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生物【统考版】专 题 五_第1页
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生物【统考版】专 题 五_第2页
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生物【统考版】专 题 五_第3页
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生物【统考版】专 题 五_第4页
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生物【统考版】专 题 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q\a\vs4\al(专)eq\a\vs4\al(题)eq\a\vs4\al(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真题分类再回访课堂定时练规范———————————全国卷真题·再回访·寻趋势———————————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2022·全国甲卷]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B.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C.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2.[2021·全国甲卷]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3.[2019·全国卷Ⅱ]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分组乙琼脂块甲左右α角/度20.49.09.1(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2021·全国乙卷]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2.[2019·全国卷Ⅰ]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3.[2020·全国卷Ⅰ]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4.[2019·全国卷Ⅱ]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5.[2019·全国卷Ⅲ]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6.[2018·全国卷Ⅲ]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7.[2020·全国卷Ⅱ]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8.[2020·全国卷Ⅲ]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9.[2022·全国乙卷]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22·全国甲卷]人体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是________。(2)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结合后病毒最终被清除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病毒再次感染使机体内抗体浓度激增且保持较长时间(如图所示),此时抗体浓度激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20·全国卷Ⅲ,30节选]给奶牛挤奶时其乳头上的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能反射性地引起乳腺排乳;同时该兴奋还能上传到下丘脑促使其合成催产素,进而促进乳腺排乳。回答下列问题:(1)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这一结构来完成的。(2)上述排乳调节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通常在哺乳动物体内,这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021·全国乙卷]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激素激素运输靶器官或靶细胞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响应肾上腺肾上腺素(3)通过________运输(4)________心率加快胰岛B细胞(1)________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垂体(2)________甲状腺(5)________13.[2020·全国卷Ⅰ,29节选]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具有重要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结构名称突触高尔基体功能(2)______(3)______膜的主要成分(4)________功能举例在缩手反射中参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参与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14.[2019·全国卷Ⅰ]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15.[2020·全国卷Ⅰ]某研究人员用药物W进行了如下实验: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W破坏了胰腺中的________细胞,使细胞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2)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__________,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__________。(3)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上述推测都成立,那么该实验的研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16.[2020·全国卷Ⅱ]人在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剧烈奔跑运动时肌细胞会出现____________,这一呼吸方式会导致肌肉有酸痛感。(2)当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人体还会出现其他一些生理变化。例如,与运动前相比,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__________,该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生理功能,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3)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因此在大量出汗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17.[2019·全国卷Ⅱ,30节选]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__________,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被______________。(3)小鼠睾丸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发挥调节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4点即可)。18.[2019·全国卷Ⅲ]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级考真题·真体验·寻共性———————————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2022·广东卷]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下列农业生产实践中,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直接相关的是()A.秸秆还田B.间作套种C.水旱轮作D.尿泥促根2.[2022·浙江6月]新采摘的柿子常常又硬又涩。若将柿子与成熟的苹果一起放入封闭的容器中,可使其快速变得软而甜。这主要是利用苹果产生的()A.乙烯B.生长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3.[2022·浙江1月]某种植物激素能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可用于叶菜类的保鲜。该激素最可能是()A.细胞分裂素B.生长素C.脱落酸D.赤霉素4.[2021·河北卷]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5.[2021·广东卷]乙烯可促进香蕉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6.[2021·浙江1月]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脱落酸在植物体内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B.缺水使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C.提高脱落酸含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D.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7.[2021·浙江6月]BA对苹果丛状苗生根的影响如图所示。对照组为“MS培养基+NAA”,实验组分别选取在“MS培养基+NAA”培养了0h、24h、48h、72h、96h、120h的丛状苗,用“MS培养基+NAA+BA”各处理24h后,再转入“MS培养基+NAA”继续培养。各组都在丛状苗培养的第14d和第28d观察并统计生根率,NAA和BA的浓度均为1μmo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A前期处理抑制生根,后期处理促进生根B.BA对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效果均不同C.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D.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生根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Ⅰ.神经调节1.[2022·山东卷]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2.[2022·山东卷]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B.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C.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D.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3.[2022·广东卷]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的电位发生改变B.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C.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D.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4.[2022·湖南卷]情绪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调控,常伴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此外,学习和记忆也与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剧痛、恐惧时,人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B.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C.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常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D.情绪激动、焦虑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5.[2022·浙江6月]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6.[2022·浙江1月]膝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其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将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并沿神经纤维单向传导B.神经肌肉接点的神经冲动传递伴随信号形式的转换C.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的电位累加至阈值后引起动作电位D.抑制突触间隙中递质分解的药物可抑制膝反射7.[2021·河北卷]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B.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D.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8.[2021·浙江1月]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A.+、-、+、+B.+、+、+、+C.-、+、-、+D.+、-、+、-9.[2021·浙江6月]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D.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10.[2021·湖南卷]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记录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a为对照组,图b和图c分别为通道阻断剂TTX、TEA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B.外向电流由Na+通道所介导C.TTX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D.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Ⅱ.体液调节1.[2022·广东卷]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2.[2022·山东卷]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下,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B.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C.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D.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可导致内环境pH上升3.[2022·浙江6月]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4.[2022·浙江1月]小鼠甲状腺的内分泌机能受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部分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腺垂体B.低于机体生理浓度时的TH对TSH的分泌起促进作用C.饮食缺碘会影响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功能,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D.给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5.[2021·浙江6月]下列关于人体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雌激素可抑制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B.睾酮是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重要条件C.雌激素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和卵子的成熟D.睾酮不足会影响男性的机体代谢率6.[2021·浙江1月]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7.[2021·河北卷]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8.[2022·湖南卷]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增加散热。写出皮肤增加散热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_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机体产热________。(3)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分组处理方式结果甲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发热乙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退热丙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退热丁①____________发热②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21·湖南卷]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填“GH受体”“IGF-1受体”或“GH受体和IGF-1受体”)。(2)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组别ABCDE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无GHIGF-1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①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组。②若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结合本实验目的,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免疫调节1.[2022·浙江1月]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反复分裂产生数量巨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特化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针对胞外毒素,事件①中一个未活化的B细胞可能被任何一种胞外毒素致敏B.针对异体移植细胞,事件①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需接受抗原­MHC复合体的信息C.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因子D.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协同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2.[2022·浙江6月]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某种传染病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多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属于被动免疫B.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属于被动免疫C.促进致敏B细胞克隆分化出更多数量的记忆细胞,属于主动免疫D.促进浆细胞分泌出更多抗体以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属于主动免疫3.[2022·湖南卷]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B.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C.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D.图中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有协同促进作用4.[2021·浙江1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疾病是()A.艾滋病B.狂犬病C.禽流感D.非典型肺炎5.[2021·浙江1月]自2020年以来,世界多地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B.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C.多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可增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抗原MHC受体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6.[2021·浙江6月]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7.[2021·湖南卷]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8.[2021·广东卷]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爱。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②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③接种后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④二次接种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的免疫防卫功能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9.[2022·广东卷]迄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图中a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______________免疫尚未被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T细胞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参与________________过程。(2)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前提。目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据图a分析,抗原检测在________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图b显示一些志愿受试者完成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对各种新冠病毒毒株中和作用的情况。据图分析,当前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21·河北卷]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2)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ZV感染引发机体的_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______________。(3)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反应,是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过强的表现。(4)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项分类强化练课内课外提能力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分类·高效提速练————————————题组一题干描述简约类(高频考查)1.[2022·陕西省咸阳市高三质量检测]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激素的调节。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根尖中可以合成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乙烯B.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C.各种激素间通过相互拮抗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D.环境因子可以通过植物激素调节细胞内基因组的表达2.[2022·安徽省六安市高三考试]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促进树叶的衰老和脱落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中的各种激素合成增加3.[2022·安徽省滁州市高三月考]果农对果树进行修剪、棉农对棉花的打顶,其主要目的是()A.促进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的生长B.促进顶端优势,抑制侧枝的生长C.去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的生长D.去除顶端优势,抑制侧枝的生长4.[2022·内蒙古赤峰市高三月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植物幼嫩的部位生长素可以进行极性运输,且极性运输方向与光照无关B.脱落酸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C.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进效果可能相同D.达尔文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在背光侧的分布比向光侧多5.[2022·云南省曲靖市高三质量监测]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理解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B.生长素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对其浓度更为敏感C.赤霉菌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的使水稻患恶苗病的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D.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会延长种子的休眠时间6.[2022·河南省洛阳市高三期中]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B.2,4­D可用于麦田除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度高C.豌豆幼苗切段中,高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D.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贮藏题组二生产实践和生活应用类(高频考查)1.[2022·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联考]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现在仍能指导农业生产。下列措施中与促进光合作用速率直接相关的是()A.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B.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C.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D.正其行,通其风,通风见日,实大而美2.[2022·山东淄博三模]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浓度的2,4­D可用于双子叶农作物的田间除草B.盛花期连续暴雨后可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防止小麦减产C.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D.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错误的是()A.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B.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棉花,促进其落叶以方便使用机器采摘棉絮C.在玫瑰葡萄种植中,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的质量和产量D.生长素的含量变化可影响乙烯的变化,两者协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4.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5.[2022·贵州贵阳模拟预测]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瓜熟蒂落”的过程中只有乙烯的调节B.用高浓度萘乙酸除去麦田中杂草的机理是杂草对其敏感度高C.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D.葵花开花期遇上长期阴雨天气,常采用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减少损失6.[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近些年来在大树移栽、古树名木复壮和树木急救等时常采用给树木“打点滴”的方式,人们称之为“植物吊瓶”。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给树木“打点滴”不能达到目的的一项是()A.可以补充一些葡萄糖,增加果实的甜度B.可以补充一些农药,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C.可以补充一些水和无机盐,有利于移栽树木的成活D.可以补充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题组三情景信息类(中频考查)1.[2022·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三阶段考试]红叶石楠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人员将红叶石楠插条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以探究促进其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与低浓度相比,在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插条生根数量少,乙烯含量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结果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时抑制插条生根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红叶石楠插条生根的效果一定不同C.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二者调节插条生根具有协同作用D.在预实验中,应该设置不含生长素的一组实验作为空白对照组2.[2022·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三模拟]实验证实,用三碘苯甲酸(TIBA)处理的烟草幼苗,其叶片表皮毛(叶片表皮的多个细胞纵向排列组成的结构)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运输蛋白(PIN)较对照组少,且表皮毛长度较对照组短。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生长素能促进烟草叶片表皮毛的生长B.TIBA可能是通过减少PIN的分布来抑制生长素的运输C.生长素在表皮毛基部合成后,可转移至尖端发挥作用D.生长素在烟草叶片表皮毛的运输可能是主动运输3.[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初生根,其生长时间很短,一般会在水稻发芽后一到两周内死亡,主要作用是固定幼苗,吸收营养物质供给幼苗早期生长发育,对幼苗的存活和形态建成至关重要。有研究者对其生长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A.在调节初生根的生长方面,赤霉素和乙烯作用效果相反B.赤霉素和乙烯在代谢水平上可能存在相互作用C.乙烯对初生根生长的调控是通过抑制赤霉素来实现的D.赤霉素能够通过抑制乙烯的信号转导促进初生根的生长4.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B.乙可通过某些微生物的培养获得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D.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5.[2022·山东青岛高三期初调研]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研究发现,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侧芽部位施加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已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效应,生长素只促进核的分裂,与细胞质的分裂无关,而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发生了极性运输并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的原因是其影响了生长素在侧芽处的积累C.验证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时需在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并保留顶芽D.细胞分裂素促进分裂的效应需要在生长素存在时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题组四图示模型类(中频考查)1.[2022·江苏省南通市高三大联考]下图是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CCC、Pix、PP333、S-3307)抑制赤霉素(GA)生物合成的步骤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生长B.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可用于棉株的矮化、壮苗等C.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时应采用多种同时使用更经济有效D.若过量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不可通过外施赤霉素来弥补2.[2022·湖北省腾云联盟高三联考]杜鹃兰是一种珍稀药用植物,因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致使营养繁殖率低。研究人员通过打顶及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处理杜鹃兰假鳞茎,改变其内源植物激素水平以促进假鳞茎侧芽生长。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打顶处理前后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打顶处理比NPA处理更有利于侧芽的萌发C.施加外源细胞分裂素会抑制侧芽萌发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存在协同关系3.[2022·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联考]独脚金内酯(SL)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max1)和SL突变体2(max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与野生型(W)形成明显区别;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验,培养后植株形态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注: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代表嫁接。A.若施加SL,max1应能表现出顶端优势B.max2顶端优势缺失的原因是缺少SLC.W的根和地上部分都能产生SLD.SL不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合成来发挥作用4.[2022·江西省南昌市高三月考]某科技小组用水平放置的燕麦幼苗做重力引起的向性运动实验,图1为燕麦幼苗放置的初始状态,图2为实验结果,甲、乙为远地侧或近地侧的生长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根处,甲为远地侧,IAA含量低于乙(近地侧)B.在芽处,甲为近地侧,IAA含量高于乙(远地侧)C.0~20min内,IAA的运输方式没有极性运输D.若实验前除去芽的尖端,芽处不会出现图2实验结果5.[2022·河南省洛阳市高三期中]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eq\x(\a\al(激素,处理))eq\o(→,\s\up7(24h))eq\x(用放射性物质喂饲叶片(位于第四果枝节主茎上)30min)eq\o(→,\s\up7(24h))eq\x(\a\al(测定该叶片,和幼铃等的,放射性强度))注:数字分别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全株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A.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碳B.由实验结果推测,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C组C.B组结果的出现可能是叶片的光合产物合成减少D.若用激素处理叶片,则幼铃放射性强度低于B组6.[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三摸底测试]某同学为了验证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生长的影响,将若干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待根长到3~5cm后,在根尖的“某一区域”剪取10mm长的根段若干,分别等量地浸泡于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测量根段的长度,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得出结论,正确的是()生长素浓度(ppm)010-510-410-310-210-1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1515.516.215.814.614.2A.表中数据可以体现生长素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B.表中数据可以确定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C.生长素浓度为0ppm的这组实验可以省略D.生长素浓度超过10-3ppm后,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非选择题分类·规范提升练———————————类型一教材长句问答落实类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激素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植物激素的区别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在:既能________,也能________;既能________,也能________;既能防止________,也能________。5.体现两重性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正式实验之前,可以先设计一组________________进行摸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能__________________。9.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及其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在自然界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麦、玉米作物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天气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对此现象应如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二概述析因推理探究综合类1.[2022·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种番茄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会增高,叶片气孔开度会减小。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该种番茄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番茄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第一组:ABA缺失突变体番茄+干旱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气孔开度。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①正常番茄经干旱处理后,其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__,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___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BA除对植物具有抑制生长和使气孔关闭的作用外,还具有保持休眠的作用。请你分析造成此作用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2·云南省昆明市高三双基检测]用于测验种子发芽能力的指标很多,发芽率是指在适宜条件下样本种子中发芽种子所占的百分数;发芽势是指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整齐度,常用于表示种子生活力的强弱程度。探究施用不同浓度GA3(赤霉素)对冰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下表。组别1234567GA3浓度(mg/L)060120180240300360发芽率%52638060574632发芽势%51606860412020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2)表中促进冰菜种子发芽的最佳GA3浓度为________,GA3对冰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批用GA3处理后的冰菜种子发芽率已达到82%,但仍不能确定这批种子的发芽能力已得到了明显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表中所示外,GA3对植物所起的调节作用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常“组合4”主观题模拟真演练(一)1.[2022·贵州贵阳模拟预测]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过程。(1)生长素是在植物的向光性研究中被发现的,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发现,乙烯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3)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使植株变矮,原因是紫外光提高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没有促进细胞伸长作用的3­亚甲基氧代吲哚。现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壮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且此效应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步骤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甲组给予适宜强度的可见光,乙组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观察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2·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三检测]科学家在研究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物质SL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着顶端优势的形成。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将R突变体与野生型(W)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eq\f(A·B,C)表示),并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1)甲图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2)分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________(填“A”“B”或“C”),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q\f(R·R,R)嫁接株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生长素,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需要________的协助。(4)研究者将eq\f(W·W,W)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3.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在农业生产中,作物密植或高低作物间套作会导致荫蔽胁迫,主要表现为环境中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降低,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下图为光敏色素B(phyB)和几种重要植物激素响应荫蔽胁迫的信号传递系统,PIFs、BZR1和ARF6均表示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的植物激素中,能引起水稻恶苗病的是________。乙烯与油菜素甾醇在调控下胚轴伸长方面表现为________作用。(2)phyB存在非活化(Pr)和活化(Pfr)两种形式。荫蔽胁迫下,phyB主要以______________形式贮存,由此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对PIFs的抑制作用。(3)植物通过phyB感知环境中R∶FR的变化。当R∶FR增高时,phyB从__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形式,这一转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表现出相应生物学效应。(4)请用箭头表示荫蔽胁迫下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5)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能在不降低玉米产量的同时净增加大豆产量。但在该模式下,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造成荫蔽胁迫,极大地限制了间作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因此,研究大豆对荫蔽胁迫的响应机理的生产实践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方面即可)。4.[2022·河南省洛阳市高三月考]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由图1的结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__种培养基。(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__作用。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常“6+1”模拟真演练(一)1.[2022·河南省南阳市高三月考]下列与生长素相关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时,需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不同的器官B.探究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时,不需要设置不含生长素的对照组C.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时只需设置一组形态学上端琼脂块含生长素的实验D.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进行预实验的目的不是减小误差2.[2022·广东省惠州市高三调研]将燕麦胚芽鞘甲(顶端套上锡箔小帽)和乙(尖端下部套上锡箔)均置于单侧光下,一段时间后甲直立生长,乙弯向光源生长。这一实验结果表明()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D.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3.[2022·河南省洛阳市高三月考]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4.[2022·河南省洛阳市高三月考]某小组研究干旱对玉米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数据见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减少量越来越多B.干旱环境下,脱落酸浓度越大,生长素浓度越小,始终呈负相关C.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D.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越来越大5.[2022·广东省珠海市高三摸底测试]研究发现,野生型拟南芥体内乙烯的作用途径如下图。在无乙烯的条件下,酶T会催化E蛋白磷酸化,E蛋白不被剪切,最终植株表现无乙烯生理反应。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E蛋白磷酸化反应是一类放能反应B.有乙烯条件下E蛋白被剪切是酶T作用的结果C.乙烯经核孔进入细胞核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D.R蛋白结构被破坏会导致果实成熟时间延长6.[2022·河南省洛阳市高三期中]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打顶对棉花早衰的影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测定各组棉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打顶会促进脱落酸的合成,加速棉花的早衰B.施加氮肥会增强打顶对棉花早衰的促进作用C.低氮组打顶后,涂抹生长素有利于防止棉花早衰D.棉花早衰受脱落酸等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7.[2022·河南省许昌市高三一模]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青鲜素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据此可知,青鲜素和________(一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类似。(2)过去人们在密闭的米缸中点香,能使绿色香蕉变黄,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________(物质)的缘故。(3)在田间试验中,研究者给棉花幼苗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与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棉花幼苗相比,幼苗高度增长明显,侧枝的形成数量减少。若要改变这种情况,促进侧芽的生长,应对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出的调整是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调节。(5)研究者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棉花细胞,得到如下表数据。根据数据可推断该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物质(相对值)蛋白质含量DNA含量RNA含量处理前1113.1处理后21.715.4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分类·高效提速练————————————题组一题干描述简约类(高频考查)1.[2022·安徽淮北二模]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盛大举行。下列有关运动员体内生理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员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