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学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学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学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学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学案)八年级上册期中第三单元古文知识点梳理

10.《三峡》知识点

(教材思考探究第一题)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③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所以第1段先写山,后两段写水,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④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变式设问:文章在写作顺序方面有什么特点?(答案为4题答案第①②点))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从山、水两方面描写:①先写山,展现三峡的整体风貌,突出其连绵不断、高峻的特点。②再写水的特点。夏季:水势浩大、水流猛急;春冬:沉静优美。

3.(教材思考探究第二题)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①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②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③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行文时,作者为何先写“山”再写“水"?写“水”为何不按四季的顺序来写?

第一问:①有山才有“峡”,故从“山”写起。②再写夏水,既可解释水流迅疾的原因,也使得峻岭与急流相互映衬,更好地展现三峡的奇绝。

第二问:作者先写夏水,再写春冬之水,是因为夏水最盛,最为惊心动魄,最具特点;春冬之水特点相似,故合起来写,秋水则水量更小,放在最后。

5.第1段作者是怎样突出三峡山的特点的?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从正面描写三峡山的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正面突出三峡山的高峻;“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突出三峡的高峻,综合写出三峡的山势特点: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6.结尾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①引用渔者的歌谣作结,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②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进一步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的气氛。

7.主旨: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附加题

A.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量大、水流急、原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B.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11《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请自选角度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角度1: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月光比作清明澄澈的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交错相生的水草,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②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角度2: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侧面描写月光的澄澈,二者结合,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②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角度3:①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②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入户的月光如此皎洁,那晚的苏轼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赏月的?文中哪些词句可以体现出来?

1.“愉悦"。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真情流露中可体现。

2.“孤独"。从“念无与为乐者”的知音难求中可体现。

3.“沉醉"。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写意描述中可体现。

4.“悠闲"。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不胜感慨中可以感受到。

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景色之乐: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

②友情之乐:有友人相伴,悠闲漫步,孤寂之情顿消,喜从心来。

③情趣之乐:如此“闲人”,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雅。

4、《记承天寺夜游》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

⑴入“夜"即“解衣欲睡”;⑵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⑶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个人都很“闲"。⑷“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⑸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

5、请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

含义:

1.指清闲的人。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处可说。

2.又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

既有自嘲,又有自慰,表现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情感:

作者的心境微妙而复杂,表现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和自我排遣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附加题.(教参问题探究第3题改编)请从语言的细微之处赏析这篇短文。

①“遂"字点出了作者与张怀民二人趣味相投。②“亦”字看似简单叙述张怀民也没有睡的事实,其实饱含感情,点明二人互为知音的关系。③“但"字将笔触从眼前景物转向观景之人,非常自然地引出“闲人”,“但"在两个“何”的发问后,表明了其迥异流俗之意,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

《答谢中书书》

南朝齐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文章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简要概括本文“山川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山川相映之美。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选择意象,构成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

②色彩配合之美。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多彩的气象。

③晨昏变化之美。选择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中的生物活动,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④动静相衬之美。高峰、石壁等为静景,猿鸟、沉鳞等为动景,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景和动景各自跃然在目。

猿鸟乱鸣"中的“乱”与“沉鳞竞跃"中的“竞”用得极好,说说好在哪里。

“乱”,纷乱,形象地写出了猿鸟“鸣”的状态,渲染了清晨山林热闹欢跃的气氛;“竞”,争着,争相,形象地写出了水中游鱼争相跃出水面的状态,渲染了傍晚热闹欢快的气氛。

作者提到谢灵运有何用意?

引出诗人谢灵运,带有自豪之感,期望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同时与开头呼应。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①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

②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③“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5.(教参问题探究第2题改编)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表达出作者对山川风物的愉悦感受。②“实是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的自得之态表露无遗。③“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是作者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

附加题:比较《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诗夜游》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其作品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体中富有变化。多用寻常词语,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十分讲究。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琢,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不求统一,给人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12《与朱元思书》

南朝梁吴均

1、诵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我们能够领略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请你结合本文,给那些想畅游富春江的游客,写一段简洁的导游词。(80字左右)

示例: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富春江人民欢迎各位的到来!富春江有着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山奇,主要表现为山高、树多;水异,主要表现在水清、水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富春江之旅,领略这山水之美吧。

2、(菏泽中考)画线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作者观赏美景时产生的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的官场的鄙视和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也从侧面突出了富春江周围景色之秀美,衬托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魅力。

3、有人认为,“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四句是多余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不多余。结尾处的写景,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以景结情,使人回味无穷,又给山水增加奇异色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对时见时不见的阳光的描写,表现了船随流水飘荡的动感,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4、(重点)作者是如何抓住“异"字来写水,“奇”字来写山的

写“异水":首先,用“缥碧”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