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燃烧与灭火 同步练习_第1页
6.1 燃烧与灭火 同步练习_第2页
6.1 燃烧与灭火 同步练习_第3页
6.1 燃烧与灭火 同步练习_第4页
6.1 燃烧与灭火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灭火的原理1.(2022广东珠海香洲期末)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及原理都正确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原理是清除可燃物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用高压水枪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吹灭蜡烛,原理是隔绝氧气2.分别点燃两根相同的火柴,将其中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倾斜向下,如图所示。小明发现第一根火柴不能持续燃烧,第二根火柴更容易持续燃烧。该实验现象说明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物质具有可燃性 B.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D.可燃物要倾斜放置3.灭火的原理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原理?(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3)釜底抽薪:;

(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知识点2促进燃烧的方法4.(2022浙江温州中考改编)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C.木材接触更多空气 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5.(2022上海长宁期末)为了使酒精充分燃烧,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纯氧替代空气 B.使用固体酒精C.将酒精加热为酒精蒸气 D.将酒精喷成雾状知识点3爆炸是如何产生的6.(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烟火 D.禁止堆放易燃物7.(2022广西河池中考)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8.天然气泄漏导致的爆炸事故会使人们的财产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B.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可以接打电话C.进入需要掏空清理的沼气池之前,都应做灯火试验D.家用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9.(2022辽宁沈阳皇姑期末改编)亮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面粉爆炸实验。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为:在一右侧开口的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用打气筒迅速压入大量空气。不久,发现塑料盖被弹起,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1)实验说明“面粉爆炸”是因为发生剧烈燃烧,且又发生在。

(2)实验也说明影响面粉燃烧速率的因素为。

(3)在汽车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坑道等场所,为防止爆炸事故发生,应该严禁。

能力提升全练10.(2022山东青岛中考)小明在做化学实验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这样操作依据的灭火原理是()A.移走可燃物 B.隔绝氧气C.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以上原理都有11.(2023山东济南历下期末)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A.水能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迅速离开火灾现场C.发生森林火灾时,消防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移走可燃物D.通过控制燃烧条件,可以促进燃烧,也可以防火、灭火12.(2021山东济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 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13.(2022山东枣庄山亭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物质的燃烧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4.(2019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a中将煤球制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素养探究全练15.如图是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B中棉球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发生的现象为。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比乒乓球碎片。

(4)实验三用仪器①倒扣住三支高度不同燃着的蜡烛,观察到三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从上而下蜡烛依次熄灭的原因为。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不能直接用水扑灭;用高压水枪灭火,原理是水吸收热量,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吹灭蜡烛,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C火柴头竖直向上时,火柴梗温度上升得慢,不容易达到其着火点,因此不容易持续燃烧;火柴头向下倾斜时,火焰不断加热火柴梗,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而持续燃烧,该现象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其着火点。3.(1)隔绝氧气(2)清除可燃物(3移走(或清除)可燃物(4)隔绝氧气(5)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6)隔绝氧气4.C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增大了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材充分燃烧。5.B使用固体酒精减少了酒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利于酒精的充分燃烧。6.C题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烟火。7.B沼气、汽油、面粉都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氮气没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8.D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不能直接用水扑灭;面粉加工厂、加油站内弥漫着大量可燃性粉尘和气体,因此不能接打电话,以防产生的电火花将可燃性粉尘和气体引燃而发生爆炸;沼气具有可燃性,进行灯火试验可能会发生爆炸。9.使面粉充满金属筒,与空气充分接触(1)有限空间内(2)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3)烟火解析(2)实验说明影响面粉燃烧速率的因素为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能力提升全练10.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11.A水能灭火是因为水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12.C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3.D④未燃烧,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可能是温度没有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14.D将煤球制成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火焰不断加热火柴梗,使其更容易达到着火点,所以更容易燃烧;金属具有导热性,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燃烧产生的热量被金属丝快速传递,温度降到石蜡的着火点以下;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因此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素养探究全练15.(1)烧杯(2)物质具有可燃性棉球燃烧(3)木屑高(4)可燃物与充足氧气接触热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解析(2)酒精具有可燃性,水没有可燃性,由实验一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B中棉球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