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试卷及答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试卷及答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试卷及答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试卷及答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试卷及答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医疗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西医的传入使得中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B、西医的传入推动了现代医院和医学院校的建立C、西医的传入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D、西医的传入使得中国民众普遍接受西医治疗2、以下关于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清朝末年,中国开始设立专门的公共卫生机构B、民国时期,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C、新中国成立后,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D、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需求3、以下哪种疾病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的西方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在之后由于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而得以有效控制?A、疟疾B、霍乱C、肺结核D、肺炎4、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一项公共卫生政策的引入被视为预防医学的重要步骤,对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A、公共卫生法案的实施B、争取更多的医疗资源C、提高医生的自身素质D、举办健康教育讲座5、在20世纪初期,我国面临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的时期,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公共卫生工作范畴的是:A.制定传染病防治法B.推行牛痘疫苗接种C.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D.实施戒烟运动6、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950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卫生工作大纲B.1956年,我国成功消灭天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消灭天花的国家C.1956年,提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工作方针D.1960年代,我国对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给予了高度重视7、19世纪末,法国医生路易·巴斯德提出“巴氏消毒法”,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牛奶的口感B.防止食物中毒C.提高酒的品质D.增加葡萄酒的产量8、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推行新式卫生教育,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B.提高国民的体质健康C.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D.增强国民的国际竞争力9、下列哪项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基本卫生保健原则的一部分?()A、政府负责,社会参与B、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C、城镇优先,农村其次D、私人医疗机构为主要承担者1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保障体制的主要变革?()A、1953年实施劳动保险条例B、1965年建立医疗保险制度C、1984年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D、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1、以下哪项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A.全面普及农村合作医疗B.建立了世界卫生组织C.推行计划免疫和疫苗注射D.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12、以下关于传染病防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现传染病疫情后,应当及时报告B.传染病防治应当坚持科学防治,注重公共卫生C.传染病防治工作应当由卫生医疗部门单独负责D.公共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13、在近代中国,为应对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蔓延,哪一项举措被视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里程碑?A.1894年北洋海军卫生队的成立B.1901年《辛丑条约》中关于公共卫生的条款C.1905年清政府设立卫生部和防疫局D.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14、以下哪项不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A.1952年,全国范围内开展“除四害”运动B.1955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C.1957年,成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D.1959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5、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哪位医家制定了第一部国家药典《神农本草经》?A、华佗B、李时珍C、陶弘景D、张仲景16、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哪一事件显著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留美幼童管理制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地区”,辛亥革命后,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据1912年至1949年统计,公、私立医院由44所增加到373所;开设护士学校180所,在校生由812人发展到6134人;开办助产学校150所;throughoutthecountrywereestablished,withthenumberexpandingfrom44to373.Approximately180nursingschoolswereestablished,withatotalof812studentsin1912increasingtoasmanyas6134by1949.Additionally,150midwiferyschoolswereestablished.Throughoutthisperiod,theaveragelifespanincreasedfrom24.67yearstoover40years.材料二:1950年代初期,该地区实行基层群众性的卫生工作会议,组织群众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建立合作医疗制度,聘请了大量的乡村医生;11月,颁布《关于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的指示》,大力推广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了联合医疗、统筹医疗、福利医疗、保健医疗等;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合作医疗范围;21世纪以来,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1)根据材料一,简述辛亥革命后某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特点。第二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公共卫生状况严峻。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巩固和发展卫生运动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除四害(蚊子、苍蝇、老鼠、麻雀)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建立。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目的和意义。2.根据材料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和影响。第三题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医疗与公共卫生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第四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巩固卫生医疗工作的决定》,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到1952年底,全国卫生医疗队伍增加到22.8万人,医院床位增加到11.2万张。【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开始出现新的发展模式。政府逐步将医疗卫生服务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免费医疗转向社会医疗保险。1998年,中国正式建立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材料三】进入21世纪,我国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2003年,为应对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国家紧急启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此后,艾滋病防治、流感防控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主要特点,并论述其对当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医疗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西医的传入使得中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B、西医的传入推动了现代医院和医学院校的建立C、西医的传入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D、西医的传入使得中国民众普遍接受西医治疗答案:D解析:西医的传入确实对中国的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中国民众普遍接受西医治疗”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在西医传入初期,由于文化差异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医在中国民众中的地位仍然稳固,西医的普及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因此,D选项描述不正确。2、以下关于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清朝末年,中国开始设立专门的公共卫生机构B、民国时期,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C、新中国成立后,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D、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需求答案:D解析: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旨在提高全体民众的健康水平,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需求。清朝末年开始设立公共卫生机构,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公共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这些都是为了改善全体民众的健康状况。因此,D选项描述不正确。3、以下哪种疾病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的西方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在之后由于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而得以有效控制?A、疟疾B、霍乱C、肺结核D、肺炎答案:C解析:肺结核在西方世界历史上的确是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在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肺结核的流行趋势得到了显著控制。4、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一项公共卫生政策的引入被视为预防医学的重要步骤,对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A、公共卫生法案的实施B、争取更多的医疗资源C、提高医生的自身素质D、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答案:A解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国开始实施一系列公共卫生法案,建立卫生机构,包括检疫局、卫生监督机构等,这是预防医学发展的重要步骤,对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5、在20世纪初期,我国面临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的时期,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公共卫生工作范畴的是:A.制定传染病防治法B.推行牛痘疫苗接种C.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D.实施戒烟运动答案:C解析:选项C“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属于公共卫生工作的范畴。而其他选项A、B、D分别是防止传染病、提高人群免疫力和改善公众健康习惯的具体措施,都属于公共卫生工作的范畴。因此,正确答案为C。6、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950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卫生工作大纲B.1956年,我国成功消灭天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消灭天花的国家C.1956年,提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工作方针D.1960年代,我国对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给予了高度重视答案:D解析:选项D“1960年代,我国对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给予了高度重视”描述不准确。实际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因此,这里的时间表述不够准确,应该在改革开放后而非只限于1960年代。而选项A、B、C都是正确的描述,其中A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卫生工作大纲,B指出我国在1956年成功消灭天花,C提到了著名的卫生工作方针。因此,正确答案为D。7、19世纪末,法国医生路易·巴斯德提出“巴氏消毒法”,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牛奶的口感B.防止食物中毒C.提高酒的品质D.增加葡萄酒的产量答案:B解析:巴斯德的“巴氏消毒法”主要是为了杀灭食物中的细菌,防止食物中毒,从而提高公共卫生水平。A、C、D选项虽然也是巴斯德消毒法可能带来的结果,但不是其主要目的。因此,正确答案为B。8、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推行新式卫生教育,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B.提高国民的体质健康C.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D.增强国民的国际竞争力答案:B解析:20世纪初,中国推行新式卫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体质健康,改善公共卫生状况。虽然提高文化水平、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也是其间接目的,但主要目的是B选项。因此,正确答案为B。9、下列哪项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基本卫生保健原则的一部分?()A、政府负责,社会参与B、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C、城镇优先,农村其次D、私人医疗机构为主要承担者答案:A解析: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的基本卫生保健原则强调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的重要性,重点应放在初级卫生保健上,以首选预防,兼顾治疗的原则。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1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保障体制的主要变革?()A、1953年实施劳动保险条例B、1965年建立医疗保险制度C、1984年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D、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保障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1953年实施的劳动保险条例确立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1984年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标志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2003年启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则是为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而1965年并不属于医疗保障体制的主要变革时期,因此选项B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保障体制的主要变革。11、以下哪项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A.全面普及农村合作医疗B.建立了世界卫生组织C.推行计划免疫和疫苗注射D.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答案:B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是1948年成立的国际卫生组织,不属于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而选项A、C、D均为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12、以下关于传染病防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现传染病疫情后,应当及时报告B.传染病防治应当坚持科学防治,注重公共卫生C.传染病防治工作应当由卫生医疗部门单独负责D.公共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答案:C解析:传染病防治工作不仅由卫生医疗部门负责,还涉及教育、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形成综合防治机制。因此,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选项A、B、D均为传染病防治的正确做法。13、在近代中国,为应对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蔓延,哪一项举措被视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里程碑?A.1894年北洋海军卫生队的成立B.1901年《辛丑条约》中关于公共卫生的条款C.1905年清政府设立卫生部和防疫局D.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答案:C解析:1905年,清政府设立卫生部和防疫局,标志着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正式起步,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A选项虽然涉及到卫生队,但并非公共卫生事业的里程碑;B选项是国际条约内容,并非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里程碑;D选项虽然是中国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但颁布时间较晚,不能视为里程碑。14、以下哪项不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A.1952年,全国范围内开展“除四害”运动B.1955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C.1957年,成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D.1959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答案:D解析:20世纪50年代,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A选项的“除四害”运动有助于改善环境卫生,预防疾病;B选项的“爱国卫生运动”旨在提高全民卫生意识,改善卫生状况;C选项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成功研制,有效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的流行。而D选项的“爱国卫生运动”与B选项内容重复,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成就。15、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哪位医家制定了第一部国家药典《神农本草经》?A、华佗B、李时珍C、陶弘景D、张仲景答案:C解析:《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也是最早的中药学Summit。该书成书于汉代,由陶弘景编著,被后世认为是国家药典的先河。因此,正确答案是C。16、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哪一事件显著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留美幼童管理制度答案:A解析: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在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学习西方、改革旧制的运动,其中就包括了通过学校教育引入西医和卫生知识。因此,正确答案是A,洋务运动在这一时期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地区”,辛亥革命后,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据1912年至1949年统计,公、私立医院由44所增加到373所;开设护士学校180所,在校生由812人发展到6134人;开办助产学校150所;throughoutthecountrywereestablished,withthenumberexpandingfrom44to373.Approximately180nursingschoolswereestablished,withatotalof812studentsin1912increasingtoasmanyas6134by1949.Additionally,150midwiferyschoolswereestablished.Throughoutthisperiod,theaveragelifespanincreasedfrom24.67yearstoover40years.材料二:1950年代初期,该地区实行基层群众性的卫生工作会议,组织群众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建立合作医疗制度,聘请了大量的乡村医生;11月,颁布《关于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的指示》,大力推广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了联合医疗、统筹医疗、福利医疗、保健医疗等;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合作医疗范围;21世纪以来,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1)根据材料一,简述辛亥革命后某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答案:主要成就:医院数量增加、护士学校和学生人数增多、助产学校数量增多、寿命延长。原因:辛亥革命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废除了痧、痘、麻、头等危害性大的传染病,实行了全民健康政策。(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特点。答案:主要措施:实施基层群众性卫生工作会议,建立合作医疗制度;推广《关于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的指示》,实行联合医疗、统筹医疗、福利医疗、保健医疗;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合作医疗范围;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特点:从单纯的政府主导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解析:本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史以及改革措施的掌握。第一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简述辛亥革命后某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第二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特点。在解答过程中,需要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并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简要阐述。第二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公共卫生状况严峻。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巩固和发展卫生运动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除四害(蚊子、苍蝇、老鼠、麻雀)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建立。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目的和意义。2.根据材料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和影响。答案:1.目的:改善公共卫生状况,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意义:增强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2.特点:以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影响: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减轻了个人医疗负担,促进了社会公平。第三题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医疗与公共卫生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答案:中国古代医疗与公共卫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医药学不仅包括了诊疗方法,还涵盖了预防和保健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食同源的观点。2.公共卫生意识:自古以来,政府和民间都重视公共卫生。唐代在传染病流行的地区实行隔离措施,宋代设置“坊正”负责监督公共卫生,明清时期城市中有详细的街道清洁和疾病防控措施。3.医学教育和传承:古代中国有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如太医局、药科、医学院校等,为医学人才提供了深厚的培养基础。此外,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4.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古代农村地区实行“乡村医生”制度,由乡村医生负责本地区居民的医疗保健工作,促进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发展。5.防疫措施:古代防疫措施包括佩戴口罩、隔离、消毒等,以抵制疫情的扩散。如唐代初期“禁烟令”古称“不举烟”防止疾病传播。明代“水灾疫疠”时期采取了合理的防疫措施,减缓了疫情对社会的影响。6.寄生虫病防治:古代文献记载了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饮用水的净化、卫生设施的改善等,体现了古代人对卫生和环境保护的重视。7.习俗与宗教因素:许多公共卫生措施与当地风俗和宗教活动紧密结合,如:在疫情暴发时,请道士驱鬼傩疫,体现出古人对疾病来源的朴素认识。8.名医辈出:历史上涌现出很多名医,如神医孙思邈、扁鹊等,他们不仅在医疗技术上有所贡献,还提出了很多现代仍在借鉴的健康理念。中国古代医疗与公共卫生的实践为现代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1.注重预防性卫生管理:中国古代强调通过改善生活环境、个人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这与现代公共卫生倡导的预防性医疗理念不谋而合。2.重视中医药结合现代医学:将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可以形成新的医疗发展模式,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3.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借鉴古代“乡村医生”制度的经验,在基层社区设置更多的医疗服务点,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4.加强卫生教育: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提高民众自我保健能力,对于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古代关于环境卫生的重视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提醒现代人们关注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6.历史的文化传承:中医的一些传统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体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医疗与公共卫生的经验和教训为现代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我们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解析:论述全面:本题要求结合中国古代医疗与公共卫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从预防措施、医学教育、防疫措施等多个方面全面论述。历史背景和现代对比:答题时需提及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