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方案TOC\o"1-2"\h\u17511第一章现场评估与准备 4316941.1现场情况初步评估 4312981.1.1目的与意义 452091.1.2评估内容 4152141.1.3评估方法 412941.2现场警戒与隔离 4201621.2.1目的与意义 452121.2.2警戒措施 5225531.2.3隔离措施 564541.3现场资源调查 548861.3.1目的与意义 518561.3.2调查内容 5309981.3.3调查方法 575591.4应急预案启动 5213881.4.1启动条件 5214741.4.2启动程序 51628第二章现场组织与指挥 6175172.1现场指挥体系建立 6312152.1.1指挥体系原则 6311602.1.2指挥体系结构 628442.1.3指挥体系运作 640072.2指挥部人员分工 6222922.2.1指挥部领导 6174262.2.2指挥部工作人员 6112522.2.3指挥部岗位职责 6157842.3现场信息收集与传递 6273122.3.1信息收集 6170562.3.2信息传递 6198152.4应急协调与沟通 797892.4.1应急协调 7239162.4.2应急沟通 711061第三章疫情监测与报告 7323943.1疫情监测体系建立 7190573.2疫情数据收集与整理 8248923.3疫情报告流程与要求 822503.4疫情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831743第四章现场救治与护理 970864.1现场医疗救治组织 9276284.2现场医疗资源配置 9234944.3现场护理工作规范 9243594.4疫情相关疾病救治指南 915908第五章人员防护与消毒 10327645.1人员防护措施制定 1039655.2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 10198605.3现场消毒技术规范 10190545.4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1130637第六章疫情防控与隔离 11268706.1隔离措施制定与实施 11155496.1.1隔离对象与标准 11211076.1.2隔离措施实施 11212336.2隔离场所管理与保障 1176706.2.1隔离场所选择与设置 11116596.2.2隔离场所管理 12256156.2.3隔离场所保障 12110486.3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1216956.3.1制定宣传教育方案 12204526.3.2宣传教育内容 12223506.3.3宣传教育渠道 12299106.4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12103956.4.1加强信息共享 12125796.4.2技术交流与合作 1244046.4.3资源共享与援助 1352386.4.4国际组织协作 1312036第七章物资保障与调配 1316147.1物资需求评估与预测 1340377.1.1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及发展趋势,组织专家对所需物资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等进行全面评估。 13309257.1.2建立物资需求预测模型,结合历史数据、现有资源及实际情况,对物资需求进行动态预测,保证物资供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13212767.1.3定期更新物资需求评估与预测结果,为物资采购、储备和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13212257.2物资采购与储备 13313627.2.1根据物资需求评估与预测结果,制定物资采购计划,保证采购过程公开、透明、高效。 13218027.2.2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制度,按照储备目录和标准,合理储备各类物资,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13157517.2.3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保证储备物资的质量和安全,定期检查、更新储备物资,防止过期、损坏等情况。 1354717.3物资调配与分发 13115797.3.1制定物资调配方案,明确物资调配的原则、程序、方法和要求,保证物资合理、高效地分配到各个需求单位。 13207177.3.2建立物资调配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保证物资调配工作顺利进行。 1319767.3.3根据物资需求情况和实际供应情况,合理调整物资分配计划,保证物资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需求单位。 1347727.3.4制定物资分发方案,明确分发原则、程序和标准,保证物资有序、高效地发放到受影响群众手中。 13258937.4物资保障监管与评估 14205507.4.1建立物资保障监管制度,加强对物资采购、储备、调配、分发等环节的监督,保证物资保障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14290987.4.2设立物资保障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物资保障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1413057.4.3建立物资保障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物资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优化物资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14174527.4.4加强对物资保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物资保障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执行力。 1414911第八章社会动员与志愿者管理 1481448.1社会动员机制建立 14129768.1.1目的与意义 1478188.1.2建立原则 14245738.1.3机制内容 14300308.2志愿者招募与培训 14118568.2.1招募原则 14180738.2.2招募方式 15269468.2.3培训内容 15241698.3志愿者服务与管理 15185558.3.1服务内容 15191738.3.2管理措施 15271918.4志愿者激励与保障 1579968.4.1激励措施 15294868.4.2保障措施 1523174第九章现场心理援助与干预 1616419.1心理援助需求评估 16314059.1.1目标群体界定 1674329.1.2需求评估方法 16173259.1.3需求评估内容 16176819.2心理援助队伍组建 16178249.2.1人员选拔 16183519.2.2培训与考核 16165089.2.3队伍管理 16313849.3心理援助方法与技术 16149559.3.1心理咨询与治疗 16239209.3.2团体心理辅导 1615639.3.3心理健康教育 16274829.3.4心理危机干预 1683299.4心理援助效果评估 1725979.4.1评估指标 17189529.4.2评估方法 1729879.4.3评估周期 1773149.4.4反馈与改进 177004第十章现场恢复与总结 171271810.1现场恢复计划制定 1727910.1.1制定原则 171546610.1.2制定内容 171118910.1.3制定程序 172463410.2恢复期疫情防控 171867010.2.1防控策略 17504910.2.2防控措施 17756410.3现场恢复效果评估 18580210.3.1评估指标 181024110.3.2评估方法 183190010.3.3评估流程 181045610.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结与反思 18669410.4.1总结内容 181834210.4.2反思与建议 18第一章现场评估与准备1.1现场情况初步评估1.1.1目的与意义现场情况初步评估旨在快速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以及潜在风险,为后续处置工作提供依据。1.1.2评估内容(1)事件类型:判断事件是否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环境污染等。(2)事件规模:评估事件波及的人数、地域范围等。(3)事件影响:分析事件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影响。(4)潜在风险:预测事件可能发展的趋势,如病毒变异、疫情扩散等。1.1.3评估方法(1)现场观察:实地查看事件现场,了解事件基本情况。(2)询问相关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及现状。(3)资料收集:查阅相关政策、法规、预案等,为评估提供参考。1.2现场警戒与隔离1.2.1目的与意义现场警戒与隔离是为了防止事件进一步扩散,保障现场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1.2.2警戒措施(1)设立警戒区域: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警戒区域。(2)实行交通管制:限制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警戒区域。(3)发布警示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告知居民注意事项。1.2.3隔离措施(1)隔离感染者:将感染者送往指定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2)隔离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3)隔离环境: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封闭、消毒等处理。1.3现场资源调查1.3.1目的与意义现场资源调查是为了了解现场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为后续处置工作提供保障。1.3.2调查内容(1)人力资源:调查现场工作人员、志愿者、专业救援队伍等人力资源状况。(2)物资资源:调查现场可利用的防护用品、医疗器械、消毒药品等物资资源。(3)财力资源:了解现场可利用的资金来源,如拨款、社会捐赠等。1.3.3调查方法(1)现场查看:实地了解现场资源状况。(2)询问相关人员:了解现场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3)资料收集:查阅相关政策、法规、预案等,为调查提供参考。1.4应急预案启动1.4.1启动条件根据现场评估结果,判断是否符合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4.2启动程序(1)报告上级:向上级报告事件情况及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2)成立指挥机构:设立现场指挥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3)制定处置方案:根据事件性质和现场资源,制定具体处置方案。(4)落实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保证处置工作有序进行。第二章现场组织与指挥2.1现场指挥体系建立2.1.1指挥体系原则现场指挥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作战的原则,保证现场处置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2.1.2指挥体系结构现场指挥体系分为现场指挥部、现场处置小组和现场保障小组。各级指挥部门要明确职责,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指挥网络。2.1.3指挥体系运作现场指挥体系应按照应急预案和实际情况,迅速启动,保证指挥体系的高效运作。2.2指挥部人员分工2.2.1指挥部领导现场指挥部领导负责全面协调现场处置工作,对现场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制定处置策略。2.2.2指挥部工作人员指挥部工作人员分为综合协调、现场处置、信息收集、物资保障等岗位,分别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2.2.3指挥部岗位职责综合协调岗位:负责协调现场各处置小组的工作,保证工作有序进行。现场处置岗位:负责具体处置措施的实施,保证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信息收集岗位:负责收集、整理现场信息,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物资保障岗位:负责现场物资的调配、供应,保证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2.3现场信息收集与传递2.3.1信息收集现场信息收集主要包括事件基本情况、发展趋势、现场处置情况、周边环境等。信息收集应做到全面、准确、及时。2.3.2信息传递现场信息传递应遵循以下原则:1)迅速传递:保证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指挥部。2)准确传递:保证信息内容的准确性,避免误传。3)有序传递:按照指挥体系,逐级传递信息。4)保密原则:对涉及敏感信息的内容,应严格保密。2.4应急协调与沟通2.4.1应急协调现场应急协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与上级部门的协调:及时报告事件进展,请求支持与指导。2)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共同应对事件。3)与现场各处置小组的协调:保证各小组之间工作衔接紧密,形成合力。2.4.2应急沟通现场应急沟通应遵循以下原则:1)主动沟通:主动与各方沟通,掌握事件进展。2)及时沟通: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3)有效沟通:采用适当的方式,保证沟通效果。4)尊重各方:尊重各方意见,形成共识。第三章疫情监测与报告3.1疫情监测体系建立为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必须迅速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架构:成立疫情监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疫情监测工作。各级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和相关单位应成立相应的疫情监测小组,明确责任分工。(2)监测范围:涵盖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社区(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保证疫情信息的全面覆盖。(3)监测内容:包括病例报告、疑似病例报告、密切接触者追踪、环境监测、病原学监测等。(4)监测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疫情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实时更新。3.2疫情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2)数据收集:采取主动报告和被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疫情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3)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疫情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形成疫情监测报告。(4)数据质量控制:建立数据审核制度,对上报的疫情数据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数据真实可靠。3.3疫情报告流程与要求(1)报告流程:发觉疫情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规定流程及时报告。具体流程如下:(1)医疗机构发觉疫情,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2)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对疫情进行核实、分析,并将相关信息报告上级疾控中心;(3)上级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逐级报告至国家卫生健康部门;(4)国家卫生健康部门根据疫情情况,向全国发布疫情信息。(2)报告要求:(1)报告内容:包括病例报告、疑似病例报告、密切接触者报告等;(2)报告时限:发觉疫情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初次报告;(3)报告方式:采用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保证信息畅通。3.4疫情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信息发布:根据疫情进展,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信息,包括病例数、死亡数、治愈数等。同时对疫情发展趋势、防控措施等进行科学解读。(2)舆论引导:针对社会关切和谣言,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回应民众关切,维护社会稳定。(1)建立舆论引导小组,负责协调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权威信息;(2)加强与主流媒体、新媒体合作,提高权威信息传播效果;(3)加强对谣言的监测和处置,及时澄清事实,引导舆论走向。第四章现场救治与护理4.1现场医疗救治组织现场医疗救治组织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据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迅速成立现场医疗救治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现场医疗救治工作。现场医疗救治指挥部应设立以下机构:(1)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医疗救治队伍,制定救治方案,开展医疗救治工作。(2)药品和设备保障组:负责调配、供应现场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3)信息与调度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现场医疗救治信息,协调调度医疗资源。(4)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治所需的后勤保障工作。4.2现场医疗资源配置现场医疗资源配置应根据事件性质、规模和影响,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队伍:根据事件类型,组织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的医疗队伍,保证救治能力。(2)药品和医疗器械:根据救治需求,配备必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3)医疗设施:搭建临时医疗救治场所,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4)交通工具:保障医疗救治队伍的快速抵达和病员的转运。4.3现场护理工作规范现场护理工作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组织:成立现场护理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现场护理工作。(2)护理队伍:选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的护理人员,保证护理质量。(3)护理流程:制定现场护理工作流程,保证救治工作有序进行。(4)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病种和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5)护理记录:详细记录病员救治过程,为后续救治提供依据。4.4疫情相关疾病救治指南针对疫情相关疾病,应制定以下救治指南:(1)病例诊断标准:明确病例的诊断依据,保证诊断准确。(2)治疗方案:根据疾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3)护理要点:针对疾病护理需求,制定护理要点。(4)救治流程:规范救治流程,保证救治工作有序进行。(5)药物使用:合理使用药物,遵循药物使用原则。(6)病情监测:密切监测病员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7)预后评估:对病员预后进行评估,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第五章人员防护与消毒5.1人员防护措施制定人员防护措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的关键环节。应根据事件类型、现场环境和病原体特性,制定相应的人员防护措施。具体包括:(1)明确防护对象,包括现场工作人员、病患、密切接触者等;(2)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如隔离、穿戴防护用品等;(3)制定防护措施的具体操作流程,保证人员正确执行;(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5)建立健全防护措施监督与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5.2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防护用品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工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根据以下原则配备和使用防护用品:(1)根据人员防护需求,合理选择防护用品,保证其有效性;(2)加强防护用品的采购、储存和管理,保证供应;(3)制定防护用品使用操作规程,保证人员正确使用;(4)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用品,保证其功能;(5)加强废弃防护用品的处理,防止二次污染。5.3现场消毒技术规范现场消毒是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的关键措施。消毒工作应遵循以下技术规范:(1)明确消毒对象,包括环境、物品、空气等;(2)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等;(3)确定消毒剂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范围;(4)制定消毒操作流程,保证消毒效果;(5)加强消毒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防止人员伤亡;(6)建立健全消毒工作记录和评估制度。5.4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消毒剂是现场消毒的重要工具。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1)根据消毒对象和病原体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2)了解消毒剂的成分、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准确配制浓度和剂量;(4)保证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避免过期失效;(5)加强消毒剂的储存和管理,防止误食、误用;(6)在使用消毒剂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第六章疫情防控与隔离6.1隔离措施制定与实施6.1.1隔离对象与标准根据疫情特点,明确隔离对象,包括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等。参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隔离措施及标准,保证隔离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6.1.2隔离措施实施(1)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采取集中隔离治疗,保证隔离设施符合医疗条件;(2)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提供必要的隔离条件;(3)对疫源地和风险区域,实施封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4)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定期核酸检测,保证及时发觉和隔离感染者。6.2隔离场所管理与保障6.2.1隔离场所选择与设置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场所作为隔离点,合理划分隔离区域,保证隔离场所满足以下条件:(1)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卫生条件;(2)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生活设施;(3)设置警戒线,保证隔离场所的安全。6.2.2隔离场所管理(1)建立健全隔离场所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保证隔离场所正常运行;(2)对隔离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证环境卫生;(3)对隔离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提供心理支持,缓解隔离人员心理压力。6.2.3隔离场所保障(1)加强隔离场所物资保障,保证医疗、生活用品充足;(2)提供必要的交通保障,保证隔离人员及时就医;(3)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保证隔离场所的正常运行。6.3疫情防控宣传教育6.3.1制定宣传教育方案根据疫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案,明确宣传内容、形式和渠道。6.3.2宣传教育内容(1)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2)宣传隔离政策和措施,引导公众配合隔离工作;(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隔离人员度过难关。6.3.3宣传教育渠道(1)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2)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3)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6.4疫情防控国际合作6.4.1加强信息共享与各国卫生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交流疫情信息,共同应对疫情挑战。6.4.2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疫情防控技术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疫情防控水平。6.4.3资源共享与援助在物资、设备等方面,与国际社会共享资源,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持。6.4.4国际组织协作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举办的疫情防控活动,共同应对全球疫情挑战。第七章物资保障与调配7.1物资需求评估与预测7.1.1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及发展趋势,组织专家对所需物资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等进行全面评估。7.1.2建立物资需求预测模型,结合历史数据、现有资源及实际情况,对物资需求进行动态预测,保证物资供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7.1.3定期更新物资需求评估与预测结果,为物资采购、储备和调配提供科学依据。7.2物资采购与储备7.2.1根据物资需求评估与预测结果,制定物资采购计划,保证采购过程公开、透明、高效。7.2.2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制度,按照储备目录和标准,合理储备各类物资,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7.2.3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保证储备物资的质量和安全,定期检查、更新储备物资,防止过期、损坏等情况。7.3物资调配与分发7.3.1制定物资调配方案,明确物资调配的原则、程序、方法和要求,保证物资合理、高效地分配到各个需求单位。7.3.2建立物资调配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保证物资调配工作顺利进行。7.3.3根据物资需求情况和实际供应情况,合理调整物资分配计划,保证物资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需求单位。7.3.4制定物资分发方案,明确分发原则、程序和标准,保证物资有序、高效地发放到受影响群众手中。7.4物资保障监管与评估7.4.1建立物资保障监管制度,加强对物资采购、储备、调配、分发等环节的监督,保证物资保障工作依法依规进行。7.4.2设立物资保障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物资保障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7.4.3建立物资保障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物资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优化物资保障体系提供参考。7.4.4加强对物资保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物资保障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执行力。第八章社会动员与志愿者管理8.1社会动员机制建立8.1.1目的与意义社会动员机制的建立旨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形成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协同应对格局。8.1.2建立原则(1)合法性原则:保证社会动员机制的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2)协同性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协同作用。(3)灵活性原则: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社会动员策略。8.1.3机制内容(1)建立社会动员指挥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2)制定社会动员计划和预案,保证社会动员工作的有序开展。(3)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实现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信息共享。(4)加强社会动员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和意识。8.2志愿者招募与培训8.2.1招募原则(1)公开招募,公平竞争。(2)自愿参与,量力而行。(3)符合条件,保证质量。8.2.2招募方式(1)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招募信息。(2)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招募志愿者。(3)组织现场招募活动,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8.2.3培训内容(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础知识。(2)志愿服务理念与技巧。(3)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4)应急处置流程和注意事项。8.3志愿者服务与管理8.3.1服务内容(1)协助开展疫情防控、消毒杀菌、物资发放等工作。(2)提供心理援助,关爱受影响人群。(3)参与社区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4)协助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应急措施落实。8.3.2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志愿者档案,实时掌握志愿者动态。(2)明确志愿者职责,制定服务规范。(3)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服务能力。(4)建立志愿者服务评价体系,保证服务质量。8.4志愿者激励与保障8.4.1激励措施(1)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2)开展志愿者交流活动,促进志愿者之间的互动与成长。(3)为志愿者提供优先参与其他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8.4.2保障措施(1)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2)为志愿者提供意外伤害保险。(3)对志愿者进行定期体检,保证身体健康。(4)为志愿者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其合法权益。第九章现场心理援助与干预9.1心理援助需求评估9.1.1目标群体界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需首先明确心理援助的目标群体,包括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志愿者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9.1.2需求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全面了解目标群体的心理状况,评估心理援助的需求程度。9.1.3需求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包括目标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压力来源、心理需求及心理干预的接受程度等。9.2心理援助队伍组建9.2.1人员选拔选拔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具备心理援助经验的人员组成心理援助队伍。9.2.2培训与考核对心理援助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心理援助能力,并进行定期考核。9.2.3队伍管理建立健全心理援助队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保证队伍高效运作。9.3心理援助方法与技术9.3.1心理咨询与治疗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结构的基本知识》课件
- 2024年度橱柜定制与合作伙伴关系合同
- 2024年度汽车修理工非全日制劳动合同3篇
- 2024年度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合同
- 2024年度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与建设合同
- 2024年度光伏组件供应与安装合同2篇
- 幼儿园课件图
- 2024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毕业生招聘7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外运华南限公司园招聘2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限公司毕节分公司招聘理赔人员7人(贵州)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应急处理流程图
-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复习课件
- 敏捷开发测试规范V01
- 信号与系统(第十章Z-变换)
- 消防报警主机操作步骤
-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 家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
- 项目四 三人表决器ppt课件
- 110kV兑山变电站进线工程(钢管杆组立)施工方案
- 自动生成编号抽奖券模板
- 公司付款承诺书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