A.氯化镂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在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镂,所以不能
用A装置和药品制取氨气,A错误;
B.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
碳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装置②不能用于检验产物C。?,B错误;
C.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
集,C错误;
D.氢气难溶于水,可用装置④排水量气法测H2的体积,D正确;
故选D。
1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g)+2B(g)=3X(g),c(B)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
线甲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理的是()
c(B)
o时间
A.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
B.若c(B)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曲线乙所示,可能是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
C.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3v(B)=2v(X)
D.反应过程中,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答案XB
K解析X
K祥解I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各物质速率之比、反应前后气体密度变化情
况、甲和乙曲线的变化应该是使用了催化剂、据a点和c点的坐标可以计算出这个时间间
隔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详析】A.从a、c两点坐标可知从a到c时间间隔内的变化量,从而求得从a到c时间
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A正确;
B.若降低反应温度,反应平衡会发生移动,达平衡时c(B)和曲线甲达平衡时c(B)不相
等,则降低反应温度,c(B)随时间变化关系不能用如图中曲线乙表示,B错误;
C.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B):V(X)=2:3,3V(B)=2V(X),C正
确;
D.恒温恒容,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不变,D正确;
故选B„
13.下列说法不正做的是()
A.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常用于生产肥皂
C.聚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耐热性差,容易老化
D.等质量的乙快(C2H2)、苯(C6H6)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析】A.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是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之一,故A正
确;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得到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
分,故B正确;
C.聚乙烯是乙烯加聚后的产物,聚乙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故C错误;
D.乙快和苯的最简式相同,所以等质量的乙快和苯充分燃烧时,消耗的氧气的质量相
等,故D正确;
故选C„
14.锌一空气电池是一种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锌一空气电池原理如图,放电时
Zn转化为Z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
C.该电池放电时溶液中的OH向Zn电极移动
D.该电池放电时电子由Zn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石墨电极
(答案》D
K解析X
k祥解工锌-空气电池中,放电时Zn转化为ZnO,Zn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Zn+2OH-2e=ZnO+H2O,石墨电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据此分析。
【详析】A.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即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Zn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故B正
确;
C.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OH-向Zn电极移动,故C正确;
D.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中移动,电子不能通过溶液,所以该电池放电时电子由Zn电极
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故D错误;
故选D。
15.用18.0moL!7i的浓硫酸20mL和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待反应混合物冷却,滤去多余的
铜,将滤液加水定容到100mL,溶液中SO:浓度为2.6mol-lji,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后稀释液中c(CuSC>4)为2.6mol-LT
B.反应中消耗的硫酸为0.2mol
C.溶解的铜的质量为6.4g
D.生成的S。?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K答案XA
K解析X
A
K祥解工用18.0mol/L的浓硫酸20mL和铜共热发生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t+2H2O,按硫元素守恒,实际逸出的二氧化硫为18.0mol/Lx0.020L-
0.100Lx2.6mol/L=0.1Omol,据止匕回答。
【详析】A.实际消耗铜、生成硫酸铜均为O.lOmol,则反应后稀释液中c(CuSO4)为
1.0mol/L,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反应中消耗的硫酸为2x0.1mol=0.2mol,B正确;
C.溶解的铜的质量为0.10molx64g/mol=6.4g,C正确;
D.生成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0molx22.4L/mol=2.24L,D正确;
k答案》选A。
16.下列实验方案不熊咨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项
A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两支试管中均盛有5mL4%H2()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
解速率的影响中加入少量Mn。?,比较实验现象
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再滴加
B检验溶液中Fe?+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H2O2,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
C验证蔗糖是否发生水解
溶液,观察是否有银镜生成
取5克蔗糖放于小烧环中,滴几滴水,再倒入少许浓硫
D验证浓硫酸有脱水性
酸,用玻璃棒搅拌,观察蔗糖的变化
K答案XC
(解析X
【详析】A.采用控制变量法,两支试管中H2O2的浓度、温度相同,不同之处在:一支
试管中没有催化剂、一支试管中使用催化剂,能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A项
能达到实验目的;
B.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说明待测液中没有Fe3+,再滴加
H2O2,若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有Fe2+,若溶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没有Fe2+,B项能达到实
验目的;
C.用银氨溶液验证蔗糖是否发生水解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即加入银氨溶液之前要先
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取5克蔗糖放于小烧环中,滴几滴水,再倒入少许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变
黑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D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K答案U选C。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请回答:
(1)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Cl的电子式是一o
(2)二氧化碳的空间结构是形。
(3)Fe(OH)2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4)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加热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x
[[答案X(1)①.Na2c。3②.Nacr
(2)直线
(3)4Fe(OH)2+2H2O+O2=4Fe(OH)3
(4)CH3CH2OH+CH3COOHCH3CH2OOCCH3+H2O
K解析米1)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03;NaCl中只含离子键,电子式为Na+'Cl*
••
••
(2)CCh中C上的孤电子对数为gx(4-2x2)=0、。键电子对数为2,价层电子对数为2,
VSEPR模型为直线形,由于没有孤电子对,故C02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3)Fe(0H)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4)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加热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
1s
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18.澳及其化合物在医药、染料等生产中广泛应用。“吹出法”提澳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酸和CL空气S0、和水CL和水蒸气
(1)氧化步骤是将海水中的Br-氧化为(填化学式)。
(2)海水中的经氧化、吹出、吸收三步骤又生成Br1其目的是
(3)写出“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o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
A.氧化步骤中加酸的目的是提高C"的利用率
B.吹出步骤中鼓入热空气效果更好
C.蒸储步骤中用氯气将氢澳酸氧化为澳后再用水蒸气进行蒸微分离
D.用该工艺每消耗ImolCL可制取ImolBr2
(5)“吹出法”提澳得到的液澳常溶有少量Cl2,除CU可以加入适量的溶
液,再分液。
K答案』(1)Br?
(2)富集澳
+--
(3)S02+Br2+2H2O=4H+S0;+2Br
(4)D
(5)NaBr
k解析》浓缩海水通入氯气氧化生成澳单质,空气吹入将澳单质吹出,被二氧化硫和水吸
收,生成澳化氢和硫酸,再次通入氯气和水蒸气,得到液澳和盐酸,蒸储分离得液澳,据此
分析解题。
(1)海水中的澳离子容易被氯气氧化为Br?单质;
(2)海水中Br的浓度低,被氯气氧化生成Br2,Br2的浓度很低,使用SCh将B"吸收转
化为HBr,再用Cb将HBr氧化,起到了富集澳元素的作用;
(3)澳单质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浪和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C)2+Br2+2H2O=4H++SOj+2Br-;
(4)A.氯气、澳单质与水之间能发生反应,酸化可以抑制它们与水的反应,故氧化步骤中
加酸的目的是提高CU的利用率,A正确;
B.澳易挥发,热空气有利于澳的吹出,B正确;
C.蒸储步骤中用氯气先将氢澳酸氧化为澳,再用水蒸气进行蒸储分离,C正确;
D.两次通入氯气的目的是富集浓缩澳,最终每获得ImolBn,理论上需消耗2moicb,故用
该工艺每消耗ImolCL可制取0.5molBr2,D错误;
(答案》选D;
(5)加入适量的澳化钠溶液,既可以除去少量的Cb,又能置换生成Br2,增加澳的产
量,故加入的试剂是澳化钠。
19.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恒压时充入HeB.恒容时充入HeC.恒容时充入X
D.及时分离出ZE.升高温度F.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o
A.2V正(丫)=丫逆化)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X、Y、Z的浓度相等
(4)反应从开始至2min,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X)=。
(5)将5mO1X与3mO1Y的混合气体通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
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n(Z),则此时X的转化率
K答案U(1)3X+YU2Z(2)CEF(3)ABC
(4)0.075mol/(Lmin)(5)60%
K解析2(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
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且。〜2min内An(X):An(Y):An(Z)=0.3mol:0.1mol:0.2mol
=3:1:2,在2min后各种物质都存在,且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该反
应为可逆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脩?2Z。
(2)A.恒压时充入He,导致体系的体积扩大,物质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A
不符合题意。
B.恒容时充入He,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恒容时充入X,X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符合题意。
D.及时分离出Z,Z的浓度减小,平衡右移,X和Y的浓度也继而减少,正、逆反应速
率均会减小,D不符合题意。
E.升高温度,物质的内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反应速率加快,E符合题意。
F.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反应速率大
大加快,F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EFO
(3)A.当2V正(Y)=iMZ)时,即v正(Y):vffi(Z)=l:2,可以理解为每消耗掉1molY的
同时也会有2molZ分解,因而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符
合题意。
B.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则压强必
然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发生变化,若某时刻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则意味着各气体的物质的
量不再发生变化,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则气体总质量不变;该反应为反
应前后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则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是变化的量;根据瓶=陛,容器内气
〃总
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一个变化的量,当某一时刻平均分子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则说
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D.X、Y、Z的浓度相等时,反应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不处于平衡状态,这与外加
各种物质的多少及反应条件有关,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BC„
、-L一一l.Omol_0.7mol
(4)从反应开始至2min,v(X)=----------------------=0.075mol/(L-min);
2Lx2min
(5)假设反应消耗的Y的物质的量为amol,
3X+Y=2Z起始量/m4530$专化量/w/3aa2a某时刻/mol5-3a3-a2a
某时刻n(X)=n(Y)=n(Z),即5—3a=3—a=2a,解得a=l
因此反应消耗X的物质的量是3mol,故X的平衡转化率为a(X)=」3m吧olxl00%=60%。
5mol
20.FeSO4-7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SO4-7H2O=Fe2O3+SO2T+SO3T+14H2OT,将产生的气体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证实含有5。3和SC)2。
(1)能说明S0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为测定BaSC>4沉淀的质量,后续的操作步
骤依次为过滤、、干燥、称重。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加热后的固体中是否有Fes。,残留:o
(3)已知:SO3的熔点为16.8℃。某同学为了收集干燥的S03,在下列装置中选用了
C-B-A-D进行收集,则B装置中冰水浴的作用为oA装置与C装置不能交换的
理由是o该同学的实验方案存在明显的缺陷是o
K答案X(1)①.品红溶液褪色②.洗涤
(2)取样,加盐酸溶解,再加BaCL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硫酸亚铁残留
(3)①.使$。3气体凝华成固体②.$。3会溶解在浓硫酸中(或会被浓硫酸吸收)
③.没有防倒吸装置
k解析[(1)SO2的漂白性是其特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品红溶液褪色,则证明有SO2;
BaSCU沉淀上附着BaCb等杂质,因此测定BaS04沉淀的质量需要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2)验证FeSCU受热后固体中是否有FeS04残留,可以检验固体中是否有SO:,故实验
方案是:取样,加盐酸溶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行业劳动合同与租赁合同解析通则
- 标准劳动合同简易模板
- 吊篮采购合同参考范本
- Module 1 Unit 1 Hello!(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上册
- 企业股权转让法律合同
- 度购物中心户外广告牌制作安装合同
- 技术转让与许可合同样本
- 计划生育政策变动导致的劳动合同终止范本
- 交通建设合同转让协议书
- 9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 运动会活动流程中的医疗安全保障措施
- 2025公司员工试用期合同(范本)
- 第十章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医学美容教研室袁晓野讲解
- 2025年冷链物流产品配送及仓储管理承包合同3篇
- 2024-2025学年成都高新区七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GB/T 19342-2024手动牙刷一般要求和检测方法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国内外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综述
- 2022年露天煤矿安全资格证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库)
- 计价格(2002)10号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