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1 创造宣言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1 创造宣言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1 创造宣言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1 创造宣言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1 创造宣言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1创造宣言学案(含答案)21创造宣言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文体知识

驳论文,即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创造宣言

引出话题,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处处是创造之地,

年纪太小天天是创造之时,

太无能___人人是创造之人

陷入绝境

发出号召:献身于创造

主旨点睛

本文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有力的批驳,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创造宣言。

自主学习

字音字形

遁词(dùn)懒惰(duò)中伤(zhònɡ)

懦夫(nuò)豢养(huàn)灌溉(ɡuànɡài)

樵夫(qiáo)lián(镰)刀烟囱(cōnɡ)

词语释义

1.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3.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4.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

5.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

课内精读

1.(考点:论证思路)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什么不开门见山地提出?

本文是驳论文,驳论的一般写法是先破后立。作者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也渗透了自己的观点,当读者已被充分的例证折服后,自然也就接受了文章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和说服力。

2.(考点:内容概括)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反驳,分别是: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陷入绝境。

3.(考点:语言赏析)第6段中,连用三个“单调”“无过于"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三个“单调”“无过于"既是排比又是对比,加强了语势。②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有力地批驳了“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4.(考点:语句理解)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1)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①含义:这句话是对持有“我太无能,不能创造"观点的人的质问,激励他们要积极创造。②作用:这是一个犀利的反问句,引人反思,催人奋进。作者把以“我太无能”为借口,自暴自弃,不去创造的人和吃桑叶就能吐丝的蚕作对比,突出强调我们能创造。

(2)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①含义:只要有勇气,我们即使身陷绝境也能创造出一片天地。②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借歌德的话来总结玄奘、哥伦布、莫扎特最终成功是因为他们有勇气继续创造,强调了勇气对于创造的重要性。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A.塑像(sù)遁词(xún)省略(shěnɡ)豁然开朗(huò)

B.崇拜(chónɡ)鲁钝(dùn)匀称(chèn)肃然起敬(sù)

C.伤痕(hén)竣工(jùn)喷香(pèn)一筹莫展(chóu)

D.懒惰(duò)懦夫(nuò)烦琐(suǒ)扣人心弦(xián)

【解析】A.遁(d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石像烟囱哑口无言心平气合

B.封锁毕竟众叛亲离花枝召展

C.玲珑中伤自暴自弃走头无路

D.化身节奏参天大树才疏学浅

【解析】A.合(和);B.召(招);C.头(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当人经受过苦难,就会如画龙点睛一般,品格、精神得到升华,能力得到增长,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B.我们要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所长。

C.假如生命是树,就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扎向大地深处,汲取生命的源泉。

D.当人走投无路之际,雪中送炭的温暖比风光时的锦上添花更能够打动人心。

【解析】A.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句中形容“人”,不符合语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不久前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排名连续10年稳步提升。(将“不久前"调至“发布”前)

B.勇气是逆境中绽放的光芒,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改造的机会。(将“绽放"改为“发出”)

C.我们的教育应该重在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创造的能力。(将“善于思考"和“善于观察”互换位置)

D.艺术人文并不妨碍科学研究,往往还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许多科学也是优秀的作家或艺术家。(在“许多科学"后加上“家”)

【解析】B.修改有误,应将“改造"改为“改变”。

阅读迁移【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一流人才,始自学“问"

丘成桐

①学问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一个是“问"。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其实就是问。我们中国人擅长考试,学习别人提出来的各种方法和技巧,磨炼得很熟。但如果仅仅是善于答题,那么对科学的发展,贡献并不多。目前,我们虽然不断地获得奥数比赛金牌,但是尚未出现一大批解决伟大数学问题的学者。因此,一定要晓得到底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一流的学问。

②做学问需要勤奋。没有基本工具,只靠思考是没有用的。孔子说“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只思考不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数学科学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先后涌现出了许多天才数学家,一层一层将数学这幢大厦搭建得越来越高。无论我们天分多好、多么擅长思考,我们的学问、创造力都必须以他们的学问为基础。A这个过程是没办法跳跃的,每一步都必须建立在前人学问的基础上。牛顿曾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不是谦虚,他的工作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带领世界学问的潮流,非将前人的学问学好不可,而在这个过程中,勤奋绝对重要。

③我们要考虑整个学问向前走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认识数学的内在结构,这是许多大数学家常常思考的问题。大学问家往往会提出很多问题。如果不提出自己原创的问题,更多的是解答别人的问题,这不见得是数学和科学的真髓。我以为,重要的是要找出自己的方向。B深入的问题能够指向大自然奥秘的深处,很快帮助我们引出其他有意义的相关问题。

④好的问题让人豁然开朗。好的问题通常是简洁、漂亮的。解决了它,其所在领域里许多问题可能都会随之解决,C。

⑤好问题从什么地方来,怎样才能解决它?

⑥首先要了解不同的观点。历史上,很多大学问的完成,往往是不同学问之间碰撞产生的火花促成的。比如外尔,他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也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量子力学和几何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而因这座桥梁,也孕育出一批很好的数学家和一个全新的探究路径。所以我认为,找到自己的方向,是提出好问题的重要途径。

⑦另外,要解决一个大问题时,往往要有很好的工具。我们希望学生有视野、要用功、要发问,这是很重要的训练。有视野很重要,跑到高山上以更广阔的视野看世界。如果没有工具,就只能远望,因此掌握工具也很重要。20世纪70年代,我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读了很多书,包括量子力学、几何等等,从中获得了工具,得出了重要的成果。这里我也希望大家做学问的时候,一定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提出问题是一个最重要的步骤,提出问题之后还要能够解决它,就算不能解决,也要探索出新的工具、新的方向。

⑧我认为,今天的中国基础科学想要发展,最主要的是提出问题。我们要培养现在的年轻人,帮助他们提高找出重要问题的能力。问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同时解决它,假如解决的方法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个过程令人满足,比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还令人高兴。这也是我做学问的感想。

⑨当初完成卡拉比猜想之后,我引用了晏几道的两句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以此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我打算解决卡拉比猜想的时候,没有人同意这个猜想是对的。“落花人独立”说的是,我独立地完成它、欣赏它,觉得很满意。而“微雨燕双飞”,是描述我的感觉,觉得自己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⑩我想,做一流学问的学者都有类似感受,这就像画家完成一幅漂亮图画之后的心境。我也坚持要鼓励年轻的学者,好好地想,学好的学问、问好的问题,为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努力,为寻找大自然中的规律而探讨学问。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2月3日,有删改)

5.(考点:内容理解)从选文来看,如何做一流的学问?

①做学问需要勤奋,一定要将前人的学问学好。②要考虑整个学问向前走的方向到底是什么,要找到自己的方向。③要了解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原创的、深入的好问题。④做学问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掌握工具,解决问题。

6.(考点:语句的作用)请将下列语句分别放入文中最恰当的位置。

①《礼记·学记》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这里撞的“钟”,就是大自然和万物运行的规律。

②就像在长江里面有一块巨石,将巨石挪开,水流就会顿时变得顺畅。

③微积分就是从阿基米德那个时候慢慢发展,最终由牛顿、莱布尼茨完成。

A:③B:①C:②

7.(考点:论证语言)根据下面提供的作者资料,试结合本文的具体语句,说说文章的语言特点。

作者资料:丘成桐,数学家,国际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证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丘成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