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升练习02-全练版:2 济南的冬天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升练习02-全练版:2 济南的冬天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升练习02-全练版:2 济南的冬天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升练习02-全练版:2 济南的冬天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升练习02-全练版:2 济南的冬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济南的冬天基础过关全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g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文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一髻儿()xiāng()上(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的写法是“”。

(3)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答:(4)该文段的写作顺序是。

2.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Y7101004)()A.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D.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3.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济南的冬天》全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用、、作对比,写出济南冬天“”的特征,赞美它是个“”,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4.阅读课文第2—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雪之“妙”的?请简要分析。答:(2)景物本身并没有生命和感情,但作者浓情绘景,使景物有了生命和韵味。请举一例并简析。答:能力提升全练(2023北京汇文中学月考,5,★★☆)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会想到雪。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美丽得多?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第二天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是雪、月、梅这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撩逗酒姑娘了。A.③①⑥②⑤④B.③⑤②⑥①④C.③⑥①②⑤④D.③②①⑥⑤④6.【新考法·开放探究】(2021河北中考,3,★★★)下面是河北省园博园中的四块广告牌,请从中选出一则你最喜欢的公益广告词,并说明理由。(3分)甲乙丙丁我选中的广告词,理由

7.(2022广西北部湾中考,10—1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11分)季节①久住城市,越来越觉得城市只有阴晴冷暖,没有季节变换。童年在故乡,四季是各有各的美丽的。看见的,听到的,闻到的,都有春夏秋冬鲜明的景象和浓郁的气息。②大年初一响到十五的大鼓声刚刚停止,村前的藕塘已露出荷叶的尖尖角,光秃的苦楝树枝头也有了一丛丛青翠,小溪旁的草地不知什么时候换了一片新绿。[甲]园边不时传来柚子花和柠檬花的清香,这份清香不会令人沉醉,而是使人兴奋又安神。闻着这不凡的芬芳,什么郁闷都会烟消云散的。③“三月三,人拜山。”村人叫扫墓为拜山。上山扫墓,行经一处处大树的浓荫。[乙]阵阵初起的热闹的蝉声就像草木一样蓬蓬勃勃。那些用来泡水浸米煮黑米饭的嫩枫叶,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草木,散发着种种不同的芳香。晚上,走在田中借火光寻捉夜游的黄鳝,也是春天令人着迷的事。夜的田野,火光朵朵,和风习习,蛙声阵阵。离开故乡,我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春夜了。④转眼间,梅子熟了。再酸也要吃几颗的,这亦使人有春去夏至之感。阳光变得火辣辣的,田野荡漾着绿波,蒸发的水汽在烈日照耀下,有如透明的火焰在跃动。[丙]时有三三两两的白鹤,在透明的火焰上悠悠飞翔,然后优雅地降落绿波中。⑤“六月六,摸芋督(督,底部)。”早春种的芋头长大了,可以挖起来吃了。种在田里的藕也长大了,刚挖起的嫩藕,多么可口,仍记得有两句山歌:“挖得嫩姜共藕炒,云队(我们)连情甜又香。”夏收夏种的日子,忙碌而紧张。家家户户,上午把早稻收割挑回村旁的禾堂,下午把稻穗铺成圆饼状,用牛拉着石磙一圈一圈来回滚着脱粒,叫“蹬禾”。接着,家家户户又在刚收割的田中,牛拉着“碌碡”,人站在“碌碡”前后的踏板上,来回滚田。黄昏的田野,四处“嗒嗒嗒”的“碌碡”响声,有夏种不待人的繁忙气氛,也有夏收的欢乐的情调。⑥“九月九,黄蜂返饮酒。”九月初九前后一两天,总有黄蜂成群结队飞来村里,在屋边瓦檐绕来绕去。捉黄蜂吃糖,也是儿时的趣事。黄蜂返饮酒,也给日子带来了清秋的情调。深秋的山林,依然苍绿,虽间有一树两树的鲜黄或殷红,但并没有什么“悲秋”之感,只觉得山河的壮美和大自然永不止息的生命力。⑦北风吹了,天气冷了。冬夜,一家人围在灶炉前生火取暖,暖和又愉快。火堆烧得旺旺的,烤火烧的多是桃金娘的树根,这些树根很耐烧。但我觉得桃金娘很可爱,春天漫山遍野的桃金娘花,一片绯红,多么美丽;夏日上山去摘成熟甜蜜的桃金娘果,多么欢快。我极不情愿烧我喜欢的小树。长大后我知道它的传说——桃金娘是古代为拯救义军而牺牲自己的一位姑娘的化身——我更感到儿时喜欢的小树可爱也更可敬。⑧打陀螺也是欢乐的活动,这是冬天才有的景象,北风再冷,气氛总是热烈的。⑨人们准备过年的种种活动,也使人感到隆冬的情味,但这是迎春了。山野和村边,一些急于迎春的树木,已长出许多叶芽,甚至伸展了几片最初的嫩叶,或青翠,或紫红,或灰绿。诗人雪莱曾经问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⑩是的,不会远了,而在我的故乡——冬天未去,春天已经来了。(作者:韦其麟选自《重返故乡》,有删改)(1)(★★☆)【季节·时序】谚语传递着千百年来的民间智慧,或揭示事物现象规律,或总结生产生活经验,或描述民风习俗。本文多处引用谚语融入四季故事的讲述,任取一例,理解其内容及引用的目的。(3分)答:

(2)(★★☆)【季节·故事】本文是对故乡四季生活的回忆,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春夜了”,“这样的春夜”特指散发草木芳香的春夜。B.写夏收夏种的繁忙景象,紧张又有序,真切而生动,有形兼有声,极具画面感。C.写秋,写与“悲秋”不同的感受,凸显故乡山河的壮美及大自然无穷的生命力。D.写冬,借传说强调对冬夜里给一家人带来温暖和愉快的桃金娘的喜爱与崇敬。(3)(★★☆)【季节·语言】“看见的,听到的,闻到的,都有春夏秋冬鲜明的景象和浓郁的气息。”故乡四季的景象与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敏感而清晰。请在文章的画线句中,选取一句,并从感官运用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品析。(3分)(Y7101002)答:(4)(★★★)【季节·情感】时间本有序,冬去春来。但是,文末作者为何说故乡“冬天未去,春天已经来了”?(3分)(Y7101001)答:素养探究全练8.【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新独家原创】请根据下面的图示,探究“冬”字含义的变迁。我的探究: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答案(1)jì镶(2)水文水纹(3)叫你怎么不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4)空间顺序(从上到下)解析(1)注意“髻”的读音,不要读成jí。(2)“纹”指纹路。注意“纹”的偏旁。(3)先添加反问词,再加否定词,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4)根据“山上的矮松”“山尖”“山坡上”可知,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的。2.AA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D三项均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答案济南冬天的天气北平伦敦热带温晴宝地4.答案(1)从雪色、雪光、雪态三个方面写其“妙”。小雪后,青黑的矮松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白色的山尖如同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如同穿上带水纹的花衣,雪色秀美。日落时,阳光微黄,斜射山腰,雪光柔和。薄雪仿佛害羞,微微露出粉色,雪态叫人爱怜。(2)(示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又通过“放在”和“低声地说”,赋予小山人的动作和语言,突出了小山的体贴和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解析(1)在整体感知第4段内容的基础上,分别抓住颜色(“一髻儿白花”“山尖全白了”“一道银边”“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光亮(“微黄的阳光”)、形态(“好像忽然害了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2)根据题中要求找出写景之句进行赏析,注意要分析出作者的写法、景物的特点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能力提升全练5.A该语段描写江南雪景。③句为起始句,引出雪景;④句是总结句;中间四句按诗句所写的时间,从前一天傍晚到第二天早晨,排序为①⑥②⑤。故选A。6.答案(示例1)甲用词典雅,而且押韵,富有文化气息,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示例2)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示例3)丙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提示人们要爱惜花草树木。(示例4)丁用平实的语言提示我们要珍爱环境,浅显易懂,明白晓畅。解析甲图中的广告词仿照诗句的样式,用词文雅委婉。乙图中的广告词运用拟人修辞,亲切温和。丙图中的广告词运用对偶修辞,句式工整。丁图中的广告词口语化,但明白易懂。这四则广告词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提醒人们要珍爱环境。7.答案(1)(示例1)“三月三,人拜山”,讲述了春季人们扫墓的习俗,引出对故乡春季景象的描述。(示例2)“六月六,摸芋督”,总结了夏季收挖芋头的生产经验,引出对故乡夏季生活的描述。(示例3)“九月九,黄蜂返饮酒”,记录秋季黄蜂成群结队飞来村里,人们会在这时候饮酒的习俗,引出对故乡秋季生活的描述。(2)A(3)(示例1)[甲]句,从嗅觉角度描写,故乡春季柚子花和柠檬花独特的花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热爱之情。(示例2)[乙]句,将听觉与视觉互通,生动地描写了故乡春季蝉鸣声的热闹,形象地表现了故乡春季蓬勃的生机。(示例3)[丙]句从视觉角度描绘白鹤飞翔之悠闲、降落之优雅,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初夏美好景象的喜爱与赞美。(4)“冬天未去,春天已经来了”,一是实写故乡的春天来得早,一些树木已长出许多叶芽,甚至伸展了几片嫩叶;二是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暗含着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热爱之情。解析(1)本文是对故乡季节的描写,谚语的内容很形象地概括了相应的习俗和总结了生产经验,并引出对相应季节生活的描述。据此作答即可。(2)根据第③段中“晚上,走在田中借火光寻捉夜游的黄鳝”“夜的田野,火光朵朵,和风习习,蛙声阵阵……我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春夜了”可知,A项中“特指散发草木芳香的春夜”表述错误。(3)感官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结合语境,从感官、描写内容、作者情感三方面进行品析。(4)“冬天未去”指人们在隆冬季节准备过年的种种活动,“春天已经来了”指一些树木已长出许多叶芽,甚至伸展出几片嫩叶,而且人们迎新年也是在迎接春天。据此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